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不斷加深,體育工作者促進學生進行多元化發(fā)展。在小學體育教學階段,體育工作者更需要運用項目式教學對學生進行體育培養(yǎng),這是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體育教師通過科學運用小組合作的項目式教學,并且將其深入滲透到日常的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中去,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在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高度重視素質教育的當今時代,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體育教師應該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硬性要求,轉變和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觀念,加強體育活動對學生的教育。體育教師應該探索項目教學具體策略在課堂中的運用,革新了傳統(tǒng)的體育理念和課堂教學方式,深層次挖掘體育課堂的潛能,鍛煉學生體能的基礎上還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創(chuàng)新能力,啟迪學生的體育智慧,真正實現(xiàn)體育課堂教學效果質的飛躍。
1 基于小組合作探究下體育項目式教學的重要性
體育學科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是以育人為本為核心內容,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對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有機融合。響應新時代下新課程改革的號召,素質教育不斷的推進,體育教師應該格外重視起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具體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健康行為,運動能力,體育品德。針對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階段體育課程實際開展的情況而言,很多小學體育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往往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統(tǒng)一教學,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運動、運動能力、體育品德,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統(tǒng)一教學方式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存在很大差距,這使得他們的鍛煉方式受到不同的限制。因此,體育教師有必要對初中生采用項目式教學的手段,通過分組合作才能使體育教學散發(fā)新的活力與生機。小組合作進行項目學習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將項目式教學有機運用到體育教學中需要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多次探索和嘗試。首先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和體育綜合水平,只有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才能有效進行教學。然后教師應該轉變課堂氛圍教育理念,構建平等和諧的體育課堂,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結合學生的需求和愛好進行項目式教學,師生相互配合,共同進步。實施項目式教學已經受到體育教育行業(yè)眾多教師的重視,有效運用項目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學的課堂效果。
2 小組合作模式下的體育項目式教學策略
2.1 根據學生的體育素質特點劃分小組,合理幫助學生進行項目學習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身體發(fā)育狀況存在很大差異,同一年齡的學生們往往存在著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多方面的差異導致學生們的體育素質也相差很大。體育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通過實際接觸和觀察以及體育課堂上的簡單體能測試,根據學生的體育素質以及學生自我意愿把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組別。體育教師根據三個層次學生的特點分好級別之后,體育教師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設置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規(guī)律的課程目標和體育活動,促進三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得到健康運動,讓組內同學互相幫助,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此外,小組項目教學并不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唯一途徑,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該尤其注重低層次學生的心理感受,避免 “低”層次學生產生心理不平衡。教師要利用項目教學,引導學生不斷進行自主學習體育項目,提高自身體能。按照學生體育方面的運動能力,采取合理分配小組的體育活動鍛煉。
例如,小學生每年度會進行體育成績的考核,其中包括考核項目女生長跑和男生長跑。在進行長跑訓練的時候,體育教師先對同一個班級的所以學生進行長跑測試,記錄每名學生的長跑測試時間。然后根據長跑的測試成績,進行層次分配。老師可以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層次分配:前一到八名為一個小組,第一名作為小組隊長。后九到十六名為一個小組,第九名為該組隊長,后邊小組按此一次類推。體育教師根據三個小組的水平高低制定不同的訓練項目。對于水平最高的第一梯隊,教師嚴格要求,為學生制定更高的訓練目標,相對增加訓練項目。對于成績比較差的小組,就對學生的要求稍微寬松一些,給充足的時間來進步。訓練一段時間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測試,看看學生的成績變化,并再次進行層次分配。通過科學合理的分層訓練,幫助提高每一個學生的長跑水平。
2.2 根據體育教學的課程目標劃分項目內容,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
