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溫紅色記憶

2021-04-06 15:40:48山女
時代報告 2021年12期
關鍵詞:紅二十五軍紅軍

山女

2021年10月21日,是個很平凡的日子,于我個人而言,卻是人生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我隨由信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支持、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紅色傳承專業(yè)委員會主辦的“重走大別山紅軍征戰(zhàn)路”采風團,和來自省內外的紅色文化專家學者、作家、攝影家、媒體人等20余人,走進大別山,走進紅二十五軍、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fā)前在信陽征戰(zhàn)的重要遺址、遺跡和紀念地進行采風活動。

信陽市古稱義陽、申州、光州、申城,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東連安徽,西、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zhàn)略要地,鄂豫皖區(qū)域性中心城市。信陽被譽為山水茶都,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這里交融,形成了信陽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連續(xù)8年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榮獲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最美城市等。一路走來,綠色覆野,山水氤氳,被林木、荷池、稻田裝點的一座座徽派民居頗有江南水鄉(xiāng)韻致。來不及細細鑒品,同行的攝影家們頻頻舉起相機把它們定格,驚嘆他們隨意聚焦皆是作品的水平,慶幸自己不虛此行。秋陽下清麗的田園風光和人們祥和的生活場景,我想,革命先烈地下有知,也該英魂含笑九泉吧。

一個人,就是一部書,一個傳奇

新縣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之地,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的落腳地。當時10萬人口的新縣,55000名優(yōu)秀兒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境內現(xiàn)存革命遺跡360多處,“山山埋忠骨,嶺嶺有雄魂,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是新縣革命斗爭史的真實寫照。壯烈的革命斗爭積淀,帶來了新縣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留下了寶貴的紅色資源。

采風首站鄂豫皖蘇區(qū)博物館,位于新縣城東南風景秀麗的鳳凰山、英雄山腳下,小潢河、金水河環(huán)繞其間,依山傍水。全館占地面積120畝,建筑面積9589平方米。2001年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2005年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3A級景區(qū),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全國重點博物館。大別山的深秋,天藍得純凈明澈,館體大門黃瓦紅柱,古樸莊嚴,時任國家主席李先念為該館的題字在秋陽下熠熠生輝。

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chuàng)建的僅次于中央蘇區(qū)的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jù)地,在這里,先后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主力紅軍部隊。革命戰(zhàn)爭年代,蘇區(qū)共走出了349位將帥,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zhàn)爭足跡。其中,新縣共走出了43位將軍。

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展廳。展覽由7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大別風雷星火燎原”“紅軍搖籃將軍故鄉(xiāng)”“紅色蘇區(qū)共鑄輝煌”“紅色土地艱苦卓絕”“江淮抗戰(zhàn)中流砥柱”“中原突圍鐵流千里”“千里躍進偉大壯舉”和結尾廳。一張張攜帶時代印記的黑白圖片、一頁頁殘破發(fā)黃的手稿、一件件斑駁的大刀長矛,見證了老一輩革命家在大別山風起云涌、波瀾壯闊,斗爭中浴血奮戰(zhàn)、前赴后繼的豐功偉績。

一件“永遠跟著共產黨走”的錦幛,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錦幛是用兩塊紅色平板布縫制的,長4米,寬1.5米,上面有3000多人的簽名。幛面上縫著用黃平布剪成的標語“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錦幛上款為“紀念‘七一‘七七獻給中國共產黨山東省濟寧市委員會”,下款為“濟寧市第三區(qū)全體市民鞠躬”,這是濟寧3357名市民為紀念“七一”“七七”而獻給濟寧市委的錦幛。當時,正值國民黨發(fā)動反共高潮,黨組織指派河南新縣籍共產黨員張世全將此錦幛送回家鄉(xiāng)——鄂豫皖根據(jù)地收藏。

張世亮是張世全的弟弟,1941年9月一天夜晚,張世全回鄉(xiāng)對弟弟張世亮說:“老二,我這次回來主要是為了送一樣東西給你保管。”張世全走后,張世亮當即找了一件衣服將錦幛仔細包好,藏進后山一個洞里。過了幾天,張世亮怕山洞不安全,他又連夜將錦幛取回家,在家里灶口挖了一個3尺多深的坑,在坑里放了一只小凳子,將錦幛包起來放在凳子上,為了防潮,又在凳子下墊上一層干石灰,再用柴草蓋在錦幛上,最后用干土把坑口填好。就這樣,錦幛一直被完好保存了幾十年,直到1984年張世亮病重,才把這件事告訴兒子,并將錦幛捐獻給新縣政府。

