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波
摘要:我國近年來社會經濟呈現了快速的發(fā)展態(tài)勢,在此背景下,使電力系統(tǒng)日趨完善。隨著電纜線路的類型逐漸豐富多樣,尤其是交聯(lián)乙烯電力電纜,具備結構簡單、絕緣性能良好、機械強度高、負載能力強、便于安裝施工維護等鮮明特點優(yōu)勢,進而成為110kV輸電線路的主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在保證電纜敷設及其附件安裝質量的基礎上,才能夠確保線運行的穩(wěn)定性及安全性。因此,本文以110kV電纜附件安裝故障產生的原因為切入點,進一步提出具體的質量控制措施,旨在全面提升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控制效果。
關鍵詞: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
即便交聯(lián)聚乙烯(英文簡稱XLPE)電纜具有良好的力學、熱及電學性能,但是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極易造成電纜及其附件出現質量方面的缺陷及問題,例如:電纜及其附件制造及安裝流程不規(guī)范、現場違章施工等,以至于引發(fā)系統(tǒng)方面的故障[1]。由此可見,高度重視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控制環(huán)節(jié),對于延長其使用年限及保證電力系統(tǒng)正常運轉具有不可比擬的積極作用。同時,電纜附件的制作工藝要求相對嚴格,尤其是雜質及氣孔,盡量控制于一定范圍之內,而達不到上述要求時則電纜投入使用后可能出現局部放電或絕緣層被擊穿的情況。鑒于此,本文針對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10kV電纜附件安裝故障產生的原因分析
110kV電纜附件安裝故障發(fā)生的原因相對復雜,包括:電纜中間接頭及終端制作質量較差。比如,在剝離半導體、電纜接頭及密封、導線壓接、導體連接管壓接及終端或中間接金屬屏蔽層接地制作期間,工藝不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要求,進而引發(fā)運行故障問題[2]。與此同時,選材不當,也可能造成電纜附件的熱膨脹系數與本體之間出現較大差異,導致電纜附件、本體難以同時收縮膨脹,嚴重削弱自身密封性能,在空氣、水分進入電纜附件當中,增加短路故障發(fā)生的風險。此外,在電纜接頭制作時,如果忽略周圍環(huán)境濕度,也可能引發(fā)擊穿事故。由此可見,查明原因,落實有效預防控制措施,保證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及安全性非常關鍵。
2.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2.1電纜預處理措施
通常情況下,電纜敷設前普遍盤在線盤之上,這樣易導致電纜出現彎曲。為了保證110kV電纜附件的安裝質量,相關技術人員需加熱校直處理電纜材料。在具體加熱期間,需提前去掉電纜材料的保護套,直至機械矯直后,根據設計尺寸的大小,將電纜外層的保護套去掉,并在去掉金屬保護套時,注意避免影響電纜的絕緣性能。與此同時,去除保護套后,需及時將電纜斷口向外扳成喇叭口形狀,必要時對口外沿采取磨平處理措施,以此避免后期操作對電纜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去除保護套后,將加熱帶纏繞在半導電帶之上,并嚴格控制加熱溫度。
針對溫度相對較低的施工區(qū)域,則需適當延長加熱時間,或提高加熱溫度。以施工設計規(guī)定為基礎,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固處理電纜。針對部分需要在電纜固定架下安裝后吊裝的附件,比如干式戶外終端設備等,需對敷設后的平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施工處理,并保證施工期間電纜處于自由狀態(tài),便于安裝期間隨時隨地處理電纜材料[3]。此外,針對GIS等終端安裝,需確保電纜安裝端處于自由狀態(tài)為前提,在安裝完成后,采取相應的電纜固定處理措施,避免因電纜自由移動影響到電纜附件的安裝質量。
2.2電纜絕緣層及屏蔽層處理措施
相關技術人員需嚴格遵循相關設計尺寸,使用適宜工具對電纜屏蔽層進行初步剝離,在距離設計半導電斷口100mm位置,使用玻璃片進行剝離作業(yè)。在具體剝離期間,避免損害電纜自身的絕緣體,特別是對斷口,盡可能使用玻璃片進行斷口剝離。與此同時,在剝除時,需保證電纜與玻璃片之間呈10至15°夾角。因斷口附近可能出現約40mm的錐面,因此需保證錐面的干凈均勻。此外,需確保斷口所在平面、電纜軸呈90度夾角,并在打磨處理絕緣層時,需選用適宜的工具進行處理,比如合理使用電動砂帶機,以此使絕緣層處理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2.3電纜附件組件安裝處理措施
對于應力安裝方法,可劃分為現場擴張式安裝與預制式安裝。其中,預制式安裝主張在電纜表面及應力控制件內部涂抹一層高壓電力硅脂,并將高壓清潔氮氣作為組件安裝的源動力。由于安裝時使用氮氣,電纜、應力控件表面會因氮氣形成一層氣膜,進而會減輕摩擦阻力,并降低安裝過程中應力控制件的受損率。對于現場擴張式安裝,則需要使用專用的工裝對應力控制件進行擴張?zhí)幚怼4龜U張后,將應力控制件套在電纜之上,取出工裝,便于應力控制件自動復位,進一步完全安裝在電纜表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裝電纜密封件時,需提前清洗相關密封件,比如緊固螺栓、密封金具、密封圈等,進一步采取烘干處理措施。針對終端密封件,在密封方法方面,主要劃分為底部密封、出線端部密封、油密封三種[4]。其中,油密封指的是選用氟基膠帶作為密封材料。出線端部密封,則需保證安裝期間密封圈不移動至密封槽外為前提,進而避免出現變形、斷裂等情況。底部密封通常運用密封圈形式,安裝時需保證密封圈不移動至密封槽以外位置。此外,110kV電纜的接地方式主要包括交叉接地、保護接地、直接接地,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用,以此確保電纜接地的規(guī)范性及安全性。
3.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探究,認識到國內110kV電纜附件的安裝技術日趨成熟,但為保證電纜處于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還需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確保電纜附件的安裝質量。具體而言,在110kV電纜附件安裝時,需全方位分析影響安裝質量的相關風險因素,通過組裝、屏蔽層處理、電纜絕緣層處理、安裝環(huán)節(jié)質控、電纜附件預處理為基礎,嚴格控制安裝處理質量,進一步全面提升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加發(fā).110kV電纜附件安裝質量控制探討[J].四川水泥,2020(04):183.
[2]于是乎,余欣,聶章翔,王朋,王銳,楊賢.110 kV電纜終端缺陷導致XLPE絕緣變色的性能分析[J].廣東電力,2019,32(12):81-88.
[3]謝強,何軼聰,莊嚴.110 kV電纜終端連續(xù)故障原因及防范分析[J].電線電纜,2019(06):31-33.
[4]趙學風,倪輝,李旭,林濤,琚澤立,蒲路,范明豪,鄧軍波,張冠軍.10kV電纜附件中刀痕缺陷的局部放電趨勢研究[J].高壓電器,2018,54(07):16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