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習健
(西安市臨潼區(qū)秦東陵文物管理所,西安710600)
兩漢霸陵縣(邑)是長安城東郊的近縣,境內(nèi)有諸多重要的陵墓、祠廟、離宮、關口和橋梁,政治軍事地位十分重要。該縣原為秦芷陽,后因漢文帝在此縣境內(nèi)白鹿原上修筑陵墓而更名“霸陵”?!妒酚洝h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載:“文帝九年(前171),溫室鐘自鳴。以芷陽鄉(xiāng)為霸陵?!盵1]霸陵邑由太常直管,漢景帝前元二年(前155)薄太后葬于南陵,遂將南陵從霸陵邑中析置出來另置南陵邑。漢元帝時下詔諸陵分屬三輔,霸陵邑歸京兆尹管轄,新莽天鳳二年(15)改名為水章縣,更始元年(23)復名霸陵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撤南陵縣并入杜陵縣[2],曹魏正始五年(244)改為霸城縣,“霸陵”縣名遂廢,前后共計沿用415年。
對霸陵縣(邑)界的研究可追溯到清代乾隆時期,《咸寧縣志·歷代疆域圖》“大抵自白鹿原以北至渭皆秦芷陽(漢霸陵)地”[3],并附有地圖示意。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王社教《漢長安城的閭里》、劉振東《簡論漢長安城之郊》等文獻中也對縣界有相關論述,但并無專門、深入的研究與探討。筆者擬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上結合地形地貌及考古材料,對兩漢京兆霸陵縣(邑)四界進行深入探討,以期促進西安灞橋區(qū)相關史地問題的研究。
霸陵縣(邑)東鄰新豐、西鄰長安、南鄰藍田、北鄰高陵,漢初縣界與秦芷陽基本一致。在漢景帝時南陵邑從霸陵縣(邑)析置出來,到東漢時期省入杜陵縣,導致南段縣界略微北移,不過縣域大體格局基本保持不變。自曹魏時更名霸城縣以后其轄地逐步變遷,尤其是南北朝時縣域南部變化較大,霸城縣南鄰的杜城、山北、白鹿等縣是在漢代藍田縣、杜陵縣、霸陵縣基礎上改置而來,各縣之間多有相互交錯的“飛地”存在。至北周明帝時在長安縣東部另置萬年縣,武帝時廢霸城、杜城二縣入萬年縣,此舉徹底打破了漢代以來的霸陵縣(邑)境域格局。
(一)東界
霸陵縣(邑)東部轄地有“霸川之西坂”,《三秦記》載:“白鹿原東有霸川之西坂,故芷陽也?!盵4]今灞河以東、臨潼驪山芷陽溝以西臺原即“霸川之西坂”,又稱銅人原。原上有秦東陵、高坡、井深溝、洪慶、劉家底街子、向陽公司等多處秦墓群,經(jīng)歷年考古發(fā)掘出土大量帶有“芷”字陶文的陶器,表明墓主為秦芷陽縣居民,直接證明文獻所載屬實。銅人原一直是秦芷陽、漢霸陵縣(邑)轄地。銅人原北邊緣在今臨潼芷陽村—洪慶村—西張村—代楊村—灞橋呂家堡一線,此即霸陵縣(邑)東界。在銅人原西北有漢成帝廢昌陵(今臨潼斜口窯村),屬漢新豐縣戲鄉(xiāng)轄地,又按《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樂霸陵曲亭南,更營之”[5]所載,廢昌陵以北仍為霸陵縣(邑)所轄,此段縣界在臨潼西渭陽村—魏莊村—坡底村—賈村—高家村—郭王村—溫家寨—銅人原北邊緣一線[6],廢昌陵所在地新豐戲鄉(xiāng)凸出進入霸陵縣(邑)境內(nèi)體現(xiàn)了“犬牙交錯”的劃界原則。