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代文學教學中閱讀鑒賞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探析

2021-03-10 08:58:17嚴銘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寫作能力培養(yǎng)

[摘 要] 閱讀鑒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課教學過程中的文學審美活動,對提高學生綜合文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關(guān)注閱讀鑒賞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關(guān)系,認為閱讀鑒賞具有開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活力,并從積累語言材料、豐富生活認知、生發(fā)模仿的欲望以及理解和感受作家的思想情感,揣摩古詩、詞、文義法,學習古人寫作技巧等方面,論述閱讀鑒賞在實踐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發(fā)揮的獨特作用。

[關(guān)鍵詞] 中國古代文學課;閱讀鑒賞;寫作能力;培養(yǎng)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成都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基于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下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路徑探索”(cdjgb2019060)

[作者簡介] 嚴 銘(1967—),男,湖北浠水人,學士,成都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唐宋明文學、古典文化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02-0157-04? ? [收稿日期] 2020-03-26

閱讀鑒賞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國古代文學課教學中最常見且有吸引力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具有開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實踐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長期以來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忽視了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大多以文學史的基礎(chǔ)知識、基本概念、偏離文學現(xiàn)象、文學思潮為主,輔以一定數(shù)量的詩詞記誦,這樣使整個文學史的教和學目標單一機械,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根據(jù)西方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簡稱,即“基于學習結(jié)果的教育”)教育理念,“如果它們(教育課程)無法為培養(yǎng)學生特定能力做出貢獻,它們就要被重建”。[1]那么,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教學必須進行改革,以古典詩、詞、文的學習為例,除對知識點的記憶與作品背誦之外,在預期的學習結(jié)果中還應該突出審美鑒賞、批判性思維、仿寫與創(chuàng)作以及初級階段的專題研究能力,而閱讀與鑒賞、仿寫與創(chuàng)作則是初級階段的重中之重。

一、中國古代文學課的作品閱讀是欣賞和模仿的過程

閱讀是中國古代文學課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古人宣揚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對學習古代文學課很有借鑒意義,多讀原典,不僅能增強理解力,積累文化涵養(yǎng),也有利于培養(yǎng)模仿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一)閱讀是技巧,貴在積累

古代文學課所供選讀的作品都是傳誦千古的名篇,它們表情達意,麗辭深采,字字珠璣,堪稱語言文化的精華,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涵詠是必須的功課。閱讀是一種帶有技巧性的學習,要弄懂其中的法則,否則就會事倍功半。以讀詩為例,第一步要掃除文字障礙,讀懂詩句的字面意思;第二步要看詩句中的典故,并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寫作此詩的處境,挖掘詩歌的深層含義;第三步涵詠詩作,體味作者煉字煉句的功夫,研究詩歌在藝術(shù)方面的特點,如運用修辭、描寫或敘事等手段表情達意。當然,閱讀技巧也需要經(jīng)驗輔助,陸九淵《讀書》詩: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既指出了讀書技巧,也介紹了讀書經(jīng)驗。同時閱讀貴在持之以恒,貴在積累。讀書的實際功利目的不能立竿見影,只有“枕藉觀之”“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嚴羽《滄浪詩話·詩辨》),定能從中獲得大量的語言素材。經(jīng)過長期積累,寫詩作文,用字用語,就會“磊落如珠”[2] (P235),文筆生花,達到“辭入煒燁,春藻不能程其艷,言在萎絕,寒谷未足成其凋;談歡則字與笑并,論戚則聲共泣偕,信可以發(fā)蘊而飛滯,披瞽而駭聾矣?!盵2](P218)的境界。

閱讀也能豐富積累生活的認知。一般說來,在校大學生的交際圈相對狹小,生活閱歷比較淺,而閱讀就可以彌補生活中某些不足,能使人超越世俗的拘囿,增添生活的情韻,還能使大學生與智者交流,與賢能對話。北宋學者程頤曾說: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3]余秋雨《閱讀建議——在高雄中山大學演講》所言: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shù)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現(xiàn)給你。區(qū)區(qū)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jīng)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chǎn)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閱讀。所以閱讀能讓人深刻領(lǐng)會生活的味道。

