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末女詩人曹奉昭,字玄九,安徽太平人。后隨夫范迪煌宦游黑龍江等地。1916年3月15日,病逝于拜泉?!栋萑h志·拜城雜詠》載“奉昭女士天資穎異,七歲能詩,夙擅才女之號”。其人持身自重,情感清正且胸有溝壑,可為黑龍江第一位女詩人。
【關(guān)鍵詞】 曹奉昭;《拜泉縣志·拜城雜詠》;意象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9-0008-02
基金項目:本文系齊齊哈爾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民國黑龍江地方志中卜奎歷史文化名人評傳輯錄”(QSX2020-12JL)研究成果。
曹奉昭字玄九,1875年出生,安徽太平人,1897年嫁于范迪煌為繼室。曾隨夫游幕于湖北荊州、黑龍江,避禍吉林農(nóng)安等地,后移居拜泉。1916年3月15日病逝,時年42歲?!栋萑h志·拜城雜詠》載:“奉昭女士天資穎異,七歲能詩,夙擅才女之號。平生著作最多,因俄日交哄,外交困難,將一切詩稿付諸一炬,無從窺其全豹?!狈兜匣驮谄涫藕笫掌湄姅?shù)十首,名之為《繡馀詩存》。奉昭可為黑龍江第一位女詩人?,F(xiàn)傳世詩作有《拜泉縣志》第89、90頁所錄《黃鵠五言古風》 《寄姊七言古風》《拜城臥病傷懷》《初到拜城贈世人》四首;《黑水叢書·秋笳馀韻(上)》里錄有五首,除前兩首描寫拜城外,有《偶成七言絕句》 《客中》《唐多令·送邗江女史詞》三首;柳成棟文《一代才女曹奉昭》中記述一首《獨立》詩。目前所知共傳世八首。
一、創(chuàng)作主題
奉昭隨夫游幕各地,每到一處均有詩作??驮⑺监l(xiāng)和宦游憂國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兩大主題。
(一)客寓思鄉(xiāng)
在七言絕句《客中》詩里,第一句“玉階梧月夜沉沉”,通過“玉階”“梧桐”,深夜的“月”營造了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坝耠A”一詞使人聯(lián)想到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拔嗤笔且粋€個體孤獨凄清的意象。如南唐后主李煜《相見歡》中“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同時也暗喻高潔美好的品行?!傍P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保ā对娊?jīng)·大雅·卷阿》)“月”和“搗砧聲”象征著思鄉(xiāng),最著名的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焙投鸥Φ摹鞍椎鄢歉呒蹦赫琛本?。夜色深沉,梧桐樹影中月光婆娑,一個清雅女子閑看景冷思情,寂寞剪影躍然紙上。
第二句交代了女詩人此時身處何地?!暗す痫h香滿地金”中的“丹桂”是桂花的別稱之一,生長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開在秋季9、10月份。將之與曹奉昭行跡對照,此詩應作于其寓居湖北荊州時期。丹為紅,金為黃,冷月色灑滿地面,落花香氣四溢。此處熱鬧的兩個暖色調(diào)與第一句的清冷之色形成了鮮明對比。在詩人年輕躍動的心中,想必是對于未來能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人生充滿著期待吧!
