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易
張昭離開得很突然。
2020年5月離開復星影視后,張昭去了趟云南,參觀了褚時健的橙子園。他深受觸動:“老爺子太牛了,75歲還能再創(chuàng)業(yè),我現(xiàn)在不過才58歲,當然也可以重新開始。”回來后,他創(chuàng)立了橘品影業(yè)。不得不佩服這位電影“老炮兒”的勇氣:從光線到樂視,他義無反顧,當傾注心血的樂視付諸流水,他仍有重新開始的魄力。2020年11月,橘品拿到A輪融資,張昭在11月底接受了采訪,那篇采訪的標題是《張昭:借我春風如少年》。采訪他的記者說,寒冬凜凜,張昭端著一杯冰美式就進來了。1
看得出來,張昭是準備再大干一場的。采訪中,他談了許多關于電影產業(yè)的話題。少年抱持理想主義不稀奇,稀奇的是年過半百,眼中仍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
張藝謀懷念張昭:“每一次跟他聊天都是談電影。”賈躍亭說他為電影而生,血液中流淌的全部是電影因子。朋友們說,他希望在自己的墓碑刻上“電影之子”。
張昭的電影生涯中,有三個關鍵人物:王長田、賈躍亭、張藝謀。這三個人都出現(xiàn)在了他的治喪委員會名單中。
張昭讀的是復旦信息科學和哲學專業(yè),但鐘愛電影,“電影學院1978年才開始招生,所以我們小時候是沒有機會的”。為了圓夢,后來他赴美國學習電影制作。1996年張昭歸國,進入上影集團。這時,中國電影處在起步階段,許多從業(yè)者待業(yè)在家,他痛心于那個“讓創(chuàng)作者沒有尊嚴的時代”。
2003年,張昭離開上影,遇上了復旦師弟王長田,那時光線傳媒剛成立5年。剛到北京,他就和王長田長聊到晚上12點,王長田請他吃了一頓媽媽包的餃子。這頓餃子讓張昭記憶深刻,他覺得王長田是一個不講形式、踏實做事的人。
他加入了光線,任藝術總監(jiān),2006年創(chuàng)立光線影業(yè)。這個“跳槽”很需要魄力,上影畢竟是“鐵飯碗”,而當時的光線,只不過是眾多民營影視公司中的一員。
張昭的想法在這個階段發(fā)生了變化,他不再執(zhí)著地做導演,他的眼光投向了整個電影產業(yè)。上影是沒有辦法給他創(chuàng)新土壤的,但光線可以,而他唯一的要求是:光線影業(yè)必須獨立上市。
張昭在光線的4年,光線保持了100%的增長速度,那是中國電影狂飆突進的4年,也是光線順利躋身“民營五大”的4年。這得益于張昭建立起的光線“地推鐵軍”。
張昭的打法與當時的主流思維不同,他重視電影的發(fā)行與營銷,2012年,他在接受《中國企業(yè)家》采訪時說:“渠道不通暢的話,再好的產品都形成不了產業(yè)。好萊塢最核心的就是發(fā)行,中國電影怎么能好起來?就先從發(fā)行做起。”這種思維后來延續(xù)到了樂視影業(yè),在批片普遍成本兩三百萬的時代,樂視投入千萬發(fā)行《敢死隊2》,這部電影最終收獲票房3.3億元。
但張昭的獨立上市夢最后沒有實現(xiàn)。光線影業(yè)被并入光線傳媒上市,而這也成為張昭和王長田分道揚鑣的主因。
張昭說:“當初我說得很清楚,這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你并進去的話,我就沒有辦法按照產業(yè)發(fā)展來進行布局了?!?/p>
2010年年底,張昭與賈躍亭在北京昆侖飯店的酒吧見了第一面,聊天中,互聯(lián)網與電影結合的愿景令張昭心生向往。
賈躍亭給了張昭承諾:樂視影業(yè)未來將獨立上市。張昭在光線傳媒持股僅0.24%,而張昭后來在樂視影業(yè)持股3.8291%。賈躍亭給予張昭的自由度,或許是張昭選擇樂視的原因之一。
再一次,張昭從大船跳上小船。當時樂視剛剛上市,市值只有40多億元。張昭的每一次“轉型”,都踩在時代的風口上。2014年,正是互聯(lián)網資本進入影視行業(yè)的時候。
