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恩 陸璇
北京服裝學院 100029
19 世紀的歐洲社會仍處于嚴格的階級制度結構之中,但因為工業(yè)革命影響,新興產(chǎn)業(yè)如:煤礦與鋼鐵工業(yè),孕育了由專業(yè)人才和實業(yè)家組成的新資產(chǎn)階級。這群被稱為布爾喬亞(Bourgeoisie,法文)的新族群多半富裕且期望子女可接受良好教育、並渴望獲得貴族頭銜與生活。另外一方面,部份貴族為了維持體面生活,開始投入商業(yè)活動,甚至依賴販售土地或跟擁有豐沛嫁妝的中產(chǎn)階級女性聯(lián)姻。然而,工業(yè)革命的果實不僅于此,它還加速并普及了大眾交通工具、以及將以人為主要生產(chǎn)力的時尚產(chǎn)業(yè)推向機器化與大量生產(chǎn)。隨著第一間法國百貨公司開業(yè)、英國萬國博覽會的開展、還有時尚雜志的誕生……時尚的影響力與生產(chǎn)力不再僅限于區(qū)域。當時擁有領先紡織與縫紉技術的英國,令男士西裝裁縫技術一躍千里,奠定了往后巴黎風尚(Paris Mode)與倫敦裁縫(London Tailoring)的基礎,同時也將時尚產(chǎn)業(yè)劃分出如今大家熟悉的成衣(Ready-to-Wear)與高級定制(Haute Couture)兩個領域。兩次工業(yè)革命對西方服裝的發(fā)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及其變化,直接影響表現(xiàn)在諸如縫紉機、服裝設備、染料面料等科學技術對服裝所帶來的影響,而間接影響主要是產(chǎn)業(yè)革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從而也影響了人們的衣生活。
圖一:工業(yè)革命后的工廠樣貌
雖然階級看似逐漸融合,但19 世紀的西方世界仍然對社會中的每一個角色保持絕對的道德規(guī)范,兩性之間同樣劃了一條清晰且嚴格的界限,女性背負著與現(xiàn)代社會完全不同的期許與審美。當時的女性肩負展現(xiàn)家族社會地位的沉重角色。菲利浦.皮爾洛特(Philippe Perrot)曾于《資產(chǎn)階級風尚:一部十九世紀服裝史(Fashioning the Bourgeoisie: A History of Cloth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書中描述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她們?nèi)绾伪唤灰祝?/p>
「女人,她們的存在與穿著打扮體現(xiàn)了她們丈夫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女人,她們逐漸地負責掌管家族財務;女人,她們同時肩負代表與管理者的角色、並成為新興商業(yè)中的最高目標?!?/p>
在19 世紀, 女性的社會圈子很狹小, 活動的范圍主要在家中, 婦女是家庭和丈夫的裝飾品, 在男性世界的天空下生活。大眾的觀點是:女性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不適合參加體育運動,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對于參與者來說女性比男性做起來要困難得多, 因此, 女性參加運動常常被否定。女性的服裝以緊身胸衣、撐箍裙為主, 嚴重束縛女性的四肢運動。
19 世紀被稱為“流行的世紀”,這里主要指的是女裝,而且正如19 世紀也同時被稱為“樣式模仿的世紀” 一樣,女裝的變遷幾乎是按照順序周期性地重現(xiàn)過去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樣式。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歐洲正處于女裝從古典樣式向現(xiàn)代樣式過渡的歷史性轉換時期,在這樣一個現(xiàn)代樣式與古典樣式交換的時期,女裝的變化可謂風起云涌,設計師也從幕后走向臺前,由過去的手工匠人躍升為時代的弄潮兒,稱為左右時尚的藝術大師,他們對服裝現(xiàn)代化進程的作用留芳千古。從這一時期開始,我們看到了由設計師創(chuàng)造流行時代的開始,看到了社會背景、藝術思潮和設計師的革新下,古典樣式支柱的裙撐和令女性呼吸和行動困難的緊身胸衣從此走出歷史舞臺,看到了強調(diào)胸、腰、臀的古典樣式向直線形腰身樣式的轉化,這些即是現(xiàn)代服裝開端的堅實基礎。
