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琪
摘要:臨時仲裁作為仲裁制度的一種,在國際商事仲裁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我國《仲裁法》沒有對臨時仲裁作出規(guī)定,這使得我國和外國在承認與執(zhí)行仲裁裁決時不對等。為了促進我國仲裁制度的發(fā)展、解決國際條約與國內法律規(guī)定不一致的問題,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助力,構筑我國的臨時仲裁制度有其必要性。修改與解釋仲裁法、制定仲裁特別規(guī)范、建立仲裁員組織以形成對仲裁員的有效監(jiān)督是構筑我國臨時仲裁制度的路徑。
關鍵詞:仲裁法 臨時仲裁 機構仲裁
臨時仲裁也稱特別仲裁,是指當事人達成協議、選定仲裁員、自愿設計仲裁程序而不經仲裁機構的管理進行解決糾紛的裁決活動。臨時仲裁在效率性、規(guī)則的靈活性等方面具有區(qū)別于機構仲裁的本質優(yōu)勢,在當今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并設置仲裁機構的情況下,臨時仲裁不僅沒有衰落,反而仍在國際仲裁制度中占據重要地位。
一、臨時仲裁制度的現狀
(一)國際社會中的臨時仲裁
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及地區(qū),如德國、美國、意大利、臺灣等都在仲裁制度中規(guī)定了臨時仲裁,臨時仲裁與機構仲裁“雙軌并行”。少數國家,如葡萄牙、希臘等將臨時仲裁作為主要的仲裁形式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國際公約對臨時仲裁也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紐約公約》指出“本公約所稱仲裁判斷,不僅指個別事件由選定之仲裁人所作的判斷,也指當時交付常設機構而作成的判斷。” 《關于國際商事仲裁的歐洲公約(1961)》指出“當事人可以自由決定將其爭議提交常設仲裁機構或臨時仲裁機構審理?!?《美洲國家國際仲裁公約(1975)》、《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1976)》及《聯合國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1985)》等亦對臨時仲裁制度予以確認。
(二)我國法律下的臨時仲裁
1.我國《仲裁法》不認可臨時仲裁
我國《仲裁法》第十六條及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仲裁協議必須有確定的仲裁委員會”,“仲裁協議中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庇捎谂R時仲裁協議不要求約定明確的仲裁委員會,可知,我國《仲裁法》明確排除了在我國國內通過約定的臨時仲裁來解決爭議的方式。
2.“三特定仲裁”與臨時仲裁
2016年12月30 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關于為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第九條規(guī)定,“在自貿試驗區(qū)內注冊的企業(yè)相互之間約定在內地特定地點、按照特定仲裁規(guī)則、由特定人員對有關爭議進行仲裁的,可以認定該仲裁協議有效?!?學界普遍認為該規(guī)定是臨時仲裁制度在自貿區(qū)的突破,但本文認為“三特定仲裁”是否等同于臨時仲裁,在法律上仍不明確,且依據我國《仲裁法》十六條的規(guī)定,若仲裁地為中國,仲裁條款的準據法是中國法,則這類“三特地仲裁條款”可能因未約定明確的仲裁機構而無效。
3.國際公約與國內法律的不一致
我國加入的許多公約對于臨時仲裁都有規(guī)定,如《紐約公約》規(guī)定,我國有義務承認與執(zhí)行其他國家的臨時仲裁裁決,但依據《仲裁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不能在我國要求作出臨時仲裁裁決,即便作出裁決,裁決的有效性也可能因《紐約公約》第五條的規(guī)定被外國司法機構否定。這種公約與國內法律不一致的情況使我國與外國對臨時仲裁的承認與執(zhí)行是不對等的,不能很好地維護我國當事人的權益。
二、我國臨時仲裁制度構筑的必要性
由于我國缺失臨時仲裁的相關立法,導致倚重機構仲裁的局面,這種狀況極大削弱了當事人的選擇權,也與國際仲裁制度的發(fā)展背道而馳。因此,我國亟需構筑臨時仲裁制度,這不僅有利于我國仲裁制度本身的發(fā)展,解決國際條約與國內法律規(guī)定不一致的問題,也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提供助力。
(一)促進我國仲裁制度本身的發(fā)展
隨著我國對外經貿關系的不斷發(fā)展,各類商事糾紛必然也會隨之而來。臨時仲裁制度的缺失,會削弱當事人對我國仲裁的選擇,長久的案源缺失,將成為我國仲裁制度發(fā)展的桎梏。其次,臨時仲裁本就是商事仲裁的組織形式之一,臨時仲裁與機構仲裁“雙軌并行”既是對我國仲裁制度的完善,也與國際商事仲裁發(fā)展的主流方向吻合。第三,臨時仲裁的構筑,勢必會對機構仲裁造成壓力,仲裁機構會采取行動提高仲裁效率、提升仲裁質量以保持吸引力,從這個角度來說,臨時仲裁對促進我國仲裁制度的發(fā)展很有助益。
