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廬陵宗祠匾額形式多樣,內(nèi)涵豐厚。詩文辭賦,名言警句等內(nèi)容被書寫、鐫刻在匾額之上,用于宣揚儒家思想和宗法觀念,表達的不僅是祖先的人文思考與道德操守,更是為了激勵后世養(yǎng)正垂裕、永昭后人。
關(guān)鍵詞:廬陵古村落;宗祠;匾額;文化
“三千進士冠華夏”,廬陵耕讀文化盛行,他們聚族而居,為鞏固家族地位、維護家族利益、教化子孫,形成了極為嚴密的宗族組織與極強的宗法觀念?!吧鐒t有屋,宗則有祠?!痹趶V袤的廬陵大地上,不時可以尋訪到壯觀宏偉的祠堂。而點綴祠堂上的方方匾額引人注目,蘊藏著豐厚濃郁的民俗文化與中國文化歷史價值。
一、廬陵古村落祠堂與匾額
(一)廬陵祠堂
在廬陵,仍散落著數(shù)以千計的大小祠堂,這些祠堂是祭奉祖先和往圣先賢的地方,也是教化子孫、銘記族規(guī)家訓(xùn)的場所。它記錄著宗族的歷史與往日輝煌,目睹了家族的興衰。祠堂雖興起于西漢,但“庶人無廟”,嚴苛的封建禮教規(guī)定祠堂、家廟的設(shè)立都必須悉從于周禮。在民間,宗祠的合法地位始于大明嘉靖十五年(1536)詔令的頒布,“許民間皆得聯(lián)宗立廟”,于是宗族祠堂像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盛行(如圖1)。
祠堂最早與家廟、神廟有關(guān)。廬陵的祠堂大概分為兩類:一類為氏族宗祠,這類宗祠以血脈相連,世系行輩脈絡(luò)清楚的眾族人,拱衛(wèi)宗祠建房而居,從而構(gòu)筑成牢固的宗族部落與勢力。在一個宗族中往往有總宗祠1座,位于村落最前面的風水寶地;房祠、家祠則有多座。由于總宗祠涉及到同宗同祖族人的臉面,事關(guān)宗族敬祖睦宗、統(tǒng)族、凝族、收親等頭等大事,因此,往往舉全族之力,營建高大宏偉的氏族宗祠。另一類為先賢往圣、民族英雄、忠義之士和節(jié)孝烈女等建立的專祠。如“文山祠”,以紀念文天祥的“浩然正氣”。宗祠、公祠、生祠、節(jié)孝祠等,共同形成了巍峨壯觀的祠堂群。而高懸于宗祠的匾額,除標識名稱、裝點門楣外,還有歌功頌德、光耀世人和教化子孫的作用,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和經(jīng)典符號。
(二)宗祠匾額
匾額簡稱為扁、匾、額,現(xiàn)統(tǒng)稱為匾額。廬陵宗祠匾額懸掛于門楣之上,既有裝飾美化之功用,又能反映建筑物的標識名稱和性質(zhì),用于宣揚儒家思想、倫理綱常,教化子孫、警示后人。作為華夏民族獨特民俗文化標志的匾額,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幾千年來,人們把詩文辭賦、警句名言,通過書法的形式書寫或雕刻、或灰塑于木、石、磚墻等質(zhì)地的匾額之上。這些匾額或鑲嵌、或懸掛,與古代傳統(tǒng)建筑融為一體,表達出古代先民的審美趣味與素樸的思想情感,構(gòu)建成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上一道獨特、亮麗的人文景觀,極具美學和歷史文化價值。
二、廬陵古村落宗祠的匾額文化
宗祠匾額作為名稱標識和用于弘揚祖德、宣揚教化的工藝形式,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精粹。廬陵匾額雖經(jīng)社會變遷與損毀,但仍有遺存,它是內(nèi)容與工藝表現(xiàn)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是先民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趣味的表達與價值取向。
(一)廬陵宗祠匾額功能分類及文化內(nèi)涵
從廬陵宗祠匾額的功能分類來看,可區(qū)劃為標識、堂號、寄寓、頌賀、科舉功名五類。標識,顧名思義就是標示識別的意思,表明某種事物的特征。廬陵標識匾額,主要用于標識該建筑的名稱、性質(zhì)與功用。如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潭溪胡氏宗祠”匾額、瓦橋“胡氏宗祠”匾額(如圖1)等,瓦橋“胡氏宗祠”匾為漢白玉雕刻而成,其上六只蝙蝠環(huán)繞,民俗文化意蘊濃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梁氏宗祠為清朝重修,飛檐翹角、“官帽”式結(jié)構(gòu),大門高懸“翰林第”匾額(如圖2)。梁家璋為欽賜翰林院檢討官,為表彰其科舉功名,教化子孫、激勵后人而設(shè)。谷村“大池祖祠”紅巖石質(zhì)匾額(如圖3)。各村為中國進士之鄉(xiāng),從宋元豐五年至清,有科舉功名者318人,其中進士48人。濃厚的文風,使得谷村讀書人多、科舉貢薦者多、入仕者多、文人學者多。而周氏在歷史上,由于加官受爵和獲得榮譽、獎賞的士子多,而受到敕賜“爵譽里”稱譽,門頭高懸“勅賜”“僕射周公祠(總祠)”“儒學坊”匾額(如圖4)。
