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龍
摘要:雞冠山鎮(zhèn)暖河村硼礦、鐵礦為共生礦體,該礦體受地層、巖性控制,賦存于古元古界遼河群里爾峪組一段變粒巖段中,其空間分布受地層和褶皺構造控制,圍巖為金云透閃巖、磁鐵蛇紋巖和變粒巖,該礦床成因類型為沉積變質再造型硼鐵礦。
關鍵詞:雞冠山硼鐵礦共生
緒言
硼礦是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也是國家工業(yè)重要的礦產資源。遼寧省是我國的重要硼礦產地,而鳳城市則是遼寧省硼礦的重要產區(qū)之一。礦區(qū)位于鳳城市雞冠山鎮(zhèn)暖河村,本區(qū)成礦地質條件優(yōu)越,硼礦化較普遍,是硼礦的重要成礦區(qū)。
1 區(qū)域地質特征
1.1區(qū)域地質概況
區(qū)域所處大地構造位置位于柴達木—華北板塊(Ⅲ)、華北陸塊(Ⅲ-5)、遼東新元古代—古生代坳陷帶(Ⅲ-5-7)、遼東中新生代盆地帶(Ⅲ-5-7-7)、遼東中、新生代巖漿弧(Ⅲ-5-7-7-2)的東段。
1.1.1地層
區(qū)域出露地層為古元古界遼河群里爾峪巖組及新生界第四系。
1、區(qū)內遼河群地層出露面積較廣,面積所占比例為80%±,里爾峪巖組以東西走向分布為主,該巖組層位穩(wěn)定,變質程度較高,由于以普遍含硼為特點,所以稱為含硼建造。
(1)里爾峪組一段(Pt1Llr1):該巖段地層在礦區(qū)內較為發(fā)育,主要由黑云變粒巖、角閃斜長變粒巖、蛇紋石化白云石大理巖、磁鐵蛇紋巖和金云透閃巖等組成,鐵硼礦體即賦存于其中。
1)磁鐵蛇紋巖:巖石為灰黑色,他形晶細粒狀-纖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巖石中的主要礦物成分為蛇紋石、磁鐵礦、黃鐵礦、絹云母及石墨等,巖石具較強磁性。
2)金云透閃巖:巖石為灰綠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巖石中的主要礦物成分為白云母及透閃石等。
(2)里爾峪組二段(Pt1Llr2):該巖段以淺粒巖為主,主要由斜長淺粒巖和磁鐵淺粒巖組成,局部夾有黑云變粒巖。
1)斜長淺粒巖:巖石為淺灰綠色,細?;◢徑Y構,塊狀構造,巖石中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斜長石、石英及黑云母等。
2、 新生界第四系(Q4)
在區(qū)內沿溝谷和坡地廣泛分布,主要由黃褐色亞砂土、黑色亞粘土和砂礫石組成。
1.1.2構造
(1)褶皺構造
礦區(qū)內地層總體呈一個向斜和一個背斜構成的復式褶皺,該復式褶皺軸向近東西,西端傾沒,東端仰起,其東部被南北向斷裂構造(F2)破壞,西部被巖脈(F1)截斷,在褶皺南翼北傾,傾角40°~80°,北翼南傾,傾角40°~80°,由淺入深傾角逐漸變小,核部傾角較緩,在地表出露處夾有黑云變粒巖、角閃變粒巖、金云透閃巖等。該構造為控礦構造,硼鐵礦賦存于該構造內。
(2)斷裂構造
區(qū)內斷裂構造較為發(fā)育,表現為多期次的特點,礦區(qū)處于大荒溝斷裂帶上,大荒溝斷裂帶有多條斷裂組成,走向近于南北,斷裂帶幅寬300m左右,傾向西,傾角70°左右,部分地段被閃長巖、閃長玢巖、煌斑巖和正長斑巖充填。
礦區(qū)內共見有三條斷裂構造,即:F1、F2、F3,對礦體均有不同的破壞作用。
F1斷裂構造見于礦區(qū)西部,走向近于南北,傾向西,傾角70°左右,被正長斑巖充填,其幅寬可達30m,上盤上升、下盤下降。是一個逆斷層,對礦體西延有一定破壞作用。
F2斷裂構造見于礦區(qū)東部,走向近于南北,傾向西,傾角74°左右,該斷層將區(qū)內含礦層截斷,即里爾峪組一段與早元古代片麻狀花崗巖分界線。
F3斷裂構造見于礦區(qū)中東部。其走向140°左右,傾向南西,傾角70~85°。F3為正斷層,上盤下降、下盤上升。
1.1.3巖漿巖
礦區(qū)內巖漿巖較為發(fā)育,按年代可劃分為早元古代巖漿巖和中生代巖漿巖。
(1)早元古代片麻狀花崗巖(γ21):分布于礦區(qū)外東北部,以往稱之謂條痕狀混合巖,見于古元古界遼河群里爾峪巖組下部。巖石為中細?;◢徸兙ЫY構,條痕狀構造或塊狀構造,主要由石英、正長石、斜長石、黑云母、角閃石和磁鐵礦組成。