銅人原東南是驪山和藍田山,《文獻考通》載:“驪山者……此山多黃金,其南多美玉,曰藍田,故始皇貪而葬焉?!盵7]按其所載,驪山南麓在秦漢時期名為藍田山,屬于藍田縣轄地,可見銅人原與藍田山、驪山分屬霸陵、藍田、新豐三縣所轄,銅人原東、南邊緣在今臨潼楊寨村—北溝村—土地凹—灞橋馬坡—吳家坡—郭李村—安家莊一線,此即霸陵縣(邑)與藍田縣交界處,再往東便進入藍田縣藍田山山區(qū)。銅人原西是白鹿原,在這兩個臺原之間灞河呈東南—西北流向,俗稱“藍田川”,《漢唐方志輯佚》載:“藍田有川方三十里,其水北流,出玉銅鐵石?!盵4]按其所載,“藍田川”屬于藍田縣轄地,故此霸陵縣(邑)銅人原以南(今灞橋區(qū)安家莊)是以藍田川(今灞河)為界。至于銅人原以南、灞河東岸華胥鎮(zhèn)昭襄王陵和泄湖秦墓兩處與秦芷陽有關的遺跡,今已證明與芷陽縣無關①2010年經(jīng)過考古調(diào)查后,確定華胥鎮(zhèn)昭襄王陵是漢墓而非秦陵。藍田泄湖秦墓中只出土一件帶有“芷”字陶文的陶器,當為產(chǎn)自芷陽縣流入此地的器物,不能說明墓主是生前居于芷陽、死后葬于芷陽的平民。,恕不贅述。
(二)北界
《水經(jīng)注》載:“《三輔黃圖》曰:秦造橫橋,漢承之,置丞,立石柱,柱南,屬京兆,柱北,屬右扶風。各分其半?!盵8]按其所載,漢代京兆尹(郡)北界是渭河,隸屬于京兆的霸陵縣(邑)北界同樣也是渭河。不過漢代渭河故道絕非今日渭河的河道,渭河在歷史時期的變遷以北移為主要趨勢。近年發(fā)現(xiàn)的秦漢時期“渭橋”對長安城、霸陵縣(邑)以北的渭河故道具有指示作用,2012年在西安市北三環(huán)外西席村、高廟村北農(nóng)田兩處挖沙坑中暴露了兩座秦漢古橋。西席村北古橋正南為漢長安城“廚城門”,故被稱為“廚城門橋”,高廟村北古橋正南為漢長安城“洛城門”,故被稱為“洛城門橋”。后又在西安市未央?yún)^(qū)草灘鎮(zhèn)王家堡發(fā)現(xiàn)秦漢時期古橋,命名為“王家堡古橋”,因正北與陽陵、陽陵邑相對,故推測為漢景帝所建的“東渭橋”??勺C秦漢渭河故道在未央?yún)^(qū)席王村—高廟村—草店村—王家堡一線,至西安警官職業(yè)學院浐灞校區(qū)附近與灞河相匯。在灞河以東的高陵區(qū)耿鎮(zhèn)有唐代東渭橋遺址,且附近有秦漢時期墓葬和遺址,推知渭河在灞渭交匯后沿著灞橋區(qū)南草甸—馬家堡—耿鎮(zhèn)一線東流。按《水經(jīng)注》“后董卓入關,遂焚此橋,魏武帝更修之”[8]所載來看,曹魏時期仍在中渭橋原址附近重建渭橋,可見秦漢至曹魏時期渭河中游河道并未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變遷,漢代霸陵縣(邑)北界一直是秦漢時期的渭河故道,在今未央?yún)^(qū)席王村至高陵區(qū)耿鎮(zhèn)一線維持不變。
(三)西界
霸陵縣(邑)西臨長安縣(長安城),原為秦咸陽長安鄉(xiāng),漢高帝五年(前202)始置長安縣。對此段縣界,今學者在漢長安城郊相關研究中多有論及,王社教《漢長安城的閭里》:“漢長安城東門及其城墻即為長安縣界?!盵9]劉振東《簡論漢長安城之郊》:“(長安縣)東郊與霸陵縣為鄰,大約以灞水為界?!盵10]
