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俄國的狡詐和清廷的愚昧
——以中東鐵路“南線”“北線”之爭為視角

2021-02-13 03:35:42昕,盧
石家莊學(xué)院學(xué)報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俄國人清政府俄國

問 昕,盧 超

(1.渤海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遼寧 錦州 121013;2.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2)

19世紀末,俄國積極推行向東擴張的“遠東政策”,與日本向朝鮮、中國擴張的“大陸政策”發(fā)生沖突。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割取遼東半島,俄國聯(lián)合法國、德國嚇退了日本,獲得了清政府的好感,俄國從此開始向清政府滲透。關(guān)于俄國修筑中東鐵路和向東方擴張的研究比較深入,但是關(guān)于中俄之間對中東鐵路“南線”“北線”之爭,卻少有論及。

一、出爾反爾:俄國人制造“兩線”問題之爭端

俄國向東擴張的策略是修筑一條貫通西伯利亞的大鐵路。在因“干涉還遼”取得清政府的信任后,俄國趁勢提出修建一條穿越中國東北的西伯利亞鐵路計劃。然而,在清政府尚未答復(fù)俄國人的情況下,俄國政府便擅自派出勘測人員越過中俄邊界,非法進入中國東北齊齊哈爾、寧古塔、大興安嶺以及遼東灣等地,進行實地測繪所經(jīng)路線。1895年8月26日,沙俄駐華公使喀西尼照會總理衙門稱:俄國修筑西伯利亞鐵路,將來要與中國在東北的鐵路相接,須預(yù)先查明路徑,所以派人到東三省查勘,因時間迫促,不能等待北京護照,業(yè)已動身前往。

喀西尼的照會是俄國與清政府為東北鐵路事進行交涉的第一件公文,其照會曰:

為照會事。今準本國知會,茲因本國在中國東三省毗連地方興造西伯利亞鐵路,又因此鐵路將來或可與貴國在滿洲地方日后興造各鐵路舉辦相接,自應(yīng)將滿洲鐵路所能經(jīng)過各地情節(jié)數(shù)端預(yù)先查勘。是以現(xiàn)擬派往滿洲地方學(xué)士等數(shù)起查勘各該處地勢,便可照該學(xué)士等所得各情形,決定本國鄰貴國疆界已開工西伯利亞鐵路各段之所向,以免再移之難。茲據(jù)伯里總督咨稱,該游歷人共四起,現(xiàn)今備裝成行二起,應(yīng)由烏蘇里交界三岔口,即俄稱伯陸塔伏斯齊村起程,又二起由黑龍江省交界粗魯海圖卡起程。其初二起內(nèi),起計二十八人,以色威精公率領(lǐng),前往査勘交界寧古塔之間地方;一起計三十六人,以闊魯勒克威楚率領(lǐng)前往齊齊哈爾、海蘭泡等處;其次二起,由粗魯海圖前往者,各計十二人,內(nèi)一起以墨勒則克伏斯齊率領(lǐng),亦往齊齊哈爾,一起經(jīng)過大興安嶺向南至遼東灣。惟時已晚,將屆嚴寒,該學(xué)士等應(yīng)不稍失時動身,故不能待北京發(fā)來護照。因此之故,又加以固知貴國于游歷人士前往,本為推廣兩國鄰疆往來起見,兩國均有利益,深為關(guān)切,特請貴王大臣刻即電行黑龍江、吉林將軍等,轉(zhuǎn)傷所屬,將該游歷學(xué)士等放行無阻,隨時量力照料。其如何電行之處,務(wù)祈刻即見復(fù),以便電復(fù)伯里總督可也。[1]2336-2337從喀西尼的照會來看,俄國人表達了修筑中東鐵路的理由,且已派出多批次人員進行實地勘查,并要求清政府給予關(guān)照。

