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姝娟 駱紅芳
【試卷內(nèi)容】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同學們,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這一百年中,很多仁人志士為祖國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使祖國越來越強大。讓我們用筆和古今中外的志士、名人交流,表達我們愛國、愛家、愛生活的情感吧!
紅色之旅一:家國情懷初體驗(40分)
1.你一定了解下面這首詩中的思鄉(xiāng)情。請默寫完整,并注意格式。(5分)
(設(shè)計意圖:本題指向書寫。把詩作考查轉(zhuǎn)化為書法作品創(chuàng)作,既檢查了學生豎寫古詩的能力,又檢查了學生對古詩的熟悉程度,同時還展示了學生的書寫水平,充分顯示書寫的基礎(chǔ)地位,體現(xiàn)對六年級上冊教材出現(xiàn)2次“書寫提示”的重視。)
2.看拼音寫詞語,讓句子中的美好情感表達完整。(12分)
shòu xuē
白衣執(zhí)甲,展大國風范。因忙碌而(? ? ? ? ? ? ? ? )
dǒu peng
的白衣天使沒有超人的(? ? ? ? ? ? ? ? ),卻用超強的責
fàn làn
任心和高超的醫(yī)術(shù)擋住了疫情的(? ? ? ? ? )??萍简v
pān dēng
飛,揚大國志氣??茖W家(? ? ? ? ? ? ? ?)科技高峰。聽
shùn jiān
到神舟十三號飛船成功發(fā)射的那一 (? ? ? ? ? ? ? ?),我
xīn cháo péng pài? ? ? ? ? ? ? ? ? ? ? ? jiào rǎng
(? ? ? ? ? ? ? ? ? ? ? ? ? ? ),不禁激動地(? ? ? ? ? ? ? ?)起來。
yōnɡ dài? ? ? ? ? ? ? ? ? ?kāng? kǎi
再看身邊,軍人受到(? ? ? ? ? ?),人們互助時(? ? ? ? ? ? )
dǐ yù
大方,孩子們接種疫苗(? ? ? ? )疫情的進攻,國際商
xīng lóng
貿(mào)城的商人生意(? ? ? ? ? ? )……好一派國泰民安的景象。
3.語境中藏著家國情,你能填出來嗎?(8分)
山河無恙時,美麗的景色引人贊嘆??窗?,有的氣勢奔騰,“_____________,浪淘風簸自天涯”;有的生動有趣,“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 ”;還有的寧靜幽雅,“____________,清風半夜鳴蟬”。
烽火歲月里,清澈的愛獻給祖國。聽吧,陸游恪守的是“位卑_____________ ”;魯迅謳歌的是“惟有_____________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_____________?”。贊吧,紅軍以腳步驗證“_____________,大渡橋橫鐵索寒”;狼牙山五壯士則用“縱身一躍”書寫“_____________ ? ? ,視死忽如歸”。
(設(shè)計意圖:上述兩題考查字詞及古詩文積累等。第2題的詞語都由寫字表中的生字組成。第3題所填內(nèi)容都來自必背古詩詞及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兩道題目均緊扣“紅色情懷”來組織內(nèi)容,形成情境,凸顯時代文化主題,同時引導學生關(guān)注時事,關(guān)注當下,巧妙地實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共存。)
4.請選擇你認為最合理的選項。(10分)
(1)形容伯牙的琴聲、王羲之的書法、戴嵩的畫作、紀伯倫的《花之歌》,最合適的一項是(? ? ? ? )。
A.惟妙惟肖? 挺拔遒勁? 畫龍點睛? 余音繞梁
B.余音繞梁? 畫龍點睛? 栩栩如生? 引人入勝
C.惟妙惟肖? 妙筆生花? 筆走龍蛇? 高山流水
D.余音繞梁? 挺拔遒勁? 栩栩如生? 妙筆生花
(2)書法是我們的國粹,散發(fā)著藝術(shù)的魅力。右圖這張字帖是書法家(? ? ? ? )的代表作。
A.顏真卿? ? ? ? B.趙孟頫
C.歐陽詢? ? ? D.柳公權(quán)
(3)和別人交流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 ? ? )。
A.準確把握別人的觀點,不歪曲,不斷章取義。
B.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分點說明,這樣條理更清晰。
C.請求別人支持時,先說想法,再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更有說服力。
D.討論問題時,如果意見不同,一定要努力說服別人。
(4)作家擅長用對比表達情感,表現(xiàn)人物特點,下面表述正確的是(? ? ? ? )。
A.《愛的教育》中作家把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和班長代洛西作比較,可見班長的傲慢無禮。
B.《窮人》中把桑娜和漁夫進行對比,展現(xiàn)了桑娜的善良、漁夫的殘暴。
C.《童年》一書中,外祖父和外祖母對阿廖沙的態(tài)度不同,凸顯了外祖母的慈愛。
D.《小英雄雨來》一書中,雨來和日本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比出了日本人的以大欺小。
(5)下列有關(guān)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
A.《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杰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作品中的字飄逸遒勁、婀娜多姿。