霸陵縣(邑)境內(nèi)有枳道亭和霸城觀,均位于灞河以西,《后漢書·郡國志》:“霸陵,有枳道亭。(集解)蘇林曰:亭名。在長安東十三里。(索隱)云:枳道亭東去霸城觀四里,觀東去灞水百步。蘇林云:在長安東十三里也?!盵11]此處“長安東”是指長安城東。西漢時期枳道起點在漢長安城宣平門,枳道從漢長安城宣平門起始向東經(jīng)灞橋(今灞橋區(qū)段家村秦漢灞橋遺址)后東出函谷關,枳道亭距長安城宣平門十三里(約5.4千米),推知大體位置在今未央?yún)^(qū)團結村,霸城觀則在枳道亭東四里,緊鄰灞河西岸。由此可見長安、霸陵兩縣交界既非灞河,也非長安城墻,而是在兩者之間。從文獻記載來看,《水經(jīng)注》載:“霸水又北經(jīng)枳道,在長安縣東十三里,王莽九廟在其南。”[7]此處“長安縣東”指長安縣(東)界以東而非位于長安城內(nèi)的縣城以東。按其所載,霸水和枳道相交處在長安縣(界)以東十三里(約5.4千米),今長安城宣平門遺址至灞河二十里(約8.4千米),反推可知長安縣東界距城宣平門七里(約3千米)。①楊生民《中國里的長度演變考》:漢代“一里”約合今417.5米。若按《漢書·百官公卿列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長;十亭一鄉(xiāng)……皆秦制也”[5]的理想狀態(tài)來看,每個亭占地約4平方千米,從枳道亭向西五里(約2千米)也在城東七里(約3千米)處。所以“(長安)城東七里”就是長安、霸陵兩縣交界。從秦墓分布規(guī)律來分析,在西安北郊秦墓集中于北康村、尤家莊、鳳城三路、張家堡等地,經(jīng)考古發(fā)掘后出土大量帶有“咸亭某里”字樣陶器,墓主顯系葬于此地的秦長安鄉(xiāng)平民。[12]自“城東七里”的魏家灣往東便再無秦墓分布,按照平民生于本縣葬于本縣的規(guī)律來看,未央?yún)^(qū)魏家灣一帶當為秦長安鄉(xiāng)、漢長安縣東界;西安北郊地勢較為平坦,漢長安城東城墻并無曲折,霸陵縣(邑)西界當與城墻平行,自魏家灣直向北延伸至秦漢渭河故道,即今未央?yún)^(qū)魏家灣—河址西村—呂小寨—韓家灣一線,韓家灣是霸陵縣西北界點。
在枳道亭西南霸陵縣(邑)與奉明縣(邑)相鄰,此縣由奉明園益戶形成,而奉明園又來自于地名“廣明”,是長安城之東的郭城門②《漢書·宣帝紀》載:“(元康元年)夏五月,立皇考廟。益奉明園戶為奉明縣?!鳖亷煿抛ⅲ骸胺蠲鲌@即皇考史皇孫之所葬也,本名廣明,后追改也。”《漢書·武五子傳》:“賀到霸上……旦至廣明東都門,遂曰:禮,奔喪望見國都哭。此長安東郭門也?!?,說明奉明縣(邑)是從長安縣中析置出來的。在漢長安城廣明東都門附近還有廣明苑,即史皇孫與王夫人葬地,《漢書·武五子傳》:“史皇孫、皇孫妃王夫人及皇女孫葬廣明。蘇林曰:苑名也。”[5]又因為長安城郭城門均設置有外郭亭(即小城),所以《漢書·武五子傳》又載:“親史皇孫位在廣明郭北?!盵5]位于西安北郊的史皇孫劉進夫婦墓(又稱王夫人墓)今已辟為文景公園,東距漢長安城墻約1.38千米(漢代三里),廣明亭在其南鄰,現(xiàn)按“十里一亭”的規(guī)律測算,文景公園往東五里(約2千米)未央?yún)^(qū)鳳苑新區(qū)當為奉明、霸陵兩縣交界,該地正北3千米恰是魏家灣。
