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若江
(江南大學江南文化研究院,江蘇無錫214122)
在華夏地域文化板塊中,江南文化可謂獨樹一幟。自春秋時期吳越文化發(fā)端,歷經三千年演進、嬗變,尤其是晉唐以來的吸納、融合、揚棄、提升,江南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內涵。這種文化精神超越庸常,具有大道文化特質,符合人類發(fā)展規(guī)律,兼顧群體與個性,智慧靈動、開放善納、務實進取、剛柔相濟、雅致詩性且尚德向善、義利并舉、富于擔當,一定程度彌補了既有文化的缺憾,也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使江南后發(fā)先至,優(yōu)勢突出。梳理提煉這些精神文化元素,對于更好解讀江南文化發(fā)展的內在機理,更好作用于當下和未來的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人文價值。
務實進取、經世致用,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特質,也是江南自唐宋以來經濟社會全面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同樣有著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但千百年來,江南文化卻并不拘泥于既有傳統(tǒng),而顯示出積極務實入世、篤學尚行的特色,既目光高遠、胸襟宏闊,富于社會擔當,又尊重客觀實際、注重理論實踐的結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薛福成的“工商強國”“殖財養(yǎng)民,導民生財”等,無不體現(xiàn)了江南知識分子“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在明代理學盛行時代,東林學派就努力開創(chuàng)“開物成務”“躬行立教”的新倫理觀。他們超脫窠臼,反對玄虛,注重知行并重,倡導求實務本,開啟了明清之際的“實學”之風,也為其時重實證、求實用的實學思潮發(fā)展提供了思想基礎。東林學者的這種務實思想“使晚明思想以返歸朱子的形式超溢出宋明儒學建設道德精神的主流”“不僅扭轉了風氣,而且也拓寬了論域”[1]。同時,東林學者講學不忘濟世、研學與議政相結合的實學風氣,比之前的理學家跨出了道德濟世的重要一步,影響極其深遠。
清代,面對政治黑暗,顧炎武提出知識分子要探究“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2],他纂輯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大膽揭露土地兼并和賦稅繁重不均等社會積弊,指出“世久積弊,舉數(shù)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抨擊“有田連阡陌,而戶米不滿斗石者;有貧無立錐,而戶米至數(shù)十石者”的嚴重社會不均。在《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和《郡縣論》中,他還對社會積弊的根源作了分析,指出“郡縣之弊已極”癥結在于“其專在上”,已經觸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問題。顧炎武秉持“明道救世”經世思想,呼吁“利民富民”“厚生為本”,希望國民生計能夠改善,“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他主張“民得其利”“藏富于民”,認為只有“善為國者,藏之于民”,才是真知其“本末”[3]。這些利民富民主張,無疑是江南知識分子厚生經世思想的折光。
19 世紀后期,在社會變遷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銳意進取的江南士子再次成為新觀念、新思潮的自覺接受者與積極傳播者,他們以卓越的才識和敏銳的洞察力,順應社會變革,推動傳統(tǒng)社會轉型。薛福成是重要代表人物,也是近代中國除舊布新進程中承前啟后的思想家和經世致用理念的實踐者。他受益于林則徐、魏源等人思想熏陶,繼承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積極投身洋務運動。從1865 年入曾府到1894 年病逝,30 年中薛福成在國家治理、外交策略上皆見解獨到而務實。擔任英、法、意、比四國大使期間,他目睹西方社會發(fā)展,實地考察了西洋各國經濟后,全面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富民強國的建議。