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用過的懷表,也是國家一級文物,圓形,鋼質,黑色表盤,直徑5厘米,是吳煥先指揮郭家河戰(zhàn)斗時用來計時的。1933年3月4日,國民黨第35師103旅205團、104旅207團進占光山縣南部的郭家河村(現(xiàn)河南新縣郭家河鄉(xiāng))。軍長吳煥先為戰(zhàn)士們做戰(zhàn)前動員,他將自己隨身攜帶的懷表交給光山縣委委員陸漢清,讓其速到郭家河灣店村聯(lián)系弦南區(qū)獨立團、地方武裝和當?shù)厝罕?,準備?月6日拂曉向敵軍發(fā)起進攻。地方武裝以此表計時,3月6日拂曉,以合圍之勢準時向郭家河東南羊人巖警戒的一個營發(fā)起猛烈攻擊。敵軍被全部殲滅,這只懷表在郭家河戰(zhàn)斗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當?shù)剀娒穹Q其為“勝利的表”。

一張血染的黨證,也是館藏珍貴文物之一。這是一張?zhí)厥獾狞h證,上面沾滿血漬,它的主人就是開國將帥中13位獨臂將軍之一的陳波。黨證布制,長方形,中上方印有兩顆五角星、列寧和斯大林頭像及黨證字樣,下方印有一個寬11.5厘米、高10厘米的長方形表格,欄內寫有持證人的姓名、參軍入黨時間、頒發(fā)單位及頒發(fā)時間等。1934年10月,在川陜蘇區(qū)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紅四方面軍黨組織為激勵廣大黨員奮勇抗敵,決定給優(yōu)秀黨員簽發(fā)黨證,這也是黨組織對黨員的一次全面考核。1941年3月的一天,時任八路軍前總特務團副團長的陳波向戰(zhàn)士們介紹完滾雷的使用方法后,帶頭進行滾雷試驗。他命令大家后退300米,然后抱起西瓜大的滾雷向山丘走去。這時,團長歐治富攔住他:“這是新制的,有危險,我來吧!”陳波搖搖頭,說道:“你是一團之長,還是我來吧!”待大家進入安全區(qū)后,他開始按雷、擦火,只聽“嘣”的一聲,試驗的滾雷突然爆炸,陳波當即倒在血泊中。經過搶救,身負重傷的陳波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但僅剩一只胳膊和兩條無法彎曲的殘腿。蘇醒后的陳波第一時間用僅剩的右手摸了摸腰帶,然后焦急地問護士:“我的小皮囊呢?”護士不明其意,陳波解釋說:“我腰帶上的。”護士將他的血衣翻遍,終于找到被鮮血浸透的小皮囊,里面的黨證已被鮮血染紅。2010年,陳波將軍之子陳鐵生將黨證捐獻給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

鄂豫皖蘇區(qū)將帥館里的“將星璀璨”銅雕映入眼眸,我被一種巨大的藝術感染力所震懾?;¢L30米,高10米,面積330平方米的雕塑,塑造了在鄂豫皖蘇區(qū)工作和戰(zhàn)斗過的349位開國將帥。第一排是劉伯承和徐向前兩位元帥,徐海東、陳賡、王樹聲三位大將以及21位上將,后面是43位中將和280位少將。他們挺拔的身姿與身后綿延起伏的大別山脈、兩側的蒼松翠柏、前面的映山紅花融為一體。整個雕塑威武莊嚴,氣勢宏偉,線條流暢,創(chuàng)意大氣。據(jù)說是全國以將帥為題材的面積最大的銅質雕塑。他們,一個人就是一段歷史,一部書,一個傳奇。采風隊員們和他們目光對視,心中千言萬語凝成兩個字:感謝。

“紅田”,注定此生難忘

1927年11月,黃安縣(今湖北省紅安縣)、麻城縣3萬余名農民自衛(wèi)軍和義勇軍攻打黃安縣城,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史稱“黃麻起義”。在敵人的瘋狂反撲之下,黃安縣城再度落入敵手,反動地主清鄉(xiāng)團勾結敵軍進犯箭廠河地區(qū),程儒香不幸被捕。