圖二:十九世紀女性服飾演變、以及亦趨繁復的裝飾Gibbs-Smith, C., H. (1960) Fashion ladies in Perrot, P. (1981)Fashioning the Bourgeoisie: A History of Cloth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8.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期, 隨著民主自由思潮的發(fā)展,新藝術運動影響下的服裝拋棄了繁復和夸張, 創(chuàng)造性地革新了女性內(nèi)衣設計, 走向穿著簡單舒適和款式功能現(xiàn)代化的大眾服裝發(fā)展之路. 服裝的改革與發(fā)展對女性的解放而言, 具有實際的進步意義。資產(chǎn)階級婦女希望更多地參與社會活動,積極地參與原來由男性壟斷的社會圈, 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對于服裝有更多變化和個性化的要求, 而對于長期以來束縛她們身體的緊身胸衣越來越不滿, 希望能夠從束縛之中解脫出來, 成為真正自由的個體, 讓服裝為身體的運動服務。因此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的迫切要求成為改變服裝設計的源動力。當時的婦女越來越頻繁的參與各種體育活動,造成服裝設計思路的改變。婦女打網(wǎng)球、騎自行車、騎馬等等,在這些活動中, 傳統(tǒng)的女裝已經(jīng)成為阻礙, 那些狹窄的上衣,長及腳面的裙子, 顯然不適合運動, 不僅僅是剪裁妨礙運動,傳統(tǒng)的面料也不透氣, 與運動服裝對于吸汗、舒軟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 服裝款式從根本上的變革成為女性的迫切要求, 她們急需從服裝樣式的束縛中解放, 讓肢體得到充分的放松, 可以自由伸展。女性要求的是服裝為身體運動服務,而不是身體受到服裝的約束。服裝上產(chǎn)生了設計和生產(chǎn)符合運動要求的女裝, 這種要求造就了新的服裝發(fā)展思路。以機能性取代裝飾性的女裝,這也是運動裝成型的第一個高潮期。在此之前,女性很少運動,更沒有為專項運動而設計的服裝。19 世紀后半葉,女性開始參加體育運動,雖然還沒有出現(xiàn)特定的運動裝,但所穿的衣服已經(jīng)開始有了界定。例如,打曲棍球和網(wǎng)球時,常穿燈籠褲、長筒襪和靴子,還必須戴帽子。但其上半身還被緊身胸衣束縛著,所以運動時仍極不方便。20 世紀上半葉,運動裝正式進入女裝發(fā)展史,款式及色彩多以明確線條勾勒輪廓并輔以柔和淡雅的色彩。專項運動必須要穿專門的運動裝,如網(wǎng)球服、滑雪服、溜冰服、游泳衣、高爾夫球服、騎馬服、獵裝等,都成型在這一高潮期。
圖三:1880 年代的女性網(wǎng)球裝,比起平日穿著的晨服與晚裝裝飾較少、裙長較短至腳踝,但裙撐與束腹一件不少。女性打網(wǎng)球時候,必須一邊追球一邊拎著裙子跑
進入20 世紀后, 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 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女性加入到體育運動中來, 女性的身心都脫離了輿論的束縛, 可以隨心所欲的參加體育運動, 而且在大型的體育賽事中取得驕人的成績。與此同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黃金年代,新時代的摩登女性終于被允許擁有自己的資產(chǎn)、可以自由戀愛,她們學會享受生活、寵愛自己,而女性服飾也相比過去幾世紀更為輕松、休閑,當時最熱門的款式是低腰短裙與簡約的低領襯衫。
