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俐
摘要:批判性思維實際上就是針對觀點和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提出合理性的質疑,從而對觀點背后的邏輯性以及證據的嚴密性進行及時、順利、全面評估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的存在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獨立自主能力,還有學習能力效果。在高職院校的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時,就需要重視批判性思維的同步培養(yǎng),讓學生在看待物理知識和問題的過程中更加客觀、正確,擁有相應的邏輯能力。本文結合實際情況了解批判性思維在教學中具有的重要意義,以及缺乏批判性思維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探討在高職院校物理教學中應用批判性思維的有效對策和方法,希望可以順利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保障批判性思維的實際應用成果。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高職院校;物理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以及弊端,對于教學的效果造成影響,也會使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無法充分掌握,對于自己的理解比較片面,難以獲取關鍵的一些知識,這種情況的存在,對于國家的進步以及發(fā)展很具有一定的限制?,F如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已經使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越來越高,而如果要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事物進行更加理智、客觀、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提高教學的效果。物理學本身是自然科學研究工作開展的基礎,對于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極高的要求,本文針對批判性思維在高職院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進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正確認識批判性思維
思維能力的強弱會反映在一個人的思維品質上,這是個體活動中智力特征最為關鍵的表現,物理思維品質就是在人們對物理問題最新研究和解決以及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和發(fā)展,研究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對于人們工作效率產生直接影響的個體化智力特點,思維品質會包括思維所具有的深刻性以及靈活性,還有獨創(chuàng)性等不同的方面。實際上批判性思維的內在含義就是指在人的思維中,對材料進行估計和分析,并且對材料進行檢查的思維過程,在這種模式下,人們會更加善于獨立思考,同時不會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能夠更好地發(fā)現問題,勇于對問題提出質疑,并且客觀考慮不同方面的論據,提出專業(yè)性的假設,還有計劃和方案。
一般來說,在思維活動中,已經包括了發(fā)現問題以及提出假設,這個批判性思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很多物理學理論知識以及內容和客觀現象規(guī)律的發(fā)生,都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維基礎上。比如說伽利略就通過對亞里士多德在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方面提出了質疑,為牛頓第一定律的發(fā)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盧瑟福又對湯姆生的原子模型提出了質疑,促進了原子的核式模型的構建,可見批判性思維在物理現象的發(fā)生過程中是何等的重要,這是物理思維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種品質,在所有的物理知識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對學生進行這種思維的培養(yǎng)。
二、批判性思維在教學中具有的重要意義
長時間以來,我國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關注單一性的教學方式,學生也更加愿意接受已經發(fā)現和掌握的定論和結論,對知識進行探究則缺乏熱情和興趣,更不會對課本或權威的內容提出懷疑,這種被動的思維體系,導致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他們對于所學知識的來源認識不是十分深入,缺乏內在學習的動力,這就會導致學生獨立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效果不好,因此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也能夠使學生在看待事物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思維的獨立性,以更加正確、客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問題。具體來說,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及物理知識的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分析知識結構的不同構成情況。在物理學中,具體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規(guī)律都是在前人對物理的實驗進行長期觀察基礎上,通過嚴謹的思維和邏輯,抽象概括出的一些產物和內容,物理規(guī)律本身具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和可行性,通過對物理知識來源進行追溯,思考物理的概念以及規(guī)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客觀現象的原因和本質,使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通過對物理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行的思考,能夠有效防止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只注意到表面的內容,而沒有充分理解物理內涵的現象以及問題,由于物理知識之間本身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通過對物理知識進行的思考,能夠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結構的形成情況,使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獲[1]。
其次,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養(yǎng)成發(fā)現問題和自學的能力。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產生問題、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并具有質疑問題的意識,才能夠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進行理解和思考,發(fā)現問題的本質,理解問題的內容,解決問題,提高自學的成效。同時也只有質疑的精神,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看到生活中的一些日?,F象本質,從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問題本身是學習產生的內生動力,也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前提[2]。
