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嬌
(哈爾濱市南崗區(qū)文化館,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鄂倫春民族在以游獵為主體漫長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雖然帶有濃烈的游獵民族的色彩,但也具有鮮明的鄂倫春民族的特征。鄂倫春民族沒有文字產(chǎn)生了獨有的口頭文學形式和內容;鄂倫春民族的音樂的曲調、表達的情感都是他們獨有的;鄂倫春民族的服飾常見的狍皮衣服與達斡爾民族的也有明顯的區(qū)別,所以舞蹈也不例外。追述鄂倫春民族的舞蹈藝術始見于《清實錄》,更久遠的無從查找。按照任何藝術都無不打上歷史烙印的原則,一定要從鄂倫春民族在歷史進程演變中追根溯源。但鄂倫春民族沒有文字,只有把鄂倫春民族的歷史和我國舞蹈史結合起來,才能查找出鄂倫春民族斗熊舞的源頭,而我國的舞蹈史溯源于漢代。
本文是從狩獵角度出發(fā),通過對歷史、文獻等資料的搜集中探尋鄂倫春民族“斗熊舞”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并對黑龍江省不同地區(qū)以及俄羅斯哈巴地區(qū)有關于“熊”舞蹈進行初探比較,希望能夠為鄂倫春民族“斗熊舞”增添一點文字、圖片形式的資料,同時能夠為鄂倫春民族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助一份微薄之力。
鄂倫春民族舞蹈離不開其所生活的環(huán)境,特殊的環(huán)境蘊育著鄂倫春民族民俗文化。2009 年,鄂倫春民族的薩滿服飾、薩滿祭司、刺繡技術、口弦琴、斗熊舞等被列入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從此鄂倫春民族文化藝術以獨特的形式展現(xiàn)給了社會各界,得到了更廣泛的注視和認可。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是從悠久的歷史磨礪中生成,它是一個民族區(qū)別另一個民族的特征,斗熊舞就是鄂倫春民族的象征之一。舞蹈藝術以獨特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在歷史進程中不斷地豐富著生活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內容,體現(xiàn)出了鄂倫春民族亙古以來時空的變換。在一望無際的叢山峻嶺、高山流水的茫茫原野中以狩獵為生的鄂倫春民族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形成的斗熊舞文化的民族性是不能忽視的,它代表著全地球所有的民族不可逾越的生產(chǎn)生活初始的階段和方式。
“英國的生物地理學家西蒙斯在他的《文化與自然》中有過一個推測:在世界人口約為1 千萬的公元前一萬年左右,人類的生活都是以狩獵為主。直至公元1500 年左右,世界人口在增多的情況下,以狩獵為生的人口為10%,公元1960 年世界人口達到30 億時世界狩獵人口卻已經(jīng)下降到0.001%?!盵1]這是《鄂倫春原生態(tài)文化研究》中的一段文字,從這個段文字可以看出,世界上狩獵生產(chǎn)既是人類文明搖籃的源泉也是文化萌芽的基礎。有著原生態(tài)初態(tài)的狩獵文化的鄂倫春民族是“最后走出大山的人”,他們的狩獵文化“無疑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所以,作為狩獵文化的載體鄂倫春民族的斗熊舞得以流傳到今天。
沿著狩獵文化的線索上溯斗熊舞的搖籃,追溯到的年代是很古老的,在最初人類發(fā)展史中先秦時代的遠古時期,我國的祖先的繁衍生息生產(chǎn)生活方式靠的就是狩獵,這種獵取食物活動被人們模仿創(chuàng)作成為了今天我們所講的舞蹈。舞蹈的源頭沒有文字記載,一代一代的傳承,就成為了遠古人們記錄生活的方式?!稕]有地址的信》一文中有一部分就對勞動與舞蹈的來源深入的進行了探討,普列漢夫這位俄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這本書里就原始部落的舞蹈進行了逐個列舉,其中的情形有:“舞蹈不過是對動物的一種簡單的動作模仿。比如,澳洲土人的青蛙舞、蝴蝶舞等等,北美印第安人的熊舞和水牛舞也是如此……”[2]從此不難看到,舞蹈的生成是生產(chǎn)生活中對狩獵過程和成功的藝術加工,也是人們狩獵之后愉悅中對狩獵場景的再現(xiàn)。這種再現(xiàn)主要是模仿狩獵的狀態(tài)、動作、擬聲等,由于環(huán)境、狩獵對象、狩獵者等不同,從而逐漸造就出來了屬于自己本民族的獵取食物的舞蹈。試圖以狩獵文化角度發(fā)掘斗熊舞的本真面目是筆者的初衷。舞蹈藝術的成長與各民族的交往密不可分,如:遷徙中的交往;雜居中的交往;聚集中的交往。這樣的交集逐漸的發(fā)展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方面。這些方面的聯(lián)系增加了舞蹈藝術的新元素、使舞蹈藝術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我國自秦漢以來才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影響舞蹈藝術促進其發(fā)展的《角抵·百戲》就出自秦、漢時期。