敵人在大雪天扒下他的上衣,用耙齒釘把他釘在吳氏祠堂的墻上,逼他交出共產黨員和赤衛(wèi)隊員名單,他不僅沒有屈服,反而厲聲痛斥敵人惡行。敵人氣急敗壞,一刀割下他的耳朵。為了恫嚇群眾,敵人又把程儒香釘?shù)礁浇臑蹊陿渖?,公開施以鞭抽、壓杠等多種酷刑,并強迫周邊群眾觀看。然而,程儒香鐵骨錚錚,毫無畏懼,并借群眾聚集之機宣傳革命,口含鮮血大聲疾呼:“只要我不死,就要鬧革命!”敵人怕他“蠱惑人心”,又割掉了他的舌頭,最后用割掉的上眼皮蒙住他的眼眸,讓他看不見、聽不到、喊不出。在大年三十晚上,程儒香為了心中的信仰,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喪心病狂的敵人,又將程儒香一家老幼20多口全部殺害。

此后不到兩個月,有300多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在這塊不足30平方米的稻田里被害。他們當中有75歲的普通百姓,還有年僅16歲的兒童團員。共產黨員程懷天在黃安縣城失守后不幸被捕,敵人對他無所不用其極,施以酷刑,但他沒有透露半點組織的機密,并在獄中寫下“砍頭只當風吹帽,甘灑熱血繪錦繡”的慷慨詩句。敵人聽到這首詩后惱羞成怒,馬上把程懷天押到這片稻田,將他的四肢釘在木板上,又砍掉他的手腳,程懷天最終英勇就義。

“共產黨員汪心敏被捕后,慘無人道的敵人活生生地挖出了他的心臟,還逼迫他的親人吃下去;還有一位革命烈士,腹部被剖開后塞進手榴彈,內臟瞬間被炸得四處橫飛。烈士犧牲最多的一天,敵人命令他們站成一排,逐個砍頭。屠刀刀刃被砍翻卷了,換一把接著砍……從那以后,再也沒有人在這塊稻田里種過莊稼?!苯庹f員正在解說,同行的信陽市平橋區(qū)文化局原副局長、大別山干部學院特聘教授李建設老人突然哽咽著用手掌捂著眼睛走出了隊伍。這位攜老伴乘摩托車重走紅軍路的老黨員,不僅用手中的鏡頭記錄過紅軍的足跡,更用腳步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丈量了紅軍精神,他對彌散在戰(zhàn)火硝煙里的紅軍事跡熟稔于心,但再一次面對“紅田”,他依舊無法平復心中的悲痛。

“紅田”位于新縣箭廠河鄉(xiāng)紅田紀念廣場,一塊不足30平方米的稻田,1927年冬天,300多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在這里,用生命向黨作出最壯烈的表白。鮮血浸透了這里的每一寸土壤,平均每平方米就有十多人犧牲。“紅田精神”激蕩人心,采風隊員各個面容肅穆莊嚴,自發(fā)脫帽致哀,圍紅田慢走一周,感受心靈的激蕩和洗禮,向英雄致以心中最崇高的敬意。在廣場一側有一組八人雕塑,其中一對母子雕像讓人震撼:母親弓著腰身捧起一只大碗,兒子手腳被釘在樹上,他抬起頭,像是看著母親又像是看著那碗水,虛弱得快要奄奄一息。此情此景直接擊中人心柔軟處,讓人紅了眼圈。我以此為背景留下了影像——紅田,注定是我此生最難忘的地方。

由幾個繁體字書寫的“列寧小學”門額懸在赫紅的大門上,推門而入,來到傳說中的列寧小學。在1927年之前,它是當?shù)貐鞘霞易宓撵籼?。而后,隨著鄂豫皖蘇區(qū)的建立和發(fā)展,1929年,這里改名為“箭廠河列寧小學”。雖然條件艱苦,列寧小學依然為革命事業(yè)培育了一大批人才和新生力量。坐在學校簡陋的木板矮凳上,看著黃泥巴黑板,我想我有必要坐在這里。坐在這里,我能夠想清楚一些事,坐在這里,也能夠忘掉生活的苦。