在劉進夫婦墓東南、枳道亭正南是龍首原,呈東北—西南走向,原上漢墓極多且大多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不過出土器物上未見有表示地名的文字,故此只能從墓葬群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來推測。位于龍首原大明宮區(qū)域漢墓群與長安城聯(lián)系緊密,年代多在西漢早中期,再向東則有約3千米的空白地帶,至光大門黃土梁、辛家廟洼地才出現(xiàn)分布較為集中的漢墓群,年代多在西漢晚期與東漢時期[13],可見這兩處漢墓群應是不同城邑聚落居民死后聚族而葬形成的??拷鼭h長安城的大明宮區(qū)域漢墓群隸屬于長安縣,而靠近灞河的光大門、辛家廟區(qū)域漢墓則隸屬于霸陵縣枳道亭,在兩處墓葬群之間的空白地帶就是縣界,今未央?yún)^(qū)井上村—八府莊—三府灣一線。
在龍首原南麓有六條余脈由東北至西南,分布于今西安城北紅廟坡與南郊的大雁塔之間,稱作“六坡”。位于六坡上的秦漢墓葬多被唐長安城遺址破壞,但也并非無跡可尋。今新城區(qū)長樂東路韓森寨有韓森冢,墓冢位于長樂坡中心海拔最高處,長樂坡原名浐阪,《太平御覽·地部》:“《西京記》曰:浐水西岸有阪,舊名浐阪。隋文帝惡阪之名,改名長樂坡?!盵14]民間傳說該墓是秦“莊襄王陵”,并有陜西巡撫畢沅所立石碑,2011年經(jīng)考古鉆探后確定是先秦時期秦國公(王)級別墓葬。[15]鑒于《水經(jīng)注》明確記載莊襄王陵在銅人原,莊襄王陵的說法又起源于宋代,所以墓葬主人絕非秦莊襄王,今學者推測可能是悼太子或孝文王,無論是哪位秦王,按《史記·秦本紀》所載均為“葬芷陽”。結合秦公(王)陵墓獨占臺原的建置規(guī)律,長樂坡整體屬于芷陽縣,臺原西緣八仙庵—西安交大—沙坡一線當為縣界。
(四)南界
韓森冢南部是樂游原,臺原呈西南—東北走向,長約3.5千米、寬約200—300米,最高處在鐵爐廟北側。樂游原最初是秦杜縣宜春苑的一部分,《史記·秦始皇本紀》:“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盵1]西漢稱“宜春下苑”,包括今日樂游原和曲江池,宣帝時改稱樂游苑并興建樂游廟?!稘h書·宣帝紀》:“三年春,起樂游苑。師古曰:《三輔黃圖》云在杜陵西北。又《關中記》云宣帝立廟于曲池之北,號樂游。案其處則今之所呼樂游廟者是也。其余基尚可識焉?!盵5]按《長安志》所載樂游廟在唐代“升平坊”內(nèi),經(jīng)考古調(diào)查確認樂游廟遺址在今雁塔區(qū)觀音廟。[16]可見樂游原整體屬杜陵縣(邑)所轄,臺原北邊緣沙坡—第四人民醫(yī)院—張家坡—韓森東路及浐河西路口一線即為縣界。
樂游原南、白鹿原西是杜東原,漢宣帝杜陵位于杜東原北部,《漢書·宣帝紀》:“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盵5]今經(jīng)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秦漢時期屬于秦杜縣的馬騰空秦墓,屬于漢杜陵縣(邑)的三兆村、馬騰空漢墓均不過浐河①參見《270多座東周時期秦墓驚現(xiàn)西安馬騰空遺址,是關中秦人聚落最全面的一次發(fā)掘》《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表明浐河是杜陵邑與霸陵縣(邑)交界之處,浐河以西屬杜陵縣轄地,浐河以東的白鹿原屬于霸陵縣。