(二)閱讀的意義在于欣賞和模仿

閱讀是一種文化涵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閱讀好的作品,總是帶著欣賞的態(tài)度去理解、感受和品味。閱讀多了,涵養(yǎng)深了,久而久之就會萌生模仿寫作之念。宋代詩人正是充分吸取了唐詩的文化營養(yǎng),才創(chuàng)造出宋代詩風。杜甫、韓愈對宋詩的啟迪作用尤其重要。宋人曾說:“工于詩者,必取杜甫?!保S裳《陳商老詩集序》)“唐宋以來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傳》,并把它作為學習對象。宋人把《左傳》與《史記》、韓文、杜詩相提并論,同作為文學范本?!盵4] (P86)“王介甫文取法孟(孟子)、韓(韓愈)”(劉熙載《藝概·文概》);“蘇軾最得《莊子》散文的神韻[4] (P103);陸游將江西詩派的詩法與蘇軾詩的流暢自然詩風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又流暢的詩作;楊萬里繼承蘇軾詩的流暢節(jié)奏和連貫氣勢,形成自己詩作“圓轉(zhuǎn)如彈丸”的“活法”特色。明代前后七子擬古思潮盛行,前七子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后七子崇尚漢魏古詩,以盛唐律詩尤其是杜詩為典范,模擬創(chuàng)作現(xiàn)象甚為普遍;明代以博學真才著稱于世的楊慎,其文學創(chuàng)作也是從模仿開始,據(jù)《楊慎年譜》載,楊慎幼時“擬作《古戰(zhàn)場文》,有‘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數(shù)語”,瑞虹公(楊廷儀)極稱賞。復命擬《過秦論》,留耕公(楊春)奇之曰:吾家賈誼也?!盵5] (P202)其后期名作《春興》八首是仿杜甫《秋興》而作,感懷詠事,沉郁悲慨,有杜詩風韻。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保ā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是他對自己文學創(chuàng)作最好的總結(jié)。

二、中國古代文學課的作品鑒賞

文學作品是古代文學史的核心,作品鑒賞是古代文學課教學的核心,因為作品是作家思想精神、情感趨向、人格個性的集中體現(xiàn),要真正讀懂一個作家,就必然要閱讀鑒賞作家作品。

(一)通過鑒賞理解和感受作家的思想感情

鑒賞離不開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沒有感受的理解是不真實的,沒有理解的感受是不深刻的。以詩歌為例,“它吟詠的是使人最激動的生活事件,要求精選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現(xiàn)力最強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現(xiàn)象,用極概括的藝術(shù)形象達到對現(xiàn)實的審美反映?!盵6] (P198),因而我們的鑒賞活動就要以此為切入口進行品鑒分析。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痹娋浣钑r空的轉(zhuǎn)換和兩個鏡頭的聯(lián)接,將兩地相思之情緊緊相連,真情流溢,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教學中引領(lǐng)學生進行感同身受地體驗和想象很有必要。詩人客居異地,本就思鄉(xiāng),恰遇妻子遠道寄來問候,握著牽情掛意的書信,面對淅瀝的秋夜苦雨,心緒難以排遣。前一個“巴山夜雨”說的是詩人所處之地夜暗凄冷,秋雨綿綿,漲滿水池;后一個“巴山夜雨”是詩人想象自己回家后與妻子(親人)在窗前溫暖的燭光下親密談論的話頭,一冷一熱,對比強烈,把詩人對家人的思念巧妙地傾吐出來,苦中帶甜,把遙想重逢的快樂拉到眼前,給人希望和光明。其實,此詩的結(jié)構(gòu)技法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痹撛姀泥~州月著筆,寫閨中人如何想念遠在長安的親人(詩人),寫盡了妻子的美麗、善良與孤獨,也寫盡了詩人的深情與相思,而月光又將兩地思念之情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梢钥闯隼钌屉[的詩借鑒了杜詩的技法,更有創(chuàng)新。

