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詩中的俗語與諺語

2021-01-06 03:41:10王永波
文史雜志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梵志俗語諺語

王永波

唐詩之所以取得杰出的藝術(shù)成就而能流傳千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唐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大量引入俗語和諺語,使得唐詩朗朗上口便于誦讀和記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唐朝立國之初重視文教,采取開明政策,唐太宗、高宗、武后、中宗、玄宗等都極力延請文士,提倡吟詠,宮廷詩人也多參與唱和。但這些文士的應(yīng)制之作,往往講究聲律的協(xié)和與辭才的華美,將綺詞麗句的齊梁詩風(fēng)發(fā)揮至極致。令人欣慰的是在唐代還有一支以俗語、諺語甚至是白話入詩的作家群體。他們流傳至今的一些名篇,幾乎都是通俗易懂的,具有旺盛的詩歌生命力。

俗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口語,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詞匯表達方式,在群眾中以口語形式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特性。對于唐詩中引入俗語這種現(xiàn)象,南宋陸游在《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中評論道:“今世所道俗語,多唐以來入詩。‘何人更向死前休,韓退之詩也;‘林下何曾見一人,靈澈詩也;‘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羅隱詩也;‘世亂奴欺主,年衰鬼弄人。??萁K見底,人死不知心,杜荀鶴詩也;‘事向無心得,章碣詩也;‘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龔霖詩也;‘忍事敵災(zāi)星,司空圖詩也;‘一朝權(quán)入手,看取令行時,朱灣詩也;‘自己情雖切,他人未肯忙,裴說詩也;‘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馮道詩也;‘在家貧亦好,戎昱詩也?!钡懹嗡圃娎邮菑闹刑崎_始的,實際上唐詩從初唐詩人就具有以俗語入詩的例子。例如褚亮《在隴頭哭潘學(xué)士》:“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庇菔滥稀讹w來雙白鶴》:“何言別儔侶,從此間山川。”兩首詩中的“何言”是為什么、為何的意思,為何在此卻成為永別了。一般都是用在詩句的開頭,偶爾用在句中,作謂語用。許敬宗《奉和喜雪應(yīng)制》:“忽若瓊林曙,俄同李徑春?!蓖蹩儭堆τ浭沂者^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相看非舊顏,忽若形骸疏。”兩詩中的“忽若”即忽如、頓時之意。前詩“忽若”與“俄同”對舉,意思是說樹林忽然像瓊林那樣頓時明亮起來;后詩說相看不是故人,頓時就變得模樣生疏。陳子昂《感遇》十三:“玄蟬號白露,茲歲已蹉跎。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這里的“將奈何”也是俗語,表示怎么辦,能怎么樣的意思。從上舉數(shù)例可以看出,從初唐開始就有了俗語入詩。當(dāng)然這個手法不是唐代人的獨創(chuàng),而是從漢魏六朝就有的傳統(tǒng),只不過唐人繼承和發(fā)揚了它。

