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生 姜 璐 張 慧 張云松△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11)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累及直腸和結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其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目前認為此病可能與遺傳、環(huán)境、感染、心理、腸黏膜屏障功能缺陷等多種因素有關[1]。近年來,本病的發(fā)病率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等新興工業(yè)化國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3],且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臨床以血性腹瀉、腹痛、體重下降為主要表現(xiàn),其與唐容川《血證論·血下泄瀉證治六條》中“便血”“便膿”相符,便血中近血“此有兩等證治,一為臟毒下血,一為腸風下血”,便膿中“此證有二,一是內癰,一是痢疾”。本文試從《血證論》探討潰瘍性結腸炎腹瀉、膿血發(fā)生的病因病機,并結合治血四法,論述本病常用治法,以求為臨床治療此病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脾胃虛弱是發(fā)病之根本 脾胃與大腸同屬消化系統(tǒng),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部位雖在大腸,但主病臟腑在脾胃?!堆C論·臟腑病機論篇》曰“血之運行上下,全賴乎脾”。唐氏提出“脾統(tǒng)血”的基礎是脾氣的上下貫通,運行不息[4]。素體羸弱、外感六淫,人體正氣匱乏,脾氣虧虛,氣血生化不足,無力化生陽氣,陽氣統(tǒng)攝失權,血液不能正常行于腸絡之中,血溢脈外,隨大便而出,形成便血;脾陽不足,無力運化水濕,濕聚腸道,腸道固攝失司,發(fā)為泄瀉;水濕內阻,日久聚而成痰,蘊而化熱,痰熱、濕熱下注大腸,阻滯氣機,血行不暢,發(fā)為瘀血,腸絡受損,加之濕熱煎熬,化腐成膿而下??梢姖冃越Y腸炎臨床主癥便下赤白膿血、腹痛、大便次數(shù)增多皆可因脾氣虛弱、脾陽不足,氣失固攝、水濕不化、血行受阻、肉腐膿潰所致。然本病因其耗氣傷血的特性,可致脾氣進一步虛衰,脾氣失其升舉作用,中氣下陷,加重病情,使得二者處于惡性循壞之中。
1.2 肝木風熱內動是便血發(fā)生的重要病機 唐氏《便血》篇中提到“厥陰肝脈又繞后陰,腸與胞室又并域而居,故肝經與腸亦相干涉”“有由肝經血熱,滲漏入腸”“夫腸居下部,風從何而襲之哉?……內則厥陰肝木虛熱生風,風氣煽動而血下”。明代李梴于《醫(yī)學入門·臟腑條分篇》[5]稱肝與大腸相通,肝腸相通,熱氣傳腸,必圊膿血,治以白頭翁湯;由此看出大腸與肝相通,便血很大程度由肝熱生風內動引發(fā)。謝寶慈根據(jù)其臨床經驗,總結出3個治療痔病的經驗方,分別為活血化瘀方、乙字湯、槐花散,3方中均含疏肝和涼肝兩法,用藥上體現(xiàn)了從肝治痔之法,療效獨特[6]。張之文教授從肝與大腸相通論治炎癥性腸病,療效顯著[7]。素體虛弱之人,抵邪能力不及常人,久病暗耗陰血,肝陰不足,陰不潛陽,引動肝風,加之情志失調,肝氣郁而化熱,風與熱合,熱傷腸絡,風擾血行,血從腸絡破出,發(fā)為便血。正如《證治匯補》所言“或外風從腸胃經絡而入害,或內風因肝木過旺而下乘,故曰腸風”[8]。另外,唐氏還提到“臟毒久不愈者,必治肝胃”。肝為剛臟,急躁易怒,易發(fā)火熱之邪,肝火犯胃,灼傷胃絡,血溢絡外,夾雜飲食而下,日久造成腸道血絡損傷,瘀血凝滯,腸腑化熱,瘀熱互結,導致血腐膿潰形成癰膿。
1.3 肺失宣降是本病發(fā)生之關鍵 肺經與大腸經在手指端相接,肺與大腸通過經脈的相互屬絡構成了表里關系,使得二者在生理病理密切相關。唐氏在《血證論》中有所描述“肺……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主治節(jié)而下達大腸”“大腸之所以能傳送者,全賴于氣,氣者,肺之所主”“久痢不止,肺氣下泄”。黃坤載曰“人之大便所以不失其常者,以肺主傳送而腸不停”。肺為生氣之主,將自然界吸入的清氣與水谷精微所化之氣匯聚于胸中,一方面與脾臟共同調節(jié)全身氣機的運行,一方面輔心行血于各臟腑組織。肺氣宣發(fā),助脾升清,將水谷精微運送至頭面、四肢;肺氣肅降,一方面使氣下行,保證自然界清氣吸入的深度;一方面,將各臟腑代謝產生的濁物下輸膀胱和大腸,通過二陰排出體外。肺氣不足,肺失宣降,氣失通調,則脾失健運,心血不行,氣血瘀滯腸道,發(fā)為瘀血;水濕不化,停聚大腸,發(fā)為泄瀉。且肺為嬌臟,容易感受外邪,六淫之邪侵襲,尤以風熱燥邪為主,入肺化熱,肺熱下移大腸,灼傷腸絡,熱蒸肉腐,發(fā)為膿血而下。
