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無心
大米是中國人生活必需的糧食,近日網上有一些誤解大米的觀點,我們來看一看。
有所謂“業(yè)內人士”引用2007年發(fā)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指出“大米中可能使用三種食品添加劑:淀粉磷酸酯鈉、雙乙酸鈉、殼聚糖。其中的雙乙酸鈉就是防腐劑”。
但這些“業(yè)內人士”沒有說的是:2007年版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早已被廢除,代替它的2011版也已經被更新的2014版所代替。在現行的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已經明確規(guī)定大米中不使用這三種食品添加劑。這不是因為它們存在安全問題,而是被認為“沒有使用的必要性”。所以,如果超市中的大米使用了防腐劑或者其他任何食品添加劑,就是違法的,消費者可以舉報索賠——在這種情況下,正規(guī)的超市不會銷售“噴了防腐劑”的大米。
“業(yè)內人士”指出“發(fā)現有霉變或者陳大米噴灑防腐劑”,并且指出“市場上的陳大米很多”“每個省的國儲糧每周都會拍賣100萬噸”。
這里說的國儲糧會拍賣“陳大米(或者陳水稻)”,是事實。國儲糧公司是國家對糧食進行戰(zhàn)略儲備的機構,負責收購和儲存大量的主糧,每隔幾年會輪換一批?,F在,“輪換”方式通常是拍賣——把舊的糧食處理了,才能購入新的糧食。
過去,確實會把糧食儲存到完全變質才進行處理。這樣的糧食稱為“陳化糧”,已經不能食用了。進入21世紀之后,國儲糧逐漸改革了儲存與輪換方式,在糧食明顯變質之前就拍賣。這樣的糧食,稱為“陳糧”,一般還可以食用?!靶录Z”是指當年生產的糧食,而非當年生產的都稱為“陳糧”。在傳統(tǒng)上,農民家中都會有一些“陳糧”,完全不影響食用。在現代化的倉庫和儲存條件下,在輪換周期內的“陳糧”可以食用。
當然,大米在儲存中會出現黃粒米,儲存時間越長,黃粒米越多,這種說法也是事實。黃粒米的營養(yǎng)價值也確實大大下降了,如果儲存中受了潮,還可能發(fā)生霉變,產生毒素。這也是糧庫要保持良好的儲存條件并且定期輪換的原因。
“業(yè)內人士”說黃粒米非常多,“充斥整個市場”“每個省每個月100萬噸(陳)水稻能磨60多萬噸大米,每斤大米摻雜10%的黃粒米”。
這是一個沒有根據、也完全不符合事實的數字。首先,根據國家標準《GB/T 1354-2018 大米》的規(guī)定,大米中,黃粒米的含量不能超過1.0%。此外,如果每個省每個月輪換出60多萬噸陳大米,那么一個省一年就是700多萬噸陳大米,全國就得有2億多噸陳大米——而全國人民一年的大米消耗總量還不到1.6億噸。
當然,上面的計算只是說明網上這些“業(yè)內人士”說得不合理。不論具體數字多少,總是有陳大米進入市場的。
正如前面所說,儲存良好的“陳大米”是可以食用的,只是風味、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都有所下降。一般而言,品質依然很好的陳米可能作為食品,而更多的陳米是作為飼料、用于釀酒或者作工業(yè)原料。
當然,社會上總存在著不法分子,可能把陳米低價買來“拋光翻新”之后當作好米銷售。
需要強調的是:大米拋光是改善大米口感和延長保質期的合法工藝,是用于“合格好米”的,把它用于“陳米翻新”本身就是違法操作,“加油打蠟”“加香精增味”等操作,更是“在違法基礎上再違法”。
網上所說的“做酒就沒有問題嗎?不是有黃曲霉毒素嗎?”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陳米跟黃粒米是兩碼事,黃粒米跟霉變是兩碼事,只有特定的霉變才會產生黃曲霉毒素。把變質的糧食用來發(fā)酵釀酒是常規(guī)操作——不過發(fā)霉嚴重會大大影響酒的風味,所以更多的是用來生產酒精而不是食用酒。
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米,價格相差巨大。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否好吃、價格高低還只是其次,他們更擔心買到“變質翻新”的大米。其實,人們大可不必那么擔心。首先,市場上有許多正規(guī)渠道銷售貨真價實的大米。只要去正規(guī)超市、糧店購買主流品牌的大米,就很難遇到弄虛作假的大米。其次,大米的陳化變質伴隨著風味口感的下降,這種下降是無法通過“翻新”來明顯改變的。所以,只要是“口感好”的大米,基本上不會是翻新的陳化劣質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