1895年11月,頗受沙皇尼古拉二世器重的俄國財政大臣維特,向駐華公使喀西尼發(fā)出訓(xùn)令,要他向清政府總理衙門提出了西伯利亞鐵路與中國“接路”事宜。維特將關(guān)于西伯利亞鐵路穿過中國東北的方案及“政治備忘錄”一并交給喀西尼。但總理衙門認為,此事畢竟關(guān)系到主權(quán)問題,不能接受俄國人的“好意”,并告知俄國人,清政府決定自造鐵路,“惟有自造鐵路,在中俄交界與彼相接,方無流弊”[1]2336。

1896年春,俄國政府借尼古拉二世加冕之機,熱情邀請李鴻章訪俄。在這次加冕活動中,俄國人與李鴻章簽訂了《中俄密約》,與此同時,中俄還簽訂了一份《中東鐵路合同》,清政府同意俄國在中國東北“借地筑路”,從而為沙俄在中國境內(nèi)修筑鐵路鋪平了道路。到1897年1月,俄國人初步確定了鐵路的走向,即由中國滿洲里入境,經(jīng)海拉爾、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最后從綏芬河出境到海參崴。

俄國人修筑鐵路的心情是頗為急切的,很快就向清政府提交了路線圖。但是,他們尚未等到清政府答復(fù),便又醞釀了一個將所擬路線整體南移的新計劃。其理由是,大興安嶺山高雪大,冬季行車困難,嫩江和松花江江面都比較寬,不容易架橋等。1897年2月7日,負責修筑該鐵路的中東鐵路公司的董事會董事羅特什捷英在圣彼得堡將該公司繪制的一個新路線圖交給駐俄公使、中東鐵路公司總辦(董事長)許景澄,請他轉(zhuǎn)交清政府核準。同年6月初,俄國駐北京公使喀西尼向清政府提出將鐵路線南移的正式方案。

駐俄公使許景澄在對俄國提出的兩條路線進行研究后,致函總理衙門,指出了俄國人的用心不良:“查該圖所繪新線,系循原線至呼倫貝爾,改向東南,沿依奔河、烏奴爾河(即依奔河之北一支)過嶺,沿綽爾河上流(原線沿雅爾河)渡河,經(jīng)蒙古扎賚特旗地,渡陀喇河,沿嫩江西岸,經(jīng)蒙古郭爾羅斯前旗地(旗界尚未確考),渡松花江,至伯都訥,沿松花江北岸,至寧古塔(原線過薩爾胡城),至瑚布圖河,渡河出界。……惟該公司改道,初意因不經(jīng)齊齊哈爾省城,欲由伯都訥南至吉林,再行折北。”[2]393

二、渾渾噩噩:清政府關(guān)于“兩線”問題的討論

對照中國地理地形圖就能發(fā)現(xiàn),俄國人提出的“新線”計劃向南移動了150 多俄里,通過多山地帶,施工困難遠比原計劃的“北線”大得多。除松花江河谷地帶以外,“南線”所經(jīng)地區(qū)均不適于農(nóng)業(yè)種植,所以從經(jīng)濟角度考慮,“南線”也不如“北線”更有利。“新線”入境中國后,向南繞了一個弧形的彎,再出境。原線經(jīng)過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新線”避開了齊齊哈爾,南移經(jīng)過吉林省城,接近奉天,也就更接近清政府的統(tǒng)治中心北京,這也正是俄國的著眼點。伯都訥(今吉林省扶余縣)位于東北三省之中心,又有松花江水運之便。按照俄國人的設(shè)想,如能占據(jù)該地,則東北三省不難囊括在內(nèi)。由此看來,無論是從經(jīng)濟角度而言,還是從純粹的筑路技術(shù)層面而言,俄國原定的路線是修筑鐵路的最佳方案。但是,對居心叵測的俄國政府日后吞并中國東北并不是最佳路線,于是出爾反爾,提出了將路線南移的要求。

