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帥
從萊蕪一路和吳縣一路的交叉路口緩步而下,在櫛次鱗比的居民樓中,一段十分獨特的石階小路已然成為社交媒體中青島新晉網(wǎng)紅打卡點,帶火這條路的是青島籍明星范丞丞。幽靜、唯美的小路與充滿少年感的氣息碰撞在一起,讓這條潛藏于居民樓里的小路在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媒體中火了起來,年輕的小伙伴們爭相來拍攝范丞丞的同款照片。
曾經(jīng)的風情
萊蕪一路是青島最早修建的道路之一。道路以“萊蕪”之名加序數(shù)命名。道路大致呈西南—東北走向,西南端與江蘇路、蘇州路、伏龍路、齊東路、龍山路、觀象一路組成了青島著名的“七街口”。
萊蕪一路本是老城區(qū)周圍居民上班買菜的必經(jīng)之地,小路幾乎都是臺階,步步是風景,處處是煙火氣息,給人一種異國風情和不加濾鏡都能拍出來的電影質(zhì)感。異國風情與市井氣息的碰撞間,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老城區(qū)。
游走在市井氣息和異國氣質(zhì)并存的萊蕪一路,道路漸進緩和、曲折迂回,在新與舊的夾擊中拾級而上,常會在曲徑中發(fā)現(xiàn)不知如何取舍的路。那是老城區(qū)特有的恬淡、閑適、處變不驚,那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生活情趣,和繁華商務區(qū)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馬牙石鋪成的路面沿小巷向上盤繞,錯落有致的條石被磨蝕得油光發(fā)亮,春夏季節(jié),石縫間還有青草伸出頭來,給老街平添幾分生氣,這就是極具青島特色的百年老街巷——“波螺油子”。
萊蕪一路是典型的“波螺油子”路。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后,修筑了幾十條馬路,其中在熱河路與萊蕪一路之間是一條自南而北的喇叭口大溝,即“波螺油子”的雛形。
逝去的“波螺油子”,東起熱河路西到萊蕪一路,小方石鋪路,并向四周延伸,街道蜿蜒起伏,房屋高低錯落,是一片非常有德國特色的景區(qū),與市南沿海的建筑相映成趣。如今,大部分“波螺油子”都已失去原貌,但是青島的“波螺油子”猶如老北京的胡同、老上海的弄堂,在體現(xiàn)地方人文特色的同時,也承載著歷史痕跡、見證著百年的滄桑。
獨特的文藝
很多人對青島老民宿的印象還停留在一些影視劇的里院筒子樓場景,但青島還有非常多極富特色的歐式風格建筑,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與每一座面朝大海的小城一樣,青島也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小清新。有想法有創(chuàng)意的文藝家總可以妙手生花,把那些披著濃厚歷史感的老別墅、裝載著悠久故事的老巷小院,改造成一家家小資的民宿或可愛的咖啡館。
在萊蕪一路,人們很注重保護老房子的歷史價值和時光印記,例如一些鐵質(zhì)的老窗戶、門前獨立的小花園。民宿房間往往是簡約舒適的木質(zhì)風,在保有本身韻味的同時,不失時尚感。位于萊蕪一路的熹知小院,就是一座由老房子改造的民宿。熹知小院把傳統(tǒng)的木質(zhì)家具搭配上智能家電系統(tǒng),讓復古和現(xiàn)代在這個空間里融合,給客人們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小院擁有一個獨立的院子,通透明亮的陽光房兼具會客以及茶室的作用、入門處有一方小廚房、客廳和臥室在一起,獨立的衛(wèi)生間還貼心的準備好一個木質(zhì)浴桶。假期時,帶著自己的愛寵來到萊蕪一路度過一段閑適的時光也是十分愜意。
這里的德式建筑鱗次櫛比,每當整點到來,附近的兩座教堂都會發(fā)出渾厚低沉的鐘聲。在德式舊樓中改造的新空間,仿佛時空穿越一般,以前空間里保留的記憶都將被新的記憶取代,而那些留在其中的時光味道依然馥郁著到達這里的人們,使人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