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畫藝術在我國藝術領域占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中的一個瑰寶,運用高超的技術將濃厚的藝術意境展現(xiàn)在紙上,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中華民族一直引以為豪的藝術寶藏。國畫歷史悠久,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畫承載著作畫人的藝術意境和藝術境界,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因此,人們在看國畫時,不僅僅是在看一幅畫,還是在看一個人 思想世界,感受他作畫時的情感。本文主要通過國畫的意境歷史發(fā)展來分析國畫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現(xiàn)技巧。
關鍵詞:國畫;表現(xiàn)手法;意境
國畫所表達的意境是無邊無際的,并且可以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中,根據(jù)不同的人來感受不同的作畫意境。國畫的意境并不隨著作畫結束而消失,而是帶著藝術家的深意以及對意境的理解傳遞給賞畫的人。比起西方的畫,國畫更注重畫家的主觀想法和主觀情感,國畫中傳遞的是畫家的意境。
一、精心構思
每一幅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都是畫家根據(jù)精巧的心思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而這種巧思在不同人的眼中可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意境,因此這種巧思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而這種構思離不開藝術家本人的社會經歷、所在環(huán)境、個人的文化和道德修養(yǎng)等。精巧的構思對于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說是其基礎,一幅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傳遞出來的意境最主要的基礎便是巧妙的構思。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笨梢哉f,生活便是藝術取材的來源,生活中的每件事物、每種情感都影響著藝術的創(chuàng)作,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來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然后運用于藝術,通過藝術表現(xiàn)出來。優(yōu)秀的藝術家從生活中感受到美,然后通過一系列的藝術手法和表現(xiàn)形式將這些美的事物、瞬間定格在紙上,這便成為成功的構思創(chuàng)作。例如徐悲鴻的《撫貓人像》,畫中是一位年輕少婦,她身著色調偏暗的粉紅色旗袍,一手抱著一只白色可愛的貓,一手撫摸著貓,貓兩眼炯炯有神;少婦神情安詳露出微笑,睜大雙眼,一頭利落的短發(fā),顯得很有精神和活力。背景是作者本人頭像,對作品主體人物形象起到了襯托作用。作者十分擅長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神態(tài)表現(xiàn),將少婦的安詳和慈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貓也是畫中的一大亮點,貓的眼睛炯炯有神,十分有力,顯得很有光彩。作者擅長并且恰當?shù)刈プ×诉@個場面,將人物表情刻畫得十分到位,抓住了少婦和貓的神態(tài)。從而我們可以看出任務驅動性格特征以及場景的平和和美好??梢钥闯?,意境對于一幅國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已經直接作用于國畫藝術的呈現(xiàn),也很大程度決定了國畫藝術成功與否。
二、空間構圖
除了精巧的構思之外,精巧的空間構圖也是一幅優(yōu)秀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展現(xiàn)國畫藝術作品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之一。山水國畫的構圖主要是通過黑白灰的色彩運用,時而過渡,時而融合,時而沖擊,通過顏色的交疊和景物的大小遠近,再利用畫家輕巧的空間構圖,將畫中深藏的意境悄悄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良好的構圖是一幅優(yōu)秀作品的必要條件,也十分考驗畫家的作畫功底。作家通過精巧的空間構圖,運用墨色的深淺,體現(xiàn)用筆的精巧和著墨的精巧。山水畫當中也十分講究空間交錯當中意境體現(xiàn),通過空間的交錯表現(xiàn)出令人流連忘返的意境。虛實結合的構圖讓整幅畫層次分明,畫中的景觀錯落有致,互相呼應,形成相互制約又相互成就的效果。這便是中國畫構圖的精妙之處,在虛虛實實當中表現(xiàn)出結構的精致和緊湊,山山水水當中透露著畫家的情感意志,而這種意境便是國畫藝術讓人著迷,流連忘返的重要原因,國畫的意境在山山水水之間隱隱顯現(xiàn),在山水當中交錯相融。
三、筆墨運用
(一)用筆技巧
首先,國畫藝術的意境從用筆的技巧當中體現(xiàn)。在山水畫當中,畫家的用筆技巧是其意境表現(xiàn)重要形式,因此國畫藝術對于畫家的用筆要求十分嚴格。畫家用筆上的考究直接影響了國畫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是提升國畫藝術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古代,眾多繪畫用筆的技巧就已經出現(xiàn),并且有較為成熟的運用,通過筆勢筆鋒的走向和運用,結合熟練的用筆技巧,來表達出畫家想表達的想法和意境。而這種意境并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形成的 畫家用筆的技巧是否成熟對于畫作的成型有著很大的影響。要在一幅畫作中完整地表達出作畫者內心的巧思和意蘊,如果沒有結實的用筆技巧是很難做到的。我國國畫藝術家對于用筆技巧的嚴格要求一直影響著我國的國畫藝術,正是這種執(zhí)著的追求和嚴格的要求 才能讓我國的國畫藝術達到較高的成就,不斷的突破,達到更高的造詣。用筆的技巧是國畫藝術家必須先掌握的基礎,國畫者必須先將自己的作畫用筆技巧的基礎打扎實,才能為以后更好的表達意境而打下堅實基礎。
(二)情物交融
每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都飽含著藝術家強烈的情感和思想,作品中所傳達的意境也象征著藝術家們的情感意志,這種意境通過作畫者運用結實的用筆技巧,然后融入精巧的構思和空間結構,傳達出可觀可感的意境,看畫的人可以通過一幅藝術作品來感受藝術家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形成情感交流機制。無論是山水畫還是人物畫,都是為了傳達出情。因此,藝術家們并沒有作出過多的直接敘述,而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畫家首先需要對刻畫的對象產生深厚的情感,然后再將這種情感通過技巧表達在紙上,而這種過程需要建立在畫家對于所畫之物有所感觸。
結語
國畫藝術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源遠流長,通過歷史的變遷,意境表現(xiàn)的形式不斷地進行變化和創(chuàng)新,在意境的表現(xiàn)形式上,考究的用筆技巧和著墨技巧以及空間構圖形式,成為畫家表達無限意境的手段和方式。而國畫藝術將技巧和意境進行完美的融合,實現(xiàn)了繪畫藝術的飛躍。
參考文獻:
[1]董琪.國畫詩性意境的建構探析[J].美與時代(中).2017(11).
[2]吳艷敏.淺析國畫藝術中的意境表現(xiàn)手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6(05).
[3]楊春玲.中國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J].戲劇之家.2016(12).
作者簡介:康超,男,漢,1997.08.08,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國畫,本科,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