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鈺 鄭澤宇 林秀珍 黃恒青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胃脘痛,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簡稱“胃痛”,是常見的中醫(yī)內科病。臨床中表現(xiàn)為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的疼痛,可伴有上腹脹、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等[1]。本病近似于西醫(yī)的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黃恒青教授從事臨床脾胃病研究30余年,擅長于中醫(yī)脾胃病的診治。對于福建地區(qū)胃脘痛有獨到見解。黃恒青教授認為,胃脘痛之病因、證型紛雜多樣,在胃脘痛的治療原則上,當注重地域特點,把握整體觀念,加以辨證施治,同時兼顧后期飲食調護,則效如桴鼓。就福建地區(qū)而言,濕熱痰阻證較為多見,癥狀突出表現(xiàn)為脹痛、噯氣、反酸等,常伴有口干苦、納呆、大便黏膩、舌苔黃膩等。臨證中,黃恒青教授常以溫膽湯化裁辨治福建地區(qū)胃脘痛,取得滿意療效。筆者有幸?guī)煆狞S恒青教授,現(xiàn)將其治療福建地區(qū)濕熱痰阻型胃脘痛經驗總結如下。
胃脘痛常見病因有外邪、飲食、情志及素體脾胃虛弱。早期胃痛多考慮實證,責之外邪、飲食、情志,后期胃痛以脾胃虛弱為主,常夾瘀、夾濕等。胃脘痛主要病位在胃,與肝、脾關系密切,當辨寒熱虛實,在氣在血。黃恒青教授認為,福建地區(qū)因其特殊的地域特點及當?shù)鼐用衿剿仫嬍程厣?,濕熱痰阻型胃脘痛多見。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氣候溫暖濕潤,易于外感濕熱之邪,加之恣食肥甘厚味、生冷海鮮之品,濕濁內生,外濕和內濕相合,阻滯中焦,納運失健,水液無法正常輸布而凝聚成痰,阻滯氣機,胃失和降,則胃脘脹痛、噯氣反酸、納呆食少;濕熱蘊脾,上蒸于口,津液耗傷,則口干苦、口中黏膩、舌苔黃膩;濕熱下注,阻礙氣機,大腸傳導失司,則大便黏膩不爽。
現(xiàn)代大多醫(yī)家認為胃脘痛辨證分型主要有寒邪客胃證、飲食傷胃證、肝胃不和證、脾胃濕熱證、寒熱錯雜證、瘀血阻胃證、胃陰虧虛證、脾胃虛寒證等。當以“通”為治療原則,以“和胃止痛”為基本治法[2]。黃恒青教授認為,針對于福建地區(qū)而言,胃脘痛主要是濕熱痰阻證多見,同時可兼見其他證型,總治則為理氣化痰、清熱化濕、和胃止痛。其余治法隨兼證加之。例如:兼食積證,可兼見不思飲食、噯腐吞酸、惡心欲嘔等,治法兼有消食導滯。兼表寒證,可兼見遇冷痛重、頭痛惡寒等,治法兼有溫胃散寒。兼肝郁證,可兼見噯氣頻作、喜嘆息、兩脅脹滿等,治法兼有疏肝解郁。兼血瘀證,可兼見胃脘刺痛、入夜尤甚、舌質紫暗等,治法兼有化瘀通絡。兼氣虛證,可兼見胃脘隱痛、乏力氣短、舌淡苔白等,治法兼有補氣健脾。
3.1 用溫膽湯為主方化裁治療 對于濕熱痰阻型胃脘痛患者,黃恒青教授擅用溫膽湯化裁治療。黃恒青教授認為溫膽湯是治痰之良方,可化一切有形、無形之痰,化痰理氣,氣暢則濕自除。溫膽湯,見于唐朝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中,藥物組成為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實、甘草。其后在陳無擇的《三因方》中藥味有所增減,在原方基礎上加白茯苓、大棗,將生姜減量。后世大多沿用的是《三因方》中的溫膽湯[3]。溫膽湯經過歷代醫(yī)家的演化,增減得當,其類方有黃連溫膽湯、柴芩溫膽湯等。溫膽湯中以半夏為君,祛痰化濁、降逆和胃,以竹茹為臣,專清熱痰、開郁寧神,佐以枳實破氣消痰、散結除痞,陳皮理氣燥濕化痰,茯苓健脾滲濕,姜、棗和中培土。再者甘草為使,益氣和中,調和諸藥。隨濕熱痰阻證兼食積、兼表寒、兼肝郁、兼血瘀、兼氣虛等之兼證不同,隨方加減藥物亦不同。
3.2 胃脘痛早期用藥 黃恒青教授認為福建地區(qū)胃脘痛之早期以濕熱痰阻居多,故早期多先治標,祛除實邪為主,并在濕熱痰阻證下細查兼證后用藥可有諸多變化,臨床患者若熱重于濕,舌苔偏黃,常加黃連3~4.5 g、茵陳9~12 g、黃芩6~9 g 等清熱利濕;若濕重于熱,舌苔偏厚膩,常加厚樸6~9 g、蒼術6~9 g等燥濕除滿;若不知饑、納差,常加炒萊菔子12 g、神曲9 g、山楂9 g、雞內金6~9 g等消食導滯;若兼見惡寒、頭痛等,常加藿香9 g、紫蘇葉6 g等疏散風寒;若伴有反酸,常加瓦楞子15~30 g、鍛牡蠣15~30 g等制酸止痛;若大便偏干,常加柏子仁20 g、瓜蔞仁12 g等潤腸通便;若寐欠安,常加琥珀3~6 g、茯神12 g等寧心安神。