女性運動服裝成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在20 世紀中期直到目前, 運動裝成為女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運動裝的市場需求迅速吸引了現(xiàn)代女性運動裝的設計師和生產(chǎn)商的目光, 他們將視野紛紛投向了女性運動裝市場, 其中,可可.夏奈爾 (Coco chanel) 是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夏奈爾的設計是美麗與功能性的完美結合。她的設計是以女性的需求為基礎, 改變原有設計的初衷-- 以男性的要求為主的設計根本。她的設計給服裝領域帶來了一次飛躍, 從人體適應服裝到服裝適應人體的重大改變, 服裝設計開始為人體的舒適服務。1913 年夏奈爾設計了一系列運動裝, 以寬松內(nèi)衣的基本結構加以演化而成, 寬松、簡單, 并且采用舒軟的棉質(zhì)面料, 符合體育運動的要求。這種寬松服裝的設計方式, 其實原來是用來做女性內(nèi)衣的, 而夏奈爾把它變成外衣, 顯然是一個突破,寬松簡潔的線條和柔和亮麗的色彩的流行,營造女性一種柔和清新之美,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女性形象。她設計女裝的核心是服裝的靈活性和機動性, 是跟隨人體而變化的, 是按照人體設計, 而不是要求人體屈就她的設計。這是她的服裝設計上的原則。這一原則也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所認同。
圖四:1929 年,可可.夏奈爾身著針織布料制作的套裝
女性運動裝之所以能夠在20 世紀中期以后成為女性時裝的一個重要分支, 不僅僅是服裝設計師個人能力所能左右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女性運動人口迅速增多的時代產(chǎn)物, 雖然對今天的女性來說也存在不夠完美和成熟的地方,但畢竟沿著實用的方向邁進。
馬蒂斯曾提出,線條要訴諸靈魂,色彩要訴諸感情,先畫線條后畫色彩,研究色彩裝飾作用時要考慮色彩與形狀的結合,色彩是不能獨立于形狀和圖形而存在的,所以相對于服裝設計而言研究色彩不能脫離服裝的款式發(fā)展變化。色彩不僅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存在方式,更是一個國家地域意味深長的語言符號體系與載體。19 世紀至20 世紀歐洲色彩藝術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一直不斷汲取不同流派的營養(yǎng)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色彩體系與藝術風格,以典雅、明亮、狂野、抑郁的色彩魅力,傳達著歐洲地域獨一無二的文化風格與氣質(zhì)。運動裝在1920 年代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比較隨意和舒適的穿衣熱潮---- 無論男女都紛紛穿上了運動裝。日本體育學家岸野雄三認為,運動裝并非為少數(shù)競技運動選手專有,它更為了滿足人們活動時的多種愛好與趣味而出現(xiàn),這在體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19 世紀后期,女性更多地參與到男性體育活動中來。她們同男子一起夏季到海濱游泳、曬日光?。欢救ジ呱交?、溜冰;崇尚網(wǎng)球、高爾夫球等時尚的球類運動;還選擇騎自行車或者徒步旅行的休閑方式,甚至騎馬等古老的英式禮儀運動。在追求新潮的運動生活的同時,女性也產(chǎn)生了相應的服裝款式需求。
圖五:蘇珊.朗格倫(Suzanne Lenglen)身著尚.帕圖設計的網(wǎng)球裝
運動裝設計有一個基本宗旨,即從活動機能出發(fā)。在早期的網(wǎng)球賽場上,無論男女選手都會穿著象征圣潔的白色服裝,男士長袖長褲,女士長袖長裙,甚至連鞋襪都是白色的,以此來顯示他們的貴族地位。19 世紀末溫布爾登球場第一次出現(xiàn)女性運動員。貴族姑娘們穿著全套衣服參加比賽,長及腳踝的白色鯨骨長裙和束腰,頭戴平頂禮帽,袖口和領口被扣得嚴嚴實實,愛美的姑娘還有很多小心機,在比賽服中加入泡泡袖和蕾絲,再年輕的女學生們則用細領帶和小巧的馬球帽來裝飾自己。20 世紀20 年代溫布爾登網(wǎng)球公開賽(Wimbledon Championships),蘇珊.朗格倫(Suzanne Lenglen)身著著名的晚裝設計的白色及膝百褶裙與無袖針織衫的輕便網(wǎng)球服,露出小腿和手臂,頭戴一條鮮橘色髮帶,這身富有機能性的裝束,幫助她蟬聯(lián)了冠軍,也為女子網(wǎng)球服向現(xiàn)代化過渡做出了貢獻。尚.帕圖(Jean Patou)為蘇珊.朗格倫(Suzanne Lenglen)設計的網(wǎng)球套裝,對現(xiàn)在的運動服設計都產(chǎn)生的影響,奠定后來網(wǎng)球服更加短俏,且無論怎么變,幾乎都是在白色的服裝上進行改變。
