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 博,王宇斌,王 妍,王 鑫,馬曉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資源工程學院,陜西西安 710055)
自然界中單一的銅、鉛、鋅礦石資源較少,從多金屬硫化礦石中綜合回收有價元素銅、鉛、鋅的研究備受關注[1-3]。由于多金屬礦石中有價金屬共、伴生關系復雜,礦物間嵌布粒度分布不均,包裹和連生現(xiàn)象嚴重,其綜合利用一直是選礦行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對低品位復雜銅鉛鋅多金屬礦石進行系統(tǒng)的工藝礦物學研究就顯得尤為迫切[4-8]。如何通過工藝礦物學研究,實現(xiàn)低品位多金屬礦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如田樹國等[9-12]針對低品位銅鉛鋅多金屬礦石,通過多種檢測手段系統(tǒng)研究了化學成分、礦物組成和嵌布特征,分析了影響該礦石選礦指標的工藝礦物學因素。某銅鉛鋅多金屬硫化礦嵌布粒度細,包裹現(xiàn)象嚴重,有價元素銅、鉛、鋅與脈石連生關系密切。研究針對該多金屬硫化礦進行了化學成分、礦物組成、重要礦物的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工藝礦物學研究,為其可選性試驗提供依據(jù)。
原礦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原礦多元素分析結果 %
由表1可知,樣品中主要金屬元素有銅、鉛、鋅等元素,脈石主要為硅酸鹽類礦物。同時,少量的碳元素可能會對選礦中的藥劑消耗產(chǎn)生影響。為進一步了解該礦石中有用元素的賦存狀態(tài),對原礦中銅、鉛、鋅礦物的物相組成進行了分析,結果見表2、表3和表4。
表2 原礦銅物相分析結果 %
表3 原礦鉛物相分析結果 %
表4 原礦鋅物相分析結果 %
由表2、表3和表4可知,礦石中銅、鉛和鋅元素主要是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銅的硫化物占有率為87.66%,鉛的硫化物占有率為87.59%,鋅的硫化物占有率為97.90%。銅、鉛、鋅氧化物占有率較低,銅的氧化物占有率為1.82%,鉛的氧化物占有率為8.60%,鋅的氧化物占有率為1.26%??梢娫摰V石屬于原生銅多金屬硫化礦石。
采用顯微鏡光片、薄片鑒定及X衍射分析對該礦的礦物組成及含量進行了研究。主要礦物組成及相對含量見表5。
表5 主要礦物組成及相對含量 %
由表5可知,礦石中主要的金屬礦物包括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含量高、可浮性好,將嚴重影響銅、鉛、鋅精礦品位,并增加抑制劑石灰用量。
黃銅礦與閃鋅礦、方鉛礦和黃鐵礦等關系密切。黃銅礦賦存狀態(tài)見圖1,嵌布特征見圖2。
圖1 黃銅礦在礦石中的產(chǎn)出狀態(tài)(反光)
由圖1可見,黃銅礦主要沿黃鐵礦粒間、裂隙分布,呈不規(guī)則狀或細脈狀,可交代的黃銅礦呈乳濁狀,局部粒度較粗,團粒狀分布,包裹黃鐵礦,粒度一般為0.01~ 0.70 mm。由圖2可見,在多金屬礦石中,黃銅礦與其它金屬礦物連生密切。在塊狀礦石中,黃銅礦與金屬礦物鑲嵌較均勻分布,粒度差別不大,黃銅礦粒度一般為0.01~ 0.5 mm。在條紋條帶狀礦石中,在以閃鋅礦、方鉛礦為主的條帶,黃銅礦呈細粒被包裹,粒度為0.01~ 0.1 mm。由于這類交代共生礦物嵌布緊密,嵌布粒度較細,有用礦物互相包裹現(xiàn)象嚴重,單體解離難度增大。
圖2 黃銅礦包裹方鉛礦、閃鋅礦及黃鐵礦(反光)
方鉛礦嵌布特征見圖3,賦存狀態(tài)見圖4。
圖3 方鉛礦、黃銅礦及閃鋅礦相互嵌生(反光)
圖4 方鉛礦在礦石中的狀態(tài)(反光)
由圖3可見,方鉛礦與其它金屬礦物鑲嵌緊密,主要呈塊狀、條紋狀、浸染狀、細脈浸染狀分布。在塊狀礦石中,方鉛礦與黃銅礦、閃鋅礦鑲嵌均勻分布,與黃銅礦、閃鋅礦交代溶蝕黃鐵礦呈包含狀、乳濁狀。由圖4可見,在條紋狀鉛鋅礦石中,以方鉛礦為主的條帶常包有細粒閃鋅礦、黃銅礦,而在以黃銅礦、閃鋅礦為主的條帶中,方鉛礦常常被包裹。在浸染狀礦石中,方鉛礦可與黃銅礦、閃鋅礦毗連連生,也可與脈石連生,方鉛礦粒度為0.01~ 0.50 mm。這類礦石可通過磨礦單體解離后浮選的方法回收。但因少數(shù)被黃銅礦、閃鋅礦交代,不均勻分布,很難實現(xiàn)方鉛礦的單獨回收。因此,考慮通過銅和鉛混合浮選對銅、鉛鋅進行綜合回收。