宗祠堂匾是不同氏族文脈傳承的象征,反映的是家族世系的源流,表達的是祖先的人文思考與道德操守,更是為了教育后人。廬陵氏族為了宗族利益與強盛,因此,像崇德、敦仁、存禮、惇敘(如圖5)、彛倫、百忍等堂,既要彰顯祖宗之德,也要敦宗睦族,使后世子孫永遵祖訓(xùn),竭忠盡孝,“型仁”“講讓”。
寄寓匾額在廬陵宗祠中遺存稀缺,多懸掛居室書齋,借此明志,寄寓吉祥,表達治國安邦的理想和對高潔品質(zhì)的追求。如:“清風高潔”“卿云呈瑞”“庚宿聯(lián)輝”(如圖6)“甲更吉祥”等匾額。頌賀匾額,用于旌表、慶賀、祝壽、榮升等。如圣旨“昇平人瑞”(如圖7)“貞壽之門”匾額。
科舉功名匾額作為封建社會,自隋朝建立科舉制度以來的見證,使之成為了中國科舉文化重要的物質(zhì)文化載體。廬陵三千進士冠華夏,狀元17名,官至正、副宰相17名,尚書督撫數(shù)以百計?!白x可榮身”,廬陵人重視科舉考試,制匾以彰顯家族榮耀,教化子弟,昭示后人。
蜀江歐陽氏從明永樂甲申年至清乾隆辛巳年360余年間,文風達到鼎盛。21人名列進士榜,創(chuàng)造了“朝天八龍、父子進士、鳴陽三鳳、兄弟尚書、三世憲臺”的人文盛況(如圖8、圖9)?!俺彀她垺钡撒探鹚淖重页蔀榱藲W陽宗族的無尚榮耀(保護知識缺失,現(xiàn)均為黑色字體)?!俺彀她垺币鉃槊鞒滦廖礆W陽嵩兄弟8人高中進士。穿行于古老的村莊之中,我們被一方“進士”匾額所震撼(如圖9、圖10)。它的獨特之處在于21名進士全部鐫刻其上,這是何等榮耀。“歐陽哲永樂辛丑進士河南提學副使,兄弟三人成進士,時稱三鳳”,此為“鳴陽三鳳”匾額的由來;“歐陽德,嘉靖癸未進士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贈太子少保,謚文莊”,不一而足。在廬陵,“雙連冠”“五里三狀元”“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一門六進士”“隔河兩宰相”“百步兩尚書”“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描述,仍在古老的大地上廣為誦唱。
(二)廬陵宗祠匾額的文化意蘊
宗祠匾額是傳統(tǒng)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長期的歷史發(fā)展演變,成為集國學經(jīng)典、警言和書法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藝術(shù)形式。廬陵匾額形式多樣,文化內(nèi)涵豐厚,反映了民眾的審美理想,承載著敦祖睦族、成教化、助人倫的歷史作用,蘊含弘揚正氣、勸惡向善、學優(yōu)登仕,光照門庭和祈福納祥等文化內(nèi)涵。
1.儒家文化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鬃咏?gòu)了完備的“道德”思想體系,主張“仁說”“禮說”,這種學說影響到廬陵社會的方方面面。廬陵人正直剛烈、守禮、講究仁義行忠信,提倡“入孝”“出悌”“積善”和“忠恕”之道??傊?,廬陵宗祠匾額書寫鐫刻的是儒家經(jīng)典名句、警言,處處體現(xiàn)著儒家文化。如廬陵崇德、敦仁、惇敘、彛倫、緝熙、誠敬、孝友、存禮、百忍堂匾,以及宗祠內(nèi)外高懸、或鑲嵌的“入則孝”“出則悌”(如圖11)“尚德”“集義”“萬古綱?!薄岸仃群V學”“仁人君子”匾額,無不展現(xiàn)出儒家文化的精髓。
廬陵匾額主要為楷書大字,篆書、隸書、行書,而草書較少。這些匾額采用或書寫、或先書后刻、或灰塑等不同表現(xiàn)技法,形成了中國書法的藝術(shù)之美和工藝之美。用榜書入匾,盡顯威嚴、端正、厚重,有廟堂氣象和福貴之相。走進廬陵宗祠,高懸的匾額顯得莊重典雅,它反映出廬陵先人對儒家思想的尊崇和道德操守,同時潛移默化地起著“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作用,至今仍有其積極的教育意義。
