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文 梁曉彤
1.山東濱州市惠民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山東 濱州 251711;2.山東濱州市濱城區(qū)至尊門第24號樓702室,山東 濱州 251700
細菌耐藥性主要指細菌對抗菌藥物存在的耐受性,如細菌出現(xiàn)耐藥性后,會使抗菌藥物在化療中的效果受到影響。進而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因此對微生物檢驗工作予以加強,使藥物的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提升[1]。
1.1基本數(shù)據(jù)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為研究進行時間,收集患者的尿液、血液、膿液、痰液等樣本,對收集的200株菌株進行培養(yǎng)、鑒定、分離。
1.2方法 使用基礎方法對收集的尿液、血液、膿液、痰液等樣本進行處理,將病原菌予以分離,使用KirgyBauer方法對其進行檢驗,并實施鑒定分析。使用肉湯稀釋法對細菌抗菌藥物最小濃度值實施檢查,根據(jù)相關資料中標準鑒定細菌的耐藥情況,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革蘭陰性、革蘭陽性桿菌藥敏板條對其進行檢驗。
1.3判定指標 使用KirgyBauer方法和常規(guī)方法進行藥敏實驗,并對其進行詳細鑒定。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軟件SSPS22.0分析處理研究中全部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展現(xiàn)形式為(均數(shù)±標準差),運用t檢驗,其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展現(xiàn)形式為(%)率,運用卡方檢驗,如差異明顯,顯示為p<0.05。
2.1分析菌種分布情況 抽取200菌株檢測,其中革蘭陽性球菌有120株,占比為60.00%;革蘭陰性球菌有80株,占比為40.00%。每種菌群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均存在一定差異性。臨床上常見的菌株包含35株腸球菌(占比為17.50%)、50株凝血酶陰性葡萄球菌(占比為25.00%)、23株克雷伯菌屬(占比為11.50%)、20株腸桿菌屬(占比為10.00%)、18株銅綠假單胞菌(占比為14.00%)、15株大腸埃希菌(占比為7.50%)、19株不動桿菌屬(占比為15.00%)、1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占比為12.00%);8株枸櫞酸菌屬(占比為4.00%)。根據(jù)以上結果得出,耐甲氧西林中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占比相比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較高,革蘭陰性桿菌中不動桿菌占比較多。
2.2常見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 有關研究顯示,多種細菌對抗菌藥物均有相應的耐藥性,具體如下:(1)青霉素G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加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具有較高的耐藥性。(2)頭孢他啶對腸球菌具有較高的耐藥性,比例為89%,位居第一,對其他菌素也存在一定耐藥性。(3)環(huán)丙沙星藥物對MRCNS的耐藥性較高,對MSSA的耐藥性較低,環(huán)丙沙星對變形桿菌屬、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率一致。(4)氨芐西林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菌、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具有較高的耐藥性,其耐藥率高達99%,氨芐西林對腸球菌具有較高的耐藥性。(5)氧氟沙星對MSCNS具有較高的耐藥性,對MSSA的耐藥性為4%左右。
細菌耐藥性與細菌基因、抗生素使用情況等存在密切關系,抗菌藥物的藥物本身耐藥性和抗藥性均可使抗菌藥物的效果降低[2]?,F(xiàn)今廣譜抗生素使用較廣,進而發(fā)生多重耐藥性菌株,嚴重影響臨床患者治療效果。因此醫(yī)院十分重視,將微生物檢驗工作和對細菌耐藥性的監(jiān)測工作加強,使醫(yī)院病原學相關診斷技術予以提升。經(jīng)研究得出,每種菌種對不同抗菌藥物存在不同的耐藥性[3-4]。
綜上所述,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實施細菌耐藥性檢測,可將細菌抗藥性降低,將多種耐藥性菌株繁殖情況予以阻斷,使微生物檢驗工作質量提升,密切檢測細菌繁殖,使醫(yī)院感染情況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