漢代百戲畫石像左側面有一酷似擊鼓人,有一吹塤人,還有一鼓瑟人;右側有一戴熊壯面具、腰間有仗、上舉雙手的舞者。[3]這是筆者查到的與熊相關的舞蹈圖,表現(xiàn)的是熊與人的舞蹈。這些情形是在河南南陽出土石像中的,從中我們看到的是有資料可查的斗熊舞的初始。所以,秦漢時期模擬動物再現(xiàn)狩獵情景的舞蹈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在舞蹈發(fā)展的歷史中,與熊相關的舞蹈雖有也寥寥無幾,其資料很是缺乏。尤其是秦漢時期之后查詢不到與熊舞的記載。直到改革開放后,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chǎn)業(yè)得到了繁榮。找到了楊海光先生拍攝的斗熊舞的紀錄片。楊海光先生是鄂倫春民族影視紀錄片第一人,在他的此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保留最原始的斗熊舞姿態(tài),鄂倫春族人們圍成圓形,或是兩人一組,模仿著熊的姿態(tài)進行舞蹈,時而歡呼,時而搏斗??梢哉f,這部于1962-1963 年拍攝的《鄂倫春族》紀錄片富有價值,它記錄了鄂倫春民族古老的民族舞蹈文化,為進一步探索斗熊舞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史實資料。
居住在不同地域的鄂倫春民族對熊舞的稱謂有所不同,“黑熊搏斗舞”是鄂倫春民族自治區(qū)域的稱呼;“斗熊舞”則是嘉蔭縣烏拉嘎鎮(zhèn)范圍內鄂倫春民族與熊有關舞蹈的叫法?!岸鮽惔喝嗽陂L期的狩獵生產(chǎn)中學會了模仿野獸的動作,逐漸形成了舞蹈,具有代表性的狩獵舞蹈稱之為‘狗熊搏斗舞’?!边@是楊光海先生對與熊有關的鄂倫春民族舞蹈的定義。
公認第一部記載與熊相關鄂倫春民族舞蹈的是《鄂倫春社會發(fā)展》一書,這本書于1980 年10 月出版。書中表明的是與狩獵相關的“黑熊搏斗舞”,該舞是有三人參加模仿黑熊在搏斗時簡單動作而形成的舞蹈。開始上場的兩個舞者的共同而各自同時的基本動作:一是“上身向前傾,下半身略微向正前方彎曲”;二是“雙手手心下放在對應的膝蓋上”[6];三是“腳下做不停的動作”;四是“頭與肩左右搖晃”[6];五是“嘴里要模擬動物的叫聲發(fā)出‘吼吼’的聲音。之后,第三個人以同樣這些動作上場”,以酷似勸解吵架的形式的動作出現(xiàn)。筆者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看出鄂倫春民族各個地區(qū)與熊有關的舞蹈雖有不同,但也有相似之處。《鄂倫春族社會歷史調查》與《鄂倫春社會發(fā)展》兩本書中描寫的黑熊搏斗舞模仿黑熊打架的[6]動作和發(fā)出的吼聲是一樣的,但前者一書說黑熊搏斗舞也叫野豬搏斗舞。
嘉蔭地區(qū)斗熊舞為鄂倫春人一種娛樂形式,起初的斗熊舞是“即興歌舞”,由此逐漸演變成“慶典”活動。鄂倫春族人在狩獵等生產(chǎn)之余大家聚集在一起以“斗熊舞”來唱和跳渡過閑暇。當“斗熊舞”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就成為了慶祝狩獵等豐產(chǎn)豐收和婚慶的節(jié)目。該地區(qū)的斗熊舞的特點:一是“模擬野熊的各種神態(tài)、動作”;二是“表現(xiàn)鄂倫春獵人智勇雙全捕獲野熊的狩獵過程”[6];三是“舞蹈具有滑稽、有趣、歡快、跳躍的氛圍”。“斗熊舞是先人傳下來的,建國前我們鄂倫春人過著游獵生活,打獵歸來常常三、五人在一起圍成圓圈,或是兩人相對一起唱歌跳舞?,F(xiàn)在下山定居了,大家住在一起,雖然狩獵以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了,但每當有節(jié)日、婚禮等慶祝活動的時候鄂倫春人還會跳起舞唱起歌,用最原始的方式來歡慶!更值得高興的是在2009 年,鄂倫春族斗熊舞由嘉蔭縣申報,成功被錄入《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奔问a縣勝利村的杜春生如是說,他是鄂倫春民族斗熊舞傳承人。
