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霞
〔摘要〕 馬克思認為分配與生產密切相關,不僅在于生產是分配的前提,同時在于生產性質決定分配性質。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工資與利潤并非勞動與資本在生產中發(fā)揮作用所得,而是生產關系的產物,受生產關系的制約。資本占支配地位的分配方式會導致社會兩極分化,在科技進步、機器一定程度上代替工人的大背景下,勞動收入在市場上更是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分配問題的解決不應只局限于再分配領域,生產關系更是需要重視的方面。
〔關鍵詞〕 分配;生產;生產關系;馬克思;馬克思分配思想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203(2021)04-0014-06
人類歷史上關于分配問題的探討從未間斷過。斯密基于勞動分析財富增長,將勞動價值論系統(tǒng)化,同時把私有制引入商品價格分析,認為工資、利潤和地租既是商品的價格組成,又是分配中勞動、資本和土地的所得。李嘉圖沿襲了斯密在勞動價值論上的基本觀點,同時把分配作為經(jīng)濟學研究的重要問題進行分析。薩伊進一步發(fā)展了斯密的分配思想,認為勞動、資本、土地這三種要素在生產中均發(fā)揮作用,因此,勞動者獲得工資,資本所有者獲得利潤,土地所有者獲得地租,由此“三位一體”的分配理論形成。此后,新古典經(jīng)濟學將邊際效用理論引入分配理論,通過邊際生產力衡量各生產要素的貢獻率,對各生產要素的貢獻率以及不同生產要素獲得的收入進行精確化分析,西方分配理論由此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從西方經(jīng)濟學分配理論的發(fā)展來看,自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后,西方經(jīng)濟學分配理論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拋開了勞動價值論,將生產要素組合后的生產與分配視為一個技術性問題。這種分析方法把經(jīng)濟制度、生產關系分析排除在外,認為各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生產要素邊際生產力貢獻率取得收入,因此,認為收入差距是價值規(guī)律發(fā)揮作用的結果。此后,經(jīng)濟學家對分配問題的討論變?yōu)閷ζ胶庑逝c公平問題的討論,再分配成為縮小收入差距研究的重要內容。然而,資本主義社會長期存在的貧富兩極分化問題,促使學者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基于產權占有關系的要素分配理論是否能夠對分配問題作出強有力的解釋。在分配問題上,馬克思的分配理論與西方主流經(jīng)濟學的分配理論有所不同,馬克思并未在既定的所有制關系下單純地探討分配問題,而是在生產與分配的關系探討中揭示決定分配的根本性要素,直指分配實質,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分配狀況的分析揭示人類社會分配的一般規(guī)律,這些論述對于我們思考、分析分配問題具有重要啟示。
一、馬克思認為分配的分析前提是生產
馬克思經(jīng)濟學以資本主義社會的經(jīng)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在資本主義經(jīng)濟運行中,資本運動貫穿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活動始終,而資本運動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利潤。實質上,資本的運行規(guī)律是在雇傭制度下占有工人的勞動,“這一方面反映了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資本家與雇傭工人的分配關系”〔1〕。分配是經(jīng)濟活動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馬克思經(jīng)濟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馬克思并未單純地就分配而談分配,而是把分配問題置于“生產”的框架下進行分析。
馬克思在其經(jīng)濟學著作《資本論》第一卷中以商品為開端,之所以以商品為開端,不僅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xiàn)為‘龐大的商品堆積’”〔2〕47,同時在于通過商品分析引申出勞動價值論的核心概念——價值。馬克思對價值的分析是與對使用價值的分析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認為,使用價值構成社會的物質財富,由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2〕51,由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勞動兼具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使用價值與價值成為商品的兩個屬性,勞動在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成為商品交換的衡量標準。在商品交換中,使用價值只作為物質承擔者成為消費者購買的前提條件,而價值是決定商品交換比例、反映人與人之間經(jīng)濟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因此,馬克思的經(jīng)濟學分析以勞動價值論為起點。