同時,這種崇德尚行、務實進取的特質也表現(xiàn)在其他方面。作為近代民族工商業(yè)的高地,江南許多實業(yè)家都以“實業(yè)救國”“實業(yè)興邦”為根本,創(chuàng)實業(yè),重實際,求實利,義利兼顧,為社會轉型、城市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以張謇、唐文治、陶行知、楊模等為代表的“教育救國”先行者,也都是經世致用思想的積極踐行者,腳踏實地推動平民教育;而榮氏兄弟、祝大椿、唐保謙等實業(yè)家對教育的鼎力支持,對國民素質提高和人才培養(yǎng)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東林領袖顧憲成曾說,為官當做“良吏”:“我之所謂良吏,必自真心為民,始真心為民,則饑猶已饑,寒猶已寒,弱猶已弱,疴癢疾痛猶已疴癢疾痛。其所孜孜焉慕而趨者,第問其有益于民與否耳,不問其有益于我與否也?!崩^任領袖高攀龍也說:“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此士大夫之實念也。居廟堂之上,無事不為吾君;處江湖之遠,隨時必為吾民,此士大夫之實事也?!碧拼罴澋摹稇戅r》,以樸實無華的詩句傳遞了體察民情、恤民愛民的思想,顧炎武亦有“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之語,這些愛民厚生、務本求實的思想,是江南文化重要的精神寶藏。
東林書院牌坊
兼容并包,開放善納,是江南文化最具優(yōu)勢的特質之一,也是區(qū)域發(fā)展始終保持良好態(tài)勢和文化自身不斷提升的內在動能。
早在勾吳發(fā)端時期,這種文化就顯示出善于接納異質文化的端倪,這從泰伯、仲雍兄弟南奔吳地,得到當?shù)赝林鴵泶鞫鴦?chuàng)立勾吳的史實可以得到印證,也開啟了江南文化打破封閉、開放善納的先河。此后,在越滅吳、楚滅越的國家兼并重組中,這一地域文化互相融合、吸納、交匯,內涵不斷得到豐富。
四通八達、通江近海的地理環(huán)境,是江南文化開放的外部條件。江南地處長江下游,這里水網密布,交通便利,信息發(fā)達,溯長江,可直上荊楚巴蜀;環(huán)太湖,可周行浙皖;沿運河,可貫通京杭;濟滄海,亦可通達五洲。密布的水系與開放通達的地理環(huán)境,深刻地影響了江南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心態(tài)。常州淹城曾出土3條建造于7000—9000 年前的獨木舟,佐證了悠久的吳地造船史和古吳人“不可一日廢舟楫”的水上生活。在造船、馭船中,吳人也培養(yǎng)了較為開闊的視域、探索的勇氣和通達柔韌的性格。張帆遠航須巧借風勢,穿行水道須敏察善納,地域環(huán)境對文化的影響不言而喻。
南北朝時,江南和沿海地區(qū)與海外交流增多,經濟發(fā)展開始超越北方,文化傳播也更為活躍。此后,隋唐大運河的開通,以及后世漕運的發(fā)展,更加速了江南與外界的經濟往來與文化交流,帶動了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因為大運河的帶動,江南在糧食、紡織品交易和織造、冶煉技藝的交流中,文化的融合傳播得以加速,運河、長江不僅貫通東西南北,也讓江南在大一統(tǒng)的中國開始扮演新的歷史角色。“夜半江聲聽不住,南船才過北船來”,正是古人對當時水路繁忙景象的形象書寫。
明清時期,地處南北水陸要沖的蘇南,在糧食、土布、蠶絲的大宗交易中,在紡織、鑄造、冶煉、印刷等技藝的交流和戲劇文化的傳播中,與外部的經濟文化交往互動不斷擴大,文化包容性得到加強。在活躍的經濟帶動下,江南文化影響力也不斷提升,“蘇造”“蘇作”“蘇式”一度成為令人仰慕的高端商品的代名詞。以無錫為例,穿城的運河帶動了兩岸商貿活動,市場經濟被激活,由此形成了著名的米市、布碼頭、絲碼頭。八方客商帶來的不僅是商品貨物,也帶來特色各異的文化。
貿易活動客觀上促成了文化的開放,江南人在心態(tài)上對新生事物、異質文化有著特別的包容性和接受度。20 世紀初民族工商業(yè)在江南的率先崛起,很大程度就得益于這種“善納”的態(tài)度和善于審時度勢的文化性格。晚清退隱官員楊宗濂、楊宗瀚兄弟,就是憑借開闊的視野,善納的性格,敏銳抓住商機,在1895 年就在運河畔創(chuàng)辦了業(yè)勤紗廠,開啟了蘇南民族工商實業(yè)崛起的現(xiàn)代序幕。1900 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也因在粵滬等地商業(yè)活動中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經驗,發(fā)現(xiàn)了商機,成功開辦了茂新(保新)面粉廠;1904 年,周舜卿在無錫東(今周新鎮(zhèn))創(chuàng)辦裕昌絲廠,也是得益于在滬上獲得的廣博見識。在民族工商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實業(yè)家更是善于吸納創(chuàng)新,在企業(yè)運營中引入現(xiàn)代管理,輸送員工出洋學習,率先注冊商標“兵船”(北洋商標局001號商標)。江南實業(yè)家和士紳階層還聯(lián)手造就了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留學潮。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實業(yè)救國、科技救國的新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回眸百余年的發(fā)展,江南人總能先人一步發(fā)現(xiàn)機遇,率先起步,無論是20 世紀初的民族工商業(yè)崛起,還是改革開放初期鄉(xiāng)鎮(zhèn)經濟的超常發(fā)展,抑或是20 世紀后期外向型經濟高地打造、21世紀初的經濟結構轉型調整,江南人總能走在時代前列,這無疑是文化使然??梢哉f,這種開放兼容的文化特質是江南不斷實現(xiàn)自我超越的內在動能,也為后世江南全面發(fā)展注入了恒久的活力,歷史用事實一再印證了江南文化的這種優(yōu)越性。