《關中圖》載:“白鹿(原)在霸陵。”[4]不過從《漢書·地理志》《后漢書·郡國志》《水經(jīng)注》《括地志》《長安志》等文獻相關記載可知,白鹿原并非全部屬于霸陵縣(邑)轄地,而是分屬霸陵、南陵、藍田3個縣,其中霸陵縣轄地在北、南陵縣轄地居中,藍田縣轄地在南。世傳漢文帝霸陵位于今灞橋區(qū)毛西村鳳凰嘴,后經(jīng)過考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此地并無漢代遺跡,江村大墓才是真正的漢文帝霸陵。[17]江村大墓整體位于一個獨立臺原上,在陵墓南、北部各有一條東南—西北向自然溝,南部自然溝起自金星村止于神峪寺溝。北部自然溝起自任家坡止于唐家寨,霸陵與竇皇后陵均位于兩溝之間。按照秦漢帝陵獨占臺原及文物遺存分布情況看,這兩條自然溝即霸陵的陵園南北界。而薄太后南陵作為有別于霸陵的獨立陵園,單獨位于江村南部的自然溝以南。東漢時期南陵縣(邑)并入杜陵縣以后,江村南部東南—西北向自然溝便成為霸陵、南陵兩縣交界。
南陵縣(邑)有沂水,《漢書·地理志》載:“南陵,文帝七年置。沂水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5]“沂”為“浐”之誤,沂水就是浐水,又名長水。浐河由上游湯峪河、岱峪河、庫峪河、荊峪溝等幾個支流匯成。其中荊峪溝(鯨魚溝)發(fā)源于今藍田縣白鹿原荊山西麓的毛家十字,在高橋附近注入浐河,流向為東南—西北向,又稱“荊溪”或直接別稱為“長水”。秦漢魏晉時期認為其是浐河主源,《水經(jīng)注》載:“霸水又北,長水注之,水出杜縣白鹿原,其水西北流,謂之荊溪?!盵7]荊峪溝(今鯨魚溝)將白鹿原斜切分割為南北兩個小型臺原,北部稱為狄寨原,南部稱為炮里原。漢文帝霸陵、竇皇后陵和薄太后南陵均在狄寨原上,而秦漢時期藍田故城則在炮里原上,《長安志》載:“藍田故城,在縣西三十里?!盵18]按距離推算其在今藍田縣留村一帶,可見荊峪溝當是南陵縣(邑)與藍田縣之界。南陵縣(邑)東南界點是“藍田谷”,《水經(jīng)注》載:“《地理志》曰:浐水出南陵縣之藍田谷……浐水又北歷藍田川,北流注于灞水?!盵8]此“藍田谷”是藍田境南山諸谷之總稱,而不是一條山谷。[19]按其所載,浐河源頭藍田谷既屬南陵縣(邑)又屬藍田縣,兩縣共有的河谷當為縣界,藍田縣荊山西麓的毛家十字即南陵縣(邑)南界點。
在白鹿原荊山東南、灞河東岸是隋唐藍田縣城(今藍田縣城),《括地志》載:“芷陽在雍州藍田縣西六里。”[20]即從唐代藍田縣城向西六里(約3千米)便是芷陽縣界。隋唐藍田縣城即今藍田縣城,從今藍田縣城向西3千米大體在白鹿原西邊緣,由此推知白鹿原西邊緣(灞河)即為芷陽與藍田縣交界,此段縣界自藍田縣毛家十字向北沿白鹿原西邊緣至灞河(藍田川)。
兩漢京兆霸陵縣(邑)自漢文帝九年(前171)更名,于曹魏正始五年(244)改為霸城縣,前后共計沿用415年。漢霸陵(邑)北界為渭河,即今灞橋區(qū)南草甸—馬家堡—耿鎮(zhèn)一線秦漢渭河故道;東界自渭河向南,繞經(jīng)廢昌陵后以銅人原東邊緣、灞河(藍田川)為界;西界在“(長安城)城東七里”,今韓家灣—井上村—三府灣一線,向南沿長樂坡(浐阪)西邊緣至樂游原北邊緣,后折向西至浐河,以浐河為界向南至荊峪溝西口(長安區(qū)高橋鄉(xiāng));霸陵縣(邑)南界原為荊峪溝(鯨魚溝),起自藍田縣毛家十字止于長安區(qū)高橋鄉(xiāng),漢景帝置南陵后以霸陵的陵園南界為縣界,即今灞橋區(qū)江村南部自然溝,起自金星村止于神峪寺溝一線是為縣界(見圖1)。整體上看,除東部新豐戲鄉(xiāng)(廢昌陵)凸出進入霸陵縣(邑)境內(nèi)屬于“犬牙交錯”以外,其他各段縣界均符合“山川形便”的劃界原則。
圖1 兩漢京兆霸陵縣(邑)界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