勞動是價值創(chuàng)造的源泉,然而勞動生產需要借助于其他生產要素,勞動只有與其他生產要素結合在一起才能生產出商品,這一過程是商品價值的形成過程。價值創(chuàng)造與價值形成統(tǒng)一于商品生產中,但兩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價值創(chuàng)造強調勞動在其中的決定性作用,而價值形成表明包括勞動要素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形成價值。原始社會階段人們更多是從效用的角度對“價值”概念進行理解,認為物品有用即是有價值的,當時的價值并不是當今經(jīng)濟學意義上的價值。當物品進行交換,物品中的勞動量作為交換的衡量標準時,價值的經(jīng)濟學意義才被體現(xiàn)出來。商品交換的產生和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之一是私有制的出現(xiàn),私有制出現(xiàn)后,生產形式并未發(fā)生變化,但生產關系發(fā)生了變化,分配隨之發(fā)生變化。斯密指出,“在初期蒙昧的社會狀態(tài)下,勞動全生產物,皆屬于勞動者自己。一種物品通常應可購換支配的勞動量如何,只取決于生產這物品一般所需的勞動量”〔3〕40。然而,土地私有后勞動者需拿出一部分產品交給地主成為地租,資本歸屬于部分人時勞動者需拿出一部分產品交給資本所有者成為利潤,這時商品的價格由三部分組成:工資、利潤和地租,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即是分配中不同生產要素所有者的所得部分。通過對斯密商品價格理論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斯密關于分配問題的論述是有所變化的,這種變化出現(xiàn)在私有制出現(xiàn)后。私有制出現(xiàn)前勞動創(chuàng)造的全部產品都歸勞動者所有,而私有制出現(xiàn)后,勞動者的收入被拿出一部分交予土地所有者和資本所有者。關于這部分收入斯密認為,資本所有者“因見勞動生產物的變賣,或勞動在原料價值上的附加物,可以提供一種利潤,他們就為了這種利潤,投下資本”〔3〕41,然而,資本投入所獲得的利潤與資本所有者的勞動并無任何關系,而是“完全受支配于所投下的資本價值”〔3〕41。在這里,斯密看到了資本所有者或是土地所有者對勞動創(chuàng)造產品的占有,但斯密并未深入探討決定這種占有的因素是什么?這種占有是否合理?原因在于斯密默認資本主義所有制。
斯密的分配思想涉及分配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生產與分配的關系問題,而其中的核心問題是價值創(chuàng)造與價值分配的關系問題。關于價值創(chuàng)造與價值分配在學界一直存在不同觀點,然而,無論哪種觀點都首先要涉及對“生產”的分析。這里所指的“生產”并不是技術角度的生產,比如生產要素投入、科技對生產方式的推動和改變等,而是生產關系角度的生產。在社會生產中,魯濱遜式的個人生產并不存在,個體需要協(xié)作完成生產,協(xié)作會形成不同的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包含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時包含分配關系。馬克思認為,由技術決定的生產方式和生產資料占有關系決定著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時決定著分配關系。在這一點上,馬克思與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家差異明顯。斯密等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家在既成的生產關系框架下分析分配,而馬克思則探討何種因素從根本上決定了分配。早在1857年馬克思就在其撰寫的《〈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4〕699。可見,“生產”決定分配是馬克思在分配問題上的基本觀點。
人類社會的不同階段都存在著分配,它是經(jīng)濟活動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同時關系到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但是各個社會的分配形式并不相同,社會財富采用何種分配方式并非任意而為,而是取決于這個社會的生產關系?!八^的分配關系,是同生產過程的歷史地規(guī)定的特殊社會形式,以及人們在他們的人類生活的再生產過程中相互所處的關系相適應的,并且是由這些形式和關系產生的?!薄?〕999馬克思認為,生產中各生產要素占有關系決定的生產結構與組合方式?jīng)Q定了生產的性質、生產方式、生產中各要素的地位和分配關系。因此,分配問題的研究起點是“生產”,即人類社會不同階段中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
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框架下分配問題的分析
人類社會發(fā)展進入資本主義階段后,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機器化生產得以推廣,與此同時,生產資料迅速聚集在資產階級手中,農民、破產的手工業(yè)作坊主失去生產資料,他們?yōu)樯娑坏貌怀鲑u勞動。在市場上,資本家購買勞動力,勞動力進入工廠進行生產,雇傭制廣泛存在于社會生產中。以雇傭制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生產既具有社會生產的一般特征即投入生產資料、勞動力生產社會財富,又具有資本主義生產的特殊性即生產剩余價值。
