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彥 唐 亮 朱 靜 鄭茗芥
大學體育健美課程SPOC翻轉式教學設計*
尹 彥 唐 亮 朱 靜 鄭茗芥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體育與人文藝術學院,北京 102249)
大學體育課程的傳統(tǒng)課堂以單向灌輸式教學為主,在線教學也存在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質量不高等諸多問題。文章以健美課程為例,設計大學體育SPOC翻轉式教學模式,為促進大學體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發(fā)展和實施提供理論支持。
大學體育;健美;SPOC;教學設計
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包含了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傳統(tǒng)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教學已經成為大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桎梏。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各高校充分利用慕課等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為保證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以動作技能教學為主的大學體育課程也實現了從傳統(tǒng)課堂到在線教學的巨大跨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研究[1]發(fā)現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還存在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質量不高、師生互動較少、課程通過率較低等諸多問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將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結合起來,通過翻轉課堂實施混合式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桎梏,彌補了在線教學的諸多問題。本文以健美課程為例,通過設計SPOC翻轉式教學,為促進大學體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發(fā)展和實施提供理論支持。
大學體育健美課程的教學內容既包括了人體解剖、訓練原理、比賽規(guī)則等理論知識,又包括了身體各部位肌肉力量練習方法、減脂塑形組合練習方法等動作技能。傳統(tǒng)課堂中體育教師始終處于教學的中心地位,對知識和技能的教授以單向灌輸式為主,既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忽視了學生之間學習能力和基本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此無法做到因材施教。教師的講解和動作示范基本上占據了健美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課上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很少,課下學生離開健身房的器械和場地也無法進行動作技能的練習,健美知識與技能的內化更無從談起。健美課程采用期末動作技能考試作為教學評價,這種單一性的評價方法無法全面評價學生對健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孫建[2]認為教育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教學后的反思和學生學習后的反思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師生共探討和共同總結的重要一課,也是教學改進的基礎。但是健美課程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都沒有教師和學生對教與學的討論、反思和總結,既不利于健美課程教學的改進,也不利于師生共同成長。
SPOC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師課前將制作和整合的各類教學資源放在線上教學平臺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水平在線上進行自主學習和選擇性學習,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SPOC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單向灌輸式的一言堂,面對通過完成課前線上學習獲得新知識儲備的學生,教師只用講授共性問題,討論、交流和技能練習成為課堂上的主要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內化也得到了加強。SPOC教學采用綜合多元的教學評價體系,包括了學前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等,能夠更加客觀合理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還能促進學生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能力[3]。
線上教學是SPOC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依托超星爾雅、學堂在線、藍墨云班課等在線學習平臺進行大學體育健美課程SPOC線上教學平臺的建設,這些在線學習平臺都有成熟的微課學習、交流討論、在線測驗、作業(yè)活動和學習信息統(tǒng)計等功能,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進行同步學習。教師需要提前將制作或收集到的健美課程教學資源上傳到SPOC線上教學平臺中,這些教學資源包括健美理論電子課件、肌肉力量練習動作和減脂塑形組合練習的微課視頻、課中討論主題、在線測試題庫、課后作業(yè)題庫等,用于滿足學生課前自學、課中討論練習和課后鞏固的多種需求。
大學體育健美課程SPOC翻轉式教學活動主要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其中課前和課后部分在線上完成,課中部分則在線下進行(如圖1所示)。課前學生在線上依托SPOC平臺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任務學習實現健美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的自主學習。課中教師只用針對學生線上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課堂上的更多時間用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分組練習,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加強學生對于健美知識和技能的內化過程。課后學生在線上完成作業(yè)和測驗,教師與學生之間針對學習內容進行互動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習得的健美知識和技能,同時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
大學體育健美課程的SPOC翻轉式教學應采用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形成性評價應占學生成績的70%,包括課前視頻學習(10%)、課中討論發(fā)言(10%)、課中練習活動(20%)、課后作業(yè)測試(20%)和線上討論發(fā)言(10%)。終結性評價占30%,主要是期末進行的健美運動技能考試。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還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組內互評等都可以進行相互組合,不僅可以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還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SPOC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新興在線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本文以健美課程為例,設計了大學體育SPOC翻轉式教學模式,為促進大學體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建議將這一模式應用到健美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實驗分析其在大學體育課程中能否提高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自主性和效果。
圖1 大學體育健美課程SPOC翻轉式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
[1]王會儒, 趙晗華,余建波.中國大學慕課體育類課程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 53(8):69-75.
[2]孫建.高職院?;赟POC的深度學習教學設計[J].教育與職業(yè),2021(5):107-112.
[3]鄧曉宇,張品.基于SPOC雙線混融教學促進深度學習的行動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20 (11):106-111.
[4]汪凌,姜凌.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運籌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8): 211-215.
[5]孔祥宇.“后慕課時代”的SPOC教學模式[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20,36(5): 95-104.
[6]王競梅.基于SPOC的開放大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9(26):78-82.
[7]羅弦.基于SPOC的大學公共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及運行研究[J].情報科學,2019,37(12):110-113.
[8]柳春艷,李丹,等SPOC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系統(tǒng)評價與元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9,25(1):82-91.
[9]馮海峰.高校體育SPOC的構建[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50(6):1108-1111.
[10]姚林香,周廣為.高校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和教學效果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8(12):92-100.
SPOC Flipped Teaching Design for Bodybuilding Course in College Sports
YIN Yan, et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基金項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本科教學項目,項目編號:XM1072018072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ZX20200093。
尹彥(1984—),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