智慧靈動、善于變通,是江南文化又一鮮明的特色。這一文化特質使江南人總能在歷史發(fā)展的關鍵時刻審時度勢、把握機遇,作出精準判斷與抉擇,從而贏得先機、獲得最快最好的發(fā)展。這種敏察善納的智慧,很大程度得益于江南水網密布的自然環(huán)境。水上生活實踐打磨了江南人順應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即所謂“見風使舵”“順水推舟”。“水”的許多自然屬性,如隨物賦形、順勢而流、曉暢通達、探索前行的天性、滴水穿石的韌性、以柔克剛的風格等,也早已融入江南人的血脈之中,成為群體性文化性格。可以說,江南文化就是以智慧靈動、機智敏捷見長的“水文化”,所謂“智者樂水”亦折射出地域環(huán)境對人的深刻影響。
這種性格特質早在春秋時期就已露出端倪,彼時江南民風“勇武、好劍”,“重然諾、輕生死”。吳王壽夢之后戰(zhàn)術上的“重謀略、多詭詐、善變化”,讓吳國快速強大,從而不到百年便“破楚御越、北威齊晉”,稱霸天下。而漁獵、征伐,都需要造船使船,出于安全和出行需要,皆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適時調整帆檣,辨識環(huán)境特征和天氣變化,以確保既有收獲又無危險。長此以往,養(yǎng)成了機智靈活、適時進退、通達善變的群體稟賦,這些特質無不得益于水的孕育熏陶。
江南水網密布,土地肥沃,魚米豐饒,民生殷實。太湖平均水深不足兩米,水上漁獵并無生命之虞。溫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地和精耕細作的農業(yè)文化,共同造就了富裕安適的魚米之鄉(xiāng)。這種低風險、高收益的“湖塘”淺水環(huán)境,也培養(yǎng)了江南人平和愜意、追求安逸、潤滑機敏的生活態(tài)度。但運河這條通達活躍的水道,則很好彌補了“湖塘文化”之不足,為江南水文化增添了開放包容與活躍因子,使穩(wěn)定安逸與進取探索的二元文化得以互補交融。上海的崛起更使這種“水文化”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和張力,為“湖河文化”融入“江海文化”元素,這主要表現(xiàn)在既有的開放包容、善于吸納的江南氣質神韻,在上海開埠后,尤其是海派文化的形成中得到了進一步凸顯與張揚。
智者加勇者,必然成就弄潮兒。江南文化的這種靈動智慧,成就了近代以來兩次經濟大飛躍:一次在19世紀末20 世紀初,另一次在20 世紀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前者是建立在商業(yè)大流通和由此而來的思想開放基礎上的民族工業(yè)崛起,它使整個江南地區(qū)經濟突飛猛進,再次躍居全國前列,而無錫、溫州這樣的小城也因經濟崛起而地位飛升。后者是改革開放以后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民間經濟體大規(guī)模出現(xiàn)的典范,江南人為國家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兩種模式——“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使江南再次成為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排頭兵。經濟的探索,無疑是文化性格的生動演繹,再次彰顯了文化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禮記·學記》云:“化民成俗,其必由學?!苯现跃邆漭^高的文化素質,與該地域崇文重教的濃郁風氣緊密相關。春秋時,常熟人言偃遠行魯國求教于孔子,成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中唯一的江南學子。言偃回鄉(xiāng)后畢生致力傳播儒學,被尊稱為“南方夫子”。永嘉晉室南渡,唐代安史之亂和北宋汴梁淪陷,都導致大批中原士族涌入江南,促進了江南社會發(fā)展全面提升。
世家望族的聚集和興盛,促進了區(qū)域文化的發(fā)展和讀書風氣的形成。長洲《彭氏宗譜》曰:“宗人生業(yè),以讀書習禮為上?!睂ⅰ白x書習禮”作為子弟擇業(yè)最高標準,其子孫謹遵祖訓,彬彬向學,明清兩代誕生了兩位狀元、十四位進士,可謂“江右望族,有耀于吳。蘊釀深厚,代生名儒”。[4]無錫《陡門秦氏宗譜》卷二《家訓》亦曰:“三曰勤讀書,變化氣質,陶淑性情,惟典籍是藉。操之在己,達之在天。勿恃富而惰學,勿不第而喪志,勿以困苦而輒止,勿以明敏而荒疏??嘈牧W,自能達其道而行其志?!边@些望族世家普遍熱心辦學,故鄒鳴鶴說“人文淵藪之地,士興于學,民興于業(yè),義田義塾之設,比比皆是?!盵5]
