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米粒
哈爾濱市場上常見的蘇葉有兩種:一種葉子是綠色的,叫白蘇;另一種葉子正面是綠色的,背面是紫色的,就是紫蘇了。還有一種葉子比較小、兩面都是紫色的紫蘇,只偶爾在誰家一樓的小院子看到過,市場上少見。白蘇開白花,枝梗綠色,氣味清香;紫蘇開紫色的花,枝梗也是紫色,香氣濃郁。作為蔬菜,白蘇、紫蘇沒有誰比誰好,各取喜歡。白蘇生食,做沙拉,做飯包、肉包都好吃。紫蘇和肉搭配更合適,用蘇子葉卷烤肉,當作香料燉肉,都能和肉混成一家親。
蘇子葉飯包是夏末秋初時餐桌上的家常吃法。飯包也叫菜包、包飯,用大葉子蔬菜包上飯、菜、肉,聚攏成一個手抓的包子吃之。飯包不用特別準備,東北地產菜上市的時候,家常菜有燉豆角、地三鮮、醬燜茄子……還會另外上一盤蘸醬的生菜、小白菜、油麥菜、小香蔥、香菜等青菜,蘇葉屬于蘸醬菜里的一種。掌心大小的一片蘇葉抹少許醬,米飯一小口、燉菜一口,喜歡吃辛辣還可以加辣椒圈、洋蔥絲、小香蔥葉、香菜等等,然后用手把蘇葉的邊抓在一起,就是蘇葉飯包了,大概兩三口能吃完的樣子。我更喜歡把飯包包成三角形,吃起來不會散開。這種有肉、生菜、熟菜、米飯的飯包格外下飯,滋味豐富,生食的蔬菜和做熟的蔬菜、肉混著米飯在唇齒的咀嚼中散發(fā)各自的香味又融合在一起,是那種吃一口就不能自已的美好。飯包外面的葉子可以換成生菜、白菜等大葉子菜,而我更喜歡蘇葉飯包。
雖然現在一年四季都有蘇葉在賣,但是過了伏天,才是吃蘇葉的季節(jié),可以一直吃到秋末冬初。地產的蘇葉(大多也是大棚種植)7月末開始陸續(xù)上市,直至9月底。貴的時候十片葉子五塊錢,有一天看元稹的“落葉添薪仰古槐”,心想,幸好那個煮飯仰古槐的婦人等的不是蘇葉。
小區(qū)前面有一塊建筑垃圾空地,一直沒有人管,附近居民在里面撒了種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到了秋天,即使不認識那些農作物,也會通過結出的果實認出個八九不離十??拷愤呌袔卓米咸K,是上面說的那種兩面皆紫的品種,入了秋,紫到發(fā)紅,很多葉子呈現出老態(tài),還有很多葉子被蟲子蛀蝕。找到一枝有花有籽有葉子的摘下來,插進水杯,頗有幾分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的詫寂感覺,畫了一幅小小的寫生放在杯子的前面,很應節(jié)氣的小景。
蘇子籽除了炒熟碾碎做點心,還可以做成蘇子醬。蘇子籽炒熟,放進破壁機,加一點玉米油,或者味道不重的其它色拉油都可以,再加一點鹽,打成醬,裝進消毒殺菌的罐子,可以吃很久。像花生醬那樣抹在饅頭片、面包片上,尤其是烤的面包片,紫蘇醬濃郁的芬芳與酥脆的小麥糊香搭配得錦上添花,那種香味的滿足也是雙倍的。
有一年去丹東溫泉,旁邊的小市場居然有賣蘇子油的,買了一小瓶帶回來。后來看資料說蘇子籽出油率高,居然是工業(yè)用油??吹梦抑背龊?,又看到可食才放下心來。
蘇,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最早被《詩經》記錄的植物,葉子可生食,籽可當作香料、油料,干的葉子和??扇胨?,治外感風寒、嘔吐腹瀉,安胎,還解食魚蟹中毒,癰瘡蛇毒。真真的渾身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