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價值及文化特性芻議

2021-03-15 09:01:22謝小蘭
現(xiàn)代營銷·理論 2021年1期
關鍵詞:價值

摘要:湘西土家族民歌是湘西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及各種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湘西土家族民歌具有其獨特的風格,記錄著土家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故事以及土家族的發(fā)展歷程。它記錄著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和土家族的發(fā)展歷程,再現(xiàn)著土家族的歷史文化、民間藝術和民俗風情。本文從土家族民歌的種類、音樂的價值及文化特性等方面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土家族音樂;價值;文化特性

湘西土家族民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善于運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和內容去全面展現(xiàn)土家族文化生活的多個方面,是土家族群眾表達思想、演繹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深入探索湘西土家族音樂的價值及文化特性,能深化對土家族民間音樂藝術的理解。

一、湘西土家族民歌的種類

湖南湘西土家族民歌種類繁多,有山歌、號子、小調、擺手歌、燈調、神歌、陪十姊妹歌、哭嫁、打喪鼓、搖籃曲等。

1.山歌

山歌是一種即興演唱的歌唱形式,隨時隨地根據(jù)個人的情感需要,即興演唱,廣抒情懷。也是土家族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民歌體裁。土家族山歌可以分為土語山歌和漢語山歌兩種。土語山歌是指用土家族本土的語言演唱,歌曲較為古老,一般以老年人演唱為主,且多數(shù)年輕人不會唱,它的曲調一般分為上下句結構,旋律具有古樸的色彩風格。漢語山歌以現(xiàn)代語言演唱,所以演唱較為普遍。它的腔調按字數(shù)運行,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旋律悠揚婉轉、節(jié)奏自由、感情豪邁奔放等特點。土家族山歌高腔所占比重較小,平腔所占比重較大。唱詞多以七言四句體為主,兼有一定量的自由句式。七言中又按四、三短句分節(jié),韻律基本一韻到底。唱詞內容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歌曲《郎在高山打一望》。

2.號子

土家族的號子主要包括:船工號子、排工號子、巖工號子、拖木號子等。以拖木號子為例:

土家族的拖木號子有著獨具一格的特色。它有“二聲號”、“三聲號”、“四聲號”三種唱腔,一般采用一人領唱眾人和唱的演唱形式。領唱時,大家做準備,和唱時,大家一齊用力。這種唱腔的顯著特點是,在每首號子的前面都有兩句由領唱與和唱共同演唱的襯詞樂句,作為“號頭”。在結束處有一個襯詞作為“尾聲”。而樂曲的中間則是主唱詞部分,而且可以多次反復。這個中間的樂句構成都不一樣,每一樂句包括領、和兩個樂節(jié)。由二樂句構成的稱“二聲號”,由三樂句、四樂句構成的則稱為“三聲號”、“四聲號”?!叭曁枴保ㄖ兴伲?,主要用于一般拖木勞動中;“四聲號”(稍快)主要用于拖木的緊張時刻;“二聲號”(中速),主要用于眾人撬木下山時演唱。

3.小調

土家族小調一般結構精簡,具有很強的旋律性,曲調顯得輕快活潑、優(yōu)美流暢。一般多在閑暇或勞動強度不大時演唱。節(jié)奏變化豐富、襯詞襯句很有特色,膾炙人口,被視為湖南民歌中的珍品。主要特點有:第一、小調中襯詞襯句的運用形式豐富多變,能巧妙地與歌詞內容及旋律風格色彩相結合,其特點如下:

(1)句式結構不斷擴充,使樂曲展現(xiàn)出更加豐富的表現(xiàn)力。如《十二月花節(jié)》這首歌中,每段正詞只有兩句話:“正月里是什么里?正月開的是什么花?”第一句正詞后,加了一個長襯詞句,再接第二正詞,然后是一連串的襯詞襯句,使樂曲熱烈明快。

(2)塑造音樂中各種豐滿形象、展示歌者的內心世界。土家族小調中很多歌詞只有三兩句,內容比較簡單,很多靠襯詞來刻畫形象,豐富和補充正詞的未盡之意,如《情歌不離姐面前》,用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和“咕嚕?!薄ⅰ袄ɡ怖病?、“羅羅羅”的襯詞,刻畫麻風細雨的聲音和麻雀的飛叫聲,使人不得不由聽覺形象引起視覺形象的聯(lián)想。

4.擺手歌

擺手歌是土家族在集會跳擺手舞時用土家語演唱的一種傳統(tǒng)歌曲。擺手舞,土語稱“社巴日”,它是土家族的傳統(tǒng)風俗歌舞。跳擺手舞都有固定的地方,那就是“神堂”或稱“擺手堂”前的寬闊場坪。擺手舞活動有大擺手和小擺手之分。大擺手由數(shù)村或數(shù)十村聯(lián)合舉行,規(guī)模宏大,有近千人參加;小擺手以自然村落為單位舉行,擺手活動的規(guī)模有大有小,但是其祭祀祖先、傳頌歷史、歌唱勞動、祈求豐年的愿望是一樣的。