(一)資本主義分配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產物
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市場上的勞動力被資本家購買后進入工廠進行勞動,此時,工人的勞動被分為兩部分,即“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和“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2〕272的勞動。“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成為工資,“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的勞動成為剩余價值。工人的勞動被分為兩部分,在于勞動力商品的獨特屬性,勞動力獨特的使用價值即“它是價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價值的源泉”〔2〕226,同時在于資本主義生產資料占有關系。由于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私人占有,資本家在生產中具有支配權,工人進入生產領域后其勞動和勞動產品受資本家支配。因此,資本家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獲得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工資雖然是工人勞動后獲得的收入,在分配領域中被作為分配的結果,但工資產生于剩余價值生產中并依附于剩余價值生產,剩余價值生產的停止意味著工資的消失,因此,工資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產物。
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資本主義生產中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各部門通過競爭完成剩余價值在不同部門之間的重新分配,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產業(yè)資本、商業(yè)資本獲得平均利潤,土地所有者占有超額利潤,剩余價值在非勞動要素所有者之間的劃分完成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初次分配完成。剩余價值在非勞動要素所有者之間的分配表明,資本主義生產中生產資料所有者憑借“一種社會權力”對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無償占有。在這里,馬克思對分配的分析已不再局限于探討個人或者群體獲得收入的多少,而是探尋這種分配的決定機制與分配的實質。工資和利潤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收入:工資是通過個人腦力、體力耗費所得的勞動收入;利潤是無任何付出僅憑所有權關系獲得的收入。資本主義的分配主要表現(xiàn)為工資和利潤源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如果產品的一部分不轉化為資本,它的另一部分就不會采取工資、利潤和地租的形式”〔5〕995,“工資以雇傭勞動為前提,利潤以資本為前提”〔5〕998。
在這一問題上,資產階級經(jīng)濟學家與馬克思的觀點并非一致。薩伊認為,“資本的利潤,像土地及其他天然富源的利潤那樣,是對生產性服務的等值報酬”〔6〕。薩伊認為除勞動要素之外的其他生產要素獲得收入歸因于其他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發(fā)揮作用。比如,土地在農業(yè)生產中是生產的必備要素,是糧食生產的前提和基礎。對此,馬克思以地租為例指出,“地租的量完全不是由地租獲得者的參與所決定的,而是由他沒有參與、和他無關的社會勞動的發(fā)展決定的”〔5〕717。在這里,資本家租種地主土地,地主未付出任何勞動,僅憑地主身份獲得地租,地主對勞動產品的占有憑借的是所有權。由此可見,薩伊從技術角度看到了生產中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必備屬性,但未看到這些生產要素占有關系對生產、分配的影響。
生產不僅決定著分配的性質,同時對分配的結果和分配結果的走向產生影響。以資本主義分配中最為核心的工資和利潤為例,生產要素分配論認為工資和利潤主要受供求影響,在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下,勞動力需求大于供給,工資呈上漲趨勢,反之則下降。同樣,資本需求大于供給,利潤上升,反之則下降。然而,勞動力、資本的供求狀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工資和利潤產生影響,工資與利潤的上漲和下跌最終受制于資本積累。在資本主義生產中,資本有機構成決定生產中資本和勞動的需求數(shù)量和組合方式,組合中可變資本占比大則對工人數(shù)量的需求多,在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下有利于工資上漲。