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幾千年的歷史文明進程中,我國產生了大量優(yōu)秀古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夏季如何消暑,以獲得舒適的生活居住環(huán)境,是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共同面臨的問題。古人的消暑方法也蘊含在大量的古詩當中,體現(xiàn)了古人追求自然和閑適的心境與情趣,因此應該對古詩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將從不同消暑納涼的方法入手,對古詩中蘊含的獨有情趣進行分析,以展現(xiàn)古詩的民俗及文化內涵,為社會及學術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古詩 消暑方法 情趣
由于我國特有的氣候特點,無論是南方地區(qū)還是北方地區(qū),在夏季到來之時都會面臨炎熱的天氣,對于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隨著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如今人們可以運用風扇和空調等進行消暑,保持合適的室內溫度,抵御室外的高溫侵襲。而在我國古代雖然沒有發(fā)達的科技,但是消暑方法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征,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很多文人墨客將消暑方法融入到古詩當中,體現(xiàn)了獨特的意境,我們通過賞析古詩可以體會到其中的情趣和氛圍,獲得讀詩、賞詩帶來的樂趣。在不同歷史時期,古人消暑納涼的方式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不僅受到科技因素的影響,而且與當時的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等息息相關。因此,在對古詩中消暑方法的情趣進行研究時,應該遵循由淺入深、由外至內的原則,體會古詩的深層內涵。
一、揮扇納涼
扇子是一種歷史優(yōu)秀的納涼工具,時至今日仍舊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很多詩人將扇子作為一種意象納入到古詩當中,蘊含獨有的情趣和逸致。在我國古代,扇子也被稱作“快哉風”和“搖風”等,“篾疑秋翼蟬,團取望舒景”就是對扇子的詩意化描述[1]。在詩人杜牧的名作《秋夕》當中,對于古人使用扇子的場景進行了生動描述,“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形象化的展示了少女在夏夜拿著扇子捕捉螢火蟲的情形,體現(xiàn)了古人在夏夜的閑適心情和歡樂氛圍,使人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和涼爽?!袄洹薄拜p”“小”“流”“涼”“臥”等詞,將彼時彼刻的情景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體會到古人在納涼消暑時的獨特情致。明朝詩人瞿佑也通過詩作贊美扇子,“開合清風紙半張。隨之舒卷豈尋常?;ㄇ霸孪聢F圓坐,一道清風共自涼”描寫了人們在花前月下坐著納涼時輕輕揮動扇子就能招來陣陣涼風,使周圍所處的環(huán)境都產生陣陣涼意。北宋詩人朱載上也有描寫扇子的詩作傳誦,“宮紗蜂趕梅,寶扇鸞開翅。數(shù)折聚清風,一捻生秋意?!泵鑼懥松茸觾忍N含了無數(shù)的清風,只要輕輕以捻就能給人帶來秋天的涼意。
二、枕瓷減暑
瓷制的枕頭可以給人帶來涼爽的感覺,人們在午休時腦袋枕在上面,可以消除暑氣。以后隨著宋朝瓷器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瓷枕的產量大大提升,尤其是定窯的瓷枕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成為古人消暑的常見方式?!鞍氪扒Ю镌拢徽砦甯L”鐫刻于瓷枕當中,體現(xiàn)了瓷枕給人帶來了涼爽感受[2]?!熬孟奶祀y暮,紗櫥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也是對瓷枕的生動刻畫,成為人們在就寢時必不可少的消暑寢具。
三、賞景祛暑
一邊欣賞自然景色一邊納涼消暑,也是古人常用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夏季百花盛開的情形當中,觀看優(yōu)美的景色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無論是在早晨到池塘旁邊欣賞荷花,還是在午后到柳堤慢慢踱步,或者是泛舟于湖上,都能感受美麗的風景帶來了欣喜,使人忘卻夏日的炎熱。詩人葛元懷在《夏日》中描寫了賞景祛暑的場景,“曉荷承墜露,晚岫障斜陽。樹下地常陰,水邊風最涼”。在消暑的同時,觀看荷花、山峰和斜陽、水景等,能夠使人愉快的度過漫漫夏日,感受優(yōu)美風景帶來了涼爽[3]。陸游在《橋南納涼》一詩中也對消暑的場景進行了描述,“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蓮池自在香”。詩人將“柳”“橋”“胡床”“月”“船”等意象納入到詩中,給人帶來一種涼爽的感受,徜徉于荷塘小徑當中欣賞美麗的風景,感受荷花沁人心脾的香氣和徐徐吹來的清風。當?shù)崖曧懫鸷?,人的一身暑氣就會全部消散,在夏季感受難得的涼意,起到愉悅身心的作用。
四、垂釣抑暑
釣魚是古人休閑娛樂的一種主要方式,可以起到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在綠蔭下消散暑意,增添了生活情趣。在河畔或者湖畔上,在綠柳和白楊的蔭蔽下進行垂釣,能夠凝神靜氣,使垂釣者獲得無窮的樂趣。詩人儲光羲對在詩中對垂釣的光景進行了描寫,“垂釣綠彎春,春深古花亂。云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在垂釣中可以靜下心來,感受夏季河畔的景色,在悠然自得的情緒中感受清涼[4]。
五、弈棋忘暑