B.《七律·長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中的“暖”和“寒”體現(xiàn)了長征途中天氣的多變與惡劣,表現(xiàn)出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C.《伯牙鼓琴》選自《呂氏春秋·本味》,是關(guān)于伯牙和鍾子期成為知音的傳說。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稱為“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D.《少年閏土》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xiāng)》。課文以回憶的方式展開,作者通過正面和側(cè)面描寫塑造了閏土這一形象。
(設(shè)計意圖:這題以“人與作品”為支點整合內(nèi)容,歸類考查,讓學生在選擇中發(fā)展辨析能力,展現(xiàn)學生對經(jīng)典課文及語文園地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運用。其中,第4小題考查學生閱讀好書的情況,有三本書是“快樂讀書吧”推薦的。題目中使用對比策略關(guān)注人物,也是對學生閱讀的一種指引。)
5.請根據(jù)要求完成。(5分)
(1)把片段寫完整,再次感受知音的情誼,注意不要出現(xiàn)“說”字。(2分)
伯牙想著高山時彈琴,鍾子期_____________ ? :“彈得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巍峨的泰山?!辈灰粫?,伯牙又想到流水,鍾子期_____________ ? ?:“彈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蕩蕩的流水?!?/p>
(2)參加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的活動時,你一定很激動;看到神舟飛船發(fā)射時,你一定很激動;聽到自己獲獎或被表揚時,你一定很激動……請選擇一件讓你激動的事,寫一寫你當時“激動”的樣子。字數(shù)10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shè)計意圖:片段學習與練寫是六年級上冊教材的重要內(nèi)容。本題圍繞情感主題進行片段寫作能力的考查。第1小題把學生實際需要掌握的寫“說”不用“說”的能力與《伯牙鼓琴》的課文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既測評了學生寫的能力,又檢驗了他們對課文經(jīng)典片段的理解水平。第2小題的關(guān)鍵詞是“激動”,學生平時有過這樣的感受和體驗,容易言之有物。有了字數(shù)要求,則可考查學生選擇內(nèi)容、組織內(nèi)容的能力。)
紅色之旅二:名人情懷試探究(30分)
在那個時代,筆是武器,寫作是一種戰(zhàn)斗。讓我們在閱讀中感受名人的情懷吧。
(一)故鄉(xiāng)(節(jié)選)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p>
……
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后,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得非常吃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 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涌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么擋著似的,單在腦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jìn)①;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少年閏土》是小說《故鄉(xiāng)》中的一段,題目是編者加的?!豆枢l(xiāng)》寫了作者1919年回故鄉(xiāng)的見聞,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內(nèi),特別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間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凋敝、農(nóng)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注釋:① [寒噤]因受冷或受驚而發(fā)抖。
1.文中“我”再次見到閏土的時候“有許多話,……吐不出口外去”,但是我們讀懂了,他想起了小時候閏土講過的新鮮事,有_____________ ? 、海邊拾貝、_____________ ? ? ? ?、看跳魚兒。(2分)
2.畫“波浪線”的是成年后閏土的(? ? ?)和(? ? ?)描寫,他“歡喜”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凄涼”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
3.“我”看到中年閏土時的心理變化是:(? ? ? ? ?)——(? ? ? ? ?)——(? ? ? ? ? )。(3分)
4.結(jié)合提供的資料,想一想作者把閏土現(xiàn)在的外貌和小時候的外貌進行了多次比較,這樣寫的目的是(? ? ?)。(1分)
A.寫出了閏土的變化很大,讓作者更加懷念童年。