在列寧小學院內矗立著肖國清烈士挎著書包神采奕奕的雕像,她曾是列寧小學的學生,犧牲時年僅16歲。1933年8月,紅二十五軍在七里坪戰(zhàn)斗失利后轉移到皖西一帶,囂張的清鄉(xiāng)團長易本應帶著隊伍耀武揚威地反撲回來。在激烈的突圍戰(zhàn)斗中,肖國清為了掩護群眾撤離,不幸落入反鄉(xiāng)團手里。易本應對肖國清先是利誘后是恐嚇,要肖國清說出游擊隊的下落,交代誰是共產黨員。別看肖國清小小年紀,可受黨的教育已有5年了,革命斗爭的烈火已讓她練就了鋼鐵般的意志。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肖國清要么冷笑,要么只有3個字:“不知道!”

殘酷的敵人惱羞成怒,獸性大發(fā)。易本應命令打手將肖國清的頭發(fā)一縷一縷拔下,頭發(fā)拔光了,鮮血從頭皮流下。肖國清咬緊牙關,冷笑不止。易本應又命令打手將一根根竹簽釘入肖國清的手指。十指連心,肖國清痛得昏死了過去,敵人用涼水將她潑醒。醒來時,她回答敵人的,還是斬釘截鐵的3個字:“不知道!”敵人無計可施,就用死威脅肖國清。他們將肖國清帶到王邊村的一塊地里,易本應咬牙切齒地說:“小共產黨,難道你就不怕死么?再不說游擊隊在什么地方,就活埋了你!”肖國清望了一眼腳下已挖好的深坑,毫不猶豫地縱身跳了下去。一年又一年,這里的杜鵑花總是比別處開得更紅、更艷,時間開得也更長。肖國清,成了人們心中一朵永不凋謝的紅杜鵑。

一路走來,吳煥先舊居、郭家河大捷紀念碑,在這些革命歷史遺跡前瞻仰、悼念,重溫入黨誓詞的時候,舉起的右拳里,增加了一種更加堅定的力量。

銘記,是為了照亮前行的路

大別山深處的田鋪大灣村風情別樣,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傳統(tǒng)村落的建筑和基本架構保存完好,為典型的豫南村落。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中原文化、楚文化與徽派文化的影響,民居多為土坯墻體,斜頂瓦房的獨特建筑形式,融匯了北方民居的硬朗和南方民居的靈秀。

村前有半月形風水塘,一口古井鑲嵌在塘中間,成為奇特的“池中井”,以石筑小堤連接池邊陸地。村前曬谷場長期承擔著農用功能。這個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的美麗村莊,是大別山紅軍征戰(zhàn)之地,不僅是國家級景觀村落、傳統(tǒng)古村落,也是名副其實的美麗鄉(xiāng)村,更因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的到訪而名揚天下。

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革命老區(qū)人民的深情厚誼來到田鋪大灣考察,了解該村依托紅色旅游資源、發(fā)展壯大鄉(xiāng)村經濟情況,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讓老區(qū)人民備感溫暖與自豪。曬谷坪邊有鋼柱擎起大幅照片,習近平總書記在手工鞋墊銷售攤手握虎頭鞋、村人圍著他盡綻笑顏,那其樂融融的喜慶場面感染了每一個路人。順著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線路,來到當初那家鞋墊攤。據(jù)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此處婉拒店主相贈,掏錢買了4雙鞋墊。

“老家寒舍”民宿店主韓光瑩,說起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眉宇間滿含喜悅。他的身世也是不平凡的紅色史。爺爺韓家蘇生于1905年,1928年參加紅軍,在戰(zhàn)斗中身負重傷,組織上安排他回鄉(xiāng)休養(yǎng),直至去世。韓光瑩的三爺爺韓家文,1932年隨紅軍轉戰(zhàn)川陜,兩年后犧牲,年僅19歲。韓光瑩的父親韓文宏是村里的老黨員,當過大隊會計、公社綜合廠廠長。韓光瑩的兒子韓建東,從小夢想和太爺爺一樣,參軍報國,并于2019年如愿考入軍校,立志成長為一名空軍飛行員。1993年,韓光瑩高中畢業(yè)后便外出務工,第一站來到河南焦作,從事電解鋁工作,這一干就是14年。外出務工讓韓光瑩收獲頗豐:一是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二是娶妻生子,三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韓光瑩也是新縣眾多出國務工者之一。在網(wǎng)上,韓光瑩獲知老家成功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他敏銳地意識到,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機遇來了。在政府幫助下,韓光瑩投入20多萬元,對老房進行翻新改造,建成村里第一家民宿——“老家寒舍”。2019年深秋,習近平總書記沿著村間小路,在“老家寒舍”民宿仔細察看服務設施,同店主韓光瑩一家圍坐在一起交談。韓光瑩回憶,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把傳統(tǒng)村落改造好、保護好。韓光瑩的母親夏世梅當時已是82歲高齡。韓光瑩介紹說,習近平總書記很和藹,握著他母親的手,問她多大歲數(shù)、身體咋樣。