擺手歌的內容十分廣泛。有人物故事、農事勞動、開天辟地、長途遷徙等,擺手歌的唱詞是有神話、有歷史、有勞動、有生活、有事態(tài)人物的敘事性長詩,也是土家人民歷代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文學巨作

二、湘西土家族音樂的價值

從音樂中所蘊含的價值來看,湘西土家族音樂擁有土家族音樂領域“活化石”的美譽。

第一,具有極高的文化傳承價值。湘西土家族音樂的本質是一個內容豐富而傳播性能強大的媒體平臺,其中有民謠、民歌以及民間說唱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其中湘西土家族的《擺手歌》、《喪歌》、《梯瑪神歌》等多個曲子都可稱作民間敘事歌曲的經(jīng)典作品,同時還是湘西土家族在民族、藝術等方面文化的整合代表作。

其中,以湘西土家族的哭嫁歌為例,其被譽為土家人抒發(fā)情感的巨作,同時還是土家族人過人智慧的體現(xiàn)??藜薷柰ㄟ^對哭訴這一方式的運用,被作為土家婚姻習俗中最樸素最原始的禮儀習慣,其歌詞自然真實,句式參差不一,此外,歌曲運用了反復、比喻、夸張、排比等修飾手法,建立起獨一無二的藝術個性,其演繹方式以哀婉凄涼為主,以哭伴歌,整首曲子音調低沉,享有“中國式的詠嘆調”的美譽,湘西土家族原生態(tài)音樂在演繹過程中主要運用漢語和土家語,而土家語作為一種缺乏文字形式的語言,其傳播全部由口述完成,因此逐漸走向消退。所以以土家語為主要傳播媒介的民歌就成為了一種即將面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音樂形式還是內容,湘西土家族原生型民間音樂都具有極其關鍵的藝術意義和文化意義。

第二,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首先,湘西土家族民間音樂保留了最為原始的習俗,為后世對中國音樂成長進程、民族的建立和人口遷移以及社會學、藝術學和人類學等多個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湘西土家族的擺手歌、梯瑪神歌、毛谷斯等藝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音樂藝術的抽象性、虛擬性、模仿性等特征,還能反映出歌舞演繹形式的基礎和來源。湘西土家族民間音樂具備獨特的民族風俗特點,追溯其根本,部分音樂來源于古代的軍事戰(zhàn)爭以及人民的生產工作,部分則源于當時人們信奉的神與祖先,與神話有密切聯(lián)系。湘西土家族音樂側重于對民族文化含義的體現(xiàn)和表達,其具備強烈的社會功利化效用以及社會倫理傾向,其成長與進步仍然沿襲舊習,其延續(xù)和傳承已經(jīng)超過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其次,湘西土家族民間音樂的繼承和傳播依舊維系著原生態(tài)土家族音樂強烈的民族文化精神。湘西土家族地區(qū)的地理條件十分復雜,其獨特的居住條件是湘西土家族原生型民間音樂具備強烈區(qū)域性特點的主要原因。湘西土家族民間音樂作為湘西土家族文化繼承和傳播的媒介平臺,長期的繼承與發(fā)展,致使其發(fā)展為土家族文化藝術的主要代表,盡管民族藝術的整個發(fā)展進程中,湘西土家族的社會特征已有所改變,但是原生型民間音樂依舊代表了其最初的文化形態(tài)。

第三,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以藝術形態(tài)的角度來說,舞蹈和音樂本就是相輔相成的,湘西土家族的許多祭祀音樂與舞蹈都能夠體現(xiàn)湘西地區(qū)從上古到五代時期土家族人民的婚姻狀況、生活工作以及傳統(tǒng)習俗。湘西土家族特有的如戰(zhàn)爭舞和盾牌舞一類的習俗舞蹈,其內容從距今三千多年的武王伐封到距今七百年的東南抗樓,全面展示了在整個文化進程中土家人的軍事戰(zhàn)爭以及生活習俗。湘西土家族人民的祖先巴人擅長音樂與舞蹈,在文獻《華陽國志》中對此有所描述。以湘西土家族獨特的擺手舞為例,早在遠古時期,擺手舞就已出現(xiàn),盡管它是土家族人的祖先用以祭祀天神的舞蹈,但是就其本質來說,還是與人們的生活與軍事有密切聯(lián)系,擺手舞中常常會有男女情感、耕種勞作以及將士戰(zhàn)斗等一系列動作出現(xiàn)。湘西土家族人喜歡以舞蹈為媒介,反映其生命意識和價值觀念,土家族的歷史、藝術、文化等都有自身獨一無二的特征,根據(jù)其審美的特殊性,其舞蹈的演繹形式通常以敘事為主,它以多個舞蹈動作反映了湘西土家族人勞作與生活的景象。