(二)通過揣摩古詩、詞、文義法,學習古人寫作技巧

在鑒賞作品的過程中,通過對作品的揣摩、品味,能深深體會到古典詩、詞、文精巧的立意構(gòu)思、謀篇布局和字句鑄煉、平仄對仗的技法。所謂“沿波討源,雖幽必顯。世遠莫見其面,覘文輒見其心?!盵2] (P298)臺灣詩人余光中讀《夜雨寄北》,欣賞之余也心有靈犀,我們從他《鄉(xiāng)愁》的謀篇結(jié)構(gòu)可以看到《夜雨寄北》的影子;現(xiàn)代作家峻青的《秋色賦》通篇以歐陽修的《秋聲賦》作為反光鏡來拓展自己的思路。至于蘇軾的《赤壁賦》《留侯論》、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司馬光的《答司馬諫議書》、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鈷鉧潭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以及歸有光的《項脊軒志》等名篇佳作,更被后人作為學習模仿的范例。其中《留侯論》為了證明“忍小忿而就大謀”的中心論點,選取張良“能有所忍”為骨干,并運用“鄭伯肉袒牽羊”、勾踐“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項羽“唯不能忍”等正反史料,反復申論,構(gòu)思縝密,立意新穎,給人以啟迪。

作為詩歌愛好者,筆者品讀杜甫的《月夜》和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無不為詩作的時空接榫的結(jié)構(gòu)驚嘆,并模仿著賦詩一首:“月出東山凝玉光,清暉萬里寄瀟湘。多情又入青春夢,老氣重溫桂子香。竹影霓裳驚孔雀,銀燈焰火映瓊漿。巧辭難賦重逢夜,嘆罷滄桑意未央?!迸c同學們分享,學生們作詩的熱情被激發(fā)了起來,但大部分人寫不成詩,諸如不押韻、不講平仄、生造詞語硬表情、語言不圓轉(zhuǎn)流利等問題突出。筆者曾布置過作業(yè),要求以居住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樹、草、花等)和自己的處境或心情為話題,寫一首近體律詩或絕句。結(jié)果是良莠不齊。如有人寫《無題》詩:“一席金光向天長,兩翅繞得頻頻蕩。三朵紅面恰逢春,四樹風來咕咕渺。誰家紅梅尚有藏,只緣鴨暖雪意褪。自是獨來書里倦,鏡里無他萬里牽?!卑唇w詩押韻規(guī)則,無論律詩或絕句,奇數(shù)句不論,偶數(shù)句必須押韻。而該詩除一、二句外,四、六、八句都不押韻。又如《悠居西北》“窗外勁松綠脫蒼,屋下斜陽暖覆霜。乍暖還寒終是朗,一抖昨靡披春裝”一詩,首先是題目有問題,“西北”過于籠統(tǒng),詩中也沒有表現(xiàn)出“悠”的意思;其次多處沒遵循平仄相間的原則,如第一句是“平仄仄平仄平平”,第二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第四句是“仄仄平仄平平平”;第三是生造詞語,如“綠脫蒼”“暖覆霜”“終是朗”等詞語給人生硬之感。經(jīng)過六周訓練之后,漸漸有些起色。如絕句:“桃花味散繞清池,柳樹成蔭倒掛枝。幾瓣梨花開肆意,輕眠片刻不知時。”用白描的手法描繪春日花開柳綠和自己于花下輕眠的感覺,表現(xiàn)了一定的生活情趣,而且講押韻,論平仄,營造意境,有詩味。在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一周寫一詩(律詩或絕句),營造寫作氛圍,日積月累,最后將全班同學的作品結(jié)集成冊,贈送各學院和圖書館,深受好評,在全校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學生也多有詩歌、散文等作品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這種實踐訓練對提升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容易形成師生良好的創(chuàng)作風尚。