習近平總書記來過后,“老家寒舍”成了網(wǎng)紅民宿,人氣爆棚,旺季時一房難求,年收入達到10萬元。在韓光瑩的帶動下,全村已有20戶鄉(xiāng)親開辦民宿。為了高效經營民宿,他張羅成立合作社,統(tǒng)一承接訂單。如今,新縣挖掘紅色遺址遺跡365處,打造旅游精品工程40多個,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景象。“未來,我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搶抓機遇,帶領大家把田鋪大灣民宿做精做細,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帶動更多鄉(xiāng)親過上小康生活?!表n光瑩說。

揮別風景如畫的田鋪大灣,我不禁感慨:勤勞的大別山人民,正在用自己的雙手,一點點改變命運,迎來他們想要的生活。車進光山縣,來到土地革命時期鄂豫皖省委所在地——徐畈革命舊址群。徐畈在明末已筑堡成寨,為徐姓地主莊園,民居建筑為磚木結構,群體組合是背依中心面對四方,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具有濃郁的地方建筑特色。緬懷舊址遺跡,是為了銘記,銘記是為了照亮前行的路。

白雀園殉難烈士紀念碑位于白雀鎮(zhèn)南端白露河畔的香爐山上,秋風獵獵,白雀園慘案讓人心情無比沉重。1931年9月至11月,時任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委主席的張國燾,為了維持他個人的獨裁專政,把黨和集體領導變成家長統(tǒng)治,對持不同意見的紅軍指戰(zhàn)員進行殘酷打擊、無情迫害,在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制造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肅反運動,給黨和革命事業(yè)造成了重大損失,在鄂豫皖蘇區(qū)歷史上寫下了極為慘痛的一頁。僅在白雀園一地,先后被張國燾以“改組派”“第三黨”“AB團”等莫須有的罪名而逮捕殺害的紅軍高級將領就有許繼慎、周維炯、龐永俊、肖方、熊愛暄等,還有中下級干部和革命戰(zhàn)士2500多名。為了悼念含冤九泉的烈士并警示后人,1982年,光山縣人民政府在此地立碑紀念,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了“白雀園殉難烈士紀念碑”碑文。

紀念碑前,追憶往昔歲月崢嶸,感念今日生活不易。長眠于此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英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滿腔熱血化碧濤,民族危亡國難當頭時,他們坦然地選擇與國家民族同生死共存亡,他們用生命譜寫悲壯的千古絕唱,他們值得銘記——所有人來到此地,都不約而同深深地鞠上一躬。

離開白雀園,采風隊伍簡單在鄉(xiāng)間農家飯莊用餐后,顧不上休息,又奔赴下一站——孤山寨戰(zhàn)斗遺址,頗有風餐露宿行軍打仗的味道。采風團隊中有個拄著拐杖的老人,他是鄭州市委原副書記、鄭州市老年攝影協(xié)會副會長邵其政,鄭老不顧年事已高,堅持要走完采風全程。他蹣跚著登臺階的腳步說:“重走紅軍路,踐行革命初心,我也是其中一分子?!?/p>

孤山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1934年11月8日,紅二十五軍在吳煥先等人領導下,經過一番激戰(zhàn),擊垮敵軍2個團,勝利攻占孤山寨,立即向西北急行軍,并于11月10日抵達花山寨。

