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紫
僧人所居謂之“寺”,道士所居謂之“觀”——可是為什么會有如此區(qū)別呢?清人王士禛《分甘余話》卷二說:
漢明帝時,西域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經(jīng)至洛陽,處之于鴻臚寺,故后僧所居皆曰寺。元帝被疾,求方士,漢中送道士王仲都,處之于昆明觀,故后世道士所居皆曰觀。
王氏還特別注明:“上見《洛陽伽藍(lán)記》及《石林燕語》,下見《云麓漫鈔》?!薄堵尻栙に{(lán)記》為北魏楊衒之著,是一部以追記北魏洛陽佛寺為主,兼及歷史、地理、文學(xué)、人物故事的事類筆記?!妒盅嗾Z》為兩宋間葉夢得著,內(nèi)容包括朝章國典、舊聞時事、朝野故事、詩文語言、奏議考釋等?!对坡绰n》為南宋趙彥衛(wèi)著,《四庫全書總目》謂該書“記宋時雜事者十之三,考證名物者十之七”。三部書的學(xué)術(shù)價值都較高。王氏所言“上”,指的是“后僧所居皆曰寺”那一條:“下”,指的是“后世道士所居皆曰觀”那一條。由于僧人、道士在漢明帝和漢元帝時受到過朝廷的高規(guī)格接待,使之居于“鴻臚寺”與“昆明觀”中,所以后來的僧人道士才引以為傲,把這當(dāng)成炫耀的資本。其之所以要名自己所居為“寺”為“觀”,就是要僧徒道眾記住曾經(jīng)有過的殊榮。由此可見,他們其實也很“世俗”,也知道為自己臉上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