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習近平總書記說:“偉大出于平凡,英雄來自人民?!痹诿褡鍙团d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
只要每個人都盡職盡責,不負昨天,無愧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就是平凡英雄、普通英雄,就一定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閱讀訓練一
最是凡人善舉動人心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凡人善舉最動人心。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既遭遇了疫情、汛情的嚴峻考驗,也感受到了凡人善舉的強大正能量?!爸袊W(wǎng)事·感動2020”年度十位(組)獲獎人物就是凡人善舉的典型代表,他們就像人海中的“一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人善舉因大愛動人心。遼寧省新民市梁山鎮(zhèn)41歲的大貨司機孫剛,面對起火的大貨車,選擇沖進駕駛室,一路鳴笛,把“火車”開出5公里,確認旁邊沒人后,才跳車逃生;嶺俊救援隊的隊長李俊嶺面對疫情肆虐,選擇從唐山遵化去武漢,開始40多天的志愿服務……面對國之難、民之喚,這些平凡人心存大愛,把個人安危放在一旁,把他人健康安全前置,用逆行的無悔選擇迎戰(zhàn)危難,成為凝聚戰(zhàn)斗力、傳播正能量的平民英雄,令人崇敬、溫暖人心。
凡人善舉因堅守動人心。有這么一些人,他們用幾十年的時間默默做著惠及他人的好事。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17年來為癌癥患者免費提供炊具和調(diào)味品,用一間“抗癌廚房”點燃患者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念……這是平凡人的堅守,亦是社會文明的火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點亮了未來的希望,激勵更廣大民眾堅守崗位、無私奉獻。
凡人善舉因信念動人心。信念深藏于內(nèi)心,也最能撥動心弦。在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23歲石巖寺村駐村干部劉海川變身“宣傳員”“銷售員”“快遞員”,幫助村民銷售滯銷草莓4020斤;畢業(yè)大學生張海鑫到西藏追逐“高原夢”,教貧困群眾如何做微商……這就是信念的力量,也是所有貧困人口脫貧的希望所在。面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些平凡人的信念貢獻巨大、感人至深。
善良的人,不必頂天立地,卻又自有力量;溫暖的事,不必驚天動地,卻總感動人心。每個人都是平凡人,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平民英雄。2020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用大愛、堅守和信念撥動了我們的心弦,我們當把感動轉化為行動,心存大愛、甘于堅守、樹牢信念,讓溫暖傳遞,讓文明傳播,如此方能匯聚更強社會正能量,讓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沁潤心田。
(作者艾佩韋,選自《人民日報》2021年1月7日,有改動)
思考
1.結合全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三段列舉孫剛、李俊嶺等人的事例作為事實論據(jù),意在證明“凡人善舉因大愛動人心”。
B.第四段先提出觀點,接著列舉萬佐成和熊庚香的事例來證明長期做好事的難處,最后強調(diào)平凡人的堅守為社會帶來希望。
C.第六段提出號召,指出我們心存大愛、甘于堅守、樹牢信念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2.根據(jù)你對全文內(nèi)容的理解,結合上下文,用“雖然……但是……”在第一段橫線處補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判斷下面這則材料放到文章中哪一段最合適,并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鏈接材料
張桂梅是一位人民教師。從1990年成為教師的那一刻起,張桂梅將畢生獻給了貧困地區(qū)教育事業(yè),帶給山區(qū)孩子無限的希望與夢想。如今已經(jīng)62歲的她一身病痛卻仍然堅定前行。這份對教育事業(yè)濃到化不開的愛,這份對貧困學生割舍不下的牽掛,無疑是這個時代里最美的風景。
閱讀訓練二
題字慰英雄
