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明
(甘肅省建設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730030)
根據(jù)地質勘察報告,該項目道路沿線土層具有自重濕陷性,濕陷等級為Ⅳ(很嚴重),此次設計對道路全線地基進行整體強夯。
該項目所處區(qū)域分為場平區(qū)和黃土丘陵原狀地貌區(qū),具體劃分以南側道路紅線為界,北側主體道路位于已經(jīng)場平區(qū)域,南側25 m 寬綠化帶位于黃土丘陵區(qū),需要開挖山體,形成挖方邊坡。
根據(jù)《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 D30—2015),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設計應根據(jù)公路等級、處理深度要求、濕陷等級、材料來源、施工條件及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等,按表1 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確定處理措施。
表1 濕陷性黃土地基常用的處理措施
該項目道路場地內具有Ⅳ級濕陷性;當沿線黃土狀粉土層具有濕陷性時,參照《黃土地區(qū)公路路基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D31-05—2017)及《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 50025—2004)的相關要求,根據(jù)地基濕陷性等級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避免路基穩(wěn)定受到威脅。
根據(jù)相關經(jīng)驗,可供選擇的方案有墊層法、灰土擠密樁法、強夯法、沖擊碾壓法等。
3.1.1 墊層法
墊層法是非自重濕陷場地最常用的消除濕陷性的處理措施,一般用于消除1~3 m 厚土層的濕陷性。具體做法為挖去地基表層部分或全部黃土,回填砂礫,并在最佳含水量狀態(tài)下分層夯實,達到壓實度標準,以滿足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要求。
3.1.2 灰土擠密樁法
灰土擠密樁法是軟土地基加固處理的常用方法之一,通常在濕陷性黃土地區(qū)使用較為廣泛。特點在于不取土,擠壓原地基成孔;回填物料時,夯實物料進一步擴孔。
灰土擠密樁法主要特征如下:
(1)與土墊層相比,無須開挖回填,因而節(jié)約了開挖和回填土方的工作量。
(2)可就地取材,因而比其他處理濕陷性黃土的方法工程量小,造價為低。
(3)由于不受開挖和回填的限制,一般處理深度可達12~20 m。
3.1.3 強夯法
強夯法加固地基是減少黃土的大孔隙、改善地基土層均勻性、消除土層濕陷性和提高地基土承載力的一個有效方法。
強夯法主要特征如下:
(1)使用工地常用簡單設備。
(2)施工費用低,節(jié)省投資,同時耗用勞動力少和現(xiàn)場施工文明等。
(3)施工工藝操作簡單。
(4)適用土質范圍廣。
(5)節(jié)省加固原材料。
3.1.4 沖擊碾壓法
沖擊碾壓法原理同強夯法,主要是利用運動中的三葉或五葉凸形輪產(chǎn)生集中沖擊荷載壓實路基土、石填料,達到加固路基的目的。由于沖擊碾壓法壓實能量不及強夯法,故沖擊碾壓處理濕陷性黃土的處理深度不及強夯,有效處理深度約為2 m,對于埋深較淺、濕陷等級較低的黃土層,沖擊碾壓法處理地基效果顯著,具有運行速度快、施工工序少、工期短、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能夠有效控制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強度、穩(wěn)定性和壓實均勻性,是一種更加廉價的地基處理方法。
常用措施的優(yōu)缺點見表2。