(2)中生代中酸性脈巖類:礦區(qū)內中生代巖漿巖發(fā)育有三種,規(guī)模較大的是充填于F1斷層中的正長斑巖,其產狀與F1斷層一致,破壞了鐵硼礦體。規(guī)模較小的是呈北西走向的偉晶巖脈,出露幅寬10m左右,對礦體有一定的破壞作用。礦區(qū)內另見有閃長玢巖呈脈狀產出,規(guī)模較小,局部破壞礦體。
2 礦體地質特征
2.1 礦體特征
礦區(qū)內鐵、硼礦床賦存于古元古界遼河群里爾峪組一段變粒巖段中,其空間分布嚴格受地層和褶皺構造控制。礦體形態(tài)呈似層狀,延長200~300m,延深100~200m,傾伏規(guī)律明顯,且具有向西南傾伏規(guī)律,傾伏角20~30°。區(qū)內礦體中鐵、硼礦產呈共生關系,共生比為80%左右。
1、鐵礦
礦體走向260°,傾角40°~70°,TFe平均品位31.82%,走向延長最大105余米、礦體真厚度9.18m。圍巖為金云透閃巖、磁鐵蛇紋巖和變粒巖;蝕變主要為蛇紋石化、碳酸鹽化,金云母化、黃鐵礦化、透閃石化。礦體中夾石較為發(fā)育,夾石主要巖性為磁鐵蛇紋巖,金云透閃巖。
2、硼礦
礦體走向260°,傾角40°~65°,B2O3平均品位8.72%。走向延長最大160余米、礦體真厚度11.68m。圍巖為金云透閃巖、磁鐵蛇紋巖和變粒巖;蝕變主要為蛇紋石化、碳酸鹽化,金云母化、黃鐵礦化。礦體中夾石主要巖性為磁鐵蛇紋巖、金云透閃巖和變(淺)粒巖。
2.2 礦石質量
1、礦物組成及結構構造
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硼鎂鐵礦,脈石礦物為蛇紋石、方解石、透閃石、金云母,伴有少量黃鐵礦、磁黃鐵礦及黃銅礦。礦石呈灰黑色、黑色,變晶結構(粒狀變晶結構、定向纖維變晶結構)、交代殘余結構。條帶狀構造、塊狀構造、斑雜狀構造、皺紋狀和網脈狀構造,其中以塊狀、條帶狀構造為主。
2、礦石的化學成分
礦石中主要組份為TFe、MFe、B2O3,其他組份主要有SiO2、Al2O3、CaO、MgO等。
2.3 礦體圍巖和夾石
礦區(qū)內鐵硼礦體圍巖為金云透閃巖、蛇紋巖及變粒巖,圍巖與礦體界限呈漸變過渡關系,夾石主要有蛇紋巖、金云透閃巖和變(淺)粒巖等,根據統(tǒng)計夾石厚度變化區(qū)間為3-25m。
3 礦體成因分析
3.1 礦床成因分析
根據野外實際工作調查,總結本礦床有如下地質特征:
1、礦床產于遼河群里爾峪巖組含硼變質巖系中,嚴格受層位控制。
2、硼礦體均賦存于富鎂硅酸鹽巖和富鎂碳酸鹽巖中,這說明硼礦不僅受層位控制,而且同樣受巖性控制。
3、含硼變質建造中巖石的物質成分,以沉積和火山~沉積為主。
4、變質作用對沉積原生硼礦起到改造富集作用。
5、礦體與圍巖具有完全一致的褶曲形態(tài),礦體的產狀及空間展布完全為褶皺構造所控制。
根據上述特征,參考其它已知硼礦床的特點,初步認為本硼礦床成因類型為:火山~沉積變質再造層控型硼礦床。
造山期的變質變形是僅次于前者的疊生改造過程,它使礦床再就位并使成礦物質發(fā)生一定的遷移富集,基本形成了勘查區(qū)內復雜褶皺為特色的構造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礦床、礦體的分布形態(tài)、規(guī)模和產狀。
綜上所述,基底褶皺構造,里爾峪巖組一巖段蛇紋巖、蛇紋石大理巖和金云透閃巖,較低緩的磁異常區(qū),較明顯的酸溶硼化探異常區(qū),都是重要的找礦標志。
區(qū)內硼礦的分布嚴格受遼河群里爾峪巖組和褶皺構造控制,這與該種礦床的成因有直接關系。前造山期構造是基本控礦因素。遼東硼礦帶是遼東裂谷軸部淺海凹陷優(yōu)地槽相火山沉積成礦作用形成的,這個火山作用活動帶的適當部位控制了硼礦產的初始形成,火山帶中的火山群是控制硼礦田級別的古控礦構造。
參考文獻:
[1]遼寧省地質礦產局.遼寧省地質礦產志.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李東明.翁泉溝硼鐵礦床地質特征[J].遼寧地質,1998.(1):1-9.
[3]李慶森.遼東-吉南沉積變質硼礦床成礦地質特征及遠景[J],遼寧地質科技情報,198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