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穎,鄒立國,王國軍,林 森,鄭 天,張立君
(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0)
Al-Mg合金具有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抗蝕性、焊接性和中等強度而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艦船制造等領域。Al-Mg合金是不可熱處理強化合金,通常是采用加工硬化來提高其強度。但是經(jīng)過軋制變形后合金中存在較多的位錯、空位等缺陷,會使得合金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之后的退火處理可以使軋制變形合金發(fā)生回復與再結(jié)晶過程,從而使加工硬化效果減弱[1]。對于用于海洋工程的鋁合金而言,由于其特殊的應用環(huán)境,又要求其比普通鋁板有更高的強度和更加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能等。在Al-Mg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在提高合金強度的同時改善合金性能的穩(wěn)定性,已有的研究表明,稀土元素Sc、Er等可以在鋁合金中形成納米級的具有L12結(jié)構(gòu)的第二相粒子,從而對合金起到細化晶粒,提高再結(jié)晶溫度和強度的作用[3-4]。目前,對于添加有稀土元素Er的Al-4.5Mg-0.7Mn-0.2Er合金中的軋制變形和退火行為研究較少,Er元素的作用機制也尚不清楚。本課題制取Al-4.5Mg-0.7Mn-0.2Er合金鑄錠、熱軋板、冷軋板,考察了在290 ℃退火不同退火保溫時間對Al-4.5Mg-0.7Mn-0.2Er合金板材力學性能和腐蝕性能的影響,為開發(fā)海洋工程用高性能Al-4.5Mg-0.7Mn-0.2Er合金板材提供參考。
采用半連續(xù)鑄造法制備成分為Al-4.5Mg-0.7Mn-0.2Er合金扁鑄錠,進行軋制,工藝過程包括配料、熔煉、鑄造、熱軋(至16 mm)和單道次冷軋(至8 mm)等步驟。鑄錠的化學成分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發(fā)射光譜法檢測,檢測結(jié)果見表1。在箱式電阻爐中對冷軋板材進行290 ℃不同保溫時間的退火處理,采用線切割方法切取金相試樣進行不同型號砂紙的逐級打磨、機械拋光和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HF試劑腐蝕后,在QUANTA200型掃描電鏡下觀察顯微組織,透射樣品顯微組織分析在JEM2010型透射電鏡上進行,在WDW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上進行力學性能測試,按照AST-MG67標準測定試驗合金的晶間腐蝕性能。
表1 試驗合金的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alloy(wt/%)
對Al-4.5Mg-0.7Mn-0.2Er合金16 mm厚的熱軋態(tài)板進行組織觀察,如圖1所示。圖1a是熱軋板H112態(tài)的晶粒形貌圖,可以看出晶粒沿軋制方向被拉長呈纖維狀,是加工后的流線組織。圖1b是熱軋板的晶界重構(gòu)圖。熱軋態(tài)的合金組織中2°~5°的小角度晶界為69.3%,5°~15°晶界為11.2%,大于15°的大角度晶界為19.5%。在熱軋態(tài)合金組織中晶界主要以小角度晶界為主。
將熱軋板均勻化處理后進行變形量為50%的冷軋,對冷軋板取樣在290 ℃分別退火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得到不同程度再結(jié)晶的板材,板材拉伸性能測試結(jié)果如圖2所示。冷軋板在290 ℃退火,隨著退火時間的增加其強度逐漸降低、塑性逐漸增加,隨著退火時間的不同得到不同強度級別的板材。這是由于冷軋態(tài)板材其內(nèi)部存在著大量相互纏結(jié)的位錯胞,導致了合金冷軋板的強度高、塑性低,而隨著退火保溫時間的延長,基體位錯密度下降,在退火過程中發(fā)生了回復和再結(jié)晶,而再結(jié)晶會抵消變形過程中的加工硬化,使強度降低而塑性升高。
圖1 16 mm厚熱軋態(tài)板的顯微組織Fig.1 Microstructure of the 16 mm hot-rolled plate
圖3為試驗合金經(jīng)冷軋后在290 ℃保溫不同時間退火后的晶粒形貌。它與前面所述熱軋態(tài)組織的再結(jié)晶程度有明顯的不同,在冷軋時合金組織內(nèi)部存在著許多破碎晶粒,被拉長的晶粒在退火過程中逐漸消失出現(xiàn)等軸晶,隨著退火時間的增加,等軸晶逐漸增多,晶粒的寬度也隨著退火時間的增加而逐漸增大。
圖2 冷軋板材經(jīng)290 ℃不同保溫時間退火后的拉伸性能Fig.2 Tensile properties of cold rolled sheet annealed at 290 ℃ for different holding time
