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劉曉艷
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xiàn)代科技在新時代中脫穎而出,多媒體技術成為了學校里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更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小學教育。小學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棟梁。為了有效地提高小學教育的質量,本文將對多媒體教育進行簡單介紹,并對多媒體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進行探討。
一、多媒體教育自我介紹
多媒體教育是指結合先進的現(xiàn)代化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媒體進行教學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以新型教育媒體如投影儀、電腦、錄像等,向學生傳遞由教師精心探討、設計的教學知識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向著更快更穩(wěn)的方向前進,還能提高教學的質量,更能推動教育向著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多媒體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融合
1.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融合
小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時間較短,因此在一節(jié)課45分鐘的時間內很難做到注意力全部集中,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更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例如一年級語文課文“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幻燈片來呈現(xiàn)小壁虎向不同動物借尾巴的過程及結果,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其他動物的尾巴特點,還可以觀察到壁虎尾巴易斷、再生的特點,在幻燈片放映過程中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還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新力。在教師的引導教學下學生利用自己的眼、耳、口、手等器官發(fā)現(xiàn)、分析、探索問題并進行實際探索、求證。
2.多媒體技術與小學美術學科的融合
作為一種直觀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可以直觀、具體地表達抽象的物品,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豐富眼界,還能讓學生不用行萬里路就可以欣賞到大千世界的事物。尤其是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這一“教課小能手”可以使課程變得更加簡單容易,當我們要教小學生畫日常生活中不經常看到的事物時,比如熊貓、大象,小學生們對它們幾乎沒有任何認知,僅靠教師口頭描述這些事物的特點,小學生仍會大腦一片空白、無從下筆,如果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利用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工具,就可以讓小學生直觀地看到事物的形象、特征,并在小學生大腦中留下深刻地印象,這樣小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對這些事物進行描繪并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畫紙上面。
小學生步入校園后對一切充滿了好奇,教師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在教授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上當前現(xiàn)代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界的出現(xiàn)是非常必要的。借助圖像、視頻等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將抽象的事物變得直觀,可以將遠方的事物目之所及,可以將陌生的事物變得清晰可見,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課堂上的效率,是為培養(yǎng)祖國花朵、棟梁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