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劍,葉江浙,張 超,陳麗麗,劉 琴,趙雅欣,肖 丹,畢蒙蒙,萬文婷,熊曉云
(1.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a.綜合介入室; b.護理部; 2.南昌大學護理學院,南昌 330006)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以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咳痰、發(fā)熱或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急性感染性肺炎,傳染性強且至今病原體不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兇猛,自2019年12月底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發(fā)現(xiàn)至2020年3月10日24時,國內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80778例[1]。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正式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提升為國際關注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2]。武漢作為本次疫情重災區(qū),讓大多數(shù)的患者經歷了一場生死較量,病情的反復和親人的離開讓他們在心理上承載著巨大的壓力,許多患者出現(xiàn)了失落、不安、緊張、煩躁等抑郁、焦慮負性情緒反應,因此,對這些患者施予積極正向的心理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作為以提高心理靈活性避免心理僵化為核心的第三代認知行為療法典型代表[3],主要通過接納、認知解離、關注當下、以己為景、價值澄清及承諾行動六大功能版塊,幫助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轉變?yōu)檎?、接納信念,最終達到改變行為[4]。ACT已經在抑郁癥障礙、焦慮障礙等心理障礙的臨床治療護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6]。本研究探討ACT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干預效果。
選取2020年2月15日至3月20日筆者援鄂期間接管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腫瘤中心感染Z15病區(qū),收治的9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46例)和對照組(46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納入標準:
1)明確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2)智力正常,有閱讀理解能力;
3)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1)患有精神疾?。?/p>
2)重癥且已知生存率較低。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根據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診療方案[7]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及心理評估與支持等。
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ACT干預。
1)成立ACT小組。小組成員由2名護士長和5名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小組成員擁有5年以上的臨床工作經驗,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強,并接受學習過ACT的相關內容。
2)ACT干預方法。干預時間從入住病房起直至出院,采用一對一的個體化干預方式,1 次·d-1,干預時間持續(xù)15~30 min·次-1,共進行5~6次;構建親情護理模式,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建立微信群,每天在微信群中分享相關內容及康復宣教;制作音頻節(jié)目,用文字聲音傳遞溫暖,幫助患者減少消極情緒,積極應對生活。干預內容具體如下:①接納。護理人員應告訴患者,接納指的是對過去或此刻內心經歷保持一種積極開放的容納態(tài)度。告訴患者這是一種人生歷程,不要抵抗自己的負面情緒,這可以幫助患者建立一種積極而非防御的態(tài)度去擁抱和接受各種感受、經驗。如有的患者會說“為什么我會得這個病”“覺得命運很不公”。護理人員可以開導他,疫情發(fā)展迅速,都是無法規(guī)避的,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接受事實,配合治療,保持良好心情對于病情的恢復十分重要。②認知解離。當患者出現(xiàn)抑郁焦慮的情緒時,指導患者大聲念出“抑郁”“焦慮”,并反復吟念直至患者心緒平靜,從而引導他們從“抑郁”“焦慮”的思想中脫離出來。③關注當下。護理人員指導患者用心感受來自家人、朋友、醫(yī)護人員及社會各界的關愛,可以給他們播放愛心加油視頻,指引其以正念思維看待周身世界,逐漸解脫不良情緒的困擾,也可適當添加一些專注力的練習,比如冥想。④以己為景。它包括以自我為內容、以自我為進程、以自我為背景3種方式。護理人員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認識到自己是眾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一個個體,認清自己的疾病進程,關注時局,積極接受治療和康復訓練,讓患者明白只有每一個個體治愈康復,整個群體才有更有希望。⑤價值澄清。護理人員鼓勵患者樂觀、積極地看待生活,告知患者醫(yī)療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疫情在逐步控制,應該對生活充滿希望,調節(jié)負性狀態(tài)以一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配合治療。⑥承諾行動。是幫助患者做出符合自己個人價值方向的行為改變,使生活重新充滿活力。如積極參與科室患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周圍的病友一起做康復操鍛煉等。護理人員及時矯正患者的不合理觀念,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幫助患者明確價值觀,更好地樹立適應疾病的心理,把消極的行為方式調整成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
對比2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出院時)抑郁和焦慮水平。
抑郁和焦慮水平分別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SDS和SAS均由20個條目組成,采用Liket 4級計分法對每個條目賦分,所有條目評分值之和乘以1.25取整即量表得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癥狀越重。SDS評分分為3個等級,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和重度抑郁(≥72分);SAS評分包括3個層次,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和重度焦慮(≥69分)。
干預前2組患者抑郁、焦慮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出院時)2組患者抑郁、焦慮水平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均P<0.05),且試驗組抑郁、焦慮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實施ACT前后SDS、SAS評分比較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環(huán)境的未知,自由的限制,親情的缺失,以及生活的孤獨極易讓患者產生抑郁情緒,而起病急、傳染強、發(fā)展快、對治療效果和愈后的未知性又讓患者產生焦慮,因此,如何高效地運用ACT,讓ACT發(fā)揮最大效能減輕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在這場戰(zhàn)疫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與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對照組相比,接受ACT干預的試驗組抑郁、焦慮水平明顯下降(均P<0.05),表明ACT可有效減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減少患者的負性情緒。這與已有研究結果一致:范玉屏等[8]指出,接納與承諾療法在緩解乳腺癌術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對改善患者的認知、提高患者的感知益處均有直接作用;劉影[9]研究發(fā)現(xiàn)ACT可以有效緩解肝癌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機體適應能力,降低患者對疾病治療依從性的消極意識和抵觸心理,具有良好的實際應用價值;林瓊等[10]研究得出ACT可以有效降低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的負性情緒體驗,提升其心理的靈活性,從而幫助其社會心理適應能力逐步提高。本研究通過向患者解釋疾病的發(fā)生機理和治療的關鍵,同時解釋患者“經驗性回避”和導致焦慮的原理,使患者對自身情緒因素有了直觀的認知,通過其親身體驗,幫助患者有效避免“經驗性回避”,采取“正?;钡男袨閼獙Σ涣记榫w,最終患者的抑郁、焦慮癥狀顯著改善,有利于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以接納承諾療法為理論基礎,成立接納與承諾關懷小組,制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情緒干預方案,引導患者正向面對焦慮抑郁情緒,可降低不良情緒對患者的負面作用,增強患者治療積極性的意識,有益于患者身心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