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歡 鄭向龍 趙燕靈 王萬春
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指藥物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一系列皮膚或黏膜的急性炎癥反應(yīng)[1]。隨著新藥的不斷出現(xiàn)以及原有藥物的濫用,藥疹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藥疹的治療,臨床上多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制劑和抗組胺藥物[2,3],然由于患者的個體差異,不乏有使用該類藥物無效、甚至病情加重或產(chǎn)生嚴重不良反應(yīng)等病例出現(xiàn)。王萬春教授是省級名中醫(yī)、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從事中醫(yī)外科學臨床和研究工作數(shù)十載,在運用中醫(yī)思維、辨證論治診療皮膚病方面經(jīng)驗豐富,善于審證求因、標本兼顧治療諸多疑難病癥。筆者現(xiàn)將王教授巧治藥疹驗案1則進行整理記錄,并作淺析,望能從中領(lǐng)悟遣方用藥之精妙。
李某,女,49歲。初診:2019年5月14日患者自述12前因不慎淋雨受風,隨即鼻塞流涕,體溫升高至38.5 ℃。歸家后自行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2次,于末次服藥后約26 h,身體軀干部起小片塊狀紅斑、小膿皰,伴輕微瘙癢。曾在外院擬“藥疹”入院,予肌肉注射“復方倍他米松”1次;連續(xù)靜滴3 d“復方甘草酸苷” 120 mg/d、“維生素C注射液”2 g/d及“葡萄糖注射液”250 ml/d;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及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5 d,病情日漸加重。癥見:皮損由軀干逐漸蔓延至四肢、頸部,且劇烈瘙癢?;颊咭虿∏閻夯?,強烈要求出院,拒絕使用任何西藥治療,僅同意接受中醫(yī)診療,故于2019年5月14日至王萬春教授門診處就診??滔掳Y見:患者軀干及四肢處紅斑呈大片塊狀,顏色鮮紅,并有些許紫斑;境界較清,稍高于皮面,大腿臀部及手掌跖部較重,胸腹背部稍輕。皮損處散在大量淺層膿皰,粟粒樣大??;由于患者搔抓,出現(xiàn)滲出滋水與血痕?;颊咦允鰟×茵W、影響睡眠,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絳、苔少脈數(shù)。王萬春教授立即予診斷:“藥疹”。證型:血熱蘊結(jié)證;治法:清熱利濕、涼血解毒。處方:①內(nèi)服方:水牛角30 g,生地黃15 g,白芍20 g,牡丹皮10 g,黃芩10 g,酸棗仁20 g,烏梅10 g,五味子10 g,防風10 g,荊芥10 g,生甘草10 g,茯苓皮16 g,白鮮皮15。共3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②外用熏洗方:艾葉30 g,大黃30 g,透骨草30 g,馬齒莧30 g,明礬20 g,薄荷20 g。共3劑,水煎后待常溫濕敷患處。③青黛散(青黛、石膏、滑石、黃柏)調(diào)和麻油在全身皮損處進行涂抹。囑服藥3 d后及時復診。
復診:患者于2019年5月17日復診,服藥僅3劑,患者病情已可見顯著改善:全身皮疹境界趨于穩(wěn)定,大腿部及臀原有的紅斑顏色由鮮紅轉(zhuǎn)為淡紅,膿皰明顯減少,手掌部紅腫減輕,已無滋水滲液;四肢與軀干處出現(xiàn)脫皮癥狀。二便平;睡眠稍好轉(zhuǎn),舌質(zhì)紅、苔少脈弦數(shù)。證型:血熱風燥證;治法:涼血解毒、祛風止癢。處方:①內(nèi)服方:梔子10 g,紫草15 g,生地黃15 g,牡丹皮10 g,酸棗仁20 g,白芍20 g,柴胡6 g,防風10 g,荊芥10 g,黃芩10 g,白鮮皮15 g,烏梅10 g,五味子10 g,生甘草10 g,茯苓16 g。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②外治法:予青鵬軟膏1支,囑涂抹于患處并及時復診。