圖4是試驗合金冷軋板在290 ℃保溫不同時間退火后的晶界重構(gòu)圖;表2分別為相同面積內(nèi)不同取向差的百分含量及界面長度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從圖4和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退火時間的延長小角度晶界逐漸減少,大角度晶界的比例逐漸增加,在晶粒內(nèi)部有較多的亞晶界,這是由于隨退火時間的延長合金發(fā)生了回復與再結(jié)晶,位錯密度降低,纏結(jié)規(guī)整化,形成大量的亞晶及亞晶界。
表2 不同退火制度板材中相鄰晶粒間不同取向差百分含量統(tǒng)計Table 2 Percentage statistics of different orient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grains in different annealing processes
圖3 試驗合金冷軋板經(jīng)290 ℃不同時間退火后的晶粒形貌Fig.3 Grain morphologies of cold rolled sheet annealed at 290 ℃ for different time
圖5是試驗合金冷軋態(tài)及冷軋板經(jīng)不同退火制度處理后的透射照片。從圖5a可知,冷軋板的組織中存在大量位錯纏結(jié),板材的加工硬化效果增強,合金的強度得到提升,但內(nèi)部有很大的內(nèi)應力,影響板材的加工。從圖5b、c、d可知,在退火態(tài)合金內(nèi)部的位錯隨著退火時間的延長基本消失,合金發(fā)生再結(jié)晶,其強度急劇下降,塑性上升,其組織仍為不完全再結(jié)晶組織,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基體的應變逐漸減弱。
圖4 試驗合金冷軋板經(jīng)290 ℃不同時間退火后晶界重構(gòu)圖Fig.4 Grain boundary reconstruction of cold rolled sheet of experimental alloy annealed at 290 ℃ for different time
對試驗合金冷軋后不同退火制度處理的板材進行晶間腐蝕試驗。將試樣磨光表面后用丙酮、乙醇清洗,測量試樣各個尺寸(精確到0.02 mm),計算出其表面積,在80 ℃的NaOH水溶液中浸蝕1 min,用水洗凈后,再浸入w(HNO3)=70%的溶液中剝膜30 s,再水洗,晾干,稱重。在30 ℃恒溫w(HNO3)=70%~72%的溶液中全浸24 h ,取出試樣,用刷子清洗,同時流水沖洗,在空氣中晾干,經(jīng)多次清洗稱重獲得恒重,最后計算出樣品的單位面積失重值(mg/cm2),試驗結(jié)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試驗合金的晶間腐蝕的失重值小于15 mg/cm2;隨著退火時間的增加,合金的晶間腐蝕失重值逐漸減少,對晶間腐蝕不敏感,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這可能是因為隨著穩(wěn)定化退火時間的延長,基體的位錯密度持續(xù)下降,形成大量的亞晶并發(fā)生局部再結(jié)晶,腐蝕速率下降,晶間腐蝕性能得到改善。
為了考察該合金材料在惡劣的使用環(huán)境下的抗腐蝕性能,在試驗室進行了100 ℃保溫7天的敏化處理試驗,也就是用來加速材料的腐蝕,其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試驗合金板材在不同處理狀態(tài)的晶間腐蝕試驗失重值Table 3 Weight loss value of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 of test alloy plate in different treatment conditions
從表3看出,敏化后合金的晶間腐蝕失重值急劇增加;但是290 ℃45 min、290 ℃60 min退火的試樣在敏化處理后的腐蝕失重值小于15 mg/cm2,比290 ℃15 min、290 ℃30 min退火試樣的小一些。
圖5 冷軋態(tài)及經(jīng)不同退火制度處理的板材透射組織Fig.5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cold rolled sheet and sheets annealed with different processes
對Al-4.5Mg-0.7Mn-0.2Er合金冷軋板進行290 ℃不同保溫時間的穩(wěn)定化退火試驗,檢測其組織、性能,得出以下結(jié)論:
1)隨著退火時間延長,板材強度呈下降趨勢,伸長率上升。
2)隨著退火時間延長,板材組織中的小角度晶界逐漸減少,大角度晶界的比例逐漸增加。
3)隨著退火時間延長,板材的晶間腐蝕質(zhì)量損失呈下降趨勢。
4)經(jīng)100 ℃7天敏化處理后,在290 ℃45 min、290 ℃60 min退火的板材的晶間腐蝕質(zhì)量損失值小于15 mg/cm2。
5)在本試驗工藝參數(shù)范圍內(nèi),試驗合金冷軋板材最佳的穩(wěn)定化退火工藝制度為290 ℃保溫4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