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書婷 雷靂
一、社會網(wǎng)絡與同伴侵害和內化行為
同伴侵害是指個體遭受的來自同伴的身體、言語、關系等方面的攻擊,如軀體暴力、言語辱罵或斷絕友誼關系等。內化行為即內化問題行為,指個體所經(jīng)歷的一些消極情緒體驗,如退縮、孤獨、抑郁和社交焦慮等。為探究兒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和內化行為的影響因素,來自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Neal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Veenstra兩位研究者梳理了相關領域的研究,并強調了社會網(wǎng)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網(wǎng)絡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網(wǎng)絡,它可能通過網(wǎng)絡選擇和網(wǎng)絡影響兩種機制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與內化行為。網(wǎng)絡選擇機制可以理解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會基于性別、種族、年齡、價值、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的相似性相互選擇,從而成為朋友。而網(wǎng)絡影響機制可以被概括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同伴之間的個體態(tài)度、價值和行為會相互影響。
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一是人們會被有相似態(tài)度和行為的人吸引,因為在與這樣的人互動時更具有確定性。如抑郁的青少年更愿意與同樣抑郁的青少年建立關系,他們有共同的經(jīng)驗,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人們會避免或解除與異質性同伴的關系。如抑郁的青少年可能在情感支持和親密關系上存在問題,導致他的那些沒有抑郁體驗的朋友可能因此不再維持這段友誼。
三是默認選擇往往伴隨著同伴群體的邊緣化。也就是說,受侵害的兒童和青少年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和其他未受侵害的同伴成為朋友。
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是個體會通過觀察、模仿同伴來強化內化行為。如有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青少年的朋友也更可能自傷,因為在小群體內,他們的這種行為會受到認可和鼓勵。
二是尋求過度安慰、人際依賴等問題性人際互動會傳播內化行為,當個體長時間暴露于和抑郁者的互動之中,他會比和未抑郁者互動感受到更多的抑郁和焦慮情緒。
三是共同反芻可能會加劇解決問題的潛在負面后果。研究表明,在二元友誼中,共同反芻會導致明顯的抑郁和焦慮傳染。
四是根據(jù)報復假設,侵害者會報復那些保護受侵害者的人,因此如果與受侵害者交友的話,也將面臨著和他一樣被侵害的高風險。
此外,性別、年齡、同伴地位、同伴規(guī)模、課堂規(guī)范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社會網(wǎng)絡的同伴選擇和影響機制,甚至內化行為之間也可能互相影響。
總的來說,社交網(wǎng)絡的網(wǎng)絡選擇機制讓那些存在同伴侵害和內化行為的相似的兒童和青少年聚集到一起,而社交網(wǎng)絡的網(wǎng)絡影響機制又強化了他們的同伴侵害和內化行為。
資料來源:
Neal, J. W., &? Veenstra, R..(2021). Network selection and influence effects o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behaviors and peer victimiz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Developmental Review, 59.
(責任編輯? ?姚力寧)
356250031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