1.4 腎虛導致本病遷延不愈 腎主封藏,開竅于二陰。唐氏認為“大腸居于下部,又系腎之所系”“凡腸風臟毒下血過多,陰分虧損,久不愈者,腎精必虛”。中醫(yī)自古有“久瀉無不傷腎”之說,張景岳提出“腎為胃之關,開竅于二陰……腎陽中虛,命門火衰,陰寒獨勝而致洞瀉不止”[9]。腎為先天之本,腎氣、腎陽為一身之元氣、元陽,主司二便的排泄,大腸的傳導和魄門的啟閉全賴腎陽的溫養(yǎng)、腎氣的固攝。腎主水,腎氣蒸化、腎陽溫煦,助脾發(fā)揮運化水濕的功能。腎虛氣化失司,無力行水,水濕內蘊,影響脾的運化機能,氣機升降失調,加之腎氣的推動和固攝作用失常,則下利日重,損傷陽氣,最終導致脾腎陽虛,腹瀉時作。泄瀉日久,致使魄門啟閉失常,進一步加重病情。潰瘍性結腸炎遷延不愈、頻頻爆發(fā),多由脾累腎,泄下不止。
1.5 心之所主精神活動是本病發(fā)生的重要誘因 精神心理因素作為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之一[10]。研究發(fā)現(xiàn)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精神心理障礙的發(fā)生率高于非炎癥性腸病的慢性腸道疾病患者,不良精神心理狀態(tài)亦可增加潰瘍性結腸炎的復發(fā)風險[11]。腦腸軸作為連接大腦與腸道的重要通路,Mawdsley等提出精神心理因素是通過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細菌和黏膜的作用、增加黏膜肥大細胞的活性、多種激素的生成或釋放增加及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等途徑導致UC的發(fā)生或復發(fā)[12]。心主神明,主宰人體精神思維,發(fā)揮各臟腑正常生理機能,共同完成人體生命活動,這與腦的功能相一致。焦慮、抑郁等不良精神活動擾動心神,心之統(tǒng)帥功能失調,引起脾失運化、肺失宣降、肝失疏泄、腎失固攝,氣血津液運行失常,濕濁、氣滯等病理產物與腸中氣血搏結,大腸脂膜血絡受損,傳導失司,進而導致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古代醫(yī)家皆有所描述,宋·嚴用和《重訂嚴氏濟生方·泄瀉論治》載“至于七情傷感,臟氣不平,亦致溏泄”,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言“古方有五泄,因臟氣郁結,隨其所發(fā),使痢膿,做青黃赤白之不同者,即內所因也”[13]。
由此可以看出,對于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活動期的治療應從脾濕、肝熱、肺熱以及濕熱形成的熱毒、瘀熱等致病因素入手,而緩解期的治療則側重于脾虛、腎虛以及肝肺氣機的通調,急性活動期和緩解期皆應考慮精神活動的影響。
所謂治血四法,是唐容川在《血證論》中提出的治療出血性疾病的4個基本原則,即止血、消瘀、寧血、補虛[14]?!堆C論》中寫道:止血為第一要法,消瘀為第二法,寧血為第三法,補虛為收功之法,四者是治療出血性疾病的通治之法[15]。潰瘍性結腸炎本質屬本虛標實,急性活動期必以止血、消除瘀血為第一要義,緩解期則調氣寧血、補助正氣,這與中醫(y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相一致。筆者將臨床潰瘍性結腸炎的分期與治血四法相結合,在應用四法的原則上,并做相應拓展。
2.1 急性活動期 止血、消瘀治其標,主以清熱利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活動期的患者腹瀉次數(shù)急劇增多且伴隨便下赤白膿血勢必導致血液大量丟失,而血液作為維持人體基本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對于血壓的維持尤為重要;無論何種原因導致的脈損血出,血未能及時排出體外,皆可形成瘀血,而瘀血的存在又會進一步加重出血的發(fā)生,因此止血、消瘀應作為治療急癥潰瘍性結腸炎的首要任務。中醫(yī)專家共識總結出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活動期的證型多為大腸濕熱證、熱毒熾盛證,主要病機為濕熱蘊腸,氣血不調[16],重度以熱毒、瘀熱為主,唐氏在《血證論》也指出“便血”“便膿”的發(fā)生與以濕、熱、瘀為主的病理因素相關。鮮血的發(fā)生多因濕熱之邪誘發(fā),而血色紫暗多因瘀血所致,赤白膿血發(fā)生的病機可概括為肝肺火熱之邪下移大腸,灼傷腸絡,血溢絡外,或濕熱阻滯、氣血不暢,血滯為瘀,重者瘀熱內結、熱毒熾盛,熱蒸肉腐,發(fā)為膿血而下。