三、湘西土家族音樂的文化特性

土家族民歌作為我國民族傳統(tǒng)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具有口頭性、集體性、變異性和傳承性等基本的文化特性外,還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傳統(tǒng)文化及語言文化的特性,體現(xiàn)出了土家民歌音樂久遠的歷史根據(jù)及文化內涵,這些獨特的文化特性使其成為區(qū)別于其他民族藝術的一個重要標志。

1.民俗文化特性

民俗文化具有集體性、一致性的特點,它是基于人們的生活習慣、情感信仰、知識水平等方面而產生的一種文化,對于樹立民族精神,增強民族的認同感,進一步加強民族的凝聚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土家族民歌音樂自誕生之日起便成為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民歌音樂都是民俗文化的生動體現(xiàn)。如:土家族在祭祀時演唱的“梯瑪神歌”,在嬰兒出生時演唱的“喜花鼓歌”,在女兒出嫁時演唱的“哭嫁歌”,以及在老人去世時演唱的“喪歌”等。民俗文化的影響貫穿了土家族人的始終,也因此產生了不同風格的民歌形式。我們總能在不同的民歌展演過程中時時感受著民俗文化的強大魅力與深厚底蘊。

2.傳統(tǒng)文化特性

湘西土家族民歌來源于生活,記錄著土家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是其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同內容的民歌演唱形式反映著土家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信仰以及對生活的無限向往。湘西土家族民歌是一種歌、樂、舞相結合的民歌藝術形式,自產生至今處處都體現(xiàn)出了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特性。隨著土家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不斷交流融合,漢族文化逐漸深入其中,使的土家民歌在句式結構、內容及韻律上都發(fā)生了改變,以致出現(xiàn)了七言四句體、五句子歌等具有漢文格律特征的詞曲形式,極大的豐富了土家族民歌的文化樣式??傊良易迕窀璧陌l(fā)展史也是一部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史,也是土家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發(fā)展的歷史。

3.語言文化特性

土家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清朝之前以土家語為主要溝通媒介,清朝實施“改土歸流”之后,土家族人與漢族不斷融合對語言及習俗均有較大的影響。”

土家族民歌音樂的語言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其演唱形式也比較獨特,在梯瑪神歌里加入了舞蹈動作、吟誦等特點;在婚禮活動中,除了歌曲的曲調與語言融為一體外,又加入了哭的元素,以“哭”代“歌”的演唱形式成為土家族人獨特的風格。土家族民歌是由湘西當?shù)氐奶厥夥窖耘c聲音曲線相結合的產物,土家族人以歌會友,用歌舞來進行語言溝通,抒發(fā)人們內心的思想感情。從土家人的民歌語言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土家人漢語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時代的變遷,由過去的土家語演唱發(fā)展到現(xiàn)在用漢語歌唱,成為土家語言文化變遷的印記。

四、結語

總之,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是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圖騰與巫術的民族心理沉淀綜合作用的結果。湘西土家族音樂具有極高的文化傳承價值、歷史研究價值以及藝術審美價值。通過對湘西土家族音樂文化的研究,可以讓我們了解土家族民間音樂的精髓。

參考文獻:

[1] 盛文峰.土家族民族的藝術特征和社會功能[J].藝術評論,2015(9)

[2] 楊亭.土家族審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

[3] 熊曉輝.文化生態(tài)視閾下的土家族民歌研究[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6(2)

[4] 胡茵.湘西土家族音樂的特色與價值[J].貴州民族研究,2016(8)

[5] 胡遠慧. 湘西保靖縣苗族民歌調查研究[J]. 北方音樂,2012(4)

作者簡介:

謝小蘭(1979—),女,漢族,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聲樂教學。

基金項目:

湖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旋律結構研究》(18C0680)研究成果。

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謝小蘭

猜你喜歡
價值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分鐘能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七月》價值新解讀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3
“給”的價值
俆衛(wèi):用夢創(chuàng)造價值
科學中國人(2015年4期)2015-02-28 09:12:39
價值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7
從平凡中體現(xiàn)價值
聲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32
“活著就要體現(xiàn)自身價值”
中國火炬(2012年3期)2012-07-25 10:34:02
新昌县| 嘉兴市| 东海县| 正镶白旗| 茌平县| 云浮市| 湟中县| 西昌市| 青州市| 辽阳市| 吴川市| 章丘市| 丰城市| 贡觉县| 罗城| 启东市| 吉首市| 通江县| 湟源县| 象州县| 陆川县| 姚安县| 华池县| 桃园市| 民丰县| 台江县| 胶州市| 闽清县| 无极县| 泽普县| 昭平县| 财经| 镇坪县| 阜南县| 丰台区| 宜君县| 凤台县| 灵武市| 柯坪县| 盐山县|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