“新基礎教育”下的教學設計基于“兩個解讀”開發(fā)“育人價值”。這要求體育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和深入解讀學生,從體育教材和學生身上歸納出一節(jié)體育教學課的教學目標。將教材目標分層教學倡導教師與學生的動態(tài)平衡,追求教與學的統(tǒng)一。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針對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課程時間的安排,制定體育教學目標。鼓勵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充滿活力和熱情,努力實現(xiàn)老師安排的學習目標,取得一個層次上的成功,然后再向更高的目標遞進。在不斷獲取成功和遞進中得到一種輕松、愉悅、滿足的心理體驗,激發(fā)再次成功的欲望。按照教學目標進行項目教學,體育教師需要對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進行透徹的學習和理解,將體育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重點、難點劃歸分類,為不同小組的學生分設不同的學習項目、方法和目標,預設各層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做好教學前充分的準備。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運動的水平,采用適當的分層學習方法,為學生安排合理的訓練模式,從而使每名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得到相應的提高。利用恰當的訓練方法,讓各個小組的學生進行與自身水平相關的訓練,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花樣跳繩”時,教師應該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跳繩基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跳繩內涵,設計由淺入深的教學目標??梢韵仍O置簡單的“跳繩單搖”學習任務,然后可以在第二節(jié)課安排“開合跳”“單腿跳”“彈腿跳”等較為有難度的項目任務。學習完每項單獨的跳繩,體育老師還可以設置一個綜合的教學目標作為綜合課程目標,安排將所有跳繩單項編排成一套跳繩操,跟隨音樂完成一套跳繩操。
2.3 教學過程分成若干項目,幫助學生過渡學習
項目式教學需要先進行設計分層目標,之后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設計項目教學的教學活動。分層教學活動室進行課程教學的關鍵。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但是這并不能忽略老師的指導作用,老師也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分層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及時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引導,促使完成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分層教學的最優(yōu)狀態(tài)需要教師融入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也要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碰撞出更有新意的體育活動。分成教學還強調教師充分利用優(yōu)等生資源,充分發(fā)揮班干部、小組長和體育優(yōu)等生的學生資源,讓他們擔任組長,幫助同學。分層教學指導,教師首先要了解各層次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內容和練習方法。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才能符合不同發(fā)展狀況學生的體育鍛煉需要,分層才有課堂實踐意義。
例如,教師訓練學生的50米快速跑項目時,可以設計項目分層教學,先進行隨機五人一組進行測試50米跑,統(tǒng)一測試完之后,然后按成績相近的學生分成一組,再次進行50米拔高測試。短跑成績相近的學生在進行測試時,更能爆發(fā)出沖刺的潛能,能夠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競爭性。在練習籃球時,教師可以首先簡單地講一下投籃的技術要領,接著采用以籃筐的垂直點為圓心,分別以不同長度為半徑劃分不同大小的半圓區(qū)域,進行定時升降級過關投籃計數教學練習。老師根據初步測試的結果給學生提出建議,學生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意愿學生選擇適合的目標學習。這種分層教學活動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挖掘,同時教師也能夠很好地照顧了不同學生的差異,實現(xiàn)教學效果質的飛躍。
2.4 在項目教學中進行科學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
項目式教學是近年來教育行業(yè)提出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在運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加入科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完善教學模式。在科學評價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不僅要注重形成性評價,更要注重結果性評價。項目式教學的評價需要遵循及時、客觀、公正、科學的評價原則。教師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教學任務,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在強調統(tǒng)一的基本標準的同時,也特別強調評價對學生的發(fā)展適宜性。
例如,在體育教師進行跳高訓練時,一些身體發(fā)育較快、個子較高的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跳過1.5m的高度,而一些身體發(fā)育較慢、身高較小的女同學只能跳過1米左右的高度。對于以上的情況,老師都應該給予表揚,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強調評價的激勵性,批評和表揚都是應該科學合理分配的,這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激勵的成效。但批評要注意對學生的心理調控,考慮學生的體能基礎,適時利用激勵機制調控學生的體育熱情。
3 結語
本篇文章從一個專業(yè)小學體育教師的角度,淺析了基于小組合作模式下體育項目式教學的重要性和實施項目式教學的具體策略。綜上所述,體育教師必須響應時代號召,加強學生體育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更好地開展體育鍛煉的項目式教學,以小組合作為基礎,調動小組體育鍛煉的氣氛,同學互相幫助,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體育能力。體育教師要提高體育學科的地位,克服場地、器材、時間的困難,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革新體育教學理念,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育人理念,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體育項目式教學方法,努力找到體育教學方案,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增強體質、鍛煉精神。體育教師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鍛煉學生體魄、培養(yǎng)學生運動精神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培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增強身體健康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馬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