三診:患者于2019年5月22日復診,服藥后患處皮疹顏色由淡紅轉(zhuǎn)為淡黃褐色,原皮損部位皮膚趨于光滑,無散在膿皰。軀干及四肢處脫皮癥狀減輕,手掌部紅腫消失,出現(xiàn)脫皮。二便平,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患者自述皮損處瘙癢漸消,但手指以及口唇自覺干燥皸裂疼痛。證型:余毒未清、氣陰不足證;治法:祛風止癢、益氣養(yǎng)陰。處方:①內(nèi)服方:柴胡10 g,白芍20 g,百合15 g,黃芪15 g,麥冬10 g,防風10 g,烏梅10 g,五味子10 g,生甘草10 g,牡丹皮10 g,黨參10 g。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②外用熏洗方:艾葉30 g,葛根30 g,苦參30 g,黃柏20 g,薄荷20 g。5劑,上藥煎湯,熏洗手足部,每日2次。
四診:患者于2019年5月27日復診,服藥后可見原皮損處皮膚已恢復病前狀態(tài),皮疹消退;手掌與口唇脫皮明顯好轉(zhuǎn),舌紅,苔白、脈細數(shù)?;颊咦允霈F(xiàn)已無瘙癢感,僅十指略脫皮,睡眠可。證型:氣陰兩虛證,治法:補氣養(yǎng)陰。處方:①內(nèi)服方:南沙參15 g,北沙參15 g,五味子10 g,黃芪15 g,生地黃15 g,太子參15 g,酸棗仁15 g,茯神15 g,麥冬15 g,白芍20 g,牡丹皮10 g,山萸肉10 g,甘草3 g,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②外用熏洗方:透骨草30 g,薄荷20 g,苦參30 g,葛根30 g,茯苓30 g,艾葉30 g。5劑,上藥煎湯,熏洗患處,每日2次。
該患者經(jīng)過近半月的中藥治療,現(xiàn)已基本痊愈,后續(xù)回訪患者3個月,未有復發(fā)。
在臨床中,糖皮質(zhì)激素和抗組胺藥物是現(xiàn)階段治療藥疹的首選藥,然而少數(shù)患者對糖皮質(zhì)激素制劑及抗組胺藥物不敏感,甚至會出現(xiàn)嚴重的過敏癥狀。此時可運用中醫(yī)辨證治療,往往能達到滿意療效。
中醫(yī)理論認為[1],因稟賦不耐,在服用某些藥物后,導致皮膚過敏等案例,皆屬感受“特殊之毒”?!吨T病源候論》中述:“凡藥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變亂于人為害,亦能殺人”;《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有關(guān)于“甘草解百藥毒,如湯沃雪,有同神妙”的方法。
在此例中,王萬春教授循《外科發(fā)揮》中所論:“天以陰陽之運四時,人以氣血之運一身……故治瘡瘍者,皆先辨其有余不足,而為主客緩急之施則善矣”,認為該患者就診時,正值初夏,風熱夾濕外襲,發(fā)為風熱感冒。但因患者稟賦不耐受解熱鎮(zhèn)痛類、激素類制劑以及抗組胺類藥物,使得外來“特殊之毒”侵入體內(nèi),與原有風、濕、熱毒交爭,熱入營血,發(fā)為遍身紅斑;邪氣被阻,郁于肌膚,自覺灼熱瘙癢。故以清熱涼血解毒為治療大法,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輔以祛風止癢,補氣養(yǎng)血滋陰。
2019年5月14日首診,患者可見紅斑、膿皰等原發(fā)性皮損,熱毒癥狀較重,治療以清熱利濕、涼血散瘀解毒為主。王萬春教授以“犀角地黃湯”為主方,吳謙《醫(yī)宗金鑒》中論:“此方……瘀去新生,陰滋火熄,可為探本窮源之法也”。另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止癢,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具有一定的抗組胺、抗過敏及鎮(zhèn)定作用[4]。茯苓皮與白鮮皮“以皮走皮” 使藥效透出皮面,茯苓皮抑菌抗炎[5],白鮮皮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烏梅與五味子酸收斂陰,與荊芥、防風二藥相互協(xié)同、一散一收。此外,現(xiàn)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力,活化機體免疫力[6];烏梅有利于抗組胺治療以及應(yīng)對蛋白質(zhì)過敏[7],二者結(jié)合,相輔相成。生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另擬一熏洗方:艾葉、薄荷煎湯外洗以清熱祛濕止癢,大黃、馬齒莧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并對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作用。明礬燥濕止癢,促進傷口愈合。方中加入透骨草,其具有祛濕解毒止癢以及消炎抗菌之效[8]。使用青黛散涂敷,取其收濕止癢、清熱解毒之用。
