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卉
摘要:課程思政教育是在當前新的國際國內(nèi)形勢下黨中央對高等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將思政教育納入每門課程的教學中。本文詳細回顧了課程思政的理念并結合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開設的《綜合英語》課程教學探索了在實踐中如何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以期實現(xiàn)知識傳授和德育教育并重。
關鍵詞:思政;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
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并強調(diào)“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庇纱丝梢?,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nèi)涵就是高校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可以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從而發(fā)揮助力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對廣大高校教師而言,在不同的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對教學方式改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有目的、有意識地貫穿其中,并將思政元素納入課程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設計以及課程評價體系中。
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課程是面向基礎階段英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專業(yè)技能課程,旨在通過閱讀大量不同題材、不同主題、不同體例的原版文章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英語常用句型和語法結構、提升書面和口頭英語表達能力。與此同時,綜合英語課程對人才能力培養(yǎng)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其不僅具備英語語言能力,還能涉獵其他學科,啟迪思想、提高修養(yǎng),為進入高年級學習階段向語言學、文學、翻譯及其他專業(yè)研究方向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引領和品德培養(yǎng)是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的內(nèi)在要求,是與語言技能訓練有機結合的整體,更是新形勢下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綜合英語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教材中采用的文章基本都是西方國家名家名篇,內(nèi)容或多或少反映出西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社會價值觀。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可以了解西方國家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價值倫理觀念等。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和思辨能力,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長處和優(yōu)勢,也要認識到其自身的局限和狹隘,理性地認識問題,形成符合邏輯的觀點。綜合英語課程的思政教育目標應該是結合不同的課文主題,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同時適時融入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元素,建立并不斷筑牢對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以下是筆者在將思政元素融入《綜合英語》課程的探索。《綜合英語》雖然是全英語課程,但教學過程可以將重點從單純的語言教學和語言技能訓練轉(zhuǎn)到語言教學與思政教育并重上來,在講解語言結構的過程中,挖掘思政教育的素材,自然而然引入思政教育,或點到為止,或稍有展開,做到 “潤物細無聲”。 只要用心提煉,課本的很多內(nèi)容都可以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子與素材,小到一個單詞、一個短語,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可以有意識地滲透思政教育內(nèi)容。依托“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新世紀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系列教材《綜合英語》(1-4),通過教師對課文主題的引領,學生個人陳述和演講、小組專題討論、課堂辯論等形式,挖掘每篇課文所蘊藏的思政內(nèi)容。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二戰(zhàn)期間著名勵志演講節(jié)選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為例。1941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多事之秋,丘吉爾受命于危難之際,明察世事,洞燭幽微,對風云變幻的世界局勢作了透辟的分析,同時鼓勵英國人民不畏強敵、共克時艱,以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將反法西斯戰(zhàn)爭進行到底。結合同一歷史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入侵和中國人民進行的八年抗戰(zhàn)史實,使學生加深對和平正義的感悟,并最終認識到任何正義的戰(zhàn)爭都必將會取得最終的勝利,非正義的戰(zhàn)爭必將失敗。A View of Mountains一文透過攝影師的鏡頭講述了長崎遭原子彈轟炸后的情景,繼而講到這些照片半個世紀后遠赴紐約公開展出。作者用痛惜的筆觸揭示出這些照片帶給人們的強烈震撼與警示。長崎在原子彈的巨大威力下瞬間被毀,大片廢墟的背景是綿延的遠山。全文共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為第1段。在這部分中,作者講述了照片所展示的長崎遭原子彈轟炸后觸目驚心的場景,以此引申出核武器給人類造成的巨大災難。作者認為,照片所反映出的核武器的摧毀力度,不是人們目睹的瓦礫廢墟,而是在遠山映襯下消失殆盡的城市。第2部分包括第2、3段。在這部分中,作者指出長崎的悲劇比廣島更能代表核戰(zhàn)危機對世界的威脅;人類應當盡早采取行動,徹底粉碎核武器給世界帶來的陰影和危機。第3部分為本文的最后一段。在這段中,作者呼吁人們擔負起為子孫后代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安全和諧世界的重擔。事實上,長崎是繼廣島被炸僅僅兩天后第二個被投下原子彈的城市,可見核武器的威脅只要存在一日,世界就可能面臨著同樣滅頂?shù)奈kU。作者呼吁從長崎的悲劇中吸取教訓:全世界人民應當齊心協(xié)力行動起來,徹底鏟除核武器威脅。類似呼喚和平正義的主題在The Diary of the Unknown Soldier、Knowledge and Wisdom等文中也都有所體現(xiàn),通過閱讀學習這些課文,學生能從國家領導者、戰(zhàn)爭受害者、戰(zhàn)爭參與者、學者等不同視角體會戰(zhàn)爭的殘酷性和無用性,從而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也可以說,貫穿在整個基礎階段的文章持續(x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相輔相成。
課程思政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思想覺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教師要有較為高尚的境界和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能完滿完成課程思政的任務。教師必須反復研讀教材,堅持政治學習,緊跟國內(nèi)外形勢變化,與時俱進去發(fā)掘教材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在組織和安排每個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要考慮學生的需求,避免生硬灌輸,在不經(jīng)意間使學生接受積極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品質(zhì)力求更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中,找準切入點,在導入語言知識點時對價值觀進行引導和滲透,使課程講解與思想道德傳輸要無縫對接。
綜上,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課程要將知識傳授和以德育人結合起來,不僅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學生嫻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要傳播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塑造學生健康的精神世界,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功能。因此,英語專業(yè)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理念,大膽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樹立課程的德育目標,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華強 課程思政有效融入《綜合英語》課程的思考和實踐 寫作課堂,2020(6):146-147
[2] 吳章玲 課程思政在大學英語中的育人功能探析 海外英語,2020(1):25-26
[3] 張海莉 課程思政融入混合式教學,以《英語演講》課程為例 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1(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