根據(jù)急則治其標的原則,臨床多采取與致病因素相符的治療方法,輕者主以清熱利濕,重者主以清熱解毒,無論輕重,皆兼以活血化瘀。唐氏在“便血”“便膿”篇中針對此3種方法均提出對應方藥。清肝熱平肝風,龍膽瀉肝湯、瀉青丸、小柴胡湯;清肺熱,人參清肺湯;清胃熱,清胃散;清濕熱,赤豆當歸散、赤豆薏仁湯、自創(chuàng)解毒湯;清熱解毒,地榆散、槐角丸、防風通圣散、三一承氣湯。至于活血化瘀的方法,唐氏雖然沒有具體論述,但在“內癰”篇中有所涉及,“癰初起,血已凝聚,故應發(fā)渴。此時急奪其血,則不釀為膿,以免潰爛之險,用丹皮湯加乳香、沒藥、柴胡、荊芥、山甲治之”,這即是活血以防血瘀成膿思想的體現(xiàn)。
2.2 緩解期 寧血、補虛治其本,主以疏肝理氣、宣肺降逆、健脾益氣、溫補脾腎。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的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多表現(xiàn)為輕度腹痛、腹瀉、大便輕度帶血。對于此時期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當以寧血、補虛治其本。血止瘀消之后,必寧血以防血再動;血下耗氣傷血,必補益氣血以固護人體正氣、防血再下?!夺t(yī)貫·血癥論》說“血之所以不安者,皆由氣之不安故也”,唐氏認為血動不安的根源關鍵在于氣,氣失沖逆,血則妄行,故寧血必以調氣、順氣、寧氣,總使沖氣安和,血海安寧。氣機的通暢與肝、肺密切相關,肝氣郁滯、肺失宣降皆可以引起氣機運行失調,而氣為血之帥,氣可行血,從而引起血液不循脈道,妄行于外。因此,對于緩解期患者可采取疏肝理氣、宣肺降逆的治法保持氣機升降正常以防血再動。唐氏在書中沒有闡述具體方藥,但其用藥從肝、從肺論治如荊芥、防風、桔梗、枳殼、木香即可調理氣機,使氣機升降正常,氣暢則血安,從而保證血液在脈道運行而不溢出脈外。血能載氣,便血必傷血耗氣,氣陰兩虛,日久必損及陽氣,首當其沖損病之臟在脾腎。脾腎先天后天相互滋生,二者共同維持機體氣血陰陽的平衡。故便血者,當以補此二臟。臨床上便血引發(fā)的失血對機體造成的虛損狀態(tài)不能得到有效糾正,可引起一系列病癥,故補虛以扶正固本[17]。健脾益氣、溫補脾腎助水濕得化,統(tǒng)攝血行脈中,保證魄門啟閉正常,從而固腸止瀉,減少便血的發(fā)生。對于補虛之法,唐氏從氣血陰陽及臟腑各個角度進行論述。補氣者,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血者,四物湯;氣血雙補者,歸脾湯、人參養(yǎng)榮湯;補陰者,臟連丸、六味丸、桃花湯、竹葉石膏湯、麥冬養(yǎng)榮湯;補陽者,理中湯、黃土湯;氣血陰陽皆補者,十全大補湯。
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除了唐氏提出的治血四法外,調攝精神、舒暢情志應時刻滲透于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活動期和緩解期。尤其對于反復發(fā)作性及暴發(fā)性潰瘍性結腸炎,更應重視精神活動誘發(fā)疾病發(fā)生的重要作用?,F(xiàn)代醫(yī)學已通過多種途徑闡釋精神心理因素可引起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除了應用疏肝理氣解郁的治療方法外,還應積極探尋患者出現(xiàn)精神心理變化的誘因,如與現(xiàn)有生活環(huán)境變化的關系、對疾病本身的關注度等。臨床還可嘗試將古代醫(yī)家總結出的五音療法、情志相勝療法應用于患者日常生活之中,并從多維度評估此類療法的效果。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五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脾胃虛弱為發(fā)病之根本,肝木風熱內動是便血發(fā)生的重要病機,肺失宣降是本病發(fā)生之關鍵,腎虛導致本病遷延不愈,心之所主精神活動是本病發(fā)生的重要誘因。在臨床治療中,遵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以唐氏治血四法為基礎,急性活動期止血、消瘀治其標,主以清熱利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緩解期寧血、補虛治其本,主以疏肝理氣、宣肺降逆,健脾益氣、溫補脾腎,同時必須重視精神調攝對于減輕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癥狀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