然而,資本有機構成并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生產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對于資本家來說,最大限度地獲取剩余價值是其最終目的,在這一目的驅使下,資本家會加速資本積累,而資本積累的結果是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后,每個工人在生產中推動的生產資料數(shù)量增加,此時,大量工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被解放出來,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有所減少。這樣,勞動被機器所代替、勞動受到擠壓的現(xiàn)象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胺止ず筒捎脵C器的范圍越擴大,工人之間的競爭就越劇烈,他們的工資就越減少”〔7〕358,在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相對過剩人口出現(xiàn),勞動力供給大于需求,工人失業(yè)現(xiàn)象頻發(fā)。對于利潤來說,利潤的上漲或下跌也受制于資本主義生產規(guī)律。在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新追加的資本投入到可變資本中的比例逐漸減少,由于剩余價值由可變資本創(chuàng)造,因此,剩余價值量也會相應減少。此時,如果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不再提高,那么剩余價值率保持不變,一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然而,當勞動的剝削程度提高,相對過剩人口的出現(xiàn)促使工資降低,技術發(fā)展、對外貿易促使不變資本的價格降低后,“資本所生產的商品的價格下降,同時商品所包含的并通過商品出售所實現(xiàn)的利潤量卻會相對增加”〔5〕251。
(二)資本主義生產決定的資本主義分配導致了貧富兩極分化
資本主義生產決定的資本主義分配,促使社會財富聚集于資本家一方,在此過程中資本迅速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發(fā)展,但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會財富的貧富兩極分化。社會財富貧富兩極分化不僅對社會成員的生活造成了影響,同時對社會生產造成了巨大威脅。在資本主義生產中,資本表現(xiàn)為生產資料,與勞動共同構成生產的必備要素。然而,資本除去物質屬性,實質上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tài)的生產關系”〔5〕922,其憑借這一生產關系屬性擁有對勞動的支配權,并在分配中獲得剩余價值。資本的特性是獲利,對于資本主義生產來說,“生產剩余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2〕714,而資本主義雇傭制為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提供了可能。在以雇傭制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勞動和資本的地位并不對等。資本具有支配地位,掌握生產的主動權,勞動則處于弱勢地位?!霸谝粫円?4小時內都占有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要求”〔2〕297,而工資收入僅能滿足工人生存。資本的支配地位和貪婪的本性促使社會財富迅速聚集于資本所有者手中,工人的收入則盡可能減少,收入差距由此拉開。馬克思所生活的時期,工人在貧困線上掙扎,在破敗、臟亂的環(huán)境中生存,他們的基本健康、醫(yī)療無法保證,兒童無法入學,大量童工涌入工廠。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人社區(qū)中整潔的街道、舒適的環(huán)境、資本家奢侈的生活。對此,受到生存威脅的工人階級奮起反抗,工人運動此起彼伏,然而,在這些運動中工人往往處于不利地位。工人數(shù)量龐大、不易組織,生存壓力非常大。相反,資產階級人數(shù)少、容易組織,資產階級政府制定有利于其階級統(tǒng)治的法律,同時通過暴力機關對工人的反抗進行鎮(zhèn)壓,這些都造成工人運動或是失敗或是在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停止,工人階級的生存境遇未有明顯改善。
對于資本而言,價值增殖是其運動的動力,因此,剩余價值不斷資本化,資本在運動中實現(xiàn)擴張和積累。在這一過程中,大資本吞并小資本使其自身更具競爭力,同時資本跨越地域限制在更大的市場上擴張和積累。資本擴張的過程也是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過程,資本積累意味著對勞動支配權的增強,資本在分配中所占份額日益擴大,資本收入日益提高,意味著勞動收入日益減少,貧富兩極分化在工人和資本家之間日益嚴重?!半S著分配的變動,例如,隨著資本的積累,隨著城鄉(xiāng)人口的不同的分配等等,生產也就發(fā)生變動?!薄?〕699貧富兩極分化造成社會消費不足、經(jīng)濟波動,最終導致了經(jīng)濟危機的爆發(fā)。此時,資本主義生產的平衡性被打破,平穩(wěn)的經(jīng)濟活動呈現(xiàn)出“沉寂狀態(tài)、逐漸活躍、繁榮、生產過剩、崩潰、停滯、沉寂狀態(tài)”〔5〕404的周期性變化。在此過程中,資本積累得越快,涉及的范圍越廣,經(jīng)濟危機的破壞性就越大。面對頻繁爆發(fā)的經(jīng)濟危機與工人階級的反抗,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采取措施緩和勞資矛盾,此后,工人的生存條件開始得到改善。然而,工人生存條件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整個社會財富的增加,而非資產階級推行了有利于工人階級的分配政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工人階級從他們所生產的全部產品中只取回一部分,另一部分,即資本家階級保留在自己手里并至多也只需和土地所有者階級瓜分的那一部分,如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樣,隨著每一項新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而日益增大,而落到工人階級手中的那一部分(按人口計算)或者增加得很慢和很少,或者是一點也不增加,并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還會縮減”〔7〕325。
