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xué)開(湖北省英山縣第一中學(xué))
“天下治亂,在朕一人?!保ā妒酚洝ば⑽谋炯o》)“朕之不敏,不能遠德?!保h武帝《賢良詔》)兩個句子中的“朕”分別是孝文帝、漢武帝的自稱。閱讀古代文獻或觀看古代影視劇時,經(jīng)??梢钥吹交蚵牭健半蕖弊?。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朕”是皇帝的專用名詞,其他人沒有資格使用。
其實,在先秦時代,不分尊卑貴賤,人人都可以使用“朕”?!半蕖弊鞯谝蝗朔Q代詞,意為“我”或“我的”?!稜栄拧め屧b》:“朕,身也?!薄墩f文》:“朕,我也?!薄对娊?jīng)·周頌·訪落》:“于乎悠哉,朕未有艾。”意思是說,先王之道太精深,我閱歷不豐富心中惶恐不安。句中的“朕”指“我”,即周成王。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薄盎仉捃囈詮?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鼻熬湟馑际钦f,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后句意思是說,轉(zhuǎn)過我的車子返回原路,趁著迷途還不算遠。兩個句子中的“朕”指“我的”,即屈原。《尚書·商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币馑际钦f,你們不要不相信,我決不會不講信用。句中的“朕”指“我”,即商湯?!渡袝び輹に吹洹罚骸耙?,汝作朕虞?!币馑际钦f,伯益,你擔任我的虞官(掌管山澤的官員)吧。句中的“朕”指“我的”,即舜帝。
“朕”作為皇帝專用的自稱,始于秦始皇。秦始皇蕩平六國、統(tǒng)一天下之后,為顯示自己的尊貴與威嚴,接受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的建議,自稱為“朕”。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天子自稱曰朕?!睆拇?,一般人再也不能自稱“朕”了,“朕”正式成為皇帝的專利?!稘h書·龔遂傳》:“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意思是說,你想用什么辦法平息那里的盜賊,而滿足我的心意?句中的“朕”是漢宣帝的自稱?!杜f唐書·魏徵傳》:“魏徵沒,朕亡一鏡矣!”意思是說,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句中的“朕”是唐太宗的自稱。
“朕”自秦始皇開始為皇帝的專用詞,但也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太上皇、皇太后也可以自稱“朕”?!杜f唐書·本紀第九玄宗下》:“朕稱太上皇,軍國大事先取皇帝處分,后奏朕知。”句中的“朕”為太上皇唐玄宗的自稱。《清實錄》:“一切軍國事務(wù),朕仍親理。嗣皇帝敬聆訓(xùn)誨,隨同學(xué)習?!本渲械摹半蕖笔翘匣是〉淖苑Q?!逗鬂h書·和殤帝紀》:“皇太后詔曰:‘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p>
“朕”作為皇帝的專稱,從秦始皇開始,一直沿用到清朝。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朕”從此銷聲匿跡。無論是誰,都一律用“我”作為自稱,真正體現(xiàn)了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