唐宋以來的書院制度,也為文教興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北宋政和元年即1111 年,楊時在無錫創(chuàng)辦東林書院,傳播理學。明萬歷時顧憲成、高攀龍重修書院,并以此為中心形成了在思想史、政治史上影響巨大的“東林學派”,遠近名賢,同聲相應,天下學者,咸以東林為歸。講學參政、視天下為己任的東林精神,實事求是的經世致用思想,深刻影響了歷代江南學人。清朝沈德潛、錢大昕、姚鼐等人主講于蘇州紫陽書院,段玉裁主講于太倉婁東書院,眾多書院助推了科舉考試的成功,也促進了學術的繁榮。
受到崇文重教風氣的鼓蕩,江南士人在歷屆科舉考試中成績驕人。據統(tǒng)計,明代共取狀元90 名,蘇浙狀元有37名,占比41%;清代114 名狀元中,蘇浙(長江以南)籍有66 名,江蘇籍狀元49人中,江南為47人,江北徐州、寶應各1人。許多累世大族俊彥輩出代不乏人,蘇州更是進士、狀元高地??婆e的成功,使江南士人在明清政壇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文官制度的發(fā)達更刺激了江南崇文風氣和參與科舉考試的熱情。在機制激勵之下,江南成了封建社會后期的教育重鎮(zhèn)、文官淵藪。
江南崇文重教的風氣在近現(xiàn)代人才崛起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縉紳階層的開明,江南崇文重教、助學之風始終不輟。小城無錫凡實業(yè)有成者無不捐資助學。錢穆在《師友雜憶》中曾說:“晚清以下,群呼教育救國,無錫一縣最先起?!碧莆闹?907年脫離官場,為實現(xiàn)“振興實業(yè),興學育才”愿景,在錫創(chuàng)辦無錫國學??茖W校,崇尚氣節(jié),開明辦學,運用書院式教育方法,注重學術根基的錘煉和求實精神的弘揚。唐氏主政無錫國專凡三十年,培養(yǎng)了1700 多位畢業(yè)生,很多成為我國文史哲領域的重要學者。
江南的第一所高校東吳大學誕生于1901年,比京師大學堂僅晚了3年,比清華學堂早了10 年。1903年震旦大學在滬創(chuàng)立,西方教會大學的出現(xiàn),刺激了國內高等教育發(fā)展,也推動了江南教育近代化進程。20 世紀初,江南出現(xiàn)了“經正女學”“愛德女?!薄案傊九畬W”等女子學校,培養(yǎng)了我國最早的女性知識人才和科技人才。在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留學風潮中,江南出國留學人數(shù)約占全國總留學人數(shù)的一半,為國家培育了大量新型人才。新中國成立后,江南誕生的兩院院士數(shù)量占全國比例的近60%(至2016 年末,兩院院士總數(shù)為1629人,其中籍貫為蘇浙滬的院士分別為450 人、375 人和84人,總數(shù)909人)。崇文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江南收獲了文化的昌盛和輝煌,也為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和人才基礎。
太湖黿頭渚俯瞰
山澤淑靈,人文蔚起。精細雅致、詩性審美追求,是崇文重教的必然結果,江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也深刻影響了人的精神氣韻。浸潤于文化母體的江南人養(yǎng)成了精細雅致、溫婉多情、細膩浪漫的文化氣質。園林、戲曲、飲食、陶瓷、刺繡、書畫、文學等各種文化形態(tài),都體現(xiàn)出優(yōu)雅詩性的特點。
永嘉南渡、安史之亂、靖康之難,來自中原地域的簪纓士族紛紛避亂南下,寓居江南,不僅帶動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也推動了文化的轉型,歷經數(shù)百年演進,蠻勇尚武已被崇文重教所取代,審美追求也轉向清雅、精細、溫婉、靈秀。在優(yōu)美環(huán)境中讀書、吟詩、交友、雅集、游樂,成為江南文士崇尚的生活模式。常熟屈殿楨“無樗蒲聲色之好,惟置善本古書,以供瀏覽”的生活頗有代表性。其工書法,善畫梅,酷嗜古今名人書畫,“平居焚香獨坐,避俗若浼,或與友人講析書法畫理,亹亹不倦。一切求田問舍世俗所營之者,未嘗擾其雅懷也”[6]。1914 年,無錫榮汝棻所撰楹聯(lián)“賦詩飲酒談方技,聽曲彈棋觀異書”[7],就形象展示了江南文士的生活情狀。
擁有118 座祠堂的惠山祠堂群正在申請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
江南經濟的繁盛,也促成了追新慕異的消費風尚和生活情趣。明中后期江南經濟迅速崛起,俗尚精雅奢華之風愈演愈烈。服飾方面僭越等級尊卑,標新立異,競逐華靡;飲食不厭其精,飲酒花樣繁多;豪門園林建筑精巧,家具制作巧奪天工;富商大賈、縉紳世家、文人墨客們通過園林、家具的精雕細琢,獲致精神的滿足和審美的愉悅。明袁宏道《虎丘記》筆下蘇州夜生活“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痹趤碜员狈降馁|疑聲中,江南學者陸緝《蒹葭堂雜著》卻指出,奢侈是富裕的產物,而享受生活,消耗資財,能夠有效刺激社會的商業(yè)和服務,從而創(chuàng)造新的財富。
