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里田中學 賀小小
近年來,積極心理學受到更多關(guān)注。這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編排時要適當運用積極心理學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的正確指導,加大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的關(guān)注力度。本文以積極心理學為出發(fā)點,對學生的接受程度、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內(nèi)容等方面進行探析。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豐富學生的學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學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初中階段的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始終不可替代,初中階段是一個學生從孩童到花樣少年的過渡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塑造性較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這個階段上十分必要,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思政教育對學生的人生態(tài)度、感知力等都有重大的積極影響。
在長時間的積極心理學落實觀察中發(fā)現(xiàn),很多班級積極的心理學模式落實僅僅局限于每天課堂上的課前“三秒鐘鼓勵”,雖說在學習過程中每天上課前對學生的鼓勵是必不可少的,但若長期不懂得推陳出新,也會使學生感到疲勞無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三秒鐘鼓勵”,更重要的是要將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精髓深入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感覺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學有所力”,這里的“力”是“動力”的意思。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新媒體新興技術(shù)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學暗示。當前是一個網(wǎng)絡(luò)蓬勃發(fā)展的時代,學生從小便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網(wǎng)絡(luò)媒體新興事物,對教師來說,利用網(wǎng)絡(luò)媒體進行教學時,短視頻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一部分的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培養(yǎng)脫離實際,過于形式化,只浮于表面,不深入探究,更不會帶領(lǐng)學生了解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真正內(nèi)涵,更不會落實積極心理學教學,導致教師盲講、學生盲聽。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探究講解的內(nèi)容,適應(yīng)時代發(fā)展需求的同時,了解學生的接受心態(tài)。例如,在講述“如何應(yīng)對全球性問題”這一專欄時,不少教師在講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會覺得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較為寬泛,不貼近學生的生活;或教師講解內(nèi)容過于泛泛,更偏向于時政性新聞內(nèi)容,沒有很好地貼近全球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使學生在全球大背景下低估了全球性問題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在積極心理學教育初試階段,各種形形色色的教育短板開始頻頻出現(xiàn)。例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對心理學教育認知存在差異,學生受小說、影視等作品影響認為心理學十分“高大上”,而在教師的視角中,心理學僅僅是對人類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總結(jié),而這使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滿足自己對心理學的期望。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加強思想政治覺悟的感知能力,在對學生普及知識前做好準備工作。教書育人的前提是要將教師的知識量儲備到位,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因此,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身份,時刻將教書育人這一任務(wù)放在首位,心系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
例如,八年級上冊(人教部編版)第四單元的整體單元內(nèi)容為:社會生活講道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提升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社會道德素養(yǎng),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設(shè)備,投放一些積極向上的教學案例,對學生進行教育;與此同時,可以尋找一些反面的不尊重他人職業(yè)、危害社會的案例進行對比,為學生灌輸正確的三觀,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與此同時,積極心理學要教給學生的更是一種生活技巧,以及培養(yǎng)學生面對困難不退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本就應(yīng)該是充滿活力和青春的課堂。時代發(fā)展的同時,學生也越來越注意自身形象和性格的個性化。在初中課堂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積極心理學落實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課堂辯論的形式,加強學生對人生的正確理解。例如,將“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的題目進行課堂辯論。由于學生知識儲備量不足,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做好充分的準備,而教師在最后的評分結(jié)果中不能僅僅以哪一方的觀點犀利作為評判標準。觀點的犀利只能當作評判過程中的一部分,最終的成績還應(yīng)結(jié)合學生是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是否踐行了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基本內(nèi)容,又是否始終追隨積極心理學的根本知識進行辯論,以及是否能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等作為綜合評判標準。在這個辯論過程中,教師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增加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量,檢驗了道德與法治課堂積極心理學教育的成果,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還激發(fā)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的教育過程中,一周的有效積極心理學學習時間僅占學生一周時間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課堂的時間中需進行知識的傳輸,導致學生接受積極心理學教育的時間大打折扣。為了更好地給學生普及積極心理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心態(tài),教師應(yīng)成為學生積極心理學習榜樣,在課后進行及時的心理教育宣傳,如畫黑板報、手抄報等,及時跟進政府新出臺的政策,進行反思和自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滲透積極心理學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使學生面對困難和問題時能從容面對。
總而言之,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積極心理實踐方式,教師需不斷探索,但不能急于求成。教師在積極心理學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時刻謹記以自身為榜樣,當好學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學過程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帶領(lǐng)學生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