資料的記載大同小異,《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記載,“斗熊舞用于狩獵等豐產(chǎn)豐收和婚禮喜慶之時”,表演的方式是一人扮熊居中,眾人繞熊圍園起舞,伴有男女對舞。舞蹈中模仿熊的行為、動作特點,這些生產(chǎn)性活動就在民族藝術中反映了出來”。[4]“斗熊舞動作特點是‘晃顫、拖步’,這也是斗熊舞的基本動作?!堋诖髨A圈中動作為‘熊步’、‘熊晃’;圍成圓圈的其他人動作為左右拖步、蓋手顫步、弓手顫步、仰天等,最后的動作為驅趕野熊下場,以示斗熊成功”。[5]
通過資料和分析看,“黑熊搏斗舞”和“斗熊舞”的相同的地方有:(一)在表現(xiàn)內容上,兩者表達的都是獵人與黑熊搏斗的狩獵方式。(二)在表演的形式上,兩者體現(xiàn)的都是獵人狩獵成功“即興而舞”的原始舞蹈[6]。(三)在舞蹈動作層面上,兩者都是“以‘熊晃’為標準,以‘晃顫’為舞蹈基本動律”;[6]“身體略向前傾,兩膝略向前彎曲,雙手放在兩腿的膝蓋上,腳下的步伐作跳躍狀,同時兩肩與頭左右搖擺?!保ㄋ模┰谝魳穼用嫔?,兩者都是[6]“以呼號為背景,吶喊的方式以3/4 節(jié)奏的調式,一般是發(fā)出吼吼的聲音,音色雄厚有力,并逐漸加速?!?/p>
“黑熊搏斗舞”和“斗熊舞”共有的動作和背景呼號以及其表現(xiàn)的鄂倫春民族文化,促使我們考慮兩者只間的密切聯(lián)系:一、雖然地域不同在稱謂上也有所差別,但都是傳流至今的鄂倫春狩獵文化的印記和見證。二、“黑熊搏斗舞”和“斗熊舞”的基礎,“斗熊舞”是在“黑熊搏斗舞”的動律和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得到了升華。但“斗熊舞”蘊含的鄂倫春民族狩獵文化和對世間萬物的認知的信仰是沒變的。
在俄羅斯境內的今天仍能找到鄂倫春族人歷史的印記, 蘇維埃港的達達村(“達達”譯為烏嘞奇河)是最早建村的地方之一,是鄂倫春地區(qū)鄂倫春民族人口聚居的最大村莊之一。為此,我們進行了實地對比研究。
通過交流和觀察,該村人們只會少許的鄂倫春詞匯,但從他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中可以看到樺樹皮制作的手工藝擺件以及狩獵用的槍支。由此可見,該村的鄂倫春族人和我國的鄂倫春族人一樣具有狩獵的習俗,他們同樣曾以強壯的體魄、矯健的身手和勇敢的精神渡過了漫長以狩獵為主的生產(chǎn)生活時代。因為,中俄兩國的鄂倫春民族人流淌著的是一種狩獵文化的血脈。之后,有幸見到了該村最為年長的66 歲的鄂倫春族老人。剛一入室就看到了與中國相同的器物,就像在中國的境內一樣,一下時空轉換到了原始之初的鄂倫春族一家人的歲月。這位老人說,關于宗教、圖騰、民俗傳說等鄂倫春民族文化是從她母親那里聽到的。目前,只剩下零星的一點點的記憶。值得慶幸的是她還記得對自然崇拜和對“熊”的祭祀的鄂倫春民族文化。她說,對“熊”的祭祀儀式活動叫“熊節(jié)”,對熊的敬仰與崇拜在這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
筆者通過在俄羅斯收集到的資料看,與“熊”有關的俄羅斯舞蹈,只是保留了基本元素擬獸[6]動作的舞蹈,不是完整的“斗熊舞?!睂τ谀M動物姿態(tài)的動作也只有舞蹈動作的小結,但與我國的鄂倫春民族斗熊舞卻有著極為相似的動作和呼喊。
由于地域的不同,每個地區(qū)有關“熊”的舞蹈都有所不同。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雖然在舞蹈的形式上有著較大的差異,但其舞蹈所蘊涵的意義,傳承的鄂倫春族文化卻是相同也是相通的。從斗熊舞這個角度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民族文化存在于兩國之間,雖然時間流逝,歷史的記憶并不是那么的清晰,但中俄之間有關于鄂倫春民族的“熊”舞蹈的歷史文化,卻帶給鄂倫春族人們歷史般的鑒證,似乎在用舞蹈肢體語言訴說著我們曾經(jīng)是一家人,這就是舞蹈藝術的魅力,更是民族文化的魅力。
從漢代的百戲舞蹈到如今流傳中外的與熊有關的舞蹈中可以找到“斗熊舞”的雛形與流變的過程,隨著歷史的演變、民族的遷移、舞蹈形式的變化,鄂倫春民族斗熊舞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演變著,成為如今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舞臺化形式的舞蹈作品,這是在原始舞蹈中加以對肢體動作的裝飾和對舞蹈形式美化了的“斗熊舞”。舞蹈以獨有的肢體語言記錄了鄂倫春民族古老的狩獵文化,這需要我們每一個熱愛舞蹈,熱愛民族文化的人,將鄂倫春民族“斗熊舞”這一藝術文化瑰寶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