圍棋和象棋是我國的傳統(tǒng)技藝,具有益智凝神和健腦強身的作用,也受到古代文人的喜愛。在古人消暑時通常也會以弈棋作為娛樂,度過漫漫長日。比如古詩“對弈林蔭下,存亡楚漢爭;茗甘何曉味,煙灼哪知疼?人靜無噪蟬,沉思任鳥鳴;相拼忘萬事,互見滿天星”生動地描寫了古人對弈的場景。在暑熱的天氣下,兩人在林蔭下擺上棋局,下棋下得入了神,竟不知道茶葉的香氣和煙氣的灼熱[5]。旁邊縱是有蟬鳴和鳥叫也聽不見了,整個人沉浸到棋局當中忘記了時間,再抬頭已經是夜晚。夏熱的炎熱也會因為對對弈的著迷而忘卻,使得暑氣消散于無形當中。
六、冷飲遣暑
冷飲在炎熱的夏季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一口冰涼的飲料下肚后,整個人頓覺精神,一身的熱氣都消散的無影無蹤。冷飲不僅是現(xiàn)代人的專屬,而且在古代人們就借助于冷飲來驅散暑氣。比如在屈原的《楚辭》當中,“挫糟凍飲耐清涼兮”就描寫了古人借助于“凍飲”消暑的場景。在杜甫的《攜妓納涼晚際遇雨》當中,“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也對上層社會吃冷飲的情形進行了生動描述。冰酪是古代的一種常見冷飲,詩人楊萬里對其十分偏愛,曾寫詩贊美冰酪,如“似膩還成爽。如凝又似飄。玉來盤底碎,雪向日冰消”對冰酪的形態(tài)和特點進行細致刻畫,讓人讀來就能感受到吃完冰酪后的清爽感覺[6]。冷飲在古代不像如今那樣常見,因此冷飲是達官貴人和上層社會的專屬,這也足見冷飲在古代社會的珍貴,平民百姓似乎無法輕易獲得。
七、品茗消暑
茶藝在我國有上千年的歷史,人們對于茶道的研究也十分廣泛,喝茶品茗成了人們在夏季的一種常見消暑手段。在《本草綱目》一書當中也對茶的特點和功效進行了詳細記載,其中便有“去痰熱、心渴……下氣消食”的作用。隨著當前茶葉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茶葉中的元素進行提取,其中包含了大量胡蘿卜素、氨基酸和維生素等,此外還包括了大量微量元素,比如鈉、鉀和鋅等,可以為人們提供營養(yǎng),在清熱解毒和提神醒腦方面也具有顯著的作用。品茗消暑的方法從古代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化社會當中。比如北宋梅堯臣在《中伏日妙覺寺避暑》一詩中就對品茗消暑的場景進行了描寫,“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中飲,煮茗自忘歸”在幽靜的古寺當中,人們不需要到河中去戲水納涼,而通過煮茗、品茗自然能夠消除其炎炎暑氣,使人在寺內不想歸去[7]。對于茶葉的喜愛延續(xù)了上千年,在炎熱的夏季以便品茗一邊對弈,體現(xiàn)了人們對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也體現(xiàn)了古人在消暑時的情趣,讀來令人心之向往。
八、寧心化暑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一個人只有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消除外在的燥熱。在我國古代的中醫(yī)理論當中,對于人的形體和精神尤為關注,講究形神合一,對于精神的條理,可以改善身體的健康,這是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理論,在現(xiàn)代養(yǎng)生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夏季消暑時,人們也會通過靜氣凝神的方式來獲得心靈上的平靜,從而降低形體所受的酷熱。在臥室、書房或者庭院當中,躺在竹床或者木凳、竹椅當中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感受大自然的靜謐與和諧,觀看眼前的竹林、星空、朗月,從心理源起涼意,使整個人能夠感受愜意的生活。詩人白居易在《消暑》當中描寫了寧心化暑的場景,“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只有保持內心的寧靜和祥和,才能靜下心神來感受大自然的妙趣,那么清風自來,就不會被眼前的事物所遮擋。詩人蘇軾也在詩作中對靜心納涼的情形進行了描繪,“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功,空故納萬景”,只要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那么就不會被外界所干擾。陸游在詩作《夏日》當中也描寫了類似的場景,“竹梢露滴驚殘夢,荷蓋風翻送早涼。暑用酒逃猶有待,熱憑靜勝更無方”,詩人認為在夏日炎熱的環(huán)境當中,只有保持“靜”才能消除“熱”,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九、結語
古人消暑的方法帶有獨特的韻味和情趣,這在古詩當中可見一斑,通過對古詩中消暑方法和場景的研究,可以深入窺探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對于了解古代文化十分有利。古人采用揮扇納涼、枕瓷減暑、賞景祛暑、垂釣抑暑、弈棋忘暑、冷飲遣暑、品茗消暑和寧心化暑等方式來應對炎熱的高溫天氣,可以給現(xiàn)代人啟迪,在追求快節(jié)奏生活的當下,為何不追隨古人的腳步,體會傳統(tǒng)消暑方法帶來了快樂。
參考文獻:
[1]馬紅.讀古詩,看古人納涼消暑[J].小學生學習指導,2020(Z6).
[2]吳環(huán).古人消暑三境界[J].課外語文,2015(17).
[3]朱明坤.到古詩里納涼消暑[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5(8).
[4]吳婷.古人消暑“三境界”[J].河北林業(yè),2014(7).
[5]霍壽喜.消暑納涼吟古詩[J].北京檔案,2012(8).
[6]孫清廉.吟誦古詩消暑納涼[J].家庭中醫(yī)藥,2012(8).
[7]許錫強.從古詩看古人的消暑方法和情趣[J].語文天地,2006(21).
(作者單位:大同煤炭職業(yè)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李鮮蘭(1983-),女,漢族,山西朔州人,在職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