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畫家梵高誕辰168周年前夕,他以前一幅未曾公開的油畫作品《蒙馬特街景》以1125萬歐元的價格拍出,加上傭金后總價值超過1309萬歐元。此前,梵高畫的《向日葵》曾多次創(chuàng)下國際藝術品拍賣的最高記錄。與身后盛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梵高生前窮困潦倒,相傳只賣出了一幅畫。他活著的時候不容于塵世,卻被后世贊嘆追捧。
梵高27歲才開始系統(tǒng)學習繪畫,37歲就去世了,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chuàng)作不被認同,生活拮據(jù),全靠弟弟提奧提供經(jīng)濟支持。
是什么支撐梵高在艱苦的物質(zhì)條件和不被理解的孤獨中持續(xù)創(chuàng)作?除了他的弟弟無條件地支持,更來自梵高內(nèi)心對藝術最真摯的熱愛。
梵高實現(xiàn)了他所說的——對真正值得去愛的事物保持著忠實的愛,而不把自己的愛浪費在毫不重要的與沒有價值、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這也是對后世的啟發(fā),找到那個最能夠點亮自己生命的事情,并把自己燃燒到極致。當一個人能夠全神貫注于自己喜愛的事情,就會進入忘我狀態(tài),會忘記時光的流逝和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會在內(nèi)心里獲得一種極大的滿足感。這種極樂的心理體驗,心理學家稱為“心流”或者“福流”。因為所做的事情完全是來自自己內(nèi)在的興趣,享受的樂趣來自從事的事情本身,所以清華心理學教授彭凱平說:“幸福的極致體驗來自澎湃的心流?!币粋€學習者,一定要找到自己最大最深的愛,在努力中進入忘我的境界,體驗學習的幸福。正是梵高的這種篤定和自信,讓他的人、文、畫都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芒。
(摘自《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