精美的園林不僅裝點了江南的綽約風姿,也是文人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的形象寫照。明中后期,江南士人好游之風極盛。明松江華亭文人陳繼儒自稱“閉門閱佛書,開門接佳客,出門尋山水,此人生三樂”,醉心于“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拂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藉以臥。意亦甚適,夢亦同趣”[8]的生活。同時,江南士族紛紛辟地修園,構筑山莊別墅,以寓其詩性追求、山林雅思。江南造園之風興于南宋,明清極盛,蘇州城內私家園林多達數(shù)百處。園林是江南士人精神寄托、審美追求的外化,強調天人合一,注重人造與天然的默契,巧妙借景,內外相融,收到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的審美效果。蘇州滄浪亭適宜漫游靜賞,透過漏窗和敞軒可借景園外碧波蕩漾之秀色,又可借賞園內的山林丘壑之野趣。拙政園從東部繡綺亭、梧竹幽居亭一帶可西借遠處的北寺塔。駐足留園西部山頂小亭,可遠借虎丘、西園和遠山。無錫寄暢園,西依惠山、東接錫山,西側疊假山于惠山東麓,園內假山仿佛園外真山之余脈,舉目東望,園外錫山龍光塔如園中之景,達到了園外有園,景外有景,使有限園林增添了無限美景。
建筑大師陳從周先生在《園林美與昆曲美》中,將江南園林之美比擬為昆曲藝術之妙:“中國園林,以‘雅’為主,‘典 雅’‘雅 趣’‘雅致’‘雅 淡’‘雅 健’等等,莫不突出以‘雅’。而昆曲之高者,所謂必具書卷氣,其本質一也?!本赖慕蠄@林是一種精心構筑的疊山理水藝術,利用各種風格和功能的建筑與水面的配合,將景物之美發(fā)揮到極致。明文震亨《長物志》曰:“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要,須回環(huán)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又須修竹、老木、怪藤、丑樹,交覆角立蒼崖,碧澗奔泉泛流,如入深巖絕壑之中,乃為名區(qū)勝地。”[9]太湖石產于水際,由于受到水的長期沖擊,侵蝕成許多凹凸不平的穿孔,人們用“瘦、漏、透、皺”四個字來評價太湖石之美。它不僅是假山石頭的形式美感,更是江南文士人生境界的體現(xiàn),瘦影頷首,孤迥特立,空潭清影的審美感受,以及疊山理水的藝術架構,不僅形成妙造自然、曲折回環(huán)之趣,也折射出江南人追求詩性的生活雅趣。江南園林依托水鄉(xiāng)環(huán)境,滲透著江南士人的審美趣味,遍布園內的匾額、楹聯(lián)、書碑、畫刻,乃至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無不顯露出詩文詞曲的意蘊,而疏密、虛實、陰陽、向背等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都體現(xiàn)出書畫藝術的獨特韻味,詩情畫意與園林巧構有機結合,江南士人意趣盎然的生活品位與詩性追求,在園林中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xiàn)。
江南的書畫、繡藝、玉雕、核雕、紫砂等手工藝,也集中體現(xiàn)了江南文化精細雅致的特點。以繪畫為例,江南畫家多為冶園高手、隱逸之士,如“元四家”倪瓚、吳鎮(zhèn)、黃公望、王蒙,其繪畫皆崇尚空靈淡遠的趣味,體現(xiàn)超然物外的情懷,疏林緩坡,淺水平岑,意境清遠蕭疏,流露出遠離世俗的心境和孤獨飄逸的意趣。明清時江南畫壇最為繁盛,不少畫家以畫筆描摹了江南繁華鼎盛景致。清康乾時期的《康熙南巡圖》《盛世滋生圖》皆堪比《清明上河圖》,畫面開闊,氣勢恢宏,生動展現(xiàn)了江南富庶繁盛景象。極負盛名的明代“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最善寫意,畫風寧靜典雅、蘊蓄風流、境界高遠。江南繪畫著意表現(xiàn)文人的隱逸風格,追求寧靜恬淡,注重人品文品與畫品統(tǒng)一,在畫作上則體現(xiàn)在意、畫、詩、書、文、印的巧妙結合。
江南生活的詩意唯美,還體現(xiàn)在民眾藝術欣賞品味和戲曲樂舞的迅速發(fā)展。王锜記載明代弘治以后的繁榮景象:“水巷中,光彩耀目,游山之舫,載妓之舟,魚貫于綠波朱閣之間,絲竹謳舞與市聲相雜?!盵10]唐寅亦描寫姑蘇人家的宴飲歌舞:“頭插花枝手把杯,聽罷歌童看舞女”(《焚香默坐歌》)、“扇底歌喉窈窕聞,尊前舞態(tài)輕盈出”(《進酒歌》)。戲曲歌舞的盛行不僅滿足了縉紳富豪追求雅致、崇尚奢華的生活追求,也成為社交活動的重要工具。“百戲之祖”昆曲迄今已有600 多年歷史。明嘉靖時,魏良輔等對昆山腔進行改革,吸收北曲藝術,又融入南方弋陽腔、海鹽腔和余姚腔之長,創(chuàng)立了格律嚴謹、形式完整、聲腔音樂婉轉悅耳、柔媚悠長的新的昆山腔歌唱體系,依字聲行腔,婉轉細膩,清俊溫潤,幽雅動聽,具有超凡脫俗的神韻,給人以清水滋潤、遠離塵囂的感受,號稱“水磨調”。唯美的昆曲已同蘇州園林、蘇繡等藝術一樣,不僅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國雅文化的標識。