張昭將新成立的樂視影業(yè)帶入了“民營新五大”的行列。然而,樂視影業(yè)的口碑是毀譽參半,首要原因是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系列。《小時代》系列在收入上成就了樂視影業(yè),張昭曾說,《小時代》系列的投資回報率大概在1:10,但這一系列的口碑卻不可恭維。《熊出沒》系列也是樂視的一張王牌,部部都掙錢,在2017年樂視影業(yè)走下坡時,一部《熊出沒》占了其總票房的40%,2019年對打《流浪地球》,還拿下了7.14億元的票房。
張昭認為互聯(lián)網時代的核心思維是分眾,商業(yè)電影不能單純以“好”或“不好”來衡量,互聯(lián)網電影公司就應該把適合的產品推薦給不同的人群,并為不同的用戶群體創(chuàng)造符合他們心智的影視作品。單片票房不是最重要的,品牌才是,由品牌衍生出的價值才是更重要的,就像迪士尼和漫威的關系。
賈躍亭曾承諾張昭樂視影業(yè)獨立上市。
從IP成熟度上來說,《小時代》與《熊出沒》的確是好的樣本。張昭曾肯定過郭敬明,稱他是個非常好的“產品經理”,對于青少年的流行與喜好相當敏銳。
張昭在樂視的第二大爭議,是《長城》。2013年,張藝謀與老搭檔張偉平鬧翻,張昭以“頂級片酬”簽下了張藝謀,業(yè)界傳聞這個價碼是2億元。
張藝謀某種程度上是張昭電影的啟蒙者。張昭當年在復旦念碩士時,張藝謀帶著《紅高粱》去宣傳,張昭就在臺下,看得熱血沸騰。
張藝謀進入樂視后,交出的第一個作品是《歸來》,拿下2.91億元票房,第二個作品便是《長城》。
《長城》公映后,差評如潮,影評人“褻瀆電影”在微博發(fā)出“張藝謀已死”的感嘆,公眾號“毒舌電影”接連兩篇微信推文批評《長城》。張昭親自下場怒懟這兩家自媒體,他怒而寫道:“躲在陰溝里詛咒中國電影的你已經腐爛!電影勞作者永生!”
張藝謀電影《歸來》首映式,張昭(左1)、陳道明(左2)、鞏俐(左3)、張藝謀(左4)、郎朗(左6)在現(xiàn)場。
但張昭的低谷遠不是《長城》,沒多久,樂視這艘大船將沉,當年許諾張昭會讓樂視影業(yè)獨立上市的賈躍亭伸出了借錢的手。當時,在樂視生態(tài)中,只有影業(yè)持續(xù)盈利。
《人物》的一篇采訪中提到,當時賈躍亭上門來借3億元,張昭躲著不見他,躲到凌晨3點,連飯都沒吃,但最后還是借了,那是樂視影業(yè)最后的一筆流動資金。2
那段時間是張昭的至暗時刻,他每天都抽煙,煙灰缸里堆滿了煙蒂。賈躍亭總共從樂視影業(yè)拿走17億元,張昭的獨立上市夢再一次碎了。
2017年上影節(jié),張昭開了一場發(fā)布會,孫宏斌幫他站臺。孫宏斌在臺上對他說:“你不用擔心錢,只要方向對,你有的是錢?!睆堈蚜⒖踢煅柿恕?/p>
張昭的職業(yè)生涯帶著一層悲情色彩,被稱作“行業(yè)最不容易的電影大佬”。這或許是他后來離開復星影視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原因。他希望第三次嘗試,他能夠掌握主動權。
在2020年年底接受的那次采訪中,張昭笑著調侃自己:“很多人都說我一輩子活了人家三輩子,扔掉財富的速度比積累財富的速度還快?!?
張昭職業(yè)生涯的濃度是毋庸置疑的。影視行業(yè)有四張牌桌,第一張坐著“國家隊”,第二張坐著“民營五大”,第三張坐著互聯(lián)網公司,第四張尚未成型。4前三張牌桌,張昭都坐過,他正坐上第四張牌桌,希望深化IP品牌化運作,做出中國自己的迪士尼和漫威。
可惜,故事戛然而止。
趙英俊在《送你一朵小紅花》里寫:“不共戴天的冰水啊/義無反顧的烈酒啊/多么苦難的日子里/你都已戰(zhàn)勝了它。”
他們都曾飲下過冰水烈酒,戰(zhàn)勝過苦難風霜,所以當生命畫上句號時,仍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