在唐代詩歌中有很多俗語從初唐一直用到晚唐,說明它們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例如“何處”在唐代詩歌中一般是指何時,什么時候的意思,與“何地”意義有別,這是唐代詩人比較喜歡使用的一個俗語。王績《建德破后入長安詠秋蓬示辛學(xué)士》:“遇坎聊知止,逢風(fēng)或未歸。孤根何處斷,輕葉強能飛?!贝嗽姙橥蹩冇谖涞挛迥辏ü?22年)三月應(yīng)詔入長安所作,前一年竇建德被李世民擊破擒獲,七月在長安遭殺害。時局未定,王績有感身世飄忽不定,寫下此詩?!肮赂翁帞唷保钦f希望秋蓬早點草枯根斷,隨風(fēng)飄舉飛旋,預(yù)示著早點離開這是非之地。“何處”當(dāng)何時講。辛學(xué)士收到此詩后當(dāng)即回了一首《答王無功入長安詠秋蓬見示》,詩曰:“托根雖異所,飄葉早相依。因風(fēng)若有便,更共入云飛。”所表達的意思正好與王詩相同,可以互為注釋。王勃《麻平晚行》:“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羈心何處盡,風(fēng)急暮猿清。”詩中的“羈心何處盡”意謂何時結(jié)束羈旅。張說《離會曲》:“何處送客洛橋頭,洛水泛泛中行舟??蓱z河樹葉萎蕤,關(guān)關(guān)河鳥聲相思。街鼓喧喧日將夕,去棹歸軒兩相迫。何人送客故人情,故人今夜何處客。”“何處送客”當(dāng)作“何時送客”講,不然說不通;因為詩中已經(jīng)表明了送客地點在洛橋頭。最后一句“何處”則作“何地”理解。王灣《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痹娙搜弁睔w的大雁都已經(jīng)到了洛水邊,不禁觸景生情發(fā)出家書何時才能寄達的感嘆。王維《愚公谷》其三:“行處曾無險,看時豈有深。寄言塵世客,何處欲歸臨?!币庵^何時歸來。李白《秋浦歌》其十五:“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霜比喻白發(fā),意謂何時才能生出白發(fā)。韋應(yīng)物《送崔押衙相州》:“望闕應(yīng)懷戀,遭時貴立功。萬方如已靜,何處欲輸忠。”輸忠是盡忠之意,言何時才能為國盡忠。杜甫《諸將五首》其三:“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guān)百二重。滄海未全歸禹貢,薊門何處盡堯封。”這是說河北藩鎮(zhèn)割據(jù)以至戰(zhàn)亂不停,國家何時才能夠得到統(tǒng)一。白居易《別種東坡花樹兩絕》其一:“三年留滯在江城,草樹禽魚盡有情。何處殷勤重回首,東坡桃李種新成?!贝酥^何時才能看到新種的桃李。杜牧《旅懷作》:“往事只應(yīng)隨夢里,勞生何處是閑時。眼前擾擾日一日,暗送白頭人不知。”意謂一生何時才能閑下來。上述所舉例子說明,從初唐王績到晚唐杜牧,對“何處”一詞的運用在唐詩中是常見的。閱讀唐詩一定要注意“何處”有“何時”與“何地”兩種意思。只有做到語詞意義的甄辯,才能有效理解唐詩中的意思。

唐代詩人也有在同一首詩中多次使用俗語的,例如王維《愚公谷》:“非須一處住,不那兩心空”,“不那”是個俗語詞,即“奈何”之意?!安恢崤c子,若個是愚公”,“若個”是“哪個”的意思?!熬壍酌薰?,都由愚所成”,“緣底”是“因何”,“說到底”之意。王維的詩中大量使用了俗語字和俗語句,對此魏耕原先生在《王維詩口語疑難詞疑議》 (見魏耕原《唐宋詩詞語詞考釋》,商務(wù)印書館2006年)一文中有詳細考釋,可以參看。

有時也出現(xiàn)同一個俗語詞匯在詩中有不同的意思,這需要根據(jù)語境和詩境的不同加以理解。例如“等閑”,既有無緣無故、無端的意思,也有隨意、隨便、輕易的意思。前者如韓愈《晚春》:“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意謂樹梢的榆莢只能隨著那柳絮在空中無端飄蕩游走。劉禹錫《竹枝詞》:“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笔钦f平地?zé)o端起波瀾。杜荀鶴《投長沙裴侍郎》:“垂綸雨結(jié)漁鄉(xiāng)思,吹木風(fēng)傳雁夜魂。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币庵^不受無緣無故的恩情。后者如岑參《巴南周中思陸渾別業(yè)》:“嶺云撩亂起,溪鷺等閑飛?!笔钦f溪鷺隨意飛。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币庵^美好時光輕意度過。這些例證可以說明在唐詩中的確存在一詞多意的現(xiàn)象。甚至還有一詞三意、四意的,例如唐代流行口語詞“好是”?!昂檬恰钡闹饕馑际乔∈?、正是,表示加強肯定的語氣。王維《送孟六歸襄陽》:“醉歌田舍酒,笑讀古人書。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意謂飲酒讀書正是一生中的樂事。王建《酬柏侍御答酒》:“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來白碗中?!毖郧∈鞘⒃诎淄胫械臅r候?!昂檬恰币部梢援?dāng)比喻動詞“好似”的意思,表示贊嘆或贊賞語氣。皇甫冉《同李司直諸公暑夜南余館》:“何處多明月?津亭暑夜深。煙霞不可望,云樹更沉沉。好是吳中隱,仍為洛下吟?!薄昂檬菂侵须[”言“好似吳中隱士”。李頻《中秋對月》:“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贝颂幍摹昂檬巧鷾婧!?,是說明月升起于好似滄海一般的清空中,并不是真的生滄海。另外,“好是”還有哪里是、豈是之意,姚合《詠鏡》:“孤光常見鸞蹤在,分處還因鵲影回。好是照身宜謝女,嫦娥飛向玉宮來?!边@里的“好是”,是說哪里是只宜照謝家女,它像明月一樣連嫦娥也會吸引來。這些例證說明在唐詩中的確存在一詞多意的現(xiàn)象;但究竟是什么意思,還得依據(jù)上下詩句以及具體的語境來探析,才能準(zhǔn)確理解其中的意思。