清政府此時仍然醉心于與俄國一起“共同防日”和“相互援助”的迷夢,對俄國的要求毫無警惕。1897年6月7日,清廷電令吉林將軍延茂和黑龍江將軍恩澤:“今俄使來京,請將路線改由呼倫貝爾順綽爾河,歷札賚特、郭爾羅斯兩旗邊界伯都訥,經(jīng)泄水甸子,趨寧古塔,至三岔口出界,計移南二百余里。據(jù)稱,此路較平,比兩江處較窄。究竟地勢、民情若何?且經(jīng)由蒙古地方,有無窒礙?著恩澤,延茂通盤籌劃,當深體朝延聯(lián)絡(luò)邦交之意,又須預(yù)防后患。如不允其請,如何措辭?切勿襲拒俄成說,別生枝節(jié)……速即電復(fù)?!盵1]2473黑龍江將軍恩澤接電后,迅即在1897年6月9日復(fù)電總理衙門,大意有如下幾點:第一,新線路“竟將齊齊哈爾省城撇在一邊,諸事不便,兩國均無利益。且將來開辦之日,所派弁兵難以照料”。第二,“如果聽其取道蒙古,齊省既撇在以外,則東邊數(shù)千里又將劃為俄有。蓋火車迅疾,我之奏報一切皆不濟事矣!”第三,如果有必要,可以向南修一條支路,而不是將路線南移。第四,“俄人請改議路線,實慮包藏禍心”,主張“照前議之路建修”。[1]2474

盡管恩澤把話說得如此透徹,但是清政府并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作出了同意俄國將路線南移的決定。1897年6月21日,總理衙門致電吉林、黑龍江兩將軍:“查中、俄睦誼方敦,若阻改線之議,不惟頓失前好,且恐彼一意堅持,難以終拒,已允其先就吉、江兩省界內(nèi)開工,即由貴將軍飭令地方官妥為照料。”[1]2475清政府不但允許俄國人將鐵路線南移,并特別提到,如果鐵路所經(jīng)蒙古地區(qū)各部落對修路事宜“或致為難”,兩位將軍則應(yīng)對他們“切實開導(dǎo)”,幫助俄國人完成修路計劃。

黑龍江將軍恩澤接到總理衙門電示后,于1897年6月23日復(fù)電,再次表達了俄國改線對中國不利的看法:“鐵路改線,爭辯自知為難,能請其由綽爾河直至省城,再經(jīng)伯都訥,路亦平坦,以江省少就其便,庶不背中俄‘會建’二字。況此事各國皆抱不平,橫議多端,俄人亦當深念邦交既稱彌篤,理須兩國有益,恩澤非敢固執(zhí)也?!盵1]2475同一天,吉林將軍延茂也致電總理衙門,對清政府允許俄國將鐵路線南移的決定提出了異議,并表示新線所經(jīng)蒙古地區(qū),“蒙民頑蠢,無從開導(dǎo)”:“查吉林伯都訥一城,西北兩面均以松花江為分界,外均系蒙界。若路經(jīng)伯都訥,必由蒙古腹地修路,并非邊界也。蒙民頑蠢,見異而嘩,又非地方官所屬,則開導(dǎo)、保護無從措手,誠恐徒生枝節(jié)。至入吉林界后,無論道出南北,凡(筑)造、經(jīng)理、防護鐵路所需之地,多系民田,均須照定合同議價,萬無白占之理。總之,此事本屬萬不得已之舉。至將來有無后患,目下亦不敢虛為擬議?!盵1]2476