三、基于生產視角對分配問題的思考
一直以來,經(jīng)濟學家們高度重視馬克思分配思想的研究,原因在于馬克思的分配思想雖然以資本主義社會的分配活動為研究對象,卻在這一研究過程中揭示了人類社會分配的一般規(guī)律。思考分配問題避不開對“生產”的分析,馬克思通過對生產與分配關系的分析,闡述了分配問題的實質,揭示了經(jīng)濟活動中分配不平等、貧富差距產生的根源。人類社會進入資本主義階段后社會財富迅猛增長,收入差距卻逐漸拉大。以美國為例,“截至2007年,也就是金融危機爆發(fā)的前一年,美國社會最上層的0.1%的家庭所擁有的收入是社會底層90%家庭平均收入的220倍”〔8〕。與此同時,收入差距不僅在國家、地區(qū)內部擴大,同時在全球擴展?!坝械膰液偷貐^(q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度)人均月收入僅150-250歐元,而有的區(qū)域(西歐、北美和日本)人均月收入高達2500-3000歐元,兩者相差10-20倍?!薄?〕過大的收入差距對經(jīng)濟的平穩(wěn)運行、社會成員的生活和社會的公平性都造成了影響。
事實上,各種經(jīng)濟、社會因素都會對收入差距產生影響,地理環(huán)境、資源稟賦、經(jīng)濟發(fā)展基礎、歷史、文化等社會因素都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然而,在各種資源能夠自由流動的前提下,制度性因素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最為根本和明顯。以資本主義社會的分配狀況為例,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與資本主義制度聯(lián)系密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以最大限度獲取利潤為生產目的,資本、勞動在生產和分配中處于不平等地位,資本積累從根本上決定了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在分配中必然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局面。這一局面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時就已存在,并隨著資本的積累和擴張日益明顯。19世紀資本的支配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生產領域,本世紀資本的支配力量已經(jīng)擴展到金融、流通等各個領域,無孔不入地滲入經(jīng)濟生活的各個方面。20世紀中葉,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隨著數(shù)據(jù)運算與智能技術研究和開發(fā)的不斷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得以迅猛發(fā)展。計算機模擬人類思維創(chuàng)新,機器逐漸代替工人勞動,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勞動力,然而,在分配領域中人工智能開始擠占勞動力市場,勞動收入日益處于不利地位。人工智能迅猛發(fā)展的過程實質是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過程,機器在生產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擴大,對勞動者的需求逐漸減少,在市場供求的影響下會形成一種“強資本、弱勞動”的局面,這一局面的結果是資本收入日益擠壓勞動收入,收入差距不斷拉大。
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指出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斷擴大,而造成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是資本收益率高于經(jīng)濟增長率(r>g)。這一結論引起了人們對資本收益與收入差距的思考與關注。對于資本高收益率,皮凱蒂分別從資本和勞動供給狀況、資本內部收益率差異、勞動內部收益率差異、資本與勞動收益率差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指出以上幾方面的收入差異最終導致了整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收入差距。然而,皮凱蒂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象,并未深入經(jīng)濟制度內部分析造成資本高收益率的原因。皮凱蒂提出縮小收入差距的措施是實行累進稅,這一分析與西方主流經(jīng)濟學在分配問題上的分析并未有本質區(qū)別。自由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各生產要素的價格以及生產要素所有者獲得收入的多少由市場調節(jié),然而,市場調節(jié)有效運行以各生產要素地位平等、自由流動、社會再分配調節(jié)機制健全為前提,資本和勞動這兩種生產要素也不例外。而目前的狀況是資本在擴張的過程中,大資本吞并小資本,實力急劇增強,資本在市場上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因此,當勞動在與資本的競爭中本身處于不利地位時,供求是否能夠真正反映勞動、資本收入?收入差距是否合理?這是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