圖六:《布萊頓的美人魚》,威廉·希斯(1795-1840)
圖七:1910 年代-1920 年代連體褲式泳衣
女性們穿著黃色帆布做成的衣服去洗澡,這衣服看起來非常呆板,袖子巨大,活像牧師的長袍;水會把整個長袍的空間都填滿,所以根本看不出人的體型,和其他類型的襯里不同,它貼的并不嚴實,看起來很糟糕。男士們則穿著同樣材料同樣顏色做成的內(nèi)褲與背心,這是最好的襯里,因為水會讓其他所有類型的襯里都變形。人們把這種泳衣稱作“洗浴禮服”。在18 世紀末,這是公共浴室的標準服裝,也是講衛(wèi)生的標準做法。實際上,當時流行的還有一種類似四輪馬車車廂的“洗浴機”,人們將其放置在水里,與洗浴禮服配套使用。
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出現(xiàn)了游泳的高潮,女性對泳裝的需求最終導致女式運動服的全面發(fā)展,依照當時的禮儀,游泳衣由法蘭絨制作,顏色以淺銀灰色為佳,樣式是在腰部系上帶子,下擺長度達到膝部,褲子在腳后跟部位用帶子系上,周圍用緞子鑲邊,用防水布做成帽子與衣服、襪子同色,構成完整的“游泳套裝”。
圖八:十九世紀末時髦女性身著裙褲裝騎單車
最早的自行車擁有者都是一些王室貴族,有一輛自行車就是身份的象征。既然是貴族,當然不能丟棄他們的傳統(tǒng)服裝,各種燕尾服和禮帽被改造成方便騎車使用的服飾,不過這不能算現(xiàn)代意義的騎行服,他們那時還只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而不是為了騎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考慮,更不是為了提高騎行效率。而且,當時只有男士的騎行服裝,因為一些老舊的傳統(tǒng)觀念,女性是不允許騎自行車的,車手們在那時候通常都會穿著羊毛短褲,以及羊毛長/ 短襪,搭配高領毛衣騎行。羊毛是非常好的保暖材料,即使在你出汗或被雨淋時也是如此,至今羊毛材料都應用于現(xiàn)代騎行服中。直到19 世紀末,第一套女性騎行服才被設計出來。早期女性騎行服與男士騎行服共用材料且以天然羊毛材料為主,顏色多使用質(zhì)樸顏色。
圖九:冬季女性高山滑雪服
圖十:40 年代時女性兩件套滑雪服,更多的顏色和圖案,貝雷帽、燈籠褲,同時褲裝也開始更注重剪裁,滑雪的裝扮變得更加時髦
20 世紀初期,滑雪服基本上還是以日常服裝為主,簡潔利落。平日喜歡穿著短裙的女性,在滑雪時也要穿著長褲和防風夾克。到20 世紀20 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制造業(yè)的廣泛影響使滑雪運動發(fā)生了全面的變化。類似于英國陸軍女兵或“陸軍女兵” 所穿的制服——束腰外衣和馬褲——開始在滑雪運動中出現(xiàn)褲子。褲子成為女性廣受歡迎的滑雪服裝,同時更多拉鏈款的出現(xiàn),使得運動變得更便捷和舒適。1924年舉辦了第一屆冬季奧運會,同時促使了滑雪時尚更具有功能性而非單純美觀。20 世紀30 年代開始,滑雪服裝開始融入時尚元素也更加具有設計感。用來滑雪的服裝增加了收身剪裁的上衣,褲子也以闊腿褲為主。這個階段偶爾還可以看到女性穿著裙裝去滑雪的造型照片。20 世紀40 年代時兩件套的裝束還在繼續(xù)發(fā)展,增加了更多的顏色和圖案,貝雷帽、燈籠褲,同時褲裝也開始更注重剪裁,滑雪的裝扮開始變得更加時髦。
色彩作為人類共同語言而存在著,色彩在具備物質(zhì)屬性的同時,具有作為共同語言的象征性和邏輯性。縱觀每一次劇烈的社會變革都會給女裝帶來明顯的款式發(fā)展, 就服裝設計而言研究款式發(fā)展變化不能脫離社會變革和時代環(huán)境,而色彩趨勢研究依據(jù)服裝的款式發(fā)展變化,正如野獸派創(chuàng)始人亨利·馬蒂斯所言:“色彩研究要考慮色彩與形狀的結合,色彩是不能獨立于形狀和圖形而存在。” 在歐洲,運動裝的流行在19 世紀貴族運動中還只是一種隱約的開始,20 世紀隨著戶外活動的興起,包含了娛樂、旅行、度假甚至社交等動機,女性運動裝的款式發(fā)展所表達的文化內(nèi)涵生動地表現(xiàn)了女性由保守走向開放,追求舒適與自由的統(tǒng)一的改變過程,其中的色彩趨勢也會隨著女性社會地位提升而更加獨立且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