而一路向北離故鄉(xiāng)越來越遠,離關(guān)塞越來越近。詩人心中的思鄉(xiāng)情更切了?!叭f里關(guān)山歸未得,愁腸怕聽搗衣砧”?!瓣P(guān)山”虛指“關(guān)隘和山川”,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邊塞派詩中,多表達蒼涼豪邁的感情,以及征人思鄉(xiāng)之情?!稑犯娂M吹曲辭五·木蘭詩》:“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暗示女詩人將前行邊塞,歸鄉(xiāng)遙遙無期。隨著由景入情,詩人所想一步步展開。詩眼“愁”字已現(xiàn)。詩人所愁為何?“搗衣砧”直接點出了詩人愁腸。一聲聲單調(diào)的搗衣聲如催眠一樣讓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涌上心頭。女詩人百結(jié)愁腸,此時終于有了歸處。其他如《唐多令(送邗江女史)》中“孤云”“江水”“故鄉(xiāng)”等意象無不是這種思鄉(xiāng)情懷的展現(xiàn)。
(二)宦游憂國
奉昭在隨夫宦游黑龍江時,博學多識關(guān)心時局?!坝星逡淮?,從乾隆年間始,對東北就正式采取了封禁政策,而這種政策嚴重阻礙了東北土地的開發(fā)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另一方面,由于東北地區(qū)土地遼闊人煙稀少,而又不準漢人移墾,因此也為沙俄之蠶食與鯨吞?!睂η逭倪吔饨?,許多流人學者借南遷省一事在詩中質(zhì)問。如,林傳甲詩中“邊陲至計非勤遠,何事南遷墨爾根?”(《題黑龍江》)胡傳的“議款東陲成大錯,當年遷省又何人?”(《過寧古塔忽然有感》)等句。
奉昭也為此憂心,“強鄰心叵測,爭競幾時休?”(《過滬上有感》)“即今事變多,誰做中流柱?”(《敘懷》)多以反問方式揣測時局,警醒世人和清廷,追問是誰造成了當今東西鄰環(huán)伺侵略的局面?未來國事將何去何從的尖銳問題。
1904年日俄戰(zhàn)爭起,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qū)勢力范圍被爭奪。1905年,奉昭意識到詩文不能興邦,“當今之世,列強紛爭,詩雖工,不能以御外侮也!”取所著詩稿焚毀殆盡。轉(zhuǎn)而鉆研聲、光、汽、電等應用技術(shù),尤深于電學,嘗言“西國用兵每以快炮快槍制勝,可用電器炸裂其槍炮,使之自焚”,頗有心得。
二、創(chuàng)作手法
主要是在意象使用上,有以下三類。
(一)高樓意象
登樓、登高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名句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保ǘ鸥Α兜歉摺罚坝胬涎蹮o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陸游《秋思》)元龍百尺樓典故出自《三國志·魏志·陳登傳》中陳元龍和許汜的故事,有登高望遠胸懷大志之意。身在弱世,奉昭《偶成七言絕句》詩中“人在高樓月色涼”的“高樓”,“殘香繞畫樓”的“畫樓”,《獨立》詩中“亭臺空曠靜無聲”的“亭臺”,均抒發(fā)了壯志未酬懷才不遇之感。
《唐多令(送邗江女史)》中自喻如一朵“孤云”般離家去“萬里游”,“悲歡離合幾時休?”偶然與好友在滿是冰雪的邊地“邂逅”相逢,可是轉(zhuǎn)眼就要各奔南北,如江水一般的愁緒緩緩“自東流”。詩人自問,這樣“數(shù)更”的愁苦和艱辛是為了什么呢?或許是因為生命必須要有所附著才更美麗,“畫樓”意象指向了奉昭所希望實現(xiàn)的自我存在價值的那一縷“殘香”。
《獨立》詩中意象清冷,“微云冉冉”“花影映簾”,女子登“亭臺”獨立,閑看“滿天秋色”,“月含情”人憂思,周遭空曠寂靜無聲。玄九身為女子卻具男子情懷,可歌可嘆!