人類發(fā)展的歷史證明,任何經濟活動都離不開特定的區(qū)域空間,而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在客觀上需要擁有與之相適應的先進文化。江南發(fā)展之所以能夠后來居上、后發(fā)先至,不能不歸功于江南文化的內在支撐。江南文化所具有的務實進取、經世致用、富于擔當、開放包容、靈動機智、剛柔相濟等文化特質和風格,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產生了深刻與久遠的影響,對提升一國一地的軟實力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江南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的重要平衡力量。歷史上,南方長期處于“邊緣化”位置,直至唐宋以后才逐漸步入中心地帶,并在現(xiàn)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日益呈現(xiàn)出獨特優(yōu)勢。在漫長歷史中建立起來的中華文化體系,因最早發(fā)祥于北方地區(qū),數(shù)千年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備、規(guī)范而又不乏滯重的內在機制,雖然蘊藉深厚卻形成了一種思維桎梏,注重堅守,姿態(tài)沉穩(wěn),執(zhí)著滯重,內在機理過于黏滯沉厚,導致歷史上的歷次改革十分艱難。這一方面與統(tǒng)治者長期推行規(guī)范劃一的集權化統(tǒng)治有深刻關聯(lián),另一方面也與中原文化長期作為主導文化的核心地位有關。“愚公移山”模式的堅韌與恪守傳統(tǒng)不斷受到認同與鼓勵,世代相繼、挖山不止、不求變通的愚公精神極生動、也極深刻地折射出傳統(tǒng)文化固有的沉穩(wěn)、厚重、堅韌的保守性。這種沉穩(wěn)堅韌有余卻機智靈活不足的文化,在時代巨變時往往難以把握時勢、喪失最佳發(fā)展機遇。
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在近2000 年的時間中,中國一直是大半個世界矚目的中心,至唐宋時期中國無論經濟、還是文化均位居世界之首,唐文化的燦爛令長安城被視為“矗立在八世紀的紐約”,令世界仰望;北宋時期的GDP占世界經濟總量的50%以上。但是清代以來老大帝國卻一落千丈,清末時已遠遠落后于西方。從表面看,落后的是經濟、軍事、技術領域,但根子在于文化觀念的滯后。然而,江南在近代的發(fā)展進程中,相對顯得步履輕盈,長江下游地帶、環(huán)太湖流域地區(qū)由于受到水文化的浸潤,靈動機智,后發(fā)先至,唐宋以降逐漸形成了經濟文化上的“反哺”態(tài)勢。
江南文化的尚德向善、義利兼顧的特點,一方面很好拓展了中華文化的“崇德”傳統(tǒng),同時機智靈活、開放進取的特質,又使其能在追求在道德原則下的利潤最大化,這種義利觀和開放文化迎合了時代趨勢,成為江南快速崛起的內在原因。開放進取、機智靈活,是江南文化最具個性的特色。這種順應潮流、靈活處世的靈動性,使得江南面臨風云際會、時代突變時總能作出精準判斷、率先抓住機遇,主動順應時勢,從而躋身于時代前列。日本社會學家宇野重昭教授曾說“如果將中國的長三角地區(qū)單列出來,其發(fā)展速度事實上已經大大超過了日本的發(fā)展速度。”事實上,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變”,這種變,是敏銳感應時代變化而變,是主動接軌世界而變,是順應歷史潮流而變。因此,江南總能領潮流之先,實現(xiàn)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發(fā)生在20 世紀初和改革開放初的兩輪大規(guī)模的經濟崛起,國內經濟的領潮者多為江南人就是最佳佐證。
經過數(shù)十年改革開放,中國已重新崛起于世界之林。正如西方社會家預測的那樣,悠久深厚的東方文化將伴隨國家崛起而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而江南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仍走在前列,示范作用和后發(fā)優(yōu)勢仍十分明顯,這不能不追溯至文化的根因。通江近海的江南,秉承開放納善、務實進取、善于審時度勢等特有的文化基因,對吳地的長久繁榮必將繼續(xù)產生作用,成為長三角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思想支撐。
相對其他板塊文化而言,江南文化最具“大道文化”特質。經過千年整合、嬗變和提升及實踐印證,江南文化已顯示出較為完善的“大道文化”的博大構架。換一個角度說,這種“大道文化”的各個維度,在江南文化中得到了最為充分的體現(xiàn)。這種文化的合理性和價值體現(xiàn)在,它既不排斥集體秩序、社會倫理,又能充分包容個性,和而不同,和諧共生。江南文化敬畏生命,包容個體,比較尊重人性,富于個性色彩,歷史上產生了最多桀驁不馴個性鮮明的江南才子,便是佐證。