深秋時節(jié)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書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黃色的野菊花開得一片燦爛,坡溝間彌漫著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溝熱烈燦爛的菊花掩蓋不住肅煞的悲涼。他看見一輛汽車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東急駛,攪扇起來的滾滾黃塵驟起四散,汽車開到書院對面時卻放緩速度,在滋水河邊上停下來,一個人挽起褲子涉水過河,沿著通往書院的彎彎小路走上來,朱先生看清他的衣著原是一位軍人,便轉過身依然瞅著山坡和河川深秋時節(jié)的田園景致。這里寧靜安謐的田園景致與整個即將淪陷的中國是如此不協(xié)調(diào),他怨憤以至蔑視中國的軍人,無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國如此龐大的軍隊怎么就打不過一個彈丸之地的倭寇?看門的張秀才在書院圍墻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學生鹿兆海來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來。
走進書房,鹿兆海神情激動地說:“先生,我想請你給我寫一張字兒——”。
朱先生輕淡地問:“你大老遠兒從城里開上汽車來,就要這一張字兒?”鹿兆海誠摯地說:“是的,是專意兒來的?!敝煜壬{(diào)侃地笑笑:“你不覺得劃不著嗎?為我的那倆爛字值得嗎?”鹿兆海并不覺察朱先生的情緒,還以為是先生素常的偉大謙虛,于是倍加真誠地說:“我馬上要出潼關打日本去了,臨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寶?!敝煜壬鷵P起頭來,急不可待地問:“你們開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說:“中條山?!?/p>
朱先生從椅子上站起來,滿臉滿眼都袒露出自責的赧顏:“兆海,請寬容我的過失。我以為你們在城里閑得無事把玩字畫?!甭拐缀_B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們師長聽說我要來尋先生,再三叮囑我,請先生給他也寫一幅。他說他要掛到軍帳里頭……”朱先生的臉頰抽搐著,連連“哦哦哦”地感嘆著,如此受寵若驚的現(xiàn)象在他身上還未發(fā)生過。朱先生近來常常為自己變化無常的情緒事后懊悔,然而現(xiàn)在又進入一種無法抑制的激昂狀態(tài)中,似乎從腳心不斷激起一股強大的血流和火流,通過膝蓋穿過丹田沖擊五臟六腑再沖上頭頂,雙臂也給熱烘烘的血流和火流沖撞得顫抖起來,雙手顫巍巍地抓住兆海的雙肩:“中條山,那可是潼關的最后一道門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來:“要是守不住中條山,讓日本兵進入潼關踐踏關中,我就不回來見先生,也無顏見關中父老?!?/p>
朱先生滴水入硯親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無聲而又堅決的拒絕。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勁,把漸漸變濃的墨汁研碾出硯臺。朱先生親自裁紙,裁紙刀在手中啪啪顫著,從筆架上提起毛筆在硯臺里蘸墨,手腕和毛筆依然顫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彎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進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著,冰涼的井中水起到了鎮(zhèn)靜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筆,果然不再顫抖,一氣連筆寫下七個道勁飛揚的草體大字:
砥柱人間是此峰
朱先生停住筆說:“這是我寫的一首七絕中的一句。我剛中舉那陣兒年輕氣盛,南行回來登臨華山誦成的?,F(xiàn)在我才明白,我連一根麥稈兒的撐勁都沒有,倒是給你的師長用得上?!甭拐缀R睬榫w波動,淚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鋪就一張橫幅,蘸飽墨汁再次然落筆:
白鹿精魂
朱先生寫完放下毛筆,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條幅和橫幅左下方按蓋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驚地看見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畫上的血花兒,撲通一聲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賠償先生……”朱先生愴然吟誦:“王師北定中原日,捷報勿忘告先生哦!”
(作者陳忠實,節(jié)選自《白鹿原》,有刪改)
思考
1.圍繞“題字”,文中朱先生的情緒和行為都有哪些變化?
輕淡調(diào)侃—(? ?)—激動題字—(? ?)—愴然吟詩
2.請簡要分析朱先生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兩處題字“砥柱人間是此峰”“白鹿精魂”的意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下期)