張福進
本文利用SPSS26.0軟件分析四川省公職人員報考D校經(jīng)濟學專業(yè)在職研究生考試情況,發(fā)現(xiàn)基層公職人員獲得的進修機會少于非基層公職人員。通過現(xiàn)場訪談和參閱前人研究成果的方式將原因梳理為:受教育程度差異;基層公職人員工作量普遍較大;工作壓力較大;進修積極性相對較弱等。因此,有關部門在制定公職人員進修政策時有必要向基層公職人員傾斜,包括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到基層公職人員進修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關懷,對有意向進修或正在進修的基層公職人員給予關心和認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予必要的物質激勵等。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xiāng)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黨中央關于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各項決策部署能否在農(nóng)村有效落地落實,關鍵在于公職人員,特別是基層公職人員(注:本文的“基層公職人員”是指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及以下機關事業(yè)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及相關工作的人員),因此基層公職人員的能力素質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考察四川省公職人員參加在職研究生錄取考試情況,判斷基層公職人員是否獲得了與非基層公職人員同等的進修機會(注:本文的“非基層公職人員”是指在縣、市、區(qū)及以上機關事業(yè)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及相關工作的人員),并結合當前實際分析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一、樣本情況
本文選取2017年四川省公職人員報考D校經(jīng)濟學專業(yè)在職研究生考試成績作為樣本,其中有效樣本量為691份,包括基層公職人員樣本311份,非基層公職人員樣本380份?;厩闆r如下:
二、基層公職人員進修機會同等性的實證檢驗
本文利用SPSS26.0軟件的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推斷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與非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這兩個總體的均值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一)正態(tài)分布檢驗
兩獨立樣本T檢驗要求樣本來自的總體服從正態(tài)分布。本文采取“繪制帶正態(tài)分布概率密度曲線的直方圖”與“K-S單樣本檢驗”兩種方法驗證。具體如下:
1.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的正態(tài)分布檢驗
a.里利氏修正后
b.這是真顯著性的下限
顯示了漸進顯著性,顯著性水平為0.050。
a.里利氏修正后
b.這是真顯著性的下限
如上圖所示,“繪制帶正態(tài)分布概率密度曲線的直方圖”與“K-S單樣本檢驗”兩種方法均顯示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
2.非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的正態(tài)分布檢驗
a.里利氏修正后
b.這是真顯著性的下限
顯示了漸進顯著性,顯著性水平為0.050。
a.里利氏修正后
b.這是真顯著性的下限
如上圖所示,“繪制帶正態(tài)分布概率密度曲線的直方圖”與“K-S單樣本檢驗”兩種方法均顯示非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
(二)兩獨立樣本T檢驗
將樣本中的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和非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代入SPSS26.0,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結果如下:
從上圖可以看出方差齊性檢驗結果:F=0.004,P=0.951,P值大于0.05,方差具有齊性。T檢驗結果:T=-2.241,P=0.025,P值小于0.05,說明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和非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再結合樣本的描述性統(tǒng)計情況,說明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低于非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也就意味著基層公職人員獲得的進修機會少于非基層公職人員。
三、實證檢驗結果的原因分析
上文的實證檢驗結果顯示基層公職人員獲得的進修機會少于非基層公職人員。通過與多名公職人員現(xiàn)場訪談,并參閱前人的研究成果,將導致此現(xiàn)象的原因梳理如下:
(一)受教育程度差異。很多基層公職人員第一學歷為大專,接受全日制教育時間相對較少,而非基層公職人員第一學歷基本為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多數(shù)畢業(yè)于知名高校,本身具備的知識水平相對較高。
(二)基層公職人員工作量普遍較大。正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中央、省、市、縣(區(qū))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都要交給基層公職人員具體落實,使得基層公職人員的工作量普遍多于非基層公職人員,加班時間更長。
(三)基層公職人員工作壓力較大?;鶎庸毴藛T面臨各級政府的問責、督導、考核。不可否認,各類問責、督導、考核使基層公職人員擰緊了責任發(fā)條,但問責、督導、考核過多也導致基層公職人員壓力較大,影響了身心健康。
(四)基層公職人員晉升空間相對較少,影響了進修的積極性。部分基層公職人員認為自己處在基層,晉升空間有限,即使參加進修也沒有多大意義,影響了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非基層公職人員本身具備的知識水平相對較高,而基層公職人員工作量較大、工作壓力較大、進修積極性相對較弱等因素共同造成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低于非基層公職人員錄取考試成績,進而導致基層公職人員獲得的進修機會少于非基層公職人員。
四、研究結論及對策建議
基層公職人員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能力素質直接關系到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效果,因此通過進修的方式提升基層公職人員的能力素質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手段,但本文的實證研究顯示基層公職人員獲得的進修機會少于非基層公職人員,所以有關部門在制定公職人員進修政策時有必要向基層公職人員傾斜。
基于以上結論,并結合當前實際、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基層公務員的現(xiàn)狀,本文認為應采取以下舉措以期平衡基層公職人員與非基層公職人員的進修機會。
(一)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到基層公職人員進修與能力提升對鄉(xiāng)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性。雖然從短期來看,基層公職人員進修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進度,但從長期來看,基層公職人員通過進修提升能力素質,在工作時會更高效,而且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基層行政管理工作對基層公職人員的能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當下的進修可以為未來更好地開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有關部門在制定和落實公職人員進修政策時應主動考慮基層公職人員的情況,并給予一定的傾斜。
(二)組織關懷。對有意向進修或正在進修的基層公職人員給予關心和認可,特別是其直屬上級,在工作安排上予以傾斜,合理、適當?shù)販p少其工作量以保障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分配到進修上,提升學習效果,同時定期或不定期與其開展談心談話,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為其排憂解難。
(三)營造學習氛圍。在基層公職人員集中生活辦公的區(qū)域,充分運用LED屏、宣傳標語、宣傳欄、黑板報等載體開展各類進修宣傳,及時提供進修信息,并通過表彰優(yōu)秀進修分子等方式,鼓勵基層公職人員積極參加進修,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規(guī)劃固定場所作為學習區(qū),提供桌椅等必備學習用具,為基層公職人員的學習提供便利。
(四)物質激勵。為參加進修的基層公職人員提供必要的交通費、食宿費等生活補貼和學費、書本費補助,緩解基層公職人員的物質壓力。對完成進修順利畢業(yè)的基層公職人員給予一次性獎勵,并提高工資待遇。在干部提拔、職級晉升時予以優(yōu)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