B.反映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
5.《故鄉(xiāng)》的作者是__________,結(jié)合學過的課文和資料,在你心目中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至少有這樣幾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請分點寫出你對他的看法)。(4分)
(二)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yīng)①在手②,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詞的雛形為毛澤東在1935年10月7日帶領(lǐng)隊伍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長征謠》。之后,紅軍長驅(qū)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陜北,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注釋:①[長纓]本指長繩,這里指革命武裝。②[在手]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之下。
1.理解詞句的意思,作選擇。(4分)
(1)“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這里的“長城”指(? ? ? ? )。
A.萬里長城? ? ? ? ? B.長征的目的地
(2)“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里的“蒼龍”指(? ? ? ? )。
A.飛龍_____________ B.國民黨反動派
2.讀著詞句“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的畫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這首詞表達了毛澤東(? ? ? ? )。(2分)
A.“何時縛住蒼龍”的困惑
B.長征必勝的決心
(三)走,一起開始陳望道故居紅色之旅
材料一:陳望道的故居在義烏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村邊有一口不大的水塘,其水流分別流入義烏和浦江,故稱分水塘。1891年1月18日,一位給中國的命運帶來直接影響的人物——著名的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語言學家、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陳望道,就誕生在這個村子里。
陳望道故居是一幢建于清宣統(tǒng)年間的庭院建筑。一進五開間,左右?guī)扛鲀砷g,開間前檐有天井,設(shè)有照墻。故居右角不遠處是陳家的柴屋。1919年,陳望道從日本留學回來,因提倡思想解放,被當局以“非孝”“廢孔”“共產(chǎn)”“共妻”的罪名進行查辦。他回到家鄉(xiāng),并在這柴屋中翻譯了《共產(chǎn)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照亮了革命者的道路。
陳望道故居陳列著他的生平事跡、照片和部分珍貴書籍,是讓人們了解革命的絕佳教材。
材料二:
1.我要從“龍回樞紐”到“望道中學”和哥哥會合,一起去參觀“陳望道故居”,要重點閱讀材料(? ? ? ),公交路線可以這樣設(shè)計:先坐(? ? ? )路車到_____________ 下車,再坐(? ? ? )路車到_____________ 下車,最后坐(? ? ? )路車到_____________ 下車。(4分)
2.為了了解陳爺爺,我讀了材料一,知道了陳爺爺翻譯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翻譯時間是_____________。(2分)
3.閱讀材料一,我腦海中出現(xiàn)了陳爺爺家的布局圖,陳爺爺翻譯作品的房間在(? ? ?)處。(1分)
(設(shè)計意圖:這一板塊考查的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第一篇選文是課文《少年閏土》的延伸,考查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人物內(nèi)心世界、結(jié)合資料評價作者的能力,還把分點敘述的寫作技巧融入人物評價中。第二篇是毛主席的名作,與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相契合,但考查的是學生結(jié)合背景資料理解關(guān)鍵詞含義、從所讀內(nèi)容想開去以及提煉作者觀點的能力。最后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選取當?shù)丶t色名人陳望道的資料,檢驗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和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的能力,而且陳望道故居是學生的研學基地,做題時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溫故而知新。三篇選文都緊扣家國情懷主題,特別是前兩篇,它們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補充,是精彩的閱讀材料,值得學生閱讀積累。)
紅色之旅三:我以我筆愛家園(30分)
過去的時代,仁人志士用筆作戰(zhàn)?,F(xiàn)在,讓我們用文字來表達家園情吧!
