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煌娟
情境認知理論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學習,起源于情境,來源于生活。所謂無情境不教學,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設更為真實和貼近實際生活的情境,讓學生能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氛圍中,豐富學生的感官,享受運用語言溝通的快樂。同時,通過合理自然的情境設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讓學生在理解、感悟、探索和鉆研中學習,構(gòu)建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橋梁,促進語言知識轉(zhuǎn)化為語言運用能力。
一、挖掘生活資源,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
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依托生活實際設計語境,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元素,為學生構(gòu)建真實的語言情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應對水平。
教師在構(gòu)建貼近生活化的語境時,需要重視對于學生生活情境的還原。如四年級下冊Uint 4 At the farm Part A Lets talk 的教學內(nèi)容是Sarah 和Mike去農(nóng)場參觀,詢問各種蔬菜名稱。目標語言:“What are these? Are these…?”對于城里的學生來說,吃過土豆、南瓜、西紅柿等,但不知道這些蔬菜是從哪里長出來,存在生活的盲區(qū)。在鞏固和操練環(huán)節(jié),教師帶著學生來到了真正的農(nóng)場參觀和體驗,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喚起了學生使用語言的欲望,語言的輸出就水到渠成了。此項基于生活實際情境開展的活動,不僅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增長了學生的生活知識。
二、挖掘文本資源,創(chuàng)設豐滿的語境
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學生會因為語法掌握不準確、詞匯積累不足等問題,導致語言輸出方面具有較高的難度。所以,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地研讀教材,深挖文本資料,合理自然地設計情境,引導學生表達和參與,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提升英語交際能力。
四年級上冊My home A Lets talk 的目標語言為: “Where is…? Is she in the…?”如何讓學生將所學的目標語言運用到真實的環(huán)境中,建立一定的信息差,并能改變單一的形式,讓學生有話說,想要說。教師結(jié)合文本資料,讓學生課前設計一個立體小家,小家的設計中有幾個“小心機”。首先,在每個房間上面有折疊頁,折疊頁上畫著家庭成員,但這到底是哪位家庭成員呢,同伴就可以開展這樣的提問“Is this your grandma?”然后繼續(xù)深入地問“Where is your grandma? Is she in the…?”自然而然地進行對話。這是一個基于主題語境背景下的綜合性語言運用活動,教師通過前期語言支架的搭建,信息差的構(gòu)建,讓對話變得完整和流暢。學生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自然地運用了目標語言和相關交際語言,對話操練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說”,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交際能力、學習能力。
三、挖掘?qū)W生資源,創(chuàng)設意義語境
情境認知理論強調(diào),學習的設計要以學習者為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創(chuàng)設真實交際性強的語境,將課堂變身為真實交際的場所。例如,六年級上冊Unit 4 I have a pen pal A talk 討論的是關于筆友愛好的話題。外區(qū)借班上展示課的教師來上這節(jié)課,她拿出了自己班學生寫的英語信,讓在場的每位學生抽取一封,成為筆友,信件里介紹了筆友的個人情況及愛好等,接著,開展同桌交流活動,詢問對方筆友的愛好,是否愿意成為筆友等。此教學活動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正確地理解這節(jié)英語課的內(nèi)容,還產(chǎn)生了真實語言的交流,而且為學生牽線搭橋,開啟了筆友間的交流之門。
四、挖掘主題資源,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設計能促進學生間產(chǎn)生交互、共同參與的實踐活動。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在編寫時是基于特定主題來設計單元內(nèi)容,這些主題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可依托的交際語境。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圖引出與“Family”主題有關的詞語與家庭成員有關的詞匯,然后通過圖畫、錄音等方式學習單詞,并通過視頻、圖片的方式展示家庭成員,鼓勵學生上臺扮演一個家庭,實現(xiàn)對話交流,通過真實的情境展開“Family”主題的相關教學,使學生可以具備英語的日常交際能力。另外,教師可以拓展文本內(nèi)容,與教材主題結(jié)合,重構(gòu)語言材料,形成更加生動形象、豐富有趣的情境。例如,在學習“Family”這一主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后,為學生提供相關繪本“The Family Book”等,鼓勵學生閱讀,并在學生結(jié)束閱讀之后,由教師負責設計交際情境,引導學生在對話交流中掌握家庭的成員特點,體會、認識到重要性,使交際主題的情感內(nèi)涵得以豐富。
五、挖掘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立體化語境
在英語課堂上恰當?shù)剡\用各類多媒體資源,多維度刺激學生感官,創(chuàng)設立體化英語語境,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具生命力。四年級上冊Unit 4 My home A Lets learn 的教學內(nèi)容為家里的各種房間名稱。 教師借鑒房產(chǎn)機構(gòu)的網(wǎng)上樣板房VR全景展示形式,設計了一個VR全景立體的“家”,學生可以點擊想去的房間,全方位立體地查看房間和里面的各種擺設。身臨其境的感覺,立體的視覺體驗,將單調(diào)的詞匯學習形象化、趣味化,提升了語境的真實性。五年級下冊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Read and write的教學內(nèi)容為“English Party”的邀請函,邀請函中“RSVP”有很多教師就是用中文解釋為“收到,請賜復”。那么怎樣能用英文解釋,讓學生在恰當?shù)恼Z境中來理解“RSVP”的意思呢?教師制作了一個1分鐘的英語微課,從“RSVP”的法語到英語的演變經(jīng)歷,到如何答復等,都在微課中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來,雖然沒有中文的任何解釋,但在微課的英語情境中,所有的疑惑都解決了,教師無須使用中文進行翻譯。因此,恰當?shù)恼Z境運用能提高學生語言領悟能力,增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手段,新穎有創(chuàng)意,并且能實現(xiàn)實時互動,實時變通,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感官上的刺激,使單調(diào)的操練賦予了真實的語境。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依據(jù)情境認知理論設計英語語境,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同時,在設計語境過程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教學目標、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結(jié)合學生生活實際,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杭州市長壽橋小學)
責任編輯:高珊
10407562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