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智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笨梢?,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要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除要求我們道德與法治老師必須具有扎實的知識功底和良好的語言藝術外,還應該掌握高超的激勵方法。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激勵方法就是指教學善于發(fā)揮激勵功能,不斷激發(fā)和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方法。那么,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那些激勵方法呢?
目標激勵。人的需要總是和人的目標聯系在一起的,目標可以引導人的活動,誘發(fā)人的動因。完成一個目標,便是一次自我實現,這種自我實現,往往可以產生自我滿足的愉悅心情。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行為,如能事先了解是為了達到什么目標,便會有助于他們提高實現目標的積極性。所以,及時地給學生明確而適度的目標,就可以產生激勵的效果。激勵學生的學習情緒,使課堂氣氛活躍,以致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興趣激勵。就是針對學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其主動學習。托爾斯泰說:“成果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根據“三貼近”原則,引用典型有趣的案例,吸引并激勵學生積極探究真理。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求知,事半功倍。
情感激勵。既教師要盡力與學生建立真摯、親密、平等的感情關系,以情育人,以情動人。我國明清之際思想家王夫之曾說:“養(yǎng)蒙之道通于圣功,荀非其本心之樂為,強之而不能以終日。故學者在先定其情,而教導者之以順?!币虼耍處熢谡n堂上應以飽滿的熱情、充沛的精力感染學生,要有效地引起學生在情感上共鳴,激發(fā)內在的活力,他們必然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成功激勵。是指教師利用或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教學過程,并使其有成功的學習體驗。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說:“讓大多數學生在每一門學科中有少量的高峰體驗,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都尋求對自己的價值的積極認可。”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學生狀況,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通過這種成功激勵,幫助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樹立了學習的信心,促使他們向新的奮斗目標不斷前進。
贊揚激勵。就是教師多去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運用表揚、獎勵的手段來激勵學生的積極進取。教師應善于利用學生的智力特征表現最明顯的活動領域,來振奮他們的精神。例如:一個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成績總是不及格,但是他頭腦靈活,愛好運動。于是我借與他打籃球的機會,以贊揚的口氣問道:“你的球怎么打的這么漂亮呢?”學生隨口答到:“哪里,不過是經常打的緣故?!蔽以掍h一轉:“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學習道德與法治,掌握知識是否也像打籃球一樣需要復習鞏固呢?”學生即刻領悟,點頭稱是。從此該生很講究復習方法,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競爭激勵。即教師要安排組織一些適當的競爭來吸引學生,鼓勵他們?yōu)槿〉脙?yōu)異成績而奮斗。古人云“并逐曰竟,對辯曰爭?!笨梢圆捎脠F體的競爭或個人的競爭。首先如小組與小組、座位與座位、排與排之間的課堂競爭。競爭可以將學生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促使首創(chuàng)精神,責任心和集體主義精神得到發(fā)展。
榜樣激勵。是指教師以先進人物或其他動人事跡來進行鼓勵宣傳,從而激勵感染學生。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與自我完善的力量。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法國的朱爾貝曾說:“孩子需要榜樣甚與批評”的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向他們宣傳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為其樹立學習典范。
綜上所述,激勵作為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正確把握激勵時機,適時采用最有效的激勵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給以動力,喚起愿望,最終達到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