文化學者陶伯華認為:經過數(shù)千年吸納、包容、整合、嬗變和提升,江南文化較全面地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大道”文化主旨與構架,又有“安身立命”的準繩、規(guī)則、終極價值,又超越了一般生存意義而能彰顯個人價值,是一個包容并蓄、足以與西方“愛智”哲學傳統(tǒng)相提并論的學術系統(tǒng)。江南文化主張實學篤行,既倡導積極入世,務實進取,又具有超然物外的詩性審美和人生追求,能夠恰到好處地處理“家”“國”關系,彰顯出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也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中國式的理性而又不乏趣味的生活范式。這種文化是一種“跨東西而溯本源,尊詩性而標新統(tǒng),盡精微而致廣大,極高明而騰飛龍”的文化。故而在許多朝代,江南文化總能以一種開放包容、匯通暢達的姿態(tài)尋求和諧共榮,并對新的世界秩序、新的思想體系的建立輸入優(yōu)秀的思想資源。
江南文化作為尚德務實、包容善納、靈動機智、積極進取、剛柔相濟的和諧文化,在歷史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也對后世發(fā)展具有重要戰(zhàn)略借鑒作用。今日中國發(fā)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價值體系重建的需要,從精神取向看,江南文化是一種具有鮮明“崇德向善”的取向,這種道德取向不僅源出于吳地文化三千年的積累,更在長期以來民間對“賢者”的高度價值認同。可以說,尚德向善一向是江南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維系,也是江南民眾有意識的文化選擇。江南自古社會有序,文化昌明,才人輩出,濃厚的道德氛圍造就了崇文重學、向善務實的風氣,許多江南城市在城市精神表述語中,都納入了“尚德”的文化元素,不僅意味著對優(yōu)秀傳統(tǒng)的繼承發(fā)揚,也著眼于市民素質全面提升的戰(zhàn)略考量。
江南文化在唐宋時期就基本擺脫了“蠻勇”“尚武”的特性而轉向崇文重教,“詩性”“雅化”的特質日益鮮明,經濟的發(fā)展推動教育的振興,共同造就了人才的繁盛,而人才優(yōu)勢則成為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基礎,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繁榮共進。江南巨大的發(fā)展成就一方面見證了崇文重教的文化價值,同時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對后世地區(qū)乃至全國的發(fā)展都具有戰(zhàn)略參照意義。堅持崇文重教,走科教興邦之路無疑是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江南文化開放包容、審時度勢、善于革故鼎新的特質,對于中國當下深化改革仍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數(shù)十年改革開放的社會實踐過程,是一個不斷開放納善、革故鼎新、開拓創(chuàng)新的過程,也是江南文化從邊緣化走向主流地帶、不斷彰顯其價值的實證過程。20 世紀初,江南人首先感應到時代的脈動,率先發(fā)展民族工商實業(yè),使江南經濟一躍而站上全國峰頂。20 世紀80 年代初,江南人又創(chuàng)造了特色鮮明的“蘇南模式”,鄉(xiāng)企與國企半分天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21世紀以來,江南堅持“兩個率先”,審時度勢,把握先機,自覺調整經濟結構,主動提升產業(yè)層次,創(chuàng)新思維,轉型發(fā)展,再次走在時代前列。一方面,江南人機智靈動、善思敏行的群體稟賦起了重要作用,深層次看,江南文化的內在機理特質也發(fā)揮了重要影響。
江南文化務實篤行、敢為人先的進取傳統(tǒng),對當代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理念的融入,使吳地能夠不斷開放胸襟,創(chuàng)新思維,以國際化、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城市化發(fā)展,形成了以城市群為團隊的規(guī)?;?、超常規(guī)發(fā)展,共同邁進后工業(yè)經濟時代。江南的快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驗雄辯地證明了,人類文明是可以實現(xiàn)跳躍式發(fā)展的,在信息網絡化的時代,江南以開放求通變,以國際化、信息化來帶動工業(yè)化,很快與發(fā)達國家站到了同一水平線上,這一經濟模式的創(chuàng)立和成功經驗,是江南文化提升區(qū)域綜合實力的充分體現(xiàn)。
早期吳地偏安一隅,地處荒蠻,文明水平遠遜于中原地區(qū)。但在后世的漫長歷史中,吳地卻身姿優(yōu)美地走出了最為和諧的足音。勾吳為越所滅,后又成為楚春申君領地,直至秦統(tǒng)一中國。歷經無數(shù)戰(zhàn)亂,曾經崇尚武力的江南,最終摒棄了武力,逐漸完成多元文化的融合,并互相取長補短,實為難能可貴。這不僅是一種文化智慧,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對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泰伯的“三讓天下”,開啟了謙讓和諧的傳統(tǒng),在這種“謙讓”的背后,是一種更為深刻精辟的時勢判斷和理智抉擇。泰伯的“讓王”,不僅讓出“周”的穩(wěn)定和諧,避免了宮廷內訌,也為自己“讓”出了一片發(fā)展的新空間。這種審時度勢、善于進退的理性與禮讓精神,顯示了道德價值和社會意義。伴隨江南后世經濟崛起、崇文重教的影響,江南不僅從“尚武”之風中走出,從容步入“崇文”時代,并且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也表現(xiàn)出更多的智慧與機敏,顯示出更多寬容與禮讓,較好維護了社會的秩序。
