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萍
(廣東省中醫(yī)院二沙島醫(yī)院脾胃病科 廣東 廣州 510105)
慢性胃炎為臨床中常見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復雜。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1]。若機體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嚴重時將有致癌的風險。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奧美拉唑聯合阿莫西林治療,但因患者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知識缺乏,導致其用藥依從性低,從而使該疾病治愈率較低。因此,在治療中配合科學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尤為重要。為探討中西醫(yī)結合護理的有效性,筆者對2018 年3 月—7 月收治的26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7 月我科門診及病房收治的幽門螺旋桿菌慢性胃炎患者26 例,對其進行14-C 檢查,結果均示HP 陽性。我們按門診及住院時間的先后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以2018 年3 月—4 月收治的16例患者為對照組,2018 年4 月—7 月收治的10 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11 例,女性5 例,年齡26 ~64 歲,平均年齡(46.69±12.94)歲;觀察組中男性10 例,女性3 例,年齡31 ~62 歲,平均年齡(42.6±9.2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診斷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獲得廣東省中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B2017-105-01)。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奧美拉唑聯合阿莫西林治療,持續(xù)治療時間為2 周。用藥兩周停藥1 月后對兩組患者再次性14-C 檢查。
1.2.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囑患者按時服藥,并觀察服藥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及用藥后的胃腸道反應等。對觀察組患者在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通過制定發(fā)放通俗易懂的宣傳手冊的方式向患者宣傳該病治療的目的和重要性[2-3]以引起患者的重視。告知患者H p 多通過“糞-口”、“口-口”傳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采用分餐制,感染者不要喂養(yǎng)兒童,不要親吻家人,同時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若家庭成員中有HP感染者,應建議家庭成員集中治療,以切斷交叉感染的途徑。(2)進行心理疏導:部分患者因長期服用藥物而產生焦慮、抑郁心理。而抑郁情緒能夠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癌癥的發(fā)生率[4]。因此,在臨床中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變化,并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告知患者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有利于疾病的康復。(3)進行用藥指導:詳細向患者講解每種藥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按時服藥的重要性,不能因癥狀緩解而擅自漏服、停用藥物。因抗生素服用后患者易出現惡心、口苦、厭食等胃腸道反應,建議患者餐后30 分鐘服用抗生素,同時避免與奶制品、酸性食物、濃茶同服。(4)給予中醫(yī)辯證護理: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病因是因胃失和降,導致寒熱交迫、飲食失調、氣滯血瘀、氣血不足[5-6]。因此在臨床中根據患者的癥型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對于脾胃濕熱者多食蓮子、銀耳、雪梨等疏肝清熱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同時告知患者保持樂觀情緒;對于肝郁脾虛患者告知患者做好情志調護,減輕其思想負擔。飲食上多食用易消化、富含維生素食物,宜軟食,建議多進食蘿卜、山藥、扁豆等健脾食物,少食甜食、煙酒及油膩食物;胃脘痛嚴重者可通過針刺中脘穴、足三里穴,同時采用適當的緩瀉藥物幫助患者保持大便通暢。(5)進行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告知患者應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注意勞逸結合,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注意鍛煉身體,以增強自身抵抗力[7]。居家期間按時服用藥物,不可因癥狀緩解而擅自增加、停用藥物。(6)進行定期隨訪:對每位就診、住院患者登記其聯系方式,由專職護士于患者出院兩周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耐心解答患者居家治療中存在的疑惑,并于患者治療兩周停藥1 月后督促患者進行復查。
1.3.1 HP 根除情況 治療2 周停藥一周后我科對兩組HP 陽性患者采用14C-幽門螺桿菌檢測系統再次進行檢查。根據復查結果進行判定。根除成功:HP 復查結果為陰性;根除失?。篐P 復查結果為陽性。
1.3.2 服藥依從性 我科采用Morisky 依從性量表對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進行調查。該表總搞那個有8 個問題,滿分為8 分,得分≥6 分為依從性好,<6 分為依從性差。
實施中西醫(yī)綜合護理干預后Morisky 依從性觀察組9 例(90%),對照組8 例(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對比[n(%)]
觀察組患者實施中西醫(y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后HP 根除率為9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P 根除率對比(例)
慢性胃炎在消化內科屬于常見性疾病,生物因素大多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所致,物理因素有長期的吸煙、飲酒、咖啡、飲濃茶和自身免疫的一些因素等[8]。目前臨床中對于幽門螺桿菌慢性胃炎患者多采用西醫(yī)治療的方式,因該病病程長,服藥后不良反應重,導致患者遵醫(yī)行為差,從而導致該病容易復發(fā)。同時西醫(yī)在護理慢性胃炎患者中僅能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知識了解情況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作用甚微。因此,臨床中應積極探討更高效的治療和護理方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的根本發(fā)病在肝臟和脾臟,其多因外感誅邪、飲食不節(jié)、七情內傷、脾胃失降失常所致。因此通過對患者進行情志護理、飲食護理和中醫(yī)辯證施護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9]。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幽門螺旋桿菌慢性胃炎患者實施中西醫(yī)結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從而使HP 根除率明顯提高。本次例數太少、要證實這一結果還需繼續(x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