花山寨會議舊址位于光山縣城南13公里處,是文殊鄉(xiāng)花山村境內的一個山寨,這里被稱為紅二十五軍長征的第一座豐碑。1934年11月11日晚,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四次常委會議召開,因為會址毗鄰戰(zhàn)略要塞花山寨,所以這次會議史稱“花山寨會議”。紅二十五軍在花山寨召開會議,傳達中央指示,得知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并按照中央要求,決定將隊伍向西轉移,并留下一支隊伍成立紅二十八軍,原地開展武裝斗爭。所以,花山寨會議是紅二十五軍長征的策源地?;ㄉ秸瘯h對紅二十五軍發(fā)展、長征和“大別山紅旗不倒”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ㄉ秸瘯h和紅二十五軍長征,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中國革命歷史上都寫下了壯烈輝煌的一頁。85歲的志愿軍老戰(zhàn)士王茂貴是花山寨會議舊址義務講解員,堅持9年志愿為附近山上的紅二十五軍戰(zhàn)士守墓。他說:“我現(xiàn)在不光想當一個守墓人,我還想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的游客、黨員、學生了解紅二十五軍在這里開會的歷史,以及革命先輩的紅色精神,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p>

途經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東岳村,走進東岳村文化中心,門楣上懸著的“東岳村孝老敬親·我們一起過重陽”橫幅,給人一種親切溫馨、孝老崇德的文化氛圍。聆聽村支書楊長家介紹習近平總書記蒞臨盛況,雖時隔多日,他激動之情依然溢于言表:“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村,和我們很多村民都親切地握了手,看到我們村產的月餅包裝比較簡潔,很高興。他說,要注意節(jié)約環(huán)保,杜絕過度包裝,避免浪費和污染環(huán)境?!痹跂|岳村文化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察看了糍粑、月餅、咸麻鴨蛋、黑豬臘肉、紅薯粉條、甜米酒等“光山十寶”和光山羽絨服、信陽毛尖等特色產品,詳細詢問了產品的市場銷路和帶動村民脫貧的作用。

光山花鼓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光山縣文殊鄉(xiāng)也是信陽市首個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的鄉(xiāng)鎮(zhèn),傳承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光山花鼓戲。這種戲由豫南地區(qū)民間小調、山歌、歌舞,并融合楚劇、黃梅戲唱腔而成,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光山花鼓戲植根于民間,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深受群眾歡迎。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接待中心,花鼓戲演員張秀芳和方應亮夫婦給習近平總書記現(xiàn)場表演了一段新編花鼓戲《中辦扶貧到光山》,贏得熱烈掌聲?,F(xiàn)在,花鼓戲已經成為當?shù)孛耖g藝術的龍頭,帶動了地燈戲、皮影戲、獅舞、龍舞、旱船等地方戲和民間表演藝術的蓬勃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和當?shù)?位脫貧致富帶頭人進行了親切交談。他說,光山縣今年退出了貧困縣序列,貧困帽子摘了,但攻堅精神不能放松。要發(fā)揚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繼續(xù)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傲暯娇倳浱貏e提到了基層黨建工作,他說,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zhàn)斗堡壘,把黨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務轉化為基層的具體工作,抓牢、抓實、抓出成效。”楊長家感慨地說,“要讓老百姓看到我們黨員是真真實實為了全村發(fā)展、為了父老鄉(xiāng)親的美好生活在付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東岳村的事情辦好,請總書記放心?!?/p>

紅色旅游,持續(xù)為鄉(xiāng)村振興賦能加力

云霧氤氳的遠山,近處微黃的稻田,車窗外飛馳而過的民居,健身器材上表情閑適的老人,無不讓我對這片土地心生熱愛。車子停留片刻,我在稻田揪了兩穗稻谷,一路小心護著。它沐浴大別山的日月星光,帶著老區(qū)勞動者的汗水,同時也是他們幸福生活的象征,我要把這兩穗飽滿的稻谷珍藏。

87年前的11月16日深夜,朔風凜冽,冬雨濛濛,夜色中,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在羅山何家沖的一棵大銀杏樹下,高聲宣讀“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抗日先遣隊出發(fā)宣言”,隨后,2980名紅軍戰(zhàn)士,在省委和程子華、吳煥先等軍首長的率領下,開始了震古爍今、彪炳史冊的長征……

古樹無言,見證歷史。在何氏祠東側,我見到了這棵傳說中的英雄銀杏樹,高30余米,粗壯的樹干需要幾個成年人伸開雙臂才能合抱。歷經800年風雨,它依舊挺拔,風過處,枝葉颯颯發(fā)出響聲,似是英魂在呼應走近它的人。想到來自鄂豫皖蘇區(qū)紅二十五軍近3000名將士,在大別山腳下的這個小村莊,在這棵銀杏樹下集結,我不禁對它深情凝望,心中鐫刻下它的模樣。

