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
冬春之交,腦卒中也容易發(fā)作。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具有高患病率、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四高”疾病。
注意識別各種先兆癥狀
腦血管病來勢急驟,尤其是對于中老年人而言,但在發(fā)病之前也是有病理演變過程的。其中,有一個腦循環(huán)短暫障礙但又可以恢復的階段,在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各種先兆癥狀,常在腦梗死發(fā)生前數(shù)分鐘至數(shù)天內出現(xiàn),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各種運動障礙:身體一側或雙側、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現(xiàn)無力或活動不靈。
(2)感覺障礙:口唇、面舌、肢體麻木,耳鳴、聽力下降。
(3)單眼或雙眼突發(fā)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或視物成雙。
(4)言語表達困難或理解困難。
(5)頭暈目眩、失去平衡,或意外摔倒,或步態(tài)不穩(wěn)。
(6)頭痛,通常是嚴重且突然發(fā)作,或頭痛的方式與往日不同。
(7)性格、行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態(tài)。
這些癥狀可以是一過性的,也可以反復發(fā)作、逐漸加重。對于身邊中老年人的異常狀態(tài),要提高警惕,必要時就醫(yī)診治。
初春輸液能預防腦卒中嗎
有的中老年人持有一種觀點,認為輸液能夠降低血液黏稠度,疏通血管,從而預防腦卒中。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首先,它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對腦卒中后每年定期輸液和不輸液的臨床卒中復發(fā)進行過對比研究;其次,引起腦卒中和再次腦卒中的原因是年齡、遺傳、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煙、酒、肥胖、藥物、飲食等因素,凡是不從上述致病因素進行干預的行為,都不可能起到預防作用;第三,輸液可能出現(xiàn)輸液并發(fā)癥,甚至產生嚴重不良后果:第四,輸液會增加血容量,對有心臟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而言,有可能誘發(fā)或加重疾病;第五,預防腦卒中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輸液行為不會有作用。何況,輸入體內的藥物很快就被人體代謝排出體外,難以發(fā)揮所謂的預防作用。
這種觀點的危險性還在于這類患者往往服藥的依從性較差,自以為每年依靠定期輸點兒液就能夠預防腦卒中,而忽略了平時對危險因素的控制,如沒有堅持服用阿司匹林、降脂藥等,從而更易導致腦卒中的復發(fā)。事實上,預防腦卒中發(fā)生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終身堅持腦卒中“一級預防”“二級預防”,積極控制各種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