2019年5月17日復診,患者因癥狀好轉(zhuǎn)而信心大增,愿繼續(xù)服用中醫(yī)湯藥進行后續(xù)治療?;颊唠m瘙癢減輕,但出現(xiàn)脫皮癥狀,且精神一般。此為火盛傷津、熱毒擾心之兆。心為火臟,《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載:“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王冰注:“心寂則痛微,心躁則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故王教授以上述原方為基礎(chǔ),予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梔子瀉火除煩,紫草涼血活血、透疹消斑;肝為心之母,則以柴胡調(diào)和陰陽,疏解肝氣,白芍柔肝斂陰養(yǎng)血。另予外用青鵬軟膏,其由訶子、毛訶子、棘豆、余甘子、寬筋藤、安息香和人工麝香等藥材組成,能夠抗炎止癢、活血化瘀以消瘡毒[9,10]。
2019年5月22日三診,此時為治療后期,邪氣久羈體內(nèi),傷陰耗氣;患者表現(xiàn)為津傷較重、陰液不足,氣不行津、津不載氣。張介賓《類經(jīng)臟象類》中載:“元氣足則運化有常,水道自利”。遂在方中新增黃芪、黨參補脾益氣,百合、麥冬養(yǎng)陰增液,使“氣行則水行”。另擬一中藥熏洗方,方中苦參、黃柏苦寒以清熱止癢,葛根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11],其內(nèi)含有較強的解痙成分,可對抗組織胺、保護皮膜、潤澤肌膚。
2019年5月27日末次來診,患者惟見手指反復脫皮不愈。王萬春教授認為現(xiàn)邪氣雖敗,但正氣亦弱,氣陰兩虛,故以補氣養(yǎng)陰為要?!侗静菥V目》中載:“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多食則洞心”“苦屬火,皆能燥濕”;故將上述方中用辛苦溫以疏風止癢的藥物盡數(shù)去除,以免耗氣傷陰;并以南北沙參、麥冬、黃芪、生地黃、太子參幾味藥配合運用,補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用山萸肉收斂補虛,《雷公炮制藥性解》曰:“山茱萸大補精血”,且研究表明,其還具有一定抗炎抑菌的作用[12]。
在皮膚外科疾病的診療過程中,巧用中醫(yī)辨證能夠更好地對疾病的各個階段精確分析、準確用藥。以該患者為例,皮膚疾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時,可用消法以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從而消斑止癢;當毒勢已去時,可用補法以益氣增液、養(yǎng)心柔肝,從而潤膚止癢安神,此合張仲景“隨證治之”之理及高秉鈞“外瘍實從內(nèi)出”之論。同時,根據(jù)皮膚外科疾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分別給予中藥溶液、油劑、軟膏,正所謂《理瀹駢文》中述:“外治之理,即內(nèi)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nèi)治之藥”。此外,王萬春教授多使用柴胡、烏梅、五味子、防風、酸棗仁、白鮮皮、荊芥、黃芩等作為臨床上抗過敏的主藥,廣泛地應(yīng)用于過敏性疾病的治療。王教授“學古而不拘泥于古”,將葛根、茯苓皮、山萸肉等中藥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成果融入古方之中,積極將科研成果運用于臨床實踐中,故往往能夠應(yīng)手而效、覆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