另外,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主動地提出疑問,能夠讓學生更順利地挖掘事物的現象,而這個團結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源泉,學生在學習時,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解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那么學習效果就會根據學生的學習目的產生變化,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管這個問題是一個怎樣的問題,以及問題的難易程度,對于學生來說,都能夠獲得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體驗,獲得成功的感受,也就是說學生成功的經歷會進一步支持他們主動學習行為。
最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使用物理思維方法,提高思維能力,在對問題進行質疑以及發(fā)現的過程,中學會使用各種數學方法,包括抽象法,模型法,類比法,演繹法等,能夠使問題的解決效果更好,解決速度更快,也正是使用這些物理的思維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高,邏輯更加縝密,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更加細致、深入、周到[3]。
三、批判性思維教育缺失造成的影響
(一)會導致物理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在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會反映在他們的理解上,只要涉及到學生需要自主去思考的一些開放性問題,他們可能出現不好的表現,這就會導致教育體系一直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是采取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去理解什么的情況,學生對于授課內容的理解不足,反思不足,對于教材觀點也無法全面接受,對于相關的一些問題有待于思考,在課程之后也無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當學生遇到開放式問題時,即便上網搜查資料,也不會掌握對這些觀點進行取舍的正確方法,因此而導致實際教學的成果受到了制約和影響,而如果學生具備了批判性思維之后,它們就能夠更好地對授課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反思,并且也能夠對教師提出的開放式問題產生獨特的見解,還能夠針對這些有差異性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以及推斷,融入自己的思想,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鍛煉,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體系,保障高職物理的實際教學成果[4]。
(二)會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應當正確了解對知識進行獲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從信息中去提煉內容,將其成形成具體知識的一個過程。在當前的時代下,怎樣才能夠從各種各樣的信息中去提取出最為關鍵的信息內容,需要學生擁有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學生擁有了批判性思維,他們就能夠在這些多樣化的信息中,去評估和提取到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已經發(fā)現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進行強調,無法完全代替學生的思維而存在,學生獲取的信息本身比較局限,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分析未知的事物,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鍛煉和成長[5]。
(三)會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
企業(yè)和社會的發(fā)展,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更加重視,學校方面也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卻仍然不是十分良好,相關研究已經表明,批判性思維比較強的工作人員在遇到問題之后,會使用批判性的思維去進行理性的思考以及分析,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對現有的規(guī)章制度體系進行合理的質疑,讓他們解決問題的效果更加良好。在此基礎上,他們也不會再去一味地迷信書本中的內容以及權威的知識,而是會在看待問題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判斷,對相應的思維以及框架進行自我的反省。也就是說,批判性思維對于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本身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如果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缺乏,那么他們在看待問題的過程中,就會體現出被動性,無法使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的展現,也無法在未來的工作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6]。
(四)會導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缺乏
批判性思維的有效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獨立思考的方法,懂得采取各種各樣的工具以及方式去論證自己的假設以及問題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做出相對應的判斷,防止學生盲從。如果學生缺乏批判性的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他們就會更加輕易地相信一些謠言,而對于事情的真相缺乏理解和自我的判斷[7]。
四、批判性思維在高職院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引導學生對書本知識,內容以及權威進行質疑