俗語既有俗語詞,也有俗語句,除了陸游在《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中所舉的詩句外,唐詩中化用、使用俗語句的例證比比皆是。羅隱《下第作》:“年年模樣一般般,何似東歸把釣竿?!必炐荨洞笫窕实蹪擙埲帐錾サ略姟罚骸翱傲w蜀民恒有福,太平時節(jié)一般般?!薄澳昴昴右话惆恪笔钦f每年都下第沒有考取進士;“太平時節(jié)一般般”承前句“堪羨蜀民恒有?!倍鴣恚庵^太平年間一般同,對大蜀皇帝的治國表示敬仰。這兩句是典型的俗語句,采取二二三句式,用一般般這樣的口語加強語氣。

在唐代詩人中使用俗語句最多的詩人是王梵志,幾乎是清一色的口語入詩。王梵志詩以通俗著稱,一個主要的原因在于其詩中大量使用俗語句式,很多都是采用當(dāng)時流行的口語來寫作?!锻蹊笾驹娂颉罚骸巴蹊笾局z文,習(xí)丁郭之要義;不守經(jīng)典,皆陳俗語。非但智士回意,實亦愚夫改容?!边@里所說的“不守經(jīng)典,皆陳俗語”已經(jīng)道出了王梵志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點,就是大量使用俗語詞和俗語句。例如《城外土饅頭》:“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里。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边@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佛禪喻道詩,饅頭比喻墳頭,預(yù)示著死亡;而陷草則代表死人,有饅頭就有陷草。何其幽默詼諧。一個人只有一個饅頭,你想多吃還不行,還不要嫌棄它沒有滋味。全詩四句都是現(xiàn)成的俗語句,尤其是“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兩句,完全是白話,王梵志信手拈來入詩,毫無苦澀之感,而其中又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再如《我昔未生時》:“我昔未生時,冥冥無所知。天公強生我,生我復(fù)何為。無衣使我寒,無食使我饑。還你天公我,還我未生時?!边@首號稱是王梵志的天問,以驚世駭俗之語質(zhì)問蒼天“生我復(fù)何為”,大有《楚辭·天問》之意韻,其中的“冥冥無所知”“生我復(fù)何為”“還我未生時”等句都是現(xiàn)成的俗語句;而且八句詩中連用七個“我”,也是典型的口語入詩。關(guān)于王梵志詩中用俗語寫作的情況,學(xué)術(shù)界研究的論文有不少,其中以項楚《敦煌詩歌導(dǎo)論》第五章《王梵志詩》的論述最為精彩,特別是探討王梵志用佛經(jīng)中的俗語來入詩,材料豐富,論述全面,可以參看。