到了1897年7月16日,黑龍江將軍恩澤見朝廷仍然沒有改變計劃,乃上奏一篇長達1500 多字的奏折,希望借此引起朝廷對俄國人的警惕。在奏折中,恩澤首先表示“奴才非故為拘執(zhí),競此區(qū)區(qū),亦非不知此役之興,出于萬不得已也”;接著,表達了幾點真實的想法:第一,從戰(zhàn)略層面而言,“強鄰可以相結(jié),而實不可以久依”,“俄為天下所共忌,其為國也,又多詐取而鮮以力攻”。第二,從中東鐵路的作用而言,俄國在中國東北修鐵路,對中國的安全來說并不足恃,尤其是俄國人設(shè)計的南線方案還有可能會對中國造成危害,“今以火車之捷入我腹地,就令險隘林立,猶恐不足以制之”。第三,從修路的技術(shù)層面而言,在北線修路比南線好,北線綽爾河沿岸不如南線“雅爾河之高燥”,北線“并不過增勞費”。第四,提出建議,要對俄國人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修路以后,“所經(jīng)之處,日后均應(yīng)擇要布置,或駐兵隊修置一切,或并于嫩江、松花江陸續(xù)購置輪船,以備不虞”,等等。[1]2481-2482從奏折可以看出,恩澤的建議頗有見地,但是,恩澤仍然對局勢的估計過于樂觀,他預(yù)料中東鐵路修筑后,中俄兩國在“十年、二十年之間或不致有同室操戈之事”,不料僅僅過了3年,俄國就借義和團運動之機,大舉入侵中國東北,撕下了偽善的面具。

1897年10月22日,盛京將軍依克唐阿聯(lián)合吉林、黑龍江兩將軍,聯(lián)名給朝廷上奏,指出俄人在長春一帶勘測路線,意在“由伯都訥南通奉省”,建議朝廷早作準備,“以期防患于未然”,修筑吉奉鐵路與俄人抗衡,“預(yù)防俄路分支南侵”[1]2494。三位將軍的奏議不無真知灼見,遺憾的是清政府仍然處于麻木之中,不但對俄國的侵略野心毫無察覺,甚至有倚重俄國之意;至于清政府聲稱的自行修建吉奉鐵路,事實上也沒有經(jīng)濟實力去實現(xiàn),抗衡俄國之事自然無從談起。

三、“租借”旅大:俄國主動放棄“南線”方案

在清政府已經(jīng)同意俄國人提出的“南線”方案的情況下,俄國人卻主動放棄了該方案。俄國人放棄新方案的原因,是由于在1898年春獲得了旅大的“租借”權(quán),自然就沒有必要再堅持既費錢、又沒有經(jīng)濟利益的“南線”方案了。促成俄國人取得旅大“租借”權(quán)的機緣,是德國人制造的所謂膠州灣事件。1897年11月,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巨野被殺,德國以此為借口,提出“租地”要求,同時派遣海軍陸戰(zhàn)隊在青島登陸,用武力強占膠州灣。俄國以此為契機,立即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覬覦已久的旅順和大連。俄國人在決定修筑中東鐵路“支線”后,“南線”方案已無實際意義,遂決定放棄。俄國人仿效德國人的做法,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強行將旅大“租借”到手,實現(xiàn)了修筑中東鐵路“支線”的計劃。

(一)乘人之危,艦隊進駐旅順口

至遲在1895年4月,俄國在制定遠東政策時,就已經(jīng)把在太平洋攫取一個不凍港作為侵略基地提出來。時任外交大臣的洛巴諾夫·羅斯托夫斯基在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份備忘錄中,提出俄國應(yīng)該“在太平洋上取得一個不凍港”的主張,[3]226得到沙皇的肯定。

德國使用武力占領(lǐng)膠州灣的消息傳到北京,清政府感到惶恐不安。由于《中俄密約》有關(guān)于中俄軍事同盟的規(guī)定,清政府對俄國抱有很大幻想,希望俄國能因該密約關(guān)于中俄軍事同盟的規(guī)定而幫助大清對付德國。為了取得俄國人的幫助,清政府授權(quán)李鴻章向俄國承諾,“無條件地同意把一切不對外國人開放的港口立即、隨時、無例外地”對俄國的船只開放,“并且提出在需要時可以使用中國政府的軍火庫和倉庫等等”[4]406。俄國人立即下令駐扎在海參崴的俄國分艦隊駛?cè)肼庙樋?,并要求清政府“一定要發(fā)出指示,對該艦隊予以友好接待”[5]112。1897年12月14日,俄國太平洋艦隊5 艘軍艦在“保護中國”的幌子下駛?cè)肼庙樋?。面對俄國的侵略,清政府仍然對俄國抱有幻想,把俄國的侵略視為“幫助”,并?2月17日電令旅順口守將宋慶:“俄船在旅,所有應(yīng)用物件隨時接濟,勿聽將弁偽言,致啟釁端。”[1]2546這樣,俄國不動用一槍一彈,順利占領(lǐng)了旅順口和大連灣,制造了俄軍占領(lǐng)旅大的既成事實。

