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紀俄國文壇中杰出的作家之一,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犊ɡR佐夫兄弟》堪稱作家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陀氏大量地運用了夢這一“有意味的形式”來暗示人物真實的內心感受,凸顯被隱藏的情懷大愛,以《圣經(jīng)》中關于“罪惡”與“救贖”為主題的原型更是在該作品中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本文旨在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以及弗萊原型理論淺析《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德米特里的夢境,包括夢境產(chǎn)生的原因和夢中德米特里的人物原型。
關鍵詞:原型;夢;德米特里
通過對文學作品中夢的透視,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人內心深處暗藏的理性,并為我們提供另一種閱讀視角,以此發(fā)掘作品中被隱藏的深層意義。通過對德米特里夢境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他墮落頹廢之外純凈高尚的心靈,以及愿意為全人類作出自我犧牲的偉大品質。夢所刻畫出德米特里耶穌的原型,更是有力地協(xié)助我們挖掘其性格的多面性,進而探索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體驗。
一、德米特里夢境產(chǎn)生的原因
在小說的第十三卷《預審》中,父親老卡拉馬佐夫被殺,他窮困潦倒的長子德米特里手里拿著3000盧布以及父親留給格魯申卡3000盧布的消息,夾雜著惡意將矛頭指向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解釋道,金錢不是來自父親,而是情人卡捷琳娜,并講自己對這筆錢背后的委托責任,但自己因“卡拉馬佐夫式”的生活作風,在委托那天的夜里私自挪用了一半的錢縱酒亂性,剩下的錢他裝在了布袋子里,準備物歸原主。此外,父親死的當夜,屋子里除了德米特里只有前一天剛癲癇發(fā)作的仆人斯麥爾加科夫——被認為不可能謀害老卡拉馬佐夫。綜上所述,所有的證據(jù)都堅定地指向看似無處遁形的德米特里,他“理所應當”地被指控為無恥的弒父兇手,接著被帶入監(jiān)獄等待審判。
關于夢的起源,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愿望的滿足。” 在小說中,德米特里雖口口聲聲稱自己無罪,“不是我干的!這命案不是我干的!我沒有殺我的父親!……我想殺他,但是沒有下手!不是我干的!”,但由于無法自證清白,“他殺了……殺了父親……”、“殺父的逆子!”、“……需要十盧布而用手槍作抵押向別爾霍津告貸,后來去找霍赫拉科娃借三千盧布,可是她不借,等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可憐無助的德米特里只能承受外界的種種指控,渾身被潑滿臟水的他,清白的內心得不到應有的肯定,“你們二位此刻在恥笑我!”,被冤枉的心欲火焚燒,備受煎熬。
正如弗洛伊德所認為,“至于由本能要求引起的內部刺激,往往通過隱夢的形式,偽裝為外顯的夢從而使在自己的夢中尋求滿足?!钡旅滋乩锷硖巵碜詫徲崋T咄咄逼人的訊問以及旁人的流言蜚語之中,自己笨拙的辯解遭到了大家強烈的排斥,澄清無罪的欲望被壓抑而得不到滿足。于是,被閑言碎語無情折磨的德米特里,在監(jiān)獄里疲憊地做了具有隱含意義的夢。
二、夢境中德米特里的原型
弗萊認為,《圣經(jīng)》是最為廣博的神話故事全集?!吧裨捹x予儀式以原型意義,又賦予神諭以敘事的原型,因而神話就是原型?!痹谖膶W作品中,《圣經(jīng)》賦予了文本宗教意義,以神話的形式展現(xiàn)人類在世的完整歷程。原型,即最初的形式,若要深入挖掘文學背后隱藏的真實意義,《圣經(jīng)》則成為一切故事的源頭。
回到小說原文,德米特里在監(jiān)獄中的大箱子上躺下,疲憊的他成為了自己夢境的主角。夢中的他坐著馬車在雪中奔馳,路過一個被燒毀的村莊,哪里有許多婦女抱著孩子站在路邊?!盀槭裁茨切┰饬嘶馂牡哪赣H們站在那里?為什么人們這么窮?娃娃為什么這樣窮?那是什么意思呢?這是在那樣一個時刻對我昭示的預言!我要為著娃娃而去流放。因為大家都應當為一切人承擔罪責。為一切的娃娃,因為既有小的孩子,也有大的孩子。大家全都是孩子。而我將要為大家而去,因為必須有人為大家而去。”利用上述弗萊的原型理論分析可知,在該夢境中,德米特里的原型是耶穌,“娃娃”是世人。首先,在基督教文化中,無罪的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替我們接受罪的刑罰,并用他的血洗去我們一切的罪,把我們從罪中救贖出來。閱讀小說全文我們得知,德米特里其實是無罪的,但卻被充滿嘲諷的審訊人員和旁人惡意揣測,無罪的主人公被赤裸地釘在了有罪的十字架上,惡言惡語使他內心鮮血直流,但正是在這種危機的狀態(tài)下,他反而還愿意為了夢中的“娃娃們”去自我犧牲,只為將他們從苦難中救贖。其次,耶穌死后,神把他復活了,他的身體由血肉之體改變?yōu)椴恍嗟撵`性之體。在小說第十五卷《伊凡》中,伊凡與斯麥爾加科夫有三次會面,在最后一次見面的對話中,被認為不可能犯罪的斯麥爾加科夫戲劇性地向伊凡懺悔,聲稱老卡拉馬佐夫被害死那天自己是假裝癲癇發(fā)作,在無在場證明的保護下殺害了自己的主人并偷走了他的錢。在那一刻,德米特里被瘋狂壓抑的無罪心靈終于得到了證實,正如耶穌死后神又將他復活了一樣,德米特里的清白在小說中終于得到了另一種形式的肯定。
結語:夢已逐漸成為研究文學作品的關鍵視角,它既是人物內在潛意識的表現(xiàn),更是作家內心思想的抒發(fā),對于作家和作品而言都具有典型意義。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弗萊的原型批評作為文學批評方法,為我們分析《卡拉馬佐夫兄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研究點。通過上述兩個理論的運用,本文得出,德米特里產(chǎn)生夢境的原因是被外界指認為弒父真兇,證明無罪的欲望被壓抑得不到滿足,因而從夢境中釋放潛在的愿望,以及愿意為所有“娃娃”而犧牲的耶穌原型這兩個結論。德米特里的夢觸及現(xiàn)實,不僅具有強烈的視覺感,還清晰地呈現(xiàn)出宗教意義,為我們研究《卡拉馬佐夫兄弟》提供了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ВладимировнаФ.В.Сонисновидениевраннемтворчестве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поэтикаионтология[D].Ижевск:Удмуртски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унивеситет,2005.
[2][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M].耿濟之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3][奧地利]弗洛伊德.《夢的解析》[M].羅生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
[4][加拿大]諾思洛普·弗萊.諾思洛普·弗萊文論選集[C].吳持哲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注釋:
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166.
②高鴻萍,直面人性的真實—評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J].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 (S2): 42—43.
③[加拿大]諾思洛普·弗萊. 諾思洛普·弗萊文論選集[C]. 吳持哲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89.
作者簡介:
王珅,1997-11,女,朝鮮族,集安,延邊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延邊大學,研三學生,文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