唐代詩人也常在詩中引入諺語。南宋孫奕《履齋示兒編》卷十《詩說》之“用方言”條載:“子美善以方言里諺點化入詩句中,詞人墨客,口不絕談。其曰‘吾宗老孫子,質(zhì)樸古人風(fēng)(《吾宗》),‘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夜客》),‘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卻回(《舍弟觀歸藍田》),‘父母養(yǎng)我時,日夜令我藏(《新婚別》),‘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秋野》),‘掉頭紗帽側(cè),曝背竹書光同上,‘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北征》),‘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鄰舍喜我歸,沽酒攜葫蘆(《草堂》),‘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北征》),‘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守歲》),‘癡女饑咬我,啼畏猛虎聞(《彭衙行》),‘家家養(yǎng)烏鬼,頓頓食黃魚(《遣興》),‘一夜水高二尺強,數(shù)日不可更禁當(dāng)(《春水生》),‘不分桃花紅勝錦,生憎柳絮白于綿(《送路侍御入朝》),‘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fā)舡何郡郎(《十二月一日》),‘去歲茲辰捧御床,五更三點入鹓行(《至日遣興》),‘馮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盧(《今夕行》),‘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江村》)?!?/p>

孫奕所說的“子美善以方言里諺點化入詩句中”其實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說杜詩中有方言,一個是說杜詩中有俚語和諺語。這兩種情況在杜詩中都大量出現(xiàn)。孫奕在文中舉杜詩化用方言和諺語的二十個例子,來說明杜甫作詩對民間語言的應(yīng)用,可謂是抓住了要點。俚語和諺語是人民群眾集體創(chuàng)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并較為定性的藝術(shù)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jīng)驗的規(guī)律性總結(jié)。恰當(dāng)?shù)剡\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fēng)趣,增強詩歌的表現(xiàn)力。唐代詩人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堪稱楷模,對后世詩歌尤其是宋詩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杜甫特別擅長向民間詩人學(xué)習(xí),在寫作過程中喜歡使用俚語和諺語,增強詩歌的可讀性。胡適在《白話文學(xué)史》中評價杜詩這一特點時說:“杜甫的小詩常常用絕句體,并且用最自由的絕句體,不拘平仄,多用白話。如‘漫道春來好,狂風(fēng)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苯又媚纤魏握Z“此詩淺近,絕非少陵語。庸俗所亂,不足憑也”來說明杜詩的淺近。胡元任之所以斷定這首《絕句九首》其九不是杜甫所寫,主要原因在于此詩“淺近”,這恰好是杜甫學(xué)習(xí)民間語言的一個特點。孫奕所引杜詩“家家養(yǎng)烏鬼,頓頓食黃魚”“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等詩句無不說明杜甫作詩擅長化用俚語和諺語。此外,杜詩中的“挽弓當(dāng)挽強,用箭當(dāng)用長。射人先射馬,擒人先擒王”(《前出塞九首》其六),“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贈花卿》)等詩句,都是化用民間諺語而成的佳句。

杜甫非常喜歡和農(nóng)人在一起,故他寫農(nóng)夫的詩篇往往化用方言和諺語。在名篇《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中對老農(nóng)民田父的描寫是:“回頭指大男,渠是弓弩手?!薄敖袐D開大瓶,盆中為吾取?!薄罢Z多雖雜亂,說尹終在口?!薄案呗曀鞴?,欲起時被肘。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丑?!边@些詩句都是明白如白話,把田父熱情好客而又大大咧咧的性格刻畫出來?!恫『笥鐾跻酗嬞浉琛方Y(jié)聯(lián)“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高度諺語化。《閿鄉(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魚十會戲贈長歌》在描寫姜七熱情款待他吃了一頓魚后,感慨說:“可憐為人好心事,于我見子真顏色。不恨我衰子貴時,悵望且為今相憶。”清人仇兆鰲評此詩說:“此章贈王倚,后有《贈姜七少府》,皆用方言諺語,蓋王姜二子,本非詩流,故就世俗常談,發(fā)出懇至真情,令其曉然易見。文章淺深,隨人而施,以其所以有益也?!背鹫做椩u價《病后遇王倚飲贈歌》《閿鄉(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魚十會戲贈長歌》兩首杜詩“皆用方言諺語”,是符合杜甫的創(chuàng)作實際的;但他又認為這兩首詩之所以都用方言諺語,是因為王倚、姜七不是詩人,故而“就世俗常談”,這卻不符合實際情況。實際上很多時候杜甫寫詩,都是化用方言和諺語的,而不管對方是不是詩人。