在高職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培養(yǎng)以及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時,敢于對書本枝江市內容提出質疑是有效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首先是要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地思考問題中的內容,帶著質疑的態(tài)度去發(fā)現問題,并讓學生去分析教材中語言表達方面的細致性差異,了解不同章節(jié)對于同一個概念以及同一個事物規(guī)律的具體表述方法以及應用的方式,在此基礎上進行聯(lián)想,判斷書中所舉的事例是否存在其他的情況,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從中發(fā)現具體的問題[8]。其次是在物理教材中,在描述某一個現象或物理過程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圖像的方法來進行表示,而由于對于圖像的理解程度不強,不僅要明確各個坐標表述出的具體意義,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圖像中的其他方面的因素,是否也同樣具有物理意義。另外,在物理圖像中,不同的物理量的取值范圍,是否存在一定的約束條件?這又代表著怎樣的價值?又或者說對于某一個物理現象和關系,是否可以使用別的物理量關系來建立這個過程?這都是可以去思考的問題和內容,在這些內容的思考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更好地對事物的本質產生理解,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9]。另外是要正確認識到物理學本身是基于實驗基礎上開設的學科,有很多物理檢驗和結論都是要通過實踐來進行總結的,因此,學生在閱讀課本時,就需要關注不同實驗裝置的具體組成情況,引導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并體現出實際效果,還要分析在實驗過程中,原理方面是否存在系統(tǒng)性的誤差,以及實驗裝置是否可以滿足實驗設計的具體理論要求,判斷有些儀器是否可以不用或者是可以使用其他的儀器來進行代替,這些都是可以去培養(yǎng)的內容。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質疑物理課本中的一些例題以及習題的設置是否科學,課本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加強記憶,也設置了一些讓學生自己去解決的題目,這些問題都來自于現實情景,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忽視掉其中的一部分因素,或者是有些數據的設置和實際的現實情況并不完全融合,但是這些因素又比較重要,直接決定這個情景是否能夠真實存在,尤其是一些習題上面的問題,在其進行解決之后,再對整個物理的過程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比如說使用守恒定律以及極限法,或者是類比方法來對這些問題進行質疑,就能夠更好地發(fā)現其中的不科學問題,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本質[10]。
(二)采取問題探究式教學方式
高職物理教學過程中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時,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要求,由教師創(chuàng)設出問題的情境,帶領學生去發(fā)現其中問題,并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求知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這種問題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教學的過程進行合理性的設置,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創(chuàng)造性效果,幫助啟發(fā)學生,并吸引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對其中的信息資料進行搜集,提出設想,發(fā)表意見。通過開展批判性的思考以及實驗驗證,使學生解決問題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得到同步的提高,使學生的質疑精神得到培養(yǎng),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讓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效果更加理想,這種問題情境并不是一般的提出問題,而是在于創(chuàng)造一種讓學生提出質疑的模式和環(huán)境,讓教師來設置好問題的主線,引導學生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開放思維,進行想象[11]。這種問題情境是可以獨立存在,同時也可以適當融合在其他的問題情境中,從物理現象的觀察,到實驗的設計,還有實驗數據的分析等不同方面體現出全面性,讓教師來提出一些質量更高的問題。同時在問題情境的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還要適當設置悖論,只要學生在看待問題的過程中足夠細心和認真,他們就能夠發(fā)現這種悖論的存在,并且將原本抽象的物理問題變得更加具體,掌握物理學習中一些深奧的道理和枯燥的知識,讓學生發(fā)現問題的欲望得到提升,探索問題的熱情得到培養(yǎng)[12]。
結語:
總而言之,近些年社會的發(fā)展已經促進了教學體系的完善,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使教學的效果得到提高,讓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實現更加順利的成長,保障物高職物理教學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關注,了解現如今教學體系中存在的不足,明確批判性思維教育對于學生產生的積極意義,并采取合適的方法去滲透知識內容,讓學生在觀察問題的過程中更加細膩,促進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秦吉紅,梁穎.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應加強科學素養(yǎng)的案例剖析——紀念黃祖洽先生[J].大學物理,2015,3402:15-18.
[2]張榮,白龍,年磊磊.工科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1-2.
[3]李晶晶,潘蘇東.高中物理教師課堂對話分析——基于批判性思維教學的視角[J].教育科學研究,2019,06:58-64.
[4]肖建華.基于批判性思維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實踐[J].物理教師,2019,4007:5-8.
[5]汪明.基于批判性思維的“狹義相對論”教學研究[J].物理教學,2019,4104:8-12.
[6]蔡鐵權,鄭瑤.物理觀念的內涵、層次和架構——關于物理觀念教育的思考[J].物理教學,2019,4106:2-5+70.
[7]顧愷.再現電子的發(fā)現過程,展現批判性思維的魅力[J].物理教學,2017,3906:2-4.
[8]彭夷.指向深度學習的深度備課——以“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備課為例[J].物理教學,2017,3909:39-42.
[9]劉權.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實踐路徑分析[J].物理教師,2020,4102:37-40.
[10]倪凱健.基于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研究——以蘇科版“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動機”課堂教學為例[J].華夏教師,2020,18:32-33.
[11]趙詩華,陳熹,馮玉.淺談創(chuàng)新訓練與批判性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國家精品課程推薦與相關思考[J].大學物理,2015,3412:37-39.
[12]郭巧能,周柯,王杰芳,楊仕娥,胡良魁.中國大學物理教育的思考——基于中美大學物理教學的比較與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04: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