(二)外交訛詐,獲得“租借”權(quán)

為了給永久占領(lǐng)旅大披上一層合法的外衣,1897年12月1日,俄國外交部向駐俄公使楊儒提出“租借”旅大的問題。于是,中俄兩國在北京和圣彼得堡兩地就該問題進行了談判。

在北京,俄國駐華代辦巴甫洛夫于1898年3月3日向總理衙門提出“租借”旅大和修筑中東鐵路支線直達黃海海岸的問題,并限期在5 天之內(nèi)答復(fù),“不容拖延”。對此,總理衙門大臣們仰天無策,“恭(王)語塞,慶(王)稍申,余皆默”[6]3147。3月12日晚,巴甫洛夫又上演了一出大鬧總理衙門的劇目,巴甫洛夫面對總理大臣,“謂旅大租地開通鐵路斷不能改,已奉訓(xùn)條在此議論,限一日復(fù),至緩兩日”[6]3150,然后“拂衣而去”。3月13日,巴甫洛夫照會總理衙門,要求清政府在兩星期內(nèi)(3月27日前)將此事了結(jié),締結(jié)租約,否則將采取其他行動。

在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在1898年2月28日親自出面接見了中國公使許景澄,大談所謂“俄船借泊,一為膠事,二為度冬,三為助華防護他國占據(jù)”[1]2538。3月12日,清政府代表許景澄和楊儒與俄國外交大臣穆拉維約夫進行正式談判,穆拉維約夫堅稱,俄國必須“租借”旅大和修筑南滿鐵路。3月15日,許景澄拜見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聲稱:“俄國在東方不能不有一駐足之地,現(xiàn)在外部所定條款及畫押期限,我們早經(jīng)籌定,實難改動。惟望轉(zhuǎn)達貴國政府,早日允辦,使他國知我兩國系和衷商成,方為妥善?!盵2]4083月18日,許景澄、楊儒回電,稱已與俄外交部“剖辯”;俄國看到時機成熟,向清政府發(fā)出最后通牒,限令清政府于3月27日前必須訂約,“過期無復(fù),俄國即自行辦理,不能顧全聯(lián)盟交誼”,并表示“俄計已決,無論何國出阻,均所不計”[7]105。就在俄國發(fā)出最后通牒的同一天,俄國已經(jīng)派出軍艦13 艘,從海參崴出動來到旅順口,在陶灣登陸,兵力合計2.5 萬人,大炮100 余尊,以加強先期到達的俄軍實力。3月27日,清政府被迫簽訂《旅大租地條約》,滿足了俄國人提出的要求。

(三)金錢賄賂,收買侵華的代理人

就在中俄就旅大問題進行緊張談判期間,清政府朝野上下不斷傳出李鴻章等人的受賄消息。由于傳聞莫衷一是,以致至今在學(xué)術(shù)界仍有很大爭議。諸多史料證明,李鴻章等人受賄事件是真實的。[8]

1898年3月9日,正在中俄就旅大問題進行緊張交涉時,維特打電報給俄國財政部駐北京的代表璞科第,要他“委托代理人最好在三月十五日以前攜帶必需的款項到達旅順口”[9]206,會見李鴻章和張蔭桓,以維特本人的名義對李、張施加影響,讓他們接受俄國提出的要求。維特承認:“我認為如果與中國不能達成一協(xié)議,很可能引起流血的戰(zhàn)爭,我于是給我部駐北京的辦事員發(fā)了一個電報,讓他去見李鴻章和另外一個大臣張蔭桓,就說我勸他們與我們達成協(xié)議。我讓辦事員饋贈兩位大臣以五十萬盧布和二十五萬盧布的貴重禮品?!盵10]75俄國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對此評論道:“謝爾蓋·維特收買了卑鄙的李鴻章,他接受了這一橫暴行為,為此中國將永遠不會饒恕俄國。中國將永遠力爭將橫貫滿洲的鐵路干線變?yōu)楸緡蔫F路,而不是俄國的鐵路?!盵11]15