三、培養(yǎng)寫作能力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義不容辭的責任

素質(zhì)教育是新世紀教育的主旋律,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guān)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智育工作的目標是“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六種能力”,其中“六種能力”之“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就是關(guān)于培養(yǎng)寫作能力,提高寫作素養(yǎng)問題。這是個系統(tǒng)工程,是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展示,除了語言文字運用技巧,還關(guān)涉寫作主體的各種素養(yǎng)和能力,其中,更需要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一些著名人物,如章太炎、王國維、梁啟超、錢穆、傅斯年、馮友蘭、胡適、魯迅、毛澤東等人,妙筆生花,出口成章,才華橫溢,都源于他們被傳統(tǒng)文化深深熏陶過,而傳播和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恰恰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的責任。20世紀初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課自覺地肩負起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任務。1906年林紓于京師大學堂主文科教席,所用的是自編教材《春覺齋論文》,其教學宗旨重在使學生“作文乃無死句,論文亦得神解”[7] (P46),并結(jié)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以古代作品為例談及很多寫作方面的技巧技法。如在《應知八則》中就論及古文的“意境”“識度”“氣勢”“聲調(diào)”“筋脈”“風趣”“情韻”“神味”,在《用筆八則》中則談到古文的“用起筆”“用伏筆”“用頓筆”“用頂筆”“用插筆”“用省筆”“用繞筆”“用收筆”[8]。20世紀20年代北大中文系課程中,還有“詩名著選(附作文)”“文名著選(附作文)”,當時的教育部還規(guī)定必須開設(shè)“文習作”“詩習作”和“詞習作”。如今,我們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課教學大綱,很多都沒有涉及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課題,自然也就沒有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故而有必要重拾前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充分發(fā)揮古代文學的學科優(yōu)勢,通過教學學習前人的優(yōu)秀作品,吸取經(jīng)驗,師法技巧,培養(yǎng)寫作素養(yǎng),這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改革,必將如“太山遍雨,河潤千里者也”[2] (P38)。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課在不斷展現(xiàn)文學經(jīng)典魅力的同時,更有責任引導學生學會借鑒、弘揚經(jīng)典。善于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寫作能力,成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人生智慧和良好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WILLISS,KISSANEB.Outcome-BasedEducation:A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B/OL].https://digitised-collections.unimelb.edu.au/bitstream/handle/11343/115681/scpp-00829-wa-1993.pdf?sequence=1

[2]周振甫.文心雕龍選譯[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明)薛瑄.讀書錄(卷二)[M].清康熙正誼堂刻本.

[4]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簡紹芳.贈光祿卿前翰林修撰升庵楊慎年譜[A].楊慎詩選[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6]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林紓.論文偶記·初月樓古文緒論·春覺齋論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8]嚴銘.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實現(xiàn)路徑探討[J].文學教育(中),2015(12):40-42.

On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Appreciation and Writ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YAN M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hina)

Abstract: Reading appreciation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literary aesthetic activity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ry litera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ing appreci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It holds that reading appreciation has the vitality of development and creativity.It also discusses the unique role of reading appreciation in the realiz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goal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accumulating language materials, enriching life cognition, arousing students desire to imitate and understand the writer's thoughts and feelings, figuring out the writing skills of ancient literature and learning the ancient writing skills.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reading appreciation; writing ability; cultivation

猜你喜歡
寫作能力培養(yǎng)
挖掘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三寫”結(jié)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理論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武術(shù)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5:15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高中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yǎng)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和龙市| 彭阳县| 合江县| 罗山县| 顺昌县| 南城县| 抚远县| 元谋县| 突泉县| 田林县| 乐清市| 滨海县| 老河口市| 东乌| 无锡市| 武穴市| 马尔康县| 黎城县| 榆树市| 肇源县| 磴口县| 香河县| 科技| 孟连| 民丰县| 开远市| 罗田县| 庄浪县| 栖霞市| 台中市| 威远县| 庆元县| 随州市| 清涧县| 恭城| 延津县| 威信县| 行唐县| 宿松县| 修武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