表2 常用處理方法優(yōu)缺點比較對照表
強夯法、軟弱土置換法、增設墊層+ 沖擊碾壓法都是常規(guī)的底基層處理方法,在蘭州新區(qū)較為常用。新區(qū)場平區(qū)素填土層由于回填時間較短、填方高度較大,尚未完成自重固結,工程性能一般,不可直接作為路基持力層,但出于該道路工程特點,道路所處場平區(qū)填土沉降期較短,常規(guī)軟弱土置換法、增設墊層+ 沖擊碾壓法均存在加固深度較淺的弊病。
綜合比較各個方案,灰土擠密樁法和強夯法能滿足處理濕陷性等級嚴重的道路路基要求。強夯法較灰土擠密樁法來說,施工速度更快、造價更低、設備更簡單,同時參考新區(qū)處理場平區(qū)域的實際經(jīng)驗,此次設計擬采用強夯法對路基進行處理。
強夯范圍為道路全線路基,填方段落為用地界范圍內,挖方段落范圍至距離道路邊坡底部1 m 處。
K0+660 ~K1+040 段場平區(qū)屬于黃土填土區(qū)域,填土高度最大值在10 m 左右。由于場平區(qū)填土壓實度一般低于城市主干路要求,此次設計按照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1)將該段道路范圍內的場平區(qū)下挖6 m 深,下挖邊坡坡率為1∶1,同時對該段道路范圍內的自然溝道進行分層填筑路基施工,并使填筑路基標高與場平區(qū)下挖后標高位于同一高程面。填筑路基施工前應對緊貼的場平區(qū)填土邊坡進行開挖臺階處理,開挖臺階寬度為2 m,坡度為2%的內向坡。
(2)填筑路基邊坡按照道路填方路基邊坡坡率執(zhí)行,場平區(qū)下挖6 m 后應與填方路基基本位于同一個高程面,共同形成該項目道路路基的第一個強夯工作面,該設計采用強夯措施在第一個強夯工作面夯實道路路基,點夯夯擊能4000 kN·m,滿夯夯擊能2000 kN·m,強夯影響最大深度至原狀地表以下4 m 左右,需要強夯補土至第一個強夯工作面。
(3)第一個強夯工作面路基處理完成以后,在路基全寬度范圍內繼續(xù)分層填筑路基施工,填筑高度約為4.5 m,并形成第二個強夯工作面,該設計采用強夯措施在第二個強夯工作面繼續(xù)夯實道路路基,點夯和滿夯夯擊能均為2000 kN·m,需要強夯補土至第二個強夯工作面。
(4)第二個強夯工作面即是道路路床下底面,道路路基處理完成后,針對道路路床可采用6%摻灰處理加固路床,但考慮到新區(qū)石灰質量較差,很難固結,因此該項目道路采用80 cm 厚天然砂礫改良層措施以達到提升路床CBR 值的目的。
道路其余段落所在的場平區(qū)均由前期挖山形成,結合該項目道路南側25 m 綠化帶范圍內對山體的開挖,此次路基設計首先在道路設計標高以下1.5 m 范圍內開挖路槽,路槽底面即為路基頂面,然后采用強夯措施夯實道路路基,點夯和滿夯夯擊能均為2000 kN·m,需要強夯補土至路基頂面。道路路基處理完成后,針對道路路床可采用6%摻灰處理加固路床,但考慮到新區(qū)石灰質量較差,很難固結,因此該項目道路采用80 cm 厚天然砂礫改良層措施以達到提升路床CBR 值的目的。
在填挖高差大于3 m 或處于陡坎地段的橫向半填半挖和縱向填挖轉換路基的填挖結合部,為減少路基不均勻沉降,均應進行強化設計。
對于半填半挖及填挖交界路段,采用挖臺階方式進行搭接處理,當原地面坡度陡于1∶5 時,應將原地面開挖成不小于2 m 寬的臺階,臺階面設置2%向內傾斜的坡度,對于原地面坡度陡于1∶1 的部位應先按1∶1 進行刷坡處理,再進行挖臺階處理。填方段對原地面清表整平后進行強夯處理,然后分層填筑壓實路基至路床底面;挖方段超挖至路床底后進行強夯處理,然后在路床超挖底面與頂面沿填挖分界線10 m 范圍內分別鋪設一層格柵,每層寬度均為填挖方兩側各5 m,土工格柵上、下層間距為0.8 m,格柵之間為80 cm 天然砂礫路床改良層。對于半填半挖路段,應重視半填部的地基處理,處理方式同一般填方路段。路基填挖結合部必須嚴格控制壓實度。
道路工程設計中,以路基處理的造價對總投資的影響為最大。所以多種路基處理方案的比選論證,選擇兼顧技術指標和經(jīng)濟指標的處理方案是特殊路基處理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