3.3 胃脘痛后期用藥 葉天士認為胃脘痛“初病在經,久痛入絡,以經主氣,絡主血”,“通字須究氣血陰陽,便是看診要旨矣”[4]。故胃脘痛其本在氣血,黃師重視氣血的調和。從整體觀念出發(fā),后期當治本,補益脾胃之氣,氣血同調。久病氣血郁滯不暢,脾胃虛損,易于積滯痰濕,血絡瘀阻,故后期多為脾胃虛弱夾濕夾瘀,治以調養(yǎng)氣血,補益脾胃,兼顧化濕活血逐瘀。隨臨床患者兼證變化用藥,若乏力、氣短,常加黨參12~15 g、太子參12 g等益氣健脾;若喜噯氣、嘆息,矢氣得舒等,常加玫瑰花6 g、郁金6~9 g、香櫞6~9 g、佛手6~9 g、香附6~9 g、檀香3 g、砂仁3 g、薤白9 g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若舌質暗、有瘀斑,常加赤芍9~12 g、丹參12 g、沒藥9 g等活血化瘀。本病之治,黃恒青教授不僅注重辨證論治、結合患者個體差異精準用藥外,還強調后期的“養(yǎng)胃”,注意飲食調護,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膩之品。
患者林某,女,62歲,福建福州人,形體偏胖,平素思慮過多、性情急躁。2019年11月13日初診。主訴:反復胃脘脹痛10余年,刻診:胃脘脹痛不適,伴噯氣,偶有反酸,口干口苦,不知饑,納少,咽部堵塞感明顯,不影響進食,寐欠安,日4小時,易早醒,小便黃,大便黏,日1次。查體:舌淡紅暗苔黃厚膩,邊齒痕,脈弦細數(shù)。輔助檢查:(2019年5月31日福州市第八醫(yī)院)胃鏡: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體息肉(體小,已鉗除)。病理:體小:胃底腺息肉。HP:(-)。中醫(yī)診斷:胃脘痛病,辨證為濕熱痰阻證,先予清熱祛濕、化痰理氣,方予黃連溫膽湯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處方:黃連3 g、陳皮6 g、茯苓12 g、姜半夏6 g、甘草3 g、枳實9 g、竹茹9 g、茵陳 15 g、蒼術9 g、厚樸9 g、瓦楞子15 g(先煎)、紫蘇梗9 g、炒萊菔子12 g。14劑,日1劑,分2次服,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二診(2019年12月4日):胃脘脹悶疼痛較前明顯減輕,次數(shù)減少,偶有噯氣,噯氣后舒,無反酸,稍口干,無口苦,知饑,納可,時有咽部不適,情緒郁結,夜寐欠安,易早醒,小便淡黃,大便偏干,日1次。查體:舌淡紅暗苔薄黃,邊齒痕,脈弦細數(shù)。前方去黃連、茵陳、蒼術、瓦楞子、炒萊菔子,改茯苓為茯神12 g,姜半夏加至9 g,加丹參12 g、郁金9 g、薤白9 g、瓜蔞仁12 g。7劑,日1劑,分2次服,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三診(2019年12月11日):偶有胃脘脹悶疼痛,無噯氣,無口干口苦,情緒不佳,知饑,納可,無咽部不適,稍感乏力、氣短,寐可,小便淡黃,大便偏稀,日1次。查體:舌淡紅稍暗苔薄白,邊齒痕,脈弦細。前方去薤白、瓜蔞仁,改茯神為茯苓12 g,加檀香3 g(后下)、砂仁3 g(后下)、玫瑰花6 g、黨參15 g、赤芍12 g。7劑,日1劑,分2次服,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囑患者注意飲食調護,除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膩之品外,還需忌食豆腐、土豆、地瓜、芋頭、板栗等易脹氣之品。此后上方基礎上加減,續(xù)服2周后,癥狀基本消失,隨訪2月,未見復發(fā)。
按語:患者久居濕熱之地,平素飲食失常,濕熱蘊結中焦,納運、津液輸布失常,痰濕阻滯氣機,發(fā)為胃脘痛。該患者濕熱痰阻明顯,當以溫膽湯加減治之,考慮熱象稍顯,酌加黃連、茵陳清熱利濕,蒼術燥濕健脾,瓦楞子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炒萊菔子消食導滯,以黃連溫膽湯加減為主方治之,再加半夏厚樸湯加強理氣化痰。二診時,中焦?jié)駸釡p輕,可考慮標本兼顧,調和氣血。去苦寒敗胃之黃連、茵陳及溫燥之蒼術。改茯苓為茯神,增強寧心安神之效。加丹參活血祛瘀、郁金開郁通滯、薤白行氣導滯、瓜蔞仁潤腸通便。三診時,諸癥皆減,主方仍為溫膽湯,加丹參飲、赤芍理氣活血,玫瑰花、郁金理氣解郁,黨參益氣健脾。黃師認為該患者兼有肝氣的郁結不舒,故需加重理氣、行氣藥物的使用,“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以郁金、玫瑰花、檀香、砂仁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氣行則血行,瘀血去則新血生。同時,黃恒青教授認為胃病三分治七分養(yǎng),故后期飲食調護亦是關鍵。黃恒青教授常常囑咐患者注意胃病后期的飲食調護,以減少胃脘痛的復發(fā)。
黃恒青教授針對福建地區(qū)胃脘痛的治療,著眼“濕熱”及“痰濁”,常以溫膽湯加減治之,治以標本同治,同時強調個體的后期調養(yǎng),固后天以養(yǎng)先天,以使正氣生而邪自去,疾病乃愈,機體得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