資本主義國家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社會保障等再分配政策調節(jié)收入差距,這些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的收入,然而,分配并非一個單純的技術性問題。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各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的貢獻取得收入,生產要素貢獻率決定各生產要素所有者獲得收入的多少,但是生產資料占有關系決定著產品的分配對象,生產資料占有的不平等從根本上決定財富分配的不平等。分配并不是經(jīng)濟活動中的孤立環(huán)節(jié),在分配領域中兜圈子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分配問題,對分配問題的分析需要與“生產”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任何社會的分配都無法跳出生產關系的框架,無論是分配結果還是分配正義、分配公平等問題都必須從生產正義、生產公平中進行解釋〔10〕。社會成員的努力程度、機遇,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程度都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然而,生產資料占有不同在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生產中各要素的地位更是在分配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馬克思強調“生產”在分配中的作用,同時強調勞動在生產中的作用,重視勞動者的收入。在收入分配中,勞動收入作為人類體力、腦力付出的獲得體現(xiàn)著社會公平,勞動收入對勞動者的生存和發(fā)展、勞動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事實上,在勞動收入內部是存在分化的,復雜勞動者的收入普遍較高,而簡單勞動工人的收入較低,這種由勞動技術差異導致的收入差異在當今社會表現(xiàn)得日益明顯。在當今科技進步、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高技術勞動者的需求量上升,工資也會在需求上升中提高,因此,加強勞動者教育、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引領勞動者進行技術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是提高勞動收入的有效途徑。同時,面對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勞動者應主動迎接挑戰(zhàn),由被動變主動,由生產的參與者逐漸轉變?yōu)闄C器的研發(fā)、控制、管理者,不斷提高勞動的競爭力,在生產中發(fā)揮自身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政府應不斷完善相關法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證勞動收入增長與經(jīng)濟增長相一致,不斷提高勞動收入在國民總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勞動收入。
〔參考文獻〕
〔1〕喬 榛,徐 龍.馬克思收入分配理論及現(xiàn)代啟示〔J〕.河北經(jīng)貿大學學報,2014(02):8-12.
〔2〕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亞當·斯密.國富論:上冊〔M〕.郭大力,王亞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薩 伊.政治經(jīng)濟學概論〔M〕.陳福生,陳振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441.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價〔M〕.張子源,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6:3.
〔9〕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M〕.巴曙松,陳 劍,余 江,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4.
〔10〕莊三紅.《資本論》及其手稿分配倫理思想研究的再認識〔J〕.科學社會主義,2019(05):46-52.
責任編輯? 梁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