1.同學們,請你代表你們班同學,把下面這份寫給義烏市民的倡議書補充完整,號召大家做好疫情防護工作。(5分)
2.百年征程中涌現(xiàn)了太多太多感動中國的人物,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讓人感動的人。他(她)是誰?這個人有什么特點?又做過哪些事打動了你呢?想清楚自己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注意先把題目補充完整。(25分)
_________讓我感動
(設(shè)計意圖:這一板塊指向?qū)W生習作能力的考查。倡議書是六年級上冊教材唯一編排的應用文。設(shè)計時結(jié)合當下熱點,讓學生學以致用,激發(fā)實踐動力。同時秉承本次實踐的情感主題,著眼于“人”,體現(xiàn)本冊寫人記事為主的單元習作傾向,引導學生關(guān)注身邊人、身邊事,從閱讀名人名作走向閱讀生活,此外展現(xiàn)習作單元重點,多維整合。)
【整卷評析】
一、與時俱進是語文實踐的保鮮劑
語文學習必須與時俱進。時代文化應該是語文實踐的重要內(nèi)容。六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人文主題與當下的現(xiàn)實遙相呼應,這為確定本卷的情感主線提供了思路。要用家國情懷的主題包容學生的語文能力,實現(xiàn)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新時代小學生該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知識、方法、技能的考查融合在本卷的檢測過程中,努力達成“完成本卷如上一堂語文課”的檢測目標,在熱點主題與語文內(nèi)容的學習中實現(xiàn)三維整合,給學生全新的測評體驗?;谶@一思考,本卷設(shè)置了“感受家國情懷,開啟紅色之旅”的大情境,把整張試卷的內(nèi)容設(shè)計為主題鮮明的圖文包,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感場。學生既要接受考查,又在考查中接受熏陶。情境既真實、熟悉,又強調(diào)情感引領(lǐng),弱化了傳統(tǒng)知識點考查的理性色彩,凸顯了文化熱點的感性作用。
二、當?shù)厣适钦Z文實踐的錦上花
學生生活中會受到當?shù)匚幕难?。讓當?shù)匚幕腩},可使測評對象感到熟悉和親切,必然增加他們測評的興趣,降低應測的生硬感。命題者可以因地制宜,凸顯地方文化。為了準確地對應本卷“感受家國情懷,開啟紅色之旅”的主題,第三篇閱讀內(nèi)容選取了陳望道故居的相關(guān)材料,可以和本冊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等閱讀素養(yǎng)的考查巧妙融合在一起。給義烏市民寫倡議書則取材于學生耳聞目睹的常事,讓當?shù)匚幕癁楸揪礤\上添花。把語文學習與個人生活進行聯(lián)結(jié),這是一種命題思路,更將成為一種美好的現(xiàn)實。
三、溫故知新是語文實踐的新追求
測評是手段,溫故知新才是目的。本卷嘗試把知識點融合在情味濃厚的語言文字中,把學生已知的知識打造成富有語文味的表述形式,把學生未知的知識設(shè)計成學習增量點,讓試卷中的文字成為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范本,使審題成為閱讀之旅,變考查為語文學習,既展現(xiàn)了學生本學期的語文學習狀況,又讓學生在測評中有所收獲。這樣綜合舊知新學進行考查,使命題的價值最大化。時時學語文,事事是語文,語文就在身邊,語文就在筆下。這于學生,是檢驗,也是進步。
(浙江省義烏市教育研修院? ?322000
浙江省義烏市龍回實驗小學?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