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安順
青島梅園里的十梅庵,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初,還沒有梅花,是位商人建了這片梅園。我在梅園里,遇見一位來自杭州的女孩,她說觀賞園中一百多個品種的梅花開放,就想起了故鄉(xiāng)的梅花傳說。
在杭州斷橋,有一個凄美的梅花傳說:一個待在深閨的少女情竇初開,她來到西湖的斷橋邊,發(fā)現(xiàn)了一株梅樹,開滿了雪白雪白的梅花,在月光如鉛華的流瀉之中,梅樹輕煙裊裊,浮影若夢。少女想去收集梅花上的花露,然后把它滴進(jìn)茶里給一位對她不屑一顧的白馬王子喝。她聽說,只有這樣,王子才能對她死心塌地與她白頭偕老,共度一生??墒牵倥苫稌r滑落水里,再也沒有爬出水面。
我想,梅花的別名,可以叫“情花”了。唐明皇喜歡梅花,他所居之地,必須種植幾株梅花。梅開時,他賞賦品詩,聽“梅妃”的戲,至夜戀花不歸。一生不娶妻生子的北宋居士林逋,植梅放鶴,他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而且寫出了傳誦千古的《山園小梅》——其中經(jīng)典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彪[喻了他戀愛梅花的迷離心態(tài),還有崇尚梅花的精神人格。著名的《梅花三弄》,無論聽音樂,還是欣賞詩詞,我都能感受到梅花的芳香,那是梅花戀情,是唱徹我骨髓的一首愛情之歌。
梅花品性高潔,它是一種“寒香花”。有人說梅花先天下而春,這正是梅花沖破冬眠的可貴之處,因而它被譽為了“東風(fēng)第一枝”。《詩經(jīng)》里早就有梅花的記載:“摽有梅,其實七兮。”梅花之態(tài)略見一斑。還有傳說,古人摘下一枝梅花,托郵驛傳送友人,并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庇纱?,梅花在人文境界中的綽約風(fēng)情,令人魂牽夢繞。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詠梅詞《卜算子·詠梅》,寓意寂寞孤寒。北宋王安石的《梅花》詩簡約而令人興奮:“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泵坊ǖ牟磺窈皖B強(qiáng)意志,被推崇為一種高潔的人文品格和優(yōu)秀的精神氣節(jié)——正所謂元代詩人楊維楨吟詠梅花的浪漫之意:“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
我想起了兩件事:一是河南安陽殷墟銅鼎中,發(fā)現(xiàn)了一顆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專家說,如果種下這顆種子,會發(fā)新枝,也會開出美麗的梅花。另一事是近代金石書畫家吳昌碩,“家傳一本宋朝梅”,據(jù)說他高超的書畫技藝,正是源于這本家傳珍品對他最初的啟迪,它啟發(fā)了他的心智,讓他的靈魂,獲取了精湛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
可見,梅花滲透在國人的血脈和文化淵源之中,已經(jīng)天長地久了。“梅花歡喜漫天雪”,戰(zhàn)嚴(yán)冬、傲風(fēng)霜的梅花,它是我們文化底蘊里深藏的一脈情思,一縷春風(fēng),也是細(xì)水長流的生活情韻,生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韻味。
(編輯? 余從/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