閃鋅礦嵌布特征見圖5,賦存狀態(tài)見圖6。
圖5 閃鋅礦與黃銅礦、方鉛礦及黃鐵礦相互包裹(反光)
圖6 礦石中閃鋅礦的狀態(tài)(反光)
由圖5可見,在該多金屬硫化礦石中,閃鋅礦與方鉛礦、黃鐵礦、黃銅礦、鋅黝銅礦的鑲嵌關系密切,其集合體主要呈浸染狀和條紋狀分布。閃鋅礦常常包裹交代黃鐵礦,且在黃鐵礦中呈交代乳濁狀。在以閃鋅礦為主的條帶中黃銅礦、方鉛礦及細粒黃鐵礦常被閃鋅礦包裹。由圖6可見,在以黃銅礦、方鉛礦為主的條帶中,黃銅礦和方鉛礦常常包裹有閃鋅礦,閃鋅礦粒度為0.01~ 0.85 mm。此外,由于閃鋅礦與黃鐵礦、方鉛礦及黃銅礦之間連生關系復雜如:毗連連生、包裹連生,不同有用礦物間混雜現(xiàn)象嚴重,會對回收閃鋅礦的精礦質量造成較大影響。
石英主要分布在次生石英巖中。石英在次生石英巖中的賦存狀態(tài)見圖7。
圖7 石英在次生石英巖中的狀態(tài)(反光)
由圖7可見,石英的形狀明顯分為兩類,一種是常見的他形粒狀石英,石英顆粒彼此緊密鑲嵌,粒度一般為0.005~0.500 mm。另一種石英具有板條狀自形、半自形晶體,無定向分布,粒度為0.02~0.16 mm。石英的粒度分布不均勻,常具不等粒變晶結構,主要為顯微晶質-細粒變晶;少量石英為變余斑晶,自形溶蝕狀,有時有裂紋,粒度為0.5~2.5 mm,磨礦后易解離,具易選易解離嵌布特征。
在礦石中碳酸鹽礦物以白云石為主,少量為方解石。白云石嵌布特征見圖8。
圖8 白云石與重晶石及方鉛礦相互包裹(反光)
由圖8可見,圍巖中的白云石有兩種嵌布特征:一種為他形粒狀,微晶,粒度為0.01 mm左右;另一種為自形粒狀,粒度為0.005~0.100 mm。白云石均勻分布在微晶中,含礦巖石中的白云石多為他形—自形粒狀變晶,與重晶石、閃鋅礦等金屬礦物鑲嵌分布。由于白云石與部分金屬礦相互包裹,會對閃鋅礦等金屬礦石的回收造成一定的影響。
重晶石主要為他形粒狀、板條狀粒度和少量柱狀。其中,他形粒狀粒度為0.02~0.20 mm,柱狀可達8 mm,可形成重晶石巖。重晶石在礦石中的賦存狀態(tài)見圖9。
圖9 重晶石在礦石中的狀態(tài)(反光)
由圖9可見,巖石中有少量定向分布的鱗片狀絹云母。板條狀粒度為0.01~0.15 mm,多浸染狀、浸染團粒狀分布在碳酸鹽礦物集合體中,在蝕變較弱的重晶石化、次生石英巖化英安巖中可以看出,重晶石化較次生石英化晚。重晶石在礦石中含量較高占比為14%,會對銅、鉛、鋅等金屬礦石的綜合回收產(chǎn)生影響。
對有用礦物黃銅礦、方鉛礦和閃鋅礦進行了粒度分析,結果見表6。
表6 有用礦物的粒度分析結果
由表6可見,礦石中黃銅礦、方鉛礦和閃鋅礦自然嵌布粒度在各粒級區(qū)間內均有分布,51.14%的黃銅礦分布在0.04~0.16 mm粒級,47.52%的方鉛礦分布在0.04~0.16 mm粒級,57.55%的閃鋅礦分布在0.04~0.16 mm粒級,銅鉛鋅礦物粒度均有50%左右屬于細粒級礦物,15%左右屬于中粒級礦物。因此,主要金屬礦物間粒度差別不大,且以中細粒為主,部分粒度較細、互相包裹,使其分離難度增大。為獲得較好的精礦指標,可考慮階段細磨工藝。
(1)該礦石屬于原生銅多金屬硫化礦石。其中銅的硫化物占有率為87.66%,鉛的硫化物占有率為87.59%,鋅的硫化物占有率為97.90%。
(2)礦石可利用金屬礦物以黃銅礦、方鉛礦和閃鋅礦為主。其結構主要呈塊狀、稠密浸染狀、浸染狀、細脈浸染狀、條紋狀分布,且多數(shù)金屬礦物相嵌緊密,包含溶蝕及交代結構發(fā)育,包裹連生發(fā)育,容易造成精礦產(chǎn)品互含。
(3)脈石中絹云母、白云石和綠泥石易泥化,可采用階段磨礦、減少泥化,降低影響。重晶石礦可通過對選鋅尾礦進行浮-重聯(lián)合工藝等加以綜合回收利用。
(4)該礦物可綜合利用礦物多,分離難度大;礦物嵌布粒度主要以中細粒為主且嵌布特征復雜,多數(shù)金屬礦物嵌布緊密,包裹和連生現(xiàn)象較嚴重。脈石礦物白云石、重晶石、綠泥石、絹云母,容易泥化。因此,建議采用階段磨礦,加強黃鐵礦抑制和礦泥分散,提高精礦品位和浮選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