3月21日,俄國駐華代辦巴甫洛夫致電圣彼得堡,說他“與璞科第一起極秘密地”會見了李鴻章及張蔭桓,向二人許諾說,如果“協(xié)議能不遲于三月十五日(此系俄歷,公歷為3月27日)簽字,而我方也不必采取緊急措施時,則各酬銀五十萬兩”[9]207。同一天,璞科第也向維特發(fā)出一個急電,內(nèi)稱:“今天……和李鴻章及張蔭桓作機密談話,允許他們,假使旅順口及大連灣問題在我們指定期間辦妥,并不需要我方的非常措施時,當各酬他們銀五十萬兩?!盵9]207幾天后,巴甫洛夫致電圣彼得堡稱:“允許的報酬起了應(yīng)有的作用。李鴻章與張蔭桓顯然已使其他大臣及親王等對此發(fā)生興趣。希望在三月十五日簽訂條約以后即迅速支付所允款項。請將此事命令璞科第。”[9]208

俄國“租借”旅大后,清政府終于清醒過來,但為時已晚。據(jù)康有為日記記載,俄國強租旅大時,西太后、光緒皇帝和李鴻章等人在一起的場景:

當俄之索旅大也,上大怒,面責恭邸及合肥,謂:“汝等言俄可恃,與定約輸以大利,今約期未半,不獨不能阻人之來分,乃自渝盟索地,密約之謂何?”蓋李合肥與俄聯(lián)盟,保五年太平也。恭李皆免冠叩首曰:“若以旅大與之,密約如故?!鄙洗笈?,西后變色,后曰:“此何時,汝乃欲戰(zhàn)耶?”上默然而出,遂定約。[12]38

綜上所述,中俄兩國就中東鐵路“兩線”問題進行交涉的過程中,俄國人使用謊言欺騙、外交訛詐、金錢賄賂等卑劣手段達成了目的,暴露了其狡詐和貪婪;清政府沒有認清俄國人的侵略本質(zhì),造成了決策失誤,暴露其腐敗和無能。在近代歷史上,俄國持續(xù)侵華多年,侵占了清政府大片領(lǐng)土,其侵略野心是沒有止境的。但是,愚昧的清政府對貪婪的俄國仍然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竟因俄國干涉日本還遼事件對俄國人產(chǎn)生了幻想,以致最終再次在中東鐵路一事上再次被俄國所害。

猜你喜歡
俄國人清政府俄國
一共幾個人?
海獺的報復(fù)
海獺的報復(fù)
擱淺的富國夢——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主導(dǎo)的第二輪開礦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權(quán)意識與海軍實踐
在俄國歷史中理解歷史俄國
《20世紀俄國史》前言
一個老老外眼中的康熙皇帝
百家講壇(2009年18期)2009-11-16 02:47:44
淺析晚清政府滅亡的軍事經(jīng)濟原因
軍事歷史(2003年1期)2003-08-21 06:31:54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駐軍及其歷史作用
軍事歷史(2001年1期)2001-08-21 02:10:52
无极县| 儋州市| 葵青区| 康平县| 蛟河市| 新晃| 崇礼县| 商都县| 府谷县| 黄浦区| 墨竹工卡县| 康定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宣汉县| 烟台市| 彰化县| 横峰县| 建水县| 札达县| 宁陕县| 南开区| 嘉定区| 商河县| 金华市| 开阳县| 寻甸| 额敏县| 安溪县| 武强县| 彭水| 眉山市| 泰州市| 乐东| 兰考县| 大同市| 渝中区| 鹰潭市| 榕江县| 会泽县| 遵义县|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