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渺琴
(廣東東泰乳業(yè)有限公司公司,廣東揭陽 515500)
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法、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均屬于乳粉中維生素K1含量測定的常用方法,在大批量檢測方面,本文研究的高效液相色譜法表現(xiàn)突出,其他兩種方法測定成本較高,不適合開展大批量檢測。但如果乳粉的基質較為復雜,高效液相色譜法可能無法滿足檢測需求,為保證高效液相色譜法更好服務于相關檢測,本文圍繞乳粉中維生素K1含量不確定度評定開展具體研究。
氫氧化鉀、脂肪酶、氯化鋅、冰乙酸、正己烷、碳酸鉀、無水乙酸鈉、甲醇、四氫呋喃、無水乙醇和維生素K1標準品,其中甲醇、四氫呋喃均為色譜純,無水乙酸鈉、磷酸二氫鉀分別為優(yōu)級純、分析純,維生素K1標準品擁有99%以上純度[1]。
高效液相色譜儀、反相色譜柱,型號分別為U-3000、AQC18,反相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
1.3.1 樣品前處理
按照0.000 1 g精度稱取乳粉樣品2.0 g置入具塞三角瓶(150 mL),加入純水7 mL,溫度控制在50 ℃,搖勻使乳粉樣品充分溶解,之后將磷酸鹽緩沖液加入其中并混勻,加入量為5 mL。加入脂肪酶0.2 g,充分混合后在恒溫水浴振蕩器中進行2 h振蕩處理,溫度設置為(37±2)℃,確保充分酶解。
試樣酶解好后分別加入碳酸鉀1 g及無水乙醇10 mL,混合均勻后將水、正己烷各10 mL加入其中,振蕩或渦旋提取10 min,離心5 min,速度設置為6 000 r/min,轉移上清液至旋轉蒸發(fā)瓶(100 mL)中,之后加入正己烷10 mL,重復操作,進一步向旋轉蒸發(fā)瓶中轉移上清液。旋蒸至近干,氮氣吹干后加入甲醇5 mL并搖勻,通過0.22 μm濾膜進行過濾,濾液待進樣
1.3.2 色譜條件
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維生素K1的測定》(GB 5009.158—2016)內容,設定流速為1 mL/min,激發(fā)波長、發(fā)射波長分別為243 nm、430 nm,進樣量為10 μL。實驗用數(shù)學模型為:
式中:V1-提取液總體積,mL;V3-定容液總體積,mL;V2-分取的提取液體積,mL;X-維生素K1含量,μg/100 g;ρ-試樣溶液中維生素K1濃度,ng/mL;m-試樣質量,g。
不確定度的來源可細分為6個方面,包括樣品質量引入、標準品校正引入、樣品體積引入、儀器引入、標準曲線引入、樣品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2]。
實驗過程需要稱取樣品2.000 0 g,由于存在0.5 mg的擴展不確定度及具體值為2的包含因子,可確定其存在1.25×10-3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2.2.1 標準工作液引入的合成相對不確定度
(1)不確定度會因標準溶液校正引入。容量瓶(100 mL)定容標準工作液存在±0.10的最大允許誤差,屬于三角分布,因此可確定容量瓶存在4.08×10-4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2)移液管(1 mL分度)在配置標準工作液過程中應用,其存在0.008的最大允許誤差,屬于三角分布,因此可確定存在3.27×10-3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對于20 ℃條件下校正的玻璃器具,結合(20±5) ℃的實驗室溫度,可通過估算體積膨脹系數(shù)和溫度范圍確定溫度波動帶來的不確定度,同時可忽略遠小于液體膨脹系數(shù)的玻璃膨脹系數(shù)。
(3)通過甲醇稀釋進行標準工作液配制,移取使用移液管(1 mL分度)并在容量瓶(100 mL)中定容,基于20 ℃條件下0.001 2(1/℃)的甲醇膨脹系數(shù),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需假設存在矩形分布的溫度變化,因此可得到3.46×10-3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基于標準工作液進行分析,用urel(Ca)、urel(Cb)、urel(Cc)分別代表容量瓶、移液管、甲醇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最終可得到5.90×10-3的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2.2.2 標準品校正時的標準不確定度
還需要圍繞儀器在標準品校正時的標準不確定度進行分析,結合儀器存在的0.5%擴展不確定度及具體值為2的包含因子[3],可確定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2.5×10-3,計算過程為:
因此存在6.41×10-3的標準品引入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用urel(C0)、urel(C1)分別代表標準工作液、分光光度計校正引入的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旋轉蒸發(fā)儀蒸干的樣品需要對剩余樣品進行甲醇溶解處理,這一過程使用移液管(5 mL分度),其存在±0.025的最大允許誤差,屬于三角分布,可由此確定其存在2.04×10-3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采用相同方法,基于20 ℃條件下0.001 2(1/℃)的甲醇膨脹系數(shù)且假設存在矩形分布的溫度變化,溫度波動存在3.47×10-3相對標準不確定度。圍繞樣品體積進行分析可以確定,其存在4.03×10-3引入的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4]。
結合檢定證書信息可以確定,實驗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儀器存在0.1%的相對擴展不確定度及具體值為2的包含因子,因此可確定存在5×10-4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開展0.380 μg/mL、0.190 μg/mL、0.095 μg/mL、0.038 μg/mL、0.019 μg/mL和0.01 μg/mL質量濃度的維生素K1標準工作曲線配制,分別開展1次測量,標準溶液質量濃度-峰面積曲線通過最小二乘法擬合,標準曲線為[5]:
式中:a、b、c、分別為標準溶液的濃度(校準用)、斜率、截距、峰面積,?與校準用標準溶液濃度對應。
結合計算獲得的數(shù)據(jù)分析截距、斜率、相關系數(shù)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截距、斜率、相關系數(shù)的值分別為24.595 93、21 077.995 2、0.999 92,因此可得到校準曲線A,即:
開展奶粉試樣平行測定2次,可確定樣1、樣2的峰面積分別為5 540.22、5 563.56,濃度分別為0.261 μg/mL、0.264 μg/mL,含量分別為65.413 88 μg/100 g、65.692 82 μg/100 g,結合平均試樣濃度和平均峰面積,可確定2次重復測定能夠帶來0.663%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開展維生素K1平行測試,目標為同一批次乳粉試樣,總的分析數(shù)據(jù)隨機變化能夠由此獲取,如測定次數(shù)為1、3、7、10 時的測定結果分別為 65.4 μg/100 g、66 μg/100 g、63.6 μg/100 g、60.6 μg/100 g,10 次平均值為 64.2 μg/100 g。圍繞重復測量樣品開展評定,平均值標準偏差用于平均值的標準不確定度表征,可得到8.03×10-3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需結合所測結果r的平均值標準偏差及標準不確定度,分別表示為可得到計算公式:
結合測量樣品質量、標準品校正、樣品體積、儀器、標準曲線和樣品測量重復性共6種來源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可確定乳粉中K1測定過程中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不確定度,即0.977 25 μg/100 g,用urel(C)、urel(V)、urel(m)、urel(q)、urel(s)、urel(r)分別代表標準品、樣品定容體積、樣品質量、標準曲線、儀器、測量重復性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計算過程為:
結合數(shù)值為2的包含因子及95%的置信水平,可通過計算得到擴展不確定度,具體數(shù)值為1.954 5 μg/100 g,計算過程為:
通過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乳粉維生素K1測定中,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實用性較高,能夠確定樣品質量、標準品校正、樣品體積、儀器、標準曲線和樣品測量重復性等方面引入的不確定度,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中受到的最小二乘法擬合曲線影響最大,因此可以確定其涉及的濃度值屬于不確定度測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在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應用中必須對其進行針對性控制,以此得到可靠性更高的檢測結果,同時保證測量結果間存在更高的可比性,為測定乳粉維生素K1含量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