(二)解決國際條約與國內法律規(guī)定不一致的問題
如上文所述,我國加入的許多條約都規(guī)定了臨時仲裁,條約與國內法律規(guī)定的不一致使得對臨時仲裁的承認與執(zhí)行不對等,不能很好地維護我國當事人的權益。構筑臨時仲裁,繼受臨時仲裁的規(guī)則,有利于解決條約規(guī)定與國內法律規(guī)定不一致的問題。一方面,促進“入世”,增加中國在國際仲裁制度中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包括臨時仲裁在內的所有仲裁活動都是服務貿易的重要對象,能為仲裁法制國家?guī)硎杖搿ER時仲裁的構筑擴大了當事人在中國仲裁的選擇權,且臨時仲裁能降低機構仲裁的大額服務管理費、減少時間成本,從法經濟學的角度看,降低交易成本,經濟發(fā)展才會繁榮。因此,構筑臨時仲裁制度有必要性。
(三)應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新要求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世界上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其中,國際經貿活動愈加活躍,這對應對接踵而來的商事爭議提出了新要求。首先,“一帶一路”的推進將涉及不同國家、企業(yè),仲裁制度要多樣化才不會在處理糾紛時讓其他國家“水土不服”。在其他國家建立臨時仲裁制度的情況下,中國仍缺失臨時仲裁的相關規(guī)定,又怎會令合作國家信服呢?其次,中國在加入《紐約公約》時,并未對臨時仲裁作出保留,從履行締約國的義務來說,中國沒有理由放棄臨時仲裁制度。從深入國際化的角度看,以“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依托,積極探索構筑臨時仲裁制度是實現與國際仲裁制度接軌的契機。
三、我國臨時仲裁制度構筑的路徑
臨時仲裁制度的構筑是要建立同國際仲裁制度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形成國際化、便利化的糾紛解決環(huán)境,營造統(tǒng)一、效率、公平的制度空間,以完善我國的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本文認為可以從三方面構筑臨時仲裁制度。
(一)對《仲裁法》進行修改與解釋
臨時仲裁制度的合法化需要法律的保障與確認。我國《仲裁法》十六條及十八條直接否定了臨時仲裁,因此,本文認為應當修改《仲裁法》十六條,變?yōu)橹俨脜f議“可以”包括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并刪除《仲裁法》十八條和二十條關于仲裁協議無效和仲裁協議確定的規(guī)則,使臨時仲裁協議在法律上變得有效。
(二)制定仲裁特別規(guī)范,完善《仲裁法》
臨時仲裁制度的構筑將會對《仲裁法》的總體內容進行重大修改,而法律的修改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從仲裁發(fā)展的角度看,《仲裁法》修改時間越長,越會對仲裁的發(fā)展不利。考慮二者之間的平衡,可采用“一般”加“特別”的方式,先制訂仲裁特別規(guī)范,初步完成臨時仲裁制度的構筑,再逐步統(tǒng)一完善《仲裁法》。這種立法方式在我國是有先例的,如民法典出臺之前,《合同法》《物權法》等就是以民事特別法的方式存在,用來補充《民法通則》中的未盡規(guī)定?!吨俨梅ā房梢源藶榻梃b,先制定仲裁特別規(guī)范,以免做大的修改,再逐步并入《仲裁法》。
(三)建立仲裁員組織,實行仲裁員監(jiān)督
臨時仲裁制度的構筑,將對仲裁員的專業(yè)水平、靈活運用程序規(guī)則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仲裁員的職業(yè)、法律素養(yǎng)等與臨時仲裁制度的好壞有密切關聯。這就需要建立起仲裁員組織,專門負責對仲裁員的培訓和監(jiān)督。雖然我國《仲裁法》第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了仲裁協會的相關事項,但仲裁協會至今仍未得到有效建立,仲裁員組織的建立可以有效履行其部分職能?!皺嗔π枰P進制度的牢籠里才不會被濫用?!敝俨脝T組織對于仲裁員的監(jiān)督可避免臨時仲裁制度在設立初期可能產生的個別無序行為,進而提升仲裁質量,促使我國的臨時仲裁制度走向規(guī)范化、成熟化。
四、結語
我國亟需構筑臨時仲裁制度,并在法律上予以確認,以促使我國完善仲裁制度,并與國際的通行做法相銜接。當然,臨時仲裁制度的構筑并非一朝一夕,臨時仲裁制度本身也并非十全十美。我們要在實踐中認真考慮,不斷完善,以發(fā)揮臨時仲裁的優(yōu)勢,推進我國仲裁制度的發(fā)展建設。
參考文獻:
[1]初北平,史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臨時仲裁制度構建路徑[J].社會科學,2019,(01):102-113.
[2]肖靈敏.論我國臨時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