杜甫是唐代偉大詩人,他在詩中化用俚語、諺語可以說是常態(tài)。也有一些不太出名的詩人同樣使用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甚至還出現(xiàn)過所謂的打油詩。尤袤《全唐詩話》卷六權(quán)龍褒條:“景龍中,為左武衛(wèi)將軍,好賦詩,而不知聲律。中宗與學(xué)士賦詩,輒自預(yù)焉,帝戲呼為權(quán)學(xué)士。初以親累遠貶,洎歸,獻詩云:‘龍褒有何罪,天恩放嶺南。敕知無罪過,追來與將軍。上大笑。嘗吟《夏日詩》:‘嚴霜白皓皓,明月赤團團?;蛟唬骸M是夏景?答曰:‘趁韻而已。通天中,刺滄州。初到,呈同官曰:‘遙看滄州城,楊柳郁青青。中央一群漢,聚坐打杯觥。諸公謝曰:‘公有逸才。曰:‘不敢。趁韻而已。嘗作《秋日詠懷詩》曰:‘檐前飛七百,雪白后園僵。飽食房里側(cè),家糞集野蜋。參軍不曉,問之,權(quán)曰:‘鷂子簾前飛,直七百,洗衫掛后園白如雪,飽食房中側(cè)臥,家里便轉(zhuǎn)集得野澤蜣蜋。聞?wù)咝χ?。始賦《夏日》嚴霜明月之句,乃皇太子宴賦詩。太子援筆譏之:‘龍褒才子,秦州人氏。明月晝耀,嚴霜夏起。如此詩章,趁韻而已。”權(quán)龍褒本來是武官,不懂詩詞,但他也想學(xué)文官寫詩來附庸風(fēng)雅,因為不懂詩詞格律,只好用大量的俚語和諺語入詩,鬧了一些笑話,被人嘲笑為權(quán)龍褒體。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十八:“令能,莆田隱者,少為負局鎪釘之業(yè)。以所居列子之里,家貧,遇茶果必祭列子,以求聰明?;驂羧烁钇涓梗砸痪頃鴥?nèi)之,遂能吟詠,禪學(xué)尤邃,世謂胡釘鉸者也?!蓖礓浐钅堋对佸\繡》《小兒垂釣》《喜莆田韓少府見訪》三首詩,皆用俚語,詼諧幽默,又不乏譏諷,看似打油詩,實則是唐詩中化用俚語、諺語的佳作。

在唐詩中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唐人自創(chuàng)諺語流傳,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成為后世讀者耳熟能詳?shù)脑娋?,甚至已?jīng)化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經(jīng)典名句。此外像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一:“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平白如話,繼承了漢樂府口語化的特點,同時又產(chǎn)生了新的語句,可以當(dāng)做諺語使用。這些都說明,唐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的開放性與對民間詩歌的吸收與包容并舉,才使得唐詩呈現(xiàn)出多彩多樣的藝術(shù)風(fēng)貌。

作者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

猜你喜歡
梵志俗語諺語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詩二首(其一)
俗語知多少
養(yǎng)生諺語也要“更新升級”(上)
說說諺語
早期大乘佛典書面流傳舉證:“梵志”與“樓至”
和曾梵志抽雪茄
博客天下(2014年2期)2014-09-20 02:40:53
植物詞“杏”的國俗語義探究
語文知識(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6
俗語趣談
英語大王(2013年10期)2013-12-31 00:00:00
24節(jié)氣
曲麻莱县| 绥芬河市| 文登市| 长春市| 浮山县| 永兴县| 彭水| 桓台县| 蒲城县| 万安县| 宜宾市| 黄龙县| 关岭| 双城市| 钟山县| 托克逊县| 木兰县| 巨野县| 济源市| 新密市| 铁岭市| 区。| 防城港市| 会同县| 杨浦区| 延庆县| 汝城县| 泰顺县| 万盛区| 丘北县| 开化县| 万宁市| 高雄市| 保德县| 东兴市| 灯塔市| 峨眉山市| 富蕴县| 祥云县| 和平县|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