距銀杏樹不遠亭子下面的石碾,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為粉碎敵人封鎖而開鑿的生活工具,3頭毛驢晝夜不停地拉碾,一天碾的米也只夠紅軍戰(zhàn)士吃頓稀飯。當時,近3000名紅軍將士和何家沖300多位村民就靠它碾米充饑。紅軍來到何家沖,鄉(xiāng)親們自發(fā)從家中拿出僅有的口糧,在紅軍碾上晝夜不停地碾米籌糧,三天三夜不停歇,只希望在出發(fā)前多讓紅軍帶點糧。大家圍著“紅軍碾”合影,撫摸它滄桑的紋理,感受多年前的軍民魚水情深。

在這里,聽紅軍長征故事、重溫入黨誓詞、重走紅軍小道,參觀何氏祠、誓師廣場、紅軍醫(yī)院等紅色遺址,走進紅二十五軍長征紀念館,都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長征精神和大別山精神的魅力。還有新建成的鄉(xiāng)村振興案例館,讓人從中學到全國各地鄉(xiāng)村振興的成功范例和典型經驗。一撥一撥的采風隊伍中,出現(xiàn)了中小學生的身影,整齊的隊伍,認真聆聽的表情,舉起的小拳頭,讓我看到紅色革命基因和大別山人奮斗不止的拼搏精神正在他們身上得到延續(xù)和傳承。據(jù)此次采風活動線路設計人、策劃人,紅色研究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王留彥介紹,“重走大別山紅軍征戰(zhàn)路”紅色旅游線路,特色顯著景點集中,交通便利時間適中,并融合了紅色、綠色和古色,既觀賞了大別山美景,又接受了紅色教育,同時又感受到大別山革命老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的巨變,是發(fā)展紅色旅游、紅色教育培訓、紅色研學旅行的精品線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全體采風隊員揮別大別山,但是,紅色長征路上革命先烈的崢嶸歲月,和英雄們的豐功偉績卻永駐每個人心間。無數(shù)英烈浴血奮戰(zhàn)贏得了革命的勝利,為這片土地留下眾多革命歷史遺跡和寶貴精神財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此重溫初心使命,成為信陽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獨特稟賦。信陽市委市政府注重在新時代打造紅色文化之旅,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精神,挖掘鄉(xiāng)村振興基因,讓紅色文化成為革命老區(qū)振興的力量源泉。當?shù)卮罅嵤┑摹鞍俅鍌鞒?、百村振興”行動計劃,努力打造鄉(xiāng)村振興的老區(qū)樣板,持續(xù)完善鄉(xiāng)村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推動紅色資源與綠色生態(tài)的有機融合等,也在為老區(qū)人們期許的美好生活賦能加力。

回眸處,湛藍高空之下,水光瀲滟,稻香花艷,萬千河山一派錦繡!

英魂安息!

責任編輯/孫燕麗

猜你喜歡
紅二十五軍紅軍
長征時期紅二十五軍踐行“四個意識”研究
誰領著紅二十五軍脫離險境?
少寨紅軍橋
盛開只等紅軍來
心聲歌刊(2018年3期)2018-07-23 06:59:18
試論灃峪口會議的歷史功績
紅二十五軍是自覺踐行“四個意識”的生動典范
長征時期紅二十五軍的隊伍建設探析
十送紅軍
老友(2017年12期)2018-01-23 06:40:32
紅二十五軍長征后勤保障研究
黨史文苑(2017年12期)2017-07-12 21:08:47
石背上村有口“紅軍井”
紅土地(2017年1期)2017-06-05 09:37:29
金阳县| 江孜县| 临西县| 通化市| 江西省| 小金县| 广河县| 湖州市| 泰来县| 河池市| 重庆市| 武平县| 德令哈市| 永嘉县| 天峨县| 蕉岭县| 牡丹江市| 邮箱| 克什克腾旗| 丹巴县| 深泽县| 云林县| 保定市| 镇坪县| 宜良县| 夏河县| 连平县| 济南市| 邵武市| 冀州市| 镇江市| 鹿泉市| 开化县| 大埔区| 南漳县| 南开区| 方山县| 郯城县| 华安县| 苗栗县|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