(二)邊塞意象
首先是黃鵠意象?!饵S鵠五言古風》中第一二句以“雙黃鵠”暗喻少數(shù)覺醒的志士仁人,“雙飛落茅屋”似有所待,可“忽聞黃鵠悲”,悲國哀嘆民弱,百姓無力自保,自我反抗意識覺醒的雙黃鵠意喚群鵠相隨,一起改變國貧民弱的局面,“悲喚群鵠隨”,可是群鵠對改變現(xiàn)狀沒有信心,群鵠飛去“不復返”。余者只有哀嘆大概是“時已晚”矣,無奈之感躍然紙上。
同時期的胡乃新在《巴拜泉秋夜聞雁》中也欣贊能飛“高千尺”的黃鵠類人物,譴責嘲諷了“不羨云城入碧空”,只知道自“向蘆汀避晚風”的大雁式人群。文下注釋:黃鵠,天鵝,據(jù)說是“一舉千里者”。奉昭思慮國家大事,以黃鵠表達對志士能人的期盼,格局高遠可見一斑。
其次是鐵笛意象。時人詩中多寫羌笛,如魏毓蘭《附〈春柳〉》:“羌笛而今無怨曲,東風吹綠自年年?!倍钫褌魑闹型窦s之作《偶成七言絕句》寫初秋天氣涼爽,長夜漫漫,“新秋夜聽漏更長”,人在高樓遠望,月色如水,人心亦涼。突然鐵笛聲起,響亮非凡,直寫“鐵笛一聲天地闊”滌蕩心胸。朝廷無能升斗小民不能左右時局,鐵笛音隱隱帶有隱者、高士之意。“不知香霧濕衣裳”,“香霧”在杜甫《月夜》中為“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此處暗示了詩人的女性身份。奉昭隨夫往來于吉江兩省之間,目力所及非胸中所限,眼界見識均高于平常女子。
(三)謫仙意象
玄九幼善屬文,七歲能詩,一日父命其作詩,她順口應道:“只恨嫦娥多管事,為何牽我到紅塵?”又作古體詩,“我騎白鶴云中來,仙人鐵笛催花開。”以仙人謫居作擬,無意落紅塵糾纏自況。謫仙自喻貫穿創(chuàng)作始終。
邊塞時局動蕩,朝廷自私無能,奉昭深感無力,“我既置身覆載中,宜真宜假事皆空?!保ā栋莩桥P病傷懷》)渴盼解脫,“今朝還在人間住,何日騎龍憑虛御列風?”(《拜城臥病傷懷》)但時日漫漫不可期,于是由謫仙轉(zhuǎn)歸隱。
《寄姊七言古風》中,“散花”一詞可聯(lián)想到天女散花典故,奉昭將自己比作天女,因“云霞不聚散花室”而“墜落荒郊”,但容貌軼艷,可與“朝日”相輝映,卻“未解天意怎安排”。即使是用“青田術(shù)”探看,“楮墨”也難“云云”。我輩中人都淪落在哪里?“天南地北兩離分?!焙螘r能“相期”?精神上的寂寞無人可知,如同在深山舞動一般“人弗聞”。試問什么時候“鳴騮”才能披華服?“飛鳥”才能出幽谷?難道真的是“蒼天有意困群英”?“南陽諸葛守蓬廬”有劉備三顧請他出山,可當今有賢君明主嗎?或許對奉昭這一代人來說,只有像“華岳陳摶祗茅屋”一般歸隱成仙才是最終的歸宿吧!但詩人不甘心,既希望能“仰觀星斗”偷窺天意,也盼望如果有同道能弄明白的話,就托個“曉夢”來相告,“再把玄機仔細評”。詩中以諸葛亮自比,以陳摶自解,(《寄姊七言古風》)落寞之情溢滿心間。
綜觀奉昭傳世之作,玄九詩才絕代且持身自重,情感清正,見解異于常人,胸有溝壑且人生品悟通透,“清范永垂留”,(《初到拜城贈世人》)實為一奇女子也。
參考文獻:
[1](清)特普欽著,李興盛,孫正申,王晶編.特普欽詩文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3.
[2]張霖如,胡乃新.中國地方志集成·黑龍江府縣志輯·民國拜泉縣志[M].南京:鳳凰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成都:巴蜀書社,2006:80.
[3]李興盛,全保燕主編.黑水叢書·秋笳馀韻(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433.
[4]柳成棟.一代才女曹奉昭[N].黑龍江日報·副刊,2016-10-30:(03).
作者簡介:
張曉紅,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蘭州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齊齊哈爾大學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