2.民俗文化
匾額作為華夏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標志,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廬陵宗氏聚族而居,為凝聚家族利益,祈求家族強盛,宗族建立祠堂祭奉祖先,懸掛匾額教化子孫,祈求富貴吉祥,告誡后世子孫,“耕可致富,讀可榮身”,博得科舉功名,光宗耀祖。
像“寢成孔安”(詩經(jīng)《殷武》)匾額(如圖12),意為寢廟落成、神靈安恬,寓意弘揚祖德,同時祈求祖先的庇護?!皩υ皆谔臁必翌~,《詩經(jīng)》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辟澝雷嫦鹊奈牡?,寄望后世子孫胸懷開闊,道德境界高尚。
廬陵宗祠大門高懸翰林第、大夫第、司馬第、大學士第、柱國名宗(如圖13)匾額,竭力張揚,以彰顯祖宗之德,希冀家族興旺,內(nèi)涵豐富而厚重。而“科舉聯(lián)芳”“進士”等匾額,則顯示先民對科舉功名利祿的渴望與榮耀。
吉祥文化是中國民俗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由于“萬物皆有靈” 的觀念,使得趨吉辟兇、祈福納祥成為原始先民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生存本能。廬陵匾額上的吉祥寓意內(nèi)容,正是先民對神靈表達敬畏、寄托美好生活愿望的觀念延續(xù)。如:“甲更吉祥”“西入祥光”“紫氣東來”“庚宿聯(lián)輝”“卿云呈瑞”“鸞翔”“鳳翥”“吉且安”“太和翔洽”等匾額,而“受天百祿”(如圖14)為宗祠前照壁匾額,“罄無不宜,受天百祿”出自詩經(jīng)《天?!肺墨I。反面“留有余地”匾額,則寄寓族人和睦,為人處事應(yīng)留有余地?!皶N平人瑞”龍鳳呈祥鎏金雕花圣旨匾,同治三年甲子十月,特為大司馬周興圃103歲母親的頌賀壽匾。永樂宗祠篆書石質(zhì)“養(yǎng)正垂?!必翌~(如圖15),寓意培養(yǎng)浩然正氣,像文天祥一樣為后人留下功業(yè)與名聲??傊?,這些匾額不僅彰顯了宗族的家世家風和族人功業(yè)名聲,更鐫刻著廬陵宗族護佑后世子孫、企盼家族強盛、澤被氏族子弟,對富貴吉祥、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和淳美之風,同時,深刻反映出先民大眾化審美觀念上的趨同與功利追求。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廬陵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宗祠匾額形式多樣。它既有裝飾美化的作用,又能反映宗祠建筑的性質(zhì)特點,用于宣揚仁、禮和宗法觀念。匾額文化不僅表達了廬陵祖先的人文思考與道德操守,也是為了激勵后世子孫養(yǎng)正垂裕、永昭世人。求富貴、祈吉祥,宗祠匾額在表達先民的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趣味、價值取向的同時,也映射出廬陵先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廬陵匾額文化必將繼續(xù)發(fā)揮應(yīng)有的社會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會安.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觀的保護與發(fā)展——以廬陵古村落為例[J].學術(shù)探索,2012(1):109-112.
[2]張會安,呂錦民.廬陵古民居建筑的藝術(shù)文化內(nèi)涵[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5):21-22,43.
[3]張會安.廬陵古村落民居建筑裝飾及文化意蘊[J].美與時代(上),2012(11):59-61.
作者簡介:張會安,井岡山大學藝術(shù)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民間美術(sh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