當然,這種禮讓并非逃避隱遁、不思進取,而是策略上的“知進退”。受到吳文化浸染的江南人,在實業(yè)打拼、事業(yè)開拓上反而表現(xiàn)出超絕的敏感和罕見的勇氣,在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方面總是敢為天下先,善做弄潮兒。早在20世紀初江南人就得風氣之先,以開放心態(tài),大膽吸納西方先進文明,勇于接受外來資金、技術、人才,主動接軌前沿城市上海,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在艱難時世創(chuàng)出輝煌業(yè)績。新中國成立后,雖受到計劃經濟制約,江南經濟仍然一枝獨秀,發(fā)展穩(wěn)健。早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的20 世紀70 年代,蘇南農民就努力擺脫土地依賴,開始了大膽探索,摸索出適合國情的商品經濟新路,鄉(xiāng)鎮(zhèn)經濟半分天下。改革開放后,江南又很快成為外向型經濟高地,擁有最多科技企業(yè),江南文化和諧共榮的優(yōu)勢得到了更為鮮明的印證。江南的超越性、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僅是優(yōu)秀文化資源的重要佐證,也對后世發(fā)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璀璨的江南文化,對當下文化建設也具有重要價值。無論提升城市形象,建立文化品牌,還是作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資源庫,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今天,江南文化的優(yōu)秀內核已成為維系地區(qū)城市群的共同精神追求和價值體現(xiàn)。這在江南各市的精神表述語中可見一斑:上海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無錫的“尚德務實,和諧奮進”,蘇州的“剛柔相濟、包容開放、崇文重教、精細雅致”,杭州的“精致,和諧,大氣,開放”,常州的“好學善思、謙和人本、明德尚義、弘毅進取”,嘉興的“崇文厚德、求實創(chuàng)新”等,體現(xiàn)出的精神文化內涵和追求,既與城市歷史個性相合,又鮮明地彰顯出地域文化的優(yōu)秀特質,向世人昭示出城市獨特的個性氣質、價值取向和未來精神引領。
對江南文化價值的共識,還有助于豐富城市的歷史人文底蘊,探尋城市的文化基因,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在日益注重提升城市軟實力的今天,江南文化的諸多優(yōu)秀元素,無疑是構建健康文明、與時俱進、市民認同的價值體系的重要基礎。江南文化也是打造文藝精品的題材富礦。數(shù)千年來,江南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的傳奇人物和故事,無論是古代歷史人物,還是近現(xiàn)代杰出才俊,還有那許多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理應成為文藝創(chuàng)作不竭的素材庫。
綜上,江南文化作為華夏文化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諸多元素超越舊的傳統(tǒng),成為推動文化嬗變前行的力量,其獨具特色的“水文化”特質與厚重的“山地文化”形成鮮明對照與互補,其開放善納、靈動機智、探索進取、務實篤行、義利并舉、剛柔相濟等鮮明特質,推動了江南社會全面發(fā)展,尤其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得到充分彰顯和印證,這種具有引領性的先進文化,在未來發(fā)展中仍具重要價值和意義。江南文化作為一種優(yōu)質文化資源,是為推動社會前行的重要因素和動能。其不僅在過去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也應成為當下和未來發(fā)展的持續(xù)動力。深入挖掘其內在價值,不僅需要文化的自覺,更需持續(xù)不懈的努力。江南文化也應與時俱進,與世界同步,與時代接軌,以更高的歷史站位,對內以廣闊胸襟吸納其他板塊優(yōu)秀文化元素,“美美與共”;對外以更開放包容之姿融入世界,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在不斷揚棄提升中持續(xù)為后世發(fā)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