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沃英剛
初識五十鈴玉是在2016 年底,瀏覽花卉論壇時,無意中看到了它,當(dāng)時就被五十鈴玉如碧玉般圓潤的外表所吸引。然而,由于地處內(nèi)蒙古西部,本地并沒有銷售五十鈴玉的花店,也正值寒冬臘月的季節(jié),網(wǎng)購的想法只能擱淺。2017 年初春,在購買多肉時發(fā)現(xiàn)商家正好賣五十鈴玉,趕緊購入幾株,開啟了養(yǎng)“玉”模式。
初來的五十鈴玉很小,葉片也由于商家晾曬和長途運(yùn)輸變得皺皺巴巴的。學(xué)著舶來的種植方法,選擇疏松透氣的植料(泥炭、珍珠巖、火山石),將五十鈴玉種在一個下方打孔的白色茶碗里。慢慢地發(fā)現(xiàn)它煥發(fā)起生機(jī),葉片變得飽滿起來,對它也分外地關(guān)照起來,什么夏天番杏科處于休眠期,要斷水的要求都顧不上了,只要自己感覺干了就要澆水,感覺臟了還要噴水,總認(rèn)為我們這屬于西部地區(qū),空氣干燥,不澆水估計會干死。這樣,經(jīng)過一個夏天的“洗禮”,到2017 年秋天就只剩下了一株,其它的都已仙去,估計這株適應(yīng)了我的無敵澆水大法,居然長得還不錯,還陸陸續(xù)續(xù)地開了幾朵黃色的花(圖1)。到2017 年12 月份的時候,感覺這只茶碗已經(jīng)滿足不了五十鈴玉的生長了(圖2),遂想起給它換個盆。
圖1
圖2
給五十鈴玉配盆,感覺還是用白色的才能彰顯出它的美貌,于是選擇了一款白色粘著托盤的12 厘米口徑的瓷盆。配土上,由于本人勤于澆水,為了不讓這株走上它兄弟姐妹的老路,配土就要選擇更加透氣的配法了。泥炭是必須要用的,顆粒的選擇上,除了用珍珠巖配泥炭,還要選擇一些大點的材料,本著不浪費、減少成本的原則,在工地上撿了一些鋪路用的棱角不是很鋒利的石子(1 厘米左右)。移栽的時候,我采用的是混合土和顆粒分層填土法。首先將泥炭和珍珠巖(4∶1) 拌在一起,盆的底部鋪上一層石子,撒上一層泥炭珍珠巖的混合土,然后再在盆的內(nèi)部周圍鋪上石子(中間是混合土),再鋪一層泥炭,上層再稀稀落落地撒點石子,這樣大概鋪上兩層的樣子,再把五十鈴玉移栽進(jìn)盆里,四周用混合土固定,澆透水,因為沒怎么傷到根系,就直接放在了陽臺上接受日光的照射。
2018 年,由于工作需要開始了在兩地奔波,基本每周回家一次,一周澆一次透水,整個夏天沒有斷過。到了秋天,瓷盆基本長滿了(圖3),由于沒有斷過水,葉片一直很飽滿,小花開得也特別嬌艷(圖4)。2019 年初,由于長得過于茂盛,從旁邊切下幾個芽進(jìn)行了繁殖,依然采用分層填土法(配土?xí)r又增加了1 毫米左右的沙子),繁殖了兩盆到了秋天也基本滿盆了(每盆3棵,圖5、圖6)。一直到今年,雖然回來了,可人到中年家事繁多,有時候忘了澆水,葉子出現(xiàn)了小小的皺紋,可它依然開出了亮麗的花朵(圖7),來撫慰我忙碌的心。
在種植五十鈴玉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沒有上過什么肥料,個人認(rèn)為它對肥料的需求不是很旺盛。喜歡五十鈴玉的花友需要根據(jù)本地的氣候、個人的習(xí)慣等進(jìn)行選擇,讓五十鈴玉成為點綴在你花房里最耀眼的那個。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